阅读是增加词汇的最佳之道,原因之一是因为你一定会遇到一些生字,也因为这些新字前后可能都是你所熟悉的字眼。提供了一些了解字义的线索。
丰富的词汇固然是生动谈吐的一项事件,却非唯一的标准,问题并非字词的多寡,而是你如何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方式来运用这些词汇,也许你的词汇十分广博,但听来依然像沟中死水般乏味异常。
“一潭死水”这个说法风行起来的最初原因是对乏味沉闷最生动明白的描述字词。
然而时代变了,今天的人们对一潭死水感到十分陌生,因此这类字词就像使用多年的刀刃一样,已经钝锈了,要是不重磨,以后就得买新的来用了。
语言中充满了许多陈旧、乏味的字词,但只要稍微变化就会再度重生。在某一时期的委婉说法在另一时期的人看来可能十分荒谬可笑。海利·葛登便举下列的例子说明我们不像以往那么谦虚——或者说变得坦白,若你喜欢这种说法。
1856年:她取消了所有的社交应酬。
1880年:她处于一种有趣的情况中。
1895年:她在一种微妙的情况下。
1910年:她在纺织小衣物。
1920年:她快添丁了。
1925年:她有喜了。
(3)避免冗长的字词
最令人深恶痛绝的语言习惯就是运用许多读者、听众均不熟悉的难字,仅仅为了制造印象。
一位大学者可以顺手拈来许多高深的字词,大诗人也可以随意造字用词,要是约翰博士愿意谈论忧郁的浓缩,他有此项权利,他了解他的听众,他正在对他自己那个时代的人说话,那些人对希腊、拉丁字根本就像现代人对朋友的电话号码一样熟悉。又如丘吉尔虽然常用些夸张的字词自娱,但在紧要关头他以英文说道:“我们该在沙滩奋战,我们该在田野街道奋战,我们该在飞机场奋战,我们应该在山冈奋战,我们绝不投降——”我在整段话中找到唯一的外来语是“投降”——也就是丘吉尔认为绝不考虑的那个念头。
奥斯卡·汉莫斯坦以我时常在《国王与我》一剧中唱的一段歌词,获取所有女人的芳心:“也许他并不一定总是百依百顺地说出希望他说的话,然而他却会不时说出一些美妙的话语。”
每个字都有三个方面:读、写、说。一般而言,阅读的词汇要比平常谈话用到的字多三倍以上,写作的词汇大约在两者之间,因人而异。
留意观察赋予机会时语言会变得活泼生动,放松马缰,以脚跟轻拍,马儿便飞奔出发了。《珠玑集》是阅读者文摘中逸趣横生的一个重要栏目,里面往常会有下列这样的如珠隽语:
我们驶过一里又一里的路。
这是那种你一放下就再也不会拿起来的书。
这个想法就像幼儿园里的麻疹一样传开了。
冻得牙齿打颤的小溪。
掘金者——女人。
一位女演员在百老汇演出《罗珊琳达》中有一景脱下六件不同颜色的衬裙,只着老式内衣,她从来不以同样的顺序穿衬裙;乐队团员总会打赌,最后那件到底是什么颜色,于是她便同时与观众、乐队玩游戏。
你也可以变化字句,创造自己独特的用词,并不一定很精巧复杂。如果你自己无法创造生动的词汇(亦不必因此而自惭。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可以在一段话中不时加入一些适当的引语、轶事、格言,这些大都可以在报纸、书刊、杂志中找到,你不妨从现在开始收集,记录在卡片上。
说话时要清晰、专心、生动。
记住:
别小气——运用说话音域中的所有音符。
运用低音来强调形容词,以此增加生动。
以注意字义……速度……追求效果的停顿来增加生动。
读一篇名作以录音机录下,仔细倾听,找出并改正你的错误。
定量地增加词汇,查阅不熟的字,使之成为你的词汇之一。
迷人的口才
幽默可谓对生活不调合部分善意的考虑以及艺术的表现……而幽默的根本则是人性善良的一面。(卡耐基语录)
言辞是行动的影子。一篇美好的言辞并不能抹煞一件坏的行为,而一件好的行为也不能为诽谤所玷污。(卡耐基语录)
风趣的语言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掌握语言技能在日常生活中显得非常重要,只要潜心学习,一定会成功。(卡耐基语录)
(1)平静的谈吐
有这样一则事例:
一家大报的广告部经理给语言中心打来电话:“你们是否帮助我保留一位女工的工作?”他问道,“她六十多岁,以往担任我的秘书有十五年之久了,我很喜欢她,可是,她的说话速度快得令我跟不上。几年前,我并不会像现在这样的在意。可是,工作的压力已越来越重。她的声音对我的刺激也越来越大。我并不想辞退她,可是,要是她不能放慢说话的速度.我只好让她离开,以保持自己的神智清醒了。”
当他的秘书到语言中心这儿来与专家见面时,专家对她的难处颇有同感,但,专家也同情这位女士的困难。忙碌,忙碌。截止日期,危机难关,她将声音的速度与一天的节奏配合.她说得太快常常会漏掉整个音节。
在开始指导她运用“减速”的技巧之前,先开了药方:做卡片,要她贴在电话上或其他能引起她注意的地方,上面写上“慢,勿跳”。
因为她就像大部分说话快速的人们一样,话语跳得很厉害,专家特别强调要她将一句话中的字词串联起来。
三周内她十分小心注意自己的语速,慢慢的,可喜的宁静降临了她的办公室,有一天,这位广告经理又打电话来了,“以前她听来就像一阵冰雹落在屋顶。”他快活地说,“现在,她就像小溪一样潺潺轻唱!”(到底不愧是广告界的!)
第二天,轮到他的秘书打电话来了,她兴奋地说:“我真像登上了九重天,布兰克先生说我说话听起来再也不像是架机关枪了!”
(2)滑音与断音
音乐中有两个重要的术语,那就是“滑音”与“断音”。滑音是连续的音调,没有停顿,圆滑平顺;断音是连续的音,唱时截短或分开。
谈话不一定能绝对划分为滑音或断音两种,然而,要是你停顿的次数越多,声音听起来就越不舒服,以滑音说话的人则把句子分割成字,又把字分成零碎部分。
你说起话来是否像一辆旧车在颠簸的路上那样一顿一顿?“我们的——厨房——的确需要——整修了。”这就是断音,赶快学习如何圆顺地说话。
(3)速度
与说话快速相反的是那些永远用慢档说话的男男女女。
一位推销员来找语言中心的专家,因为他发现自己往常无法把说的话在限定的时间内说完。他也许会跑了一百英里的路程到一位顾客的家中,却发现他只有十五分钟的时间来介绍他的产品。他必须学会安排该说的话,如此,必要时,他就可以缩短话语而不影响句子的力量。更要紧的是,他得学会如何调整速度配合情况,而不致丧失说话的清晰及说服性。在他开始练习调整声速之前,一般人只需要十分钟便可以轻易地讨论完的问题,他却要花十五分钟。现在,必要的话,他可以在十分钟内有效地讨论别人要花费二十分钟的问题,他可以随意地加快或减慢速度。
因此,声音的调适有双重效果,如果你的说话速度太快,下列各点可以使你减慢,反之也是如此:
①从一数到十,第一次在五秒钟之内说完,第二次十秒,第三次二十秒。
②经常练习高声朗诵报纸上的社论,先以铅笔将你认为要连续的字词做个记号,朗读时,一面移动铅笔,引导你的声音。要是觉得你平常的速度太慢,就加快一些;要是太快,就放慢些。
③以录音机录音,然后倒回重放,检核自己的速度,是否流畅?是否跳顿?
④录下好的新闻报告。试着模仿他们的速度,体会话语的顺畅。
一些南方的行政主管们发现,虽然他们的说话速度对南方人十分恰当,但到了北方,就显得像乌龟般地迟缓了,大多数的北方人都惜时如金,因此,说话的速度也快了许多。
经过训练之后,现在那些弗吉尼亚人已经可以根据情况的需要,随意调整他们说话的速度了。他们对这个进步感到十分喜悦。
一旦你能控制你的语言,它就会乖乖地听你驾驭了。
你可以缓和速度以配合听众的需要,你可以依照一天的情况,听众的构成、演讲的气氛来调整声音速度,说话速度随着商场、社交场合、星期一到周末、午餐到晚餐、从面对面的谈话到打电话而变异,各个时间、场合的说话速度亦随之不同。
你的说话速度没有必要像河马一样迟缓,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重要的是顺畅无碍。
记住:
以最适合你当时情况的速度说话,别像机关枪似的那样快,也别像蜗牛似的那么慢。
留意无线电广播与电视中好的新闻报道,然后利用录音机来检查你自己的讲话速度。
说话要注意保持连贯和顺畅。不要跳顿。
(4)谈笑风生的魅力
有人问一个人在政界中如何处世,罗斯福回答:
“带大棍子,小声说话。”
风趣的语言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掌握语言技能在日常生活中显得非常重要,只要潜心学习,一定会成功。
我们再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1858年,林肯在竞选中击败了他的对手道格拉斯,其实林肯的口才远不如道格拉斯,相貌也极其一般,但当道格拉斯攻击他是两面派时,林肯巧妙地运用了语言。
他说:“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听众来决定吧。如果我真的有两张面孔的话,还用得着老是带着这张并不英俊的脸吗?”
这就是说话的魅力,可想而知。只要说错一句,或者针锋相对,林肯能赢得听众的赞赏吗?
语言的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可以使你的人生完全改观;可以使你魅力倍增。
谈话技巧因人而异,然而我们坚决反对以词藻为重心的论点。若有人说:
“我们必须把话说得漂漂亮亮,惟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左右逢源。”
言下之意,似乎在说:
“要想在社会上混出个名堂,不是伶牙俐齿的人,休想飞黄腾达。”
乍听之下颇有道理,因此有所谓的商业训练班出现。教人如何把话说得完美无瑕,如何运用交际手腕以求拉到更多客户。有人会凭一席之谈而探究:“你受过谈吐训练吧!”“你是政治系毕业的吧?”
其实事实上并非如此,但是很显然地,一切不了解个中真相者,总以为能营造良好的谈话气氛的人,一般都来自特殊的专门训练。有人奇怪地问:指导老师法学出身怎会教谈吐的课程?也有人好奇的问:有人专门教人说话的技巧吗?
方法也好,技巧也好,有何差别?回答说是,问题又来了:
“是吗?还在教说话技巧啊?那么你们对待女人应该总有一套啰?”
这种人的想法是:以为光靠嘴巴就可以走天下,认为只要会说好听的话,就能处处吃香。
也许有人抱着“我要把话说得好听些”的动机,去找老师学习,问他为什么学口才,其回答多是:
“我要用最美妙的声调,把最完美的词藻说出来,让别人对我刮目相看。”其实语言的积累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得来的,并非一日之功。所谓积累,就是汲取先人的精华,多听多学。
说话能力与诚实语言
伪善是带有光晕的偏见。伪善者能许下堂皇的诺言,但因为他们从来也不打算去实践,所以其诺言一文不值。(卡耐基语录)
什么是雄辩?雄辩是指说话时,把真实翻译成使对方一听即懂的语言能力。雄辩是烧成一团熊熊大火的逻辑。(卡耐基语录)
真正的语言来自于肺腑,来自于真诚与诚实,任何一个人都会欺骗人,但你却欺骗不了自己,也不可能欺骗所有的人。(卡耐基语录)
我们看过一些雄辩家的演说集,觉得文章篇篇精彩,令人拍案叫绝。但三言两语便见熟悉的语调,到最后抽去那些个眼熟的调调,竟似一盘散沙,不知从何拼凑起来?给我们的感觉就像豪华大餐中虚有其表的美食,索然无味:那些书不过是名人名句的排列组合罢了。就像浓装艳抹的摩登小姐,卸去入时衣衫与层层彩装,是不是如平凡女子般,没啥特色?在此还有一个鲜活事例:
有位先生应邀到某大学演讲,开场白的第一句话:
“××大学是我心仪已久的最高学府,也是我的第二故乡。”
当他说出“××大学是我的第二故乡”后,一时之间像流行感冒般,极其风行。大家知道这个人是此校校友,当他旧地重游时,穿过校园一草一木,确实感到青年时代的种种已成过去,今昔之比让他不由自主地发出肺腑之言:“××是我的第二故乡”,大家也认为这是一句相当精彩的话。
然而这位先生此后每到母校,都会说:“××大学是我的第二故乡”。据说他至少重复三十次以上。
颇令人怀疑的是他说话时的心态。也许头一次确实有“××大学是我第二故乡”的感觉,可是重复到第三十次时,未免流于造作,难道每一次返校,心情仍是初回校园的新鲜感吗?我们敢说再三地反复,绝非由衷之言。虽然一度成为所谓的“名言”,但过分使用会使人感觉麻木,变成脱口而出的台词,听者亦将之当做陈腔滥调,左耳进右耳出,毫无感动之情。
不诚实的语句,就像蚕蜕下的皮一般,没有任何生命力。
◇◇◇◇◇
每当有人问起伟大的演说者,我们都会毫不迟疑地答称:“美国总统林肯”。
平心而论,林肯不是能言善辩之流,他不像一般雄辩家可滔滔不绝地讲,也不会天南地北东拉西扯以表示他的博闻强记。但当你用心读林肯的演说集,即可发现他最珍贵的特长是朴实,在简朴言论中,洋溢着无限真诚。
“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理论,并非为了使演讲动听而刻意想出来的,这几句话是林肯祭吊美国无名英雄之墓时,有感而发。
当他站到演说台上时,先放眼四周在场人士,男男女女聚集了几千人,这些人有失去丈夫的新寡者,有白发送黑发的伤心老爹,还有失去慈父的孩童……看到这些人,他内心之忧无以名状,不知不觉就道出发自心灵深处的话:
“我们从政者,到底要做哪些事情?所谓政治,究竟指何而言?大家选出我们来为各位谋幸福,为人民争取幸福,乃是我们的义务与责任。我们的政府,应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这才是真正的政治……。”
在这历史性的一刻,新闻记者只是漫不经心地记下一字一句,以完成例行公事。但当他们回报馆整理时,却注意到这些言词有股奥妙的深意,铿锵有力而令记者们叹服不已。
民主主义这名词,已被人用过千百万遍,林肯总统这篇精辟演讲词,却足以视为阐述民主主义的说明书。可以说一直到林肯“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诺言,才言简意赅地点出民主主义的本质。
真正的语言来自于肺腑,来自于真诚与诚实,任何一个人都会欺骗人,但你却欺骗不了自己,也不可能欺骗所有的人,有朝一日一旦被人戳穿,人格便荡然无存,不管词语多么华丽,为人多么乖巧,最终还是难逃失去朋友的可悲下场。
(1)言不由衷自取其败
每当我们到高级百货公司或餐厅去,总可在电梯口或门口看到穿着制服的小姐,不断地说:“欢迎光临”,或离开时说:“谢谢”。听在耳朵里,是否会想:他们真的诚心欢迎我们?
不管来宾如何反应,她们依旧重复着“欢迎光临”“欢迎光临”“欢迎光临”,连瞄都不瞄你一眼。她们甚至像在对自己的脚尖说话,话者如机器一般毫无感情。
我们试举这么一串话:
“欢迎光临,今晚要吃点什么菜?欢迎光临!买条毛毯吧!欢迎光临,今天海鲜特价优惠!欢迎光临,好啊!吃份生菜沙拉也好。欢迎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