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3300000020

第20章 黑格尔的精神哲学(4)

黑格尔可以说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对宗教进行哲学化和系统化阐述的人。许多新教哲学家都采纳他的学说。黑格尔的早期著作中并没有宣扬教会神学的内容,黑格尔说:“整个教会体系的基本错误,就是否定人的精神有权具备各种能力,特别是第一能力,即理性。而当理性被教会否定之后,教会体系无非就是一个不把人当人的体系。”很显然,黑格尔对教会是持批判态度的。但这种批判并不指向宗教,相反,他把宗教列为绝对精神的高级阶段。当然,与有的哲学家把宗教作为精神活动的最高境界不同,黑格尔对宗教的诠释单纯发自于哲学角度,而且黑格尔认为,精神活动的最高境界也是哲学。

黑格尔认为,只要宗教具有一个信念,一个教义,一个信条,那么,它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哲学最重要的东西——真理。这时,宗教和哲学就可以结合在一起了。但是这里所说的宗教,不是“按照支配近代宗教观念的、分离的、坏的理智来说。因为照这种理智来说,宗教和哲学是互相排斥的”。这大概就是黑格尔对教会的态度不太友好的原因。黑格尔认为,真正的宗教应该是精神的宗教,要具有一种信仰,一种内容,这样才能把宗教和哲学结合在一起。黑格尔认为,宗教和哲学之间的相同还是大于不同的。“哲学的对象与宗教的对象诚然大体上是相同的,两者皆以真理为对象。就真理的最高意义而言,上帝就是真理,而且惟有上帝才是真理。此外,两者都研究有限事物的世界”。

黑格尔把宗教分为“自然宗教”、“希腊与犹太宗教”和“功利宗教”三种。

自然宗教又称直观宗教,它直接体现为自然存在的形态。黑格尔认为,在这一时期,人们的精神理念还很模糊,精神和自然界处于难区分的状态下。自然宗教主要指东方国家的宗教,其中包括印度宗教、物自身宗教(佛教和喇嘛教)、魔术宗教(主要指中国的道教和佛教)以及过渡宗教(波斯宗教和埃及宗教)。在这个阶段,人作为精神的代表获得最高的崇拜。第二种宗教形式则是精神不断发展的产物。精神的主体克服了自然界对它的束缚,并提升到自然界之上,主要包括波斯宗教和犹太宗教。而第三种宗教形式——功利宗教则不像前两种那么“单纯”了。人为的因素主动介入其中,人开始安排和设计,把目的性加在宗教身上。这一目的性是带有当时时代烙印的目的性。黑格尔认为,只有当哲学中的“绝对精神”显示出来,人们才会明白无限的目的性,这样才是完满的宗教。比较起来,基督教应该更符合黑格尔的哲学学说。在基督教中,只有一位大神——上帝。上帝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是绝对精神,即哲学中的普遍性;圣子耶酥是上帝在人间的化身,也就是自然界和有限的精神界,他代表的是哲学中的特殊性;圣灵则是整个宗教团体的理念,代表了个体性。而基督教中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说法,则可以理解为绝对精神的自身的统一。所以,黑格尔把基督教称为“绝对而完善的宗教”。

黑格尔认为,宗教是精神的一种形态。这种精神不是神,而是作为精神的我们通过理念对自己存在的剖析。在这种形态下的宗教,我们所信奉的东西,其实就是我们的精神所表达的东西。宗教就是作为精神的一种自我意识的形态。在黑格尔把绝对精神分成的三个阶段里,宗教高于艺术而低于哲学。但因为两者的目的是相同的,即研究对象是相同的,都是以真理作为研究对象,这也就是说,宗教与哲学的内容是相同的。但是为什么黑格尔又要说“上帝就是真理,而且惟有上帝才是真理”呢?这是因为,黑格尔认为,在“绝对宗教”里,绝对精神表达的就是它的自身,而“绝对宗教”的内容就是“绝对真理”。黑格尔还强调,自我意识中的所有宗教形态,都是精神形态。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虚假的宗教,只不过在一些宗教里面,精神形态还没有达到能和自我意识相匹配的程度。

黑格尔对于宗教研究较别人深刻之处,除了他的思想,还表现在他的态度上。首先,黑格尔十分重视宗教的历史形态,这就使他在研究宗教本质的同时,也没有忽视研究宗教的历史。这也是黑格尔对西方哲学革命性的贡献。其次,黑格尔始终是以哲学的角度阐释不同宗教的现象。最后,黑格尔对其他宗教也格外关注。不仅对其他宗教加以研究,还对其他宗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的形态加以探讨。以其他宗教的存在,作为探讨和反省的部分,这是黑格尔哲学“现代性”的重要精神之一。

黑格尔首次讲授宗教哲学是在1812年,地点为柏林大学。他先后三次讲授了宗教哲学,每一次对讲稿作出变动与修改,表明其不断深化与修正的反思。当宗教哲学作为一个学科建立的时候,毫无疑问地引发了轩然大波。各持己见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而辩论的最大话题则是,人能不能通过理性去认识上帝?当时有一批以施莱尔马赫为代表的“情感宗教”者断言,人们从上帝那里什么也不能“知道”,人们并不能“认识”上帝。黑格尔认为,施莱尔马赫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是与基督教的整体本性相对立的。宗教作为一种精神形态存在,而精神方面的目标是无法通过感性的方式来达到的。黑格尔举例说,你不可能通过给一个盲人描述多种多样的颜色而让他看得见颜色,故必须把精神从低级的感性水平和外界客观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人的宗教情感才能从心中升起。黑格尔认为,只有能动对宗教进行哲学式的认识,用思辨哲学去解释宗教信条,人的宗教意识才能被唤醒。黑格尔说:“哲学的内容、它的需要和兴趣,同宗教是完全相同的;宗教的对象是永恒真理、神和神的启示。当哲学揭示宗教时,它只不过是揭示自身,而当它揭示自身时,它也就在揭示宗教。”这样一来,黑格尔就直接把他的唯心主义和宗教联系在一起了。

黑格尔直接把哲学称之为神学,而哲学的研究也就是对神学的研究,把上帝看作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哲学研究的惟一对象。哲学是研究世间万物的,只有哲学能对万物说出理由,因为它是研究上帝的。这也体现了黑格尔哲学中僧侣主义的实质——无论宗教还是哲学,最终都是为神服务的。两者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侍奉方式不同。也就是说,宗教和哲学的不同在于形式而不在于内容。在哲学中,理念是在逻辑的“纯粹性”中作为思想被揭示的。“因而,理念的内容本身就是思想的规定,也就是说,是思想通过自身和由自身发展起来的全部规定本身”。哲学中的精神起初在纯思维中活动,然后反映到自然界,最后由精神返回到自身,过渡到绝对理念。而宗教哲学则是从哲学观点来考察宗教对于绝对理念的描述的,是说明理念怎样“作为精神在无限的现象中表现出来和显露出来的”。所以黑格尔既认为哲学在宗教之上,不认为哲学的本身也是一种宗教。黑格尔说:“因此,哲学也就是神学,而研究哲学,对自身说也就是为神服务。”到了最后,哲学和宗教合而为一,生命和认识合而为一,感性和理性合而为一,真理本身就自动并且完整地浮现出来了。

在黑格尔看来,宗教的特征是:绝对精神以表象的形式在宗教中自我揭示出来。“在宗教概念里,本质就是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就是意识到自己是一切真理,并且在真理中包含有一切实在”。黑格尔认为,宗教与哲学不同,它对于一切人都是存在的。黑格尔的宗教哲学的形而上学力图证明,凡是精神存在的地方,这个精神性就极力地追求对自身的认识,追求同自我意识的其他各种形式的统一。黑格尔构建的宗教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路非常广阔,以至直到今天,还没有被各种宗教哲学理念完全理解和吸收。

哲学和哲学史

“哲学”是绝对精神发展的最高形式。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要想上升到更高层次的认识自己的形式,就必须扬弃“宗教”和“艺术”而最终进入到“哲学”。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以“纯概念”的形式把握“绝对精神”的,是“绝对心灵的自由思考”,只有“哲学”才能用系统的思想去把握在宗教里只是主观感受性的内容。“哲学”的研究对象——“纯概念”和“纯思想”是与“绝对精神”最适合的形式,只有哲学研究才能达到真正的真理性认识。但是,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决定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不彻底性,更决定了其方法达不到真正科学的形态。

“哲学”是绝对精神发展的最高形式。黑格尔认为,相对于“艺术”来讲,“宗教”虽然更加适合表现绝对精神,但是宗教仍然是不科学的,表现“绝对精神”仍然是相对的。“绝对精神”要想上升到更高层次的认识自己的形式,就必须扬弃“宗教”和“艺术”而最终进入到“哲学”。那么,什么是哲学呢?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以“纯概念”的形式把握“绝对精神”的,是“绝对心灵的自由思考”,只有“哲学”才能用系统的思想去把握在宗教里只是主观感受性的内容。哲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把艺术的客观性和宗教的主观性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哲学”的研究对象——“纯概念”和“纯思想”是与“绝对精神”最适合的形式;只有哲学研究才能达到真正的真理性认识。

黑格尔认为,“绝对”是由逻辑理念、自然和人的精神三个环节构成的、包括一切的统一整体。而哲学又是以“绝对”为研究对象的,所以哲学就是要认识以逻辑、自然和精神三个环节各为中项联结两端而构成的三种过程的体系,即“绝对精神”。正如黑格尔所描述的一样,“在最高的真理里,自由与必然、心灵与自然、知识与对象、规律与动机等的对立都不存在了,总之,一切对立与矛盾,不管它们采取什么形式,都失其为对立与矛盾了”,“只有这种最高的统一体的实在才是真实、自由和满足的境界。这种境界里的生活,这种对真实的心满意足,作为情感,这就是享受神福”。当人的精神上升到哲学,“人的精神”就会与“绝对精神”合为一体,成为人类精神所能达到的最高形态了。

黑格尔认为,哲学史和哲学一样都是以从低级到高级、从抽象到具体的理念发展为考察对象的,因而两者是一致的。例如黑格尔说,“哲学是在发展中的系统,哲学史也是在发展中的系统,这就是哲学史的研究所需阐明的主要一点或基本概念”。所以,哲学史本质上也就是哲学这门科学。但是,哲学和哲学史在表达理念的方式上还是存在差别的:哲学是以纯概念、纯范畴的逻辑推演的方式表达,而哲学史则是以时间中、经验形式中不同阶段的具体形态来表达的。黑格尔认为,整个哲学史是一个有必然性、有次序的进程;以前发展过的每一个具体的哲学体系都是哲学史的一个特殊的方面,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根本原则;哲学史上的一个具体的体系为另一个具体的哲学体系所代替,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一个必然的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黑格尔认为,哲学史是真理的发展史。哲学史是哲学把握绝对理念的历史,是由贫乏到丰富、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真理的过程。黑格尔说,“那初期开始的哲学思想是潜在的、直接的、抽象的、一般的,亦即尚未高度发展的思想。而那较具体较丰富的总是较晚出现,最初的也就是内容最贫乏的”。也即,哲学史上每一个具体的哲学体系,都是绝对理念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的环节,是人类认识真理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后起的哲学体系是对以前发展过的哲学体系的否定、继承或者提高。后起的哲学体系从本质上讲包括了以前任何哲学体系的根本原则。例如黑格尔说,“那在时间上晚出现的哲学体系,乃是此前一切体系的成果,因而必定包括此前各体系的原则在内;所以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哲学体系,必定是最渊博、最丰富和最具体的哲学体系”,“那最后的哲学就是一切较早的哲学的成果”。

黑格尔的哲学是在康德开始的近代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发展完成的。黑格尔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从哲学的理论上维护了启蒙思想的理性权威和人的自由尊严,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庞大的哲学体系。黑格尔在哲学史上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恩格斯曾经说:“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伟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恩格斯又说:“辩证的思维方式以及关于自己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在不断产生和消失的过程中无止境地运动着和转变着的观念……这就是黑格尔哲学留给它的继承者的遗产。”这个“遗产”就是辩证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黑格尔保守的、形而上学的思辨唯心主义体系和他的革命的、辩证方法之间实际上是矛盾的,这也是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概念的辩证法,并且是与唯心主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说,黑格尔哲学体系和方法的矛盾是内在的,而且是复杂的。一方面,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结构是强制性的,其中包含着许多荒唐和神秘的内容;另一方面,在这种神秘的体系中,黑格尔的确是论述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尤其是辩证的方法。

黑格尔的辩证法贯穿于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之中。也正因为如此,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和方法是很难分开的。一方面,黑格尔的体系和方法是很难分开,另一方面,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和他的方法本质上又是矛盾的(其实质在于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矛盾)。所以,一方面,方法受到了束缚和窒息,另一方面,体系又压制了方法,因为黑格尔的方法是为体系服务的,而为了体系的完整性,有时就只能牺牲方法。

总而言之,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决定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不彻底性,更决定了其方法达不到真正科学的形态。

同类推荐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杂著:(方立天文集第十卷)

    杂著:(方立天文集第十卷)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本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热门推荐
  • 故珵

    故珵

    纪筱故,林陌,宋寻三个小丫头的青春纯爱故事!
  • 兄弟们流过的血

    兄弟们流过的血

    序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到处都是炮火声每过5分钟黑暗的天空就划过一大片美丽的流星。我们在一个城市的下水道里等待着源源不断的任务。我们是谁?我们是一批年轻的小伙子,是祖国的一把利剑,在祖国的召唤下我们奋勇杀敌。某某年某月,随着政治局势的紧张,战争也悄无声息的来临了,国与国之间每天都会发生军事冲突,而我们只不过是其中的沧海一粟罢了。然而,让我们走向现在,成为祖国不可缺少的一员,还得从他说起。他又是谁?他是我们六个当兵的引路人,名叫张峰,一个32岁就是上校,多次屡立战功的勇士,也是让我们六个走上军旅生涯的启蒙老师。
  • 弑王归来

    弑王归来

    他手持一剑大战神级宗派只为将来他主体归来百年后他的主体回归却成为了16年的废物且看皓弑如何重新成为新一代弑王,重整弑神殿成为神魔大陆巅峰人物
  • 腹黑首席乖乖就范

    腹黑首席乖乖就范

    欲向男友献身,喝酒壮胆,哪知酒后迷糊竟走错了房间,错与他人一夜云雨,天明之时,她的世界完全被颠覆,自幼宠爱自己的男友竟然是为了报仇,当曾经深爱的男人将她推入地狱之时,那个与她共度一夜的神秘男子给了她一片希望。她的心,已经不起伤害,她不要被当做替身,她只愿成为唯一。
  • 大唐帝国的扩张(第2部):帝国雄途

    大唐帝国的扩张(第2部):帝国雄途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唐代自开国至唐玄宗时代一百五十年的对外开拓史,着重突出其刚健雄强的国家精神。主要包括叛乱时代、帝国熊途、过渡时代、日落大草原、细线战争、决战中亚、盛唐终结七个章节。
  • 青云变

    青云变

    一名遗忘10岁前记忆的少年,在父母生死存亡之际,独自一人踏入了神魔之战的古战场,寻找那传说中“生死人,肉白骨”的“命兰”。一只幕后的黑手游走在他身后,神秘的保护者又是来自何处……他一步一步的崛起,不平凡一生究竟要经历多少风雨……而背负的神魔臂与天生的宿命,他又要如何去面对、去抉择?天注定的,谁也无法改变!!!
  • 超级杂脉

    超级杂脉

    世界劫,阴阳错位,修炼文明重新降临地球,未知的超级血脉系统在一个半妖少年手中激活,又会给这乱世带来什么变化
  • tfboys十年相约

    tfboys十年相约

    tfboys有奇特的爱情故事想做那三只的搭档那就多多观看
  • 攻心计:春寒乍雨,卿卿我我

    攻心计:春寒乍雨,卿卿我我

    她,身份不详,却常伴君侧,因一个女人的妒火,君王陨,被迫不远万里奔赴异国,从此命途多舛;他,冷眼旁观,身负血海深仇,伺机以待雪耻之时;他们相识,匆匆离去,回首却沦为陌路;再次启程,会否相依相偎,一如往昔。
  • 绝色炼毒妃

    绝色炼毒妃

    一场突如其来的穿越,一副倾国倾城的容貌,一个惊诧自身的身份!她,穿越前是名医生,穿越后是名炼毒师。她魂穿异世,身负重伤。他无心路过,施手相救。成亲当晚,他与她都不知道对方是谁。他揭开红盖头,发现竟是她!她抬头向上望,发现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