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9100000010

第10章 潘光旦与自由主义教育(4)

如果说许多中国家庭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已经陷入一种误区的话,那么由学校介入的“儿童后期教育”,又是什么状况呢?

自从恢复高考以后,由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知识改变命运”的宣传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死灰复燃,使青少年一代陷入应试教育的恶性竞争之中。这种教育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纪律,服从组织管理,听从老师指挥,接受知识灌输,以便在高考中取胜。近年来大家对应试教育多有批评,并提出让素质教育来弥补其缺陷。但由于素质教育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因此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局面。

这种局面与赫胥黎在书中批评的情况极其相似。为了让大家认识问题的严重性,他引用了著名哲学家罗素和教育家蒙特梭利的有关论述。早在上世纪30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罗素就忧心忡忡地指出:

“在实行军事独裁的国家,包括俄国在内,……教育是大大地退步了,这种退步包括四点:一是严格的纪律的恢复;二是绝对而不问事由的服从;三是对老师的唯命是听,已经到了一个可笑的程度;四是在知识方面消极地接受灌输,而不是积极地自求启发。”他认为这种教育只能培养出双重性格的人。所谓双重性格,是指“对在上的人要服从,要怯懦,对在下的人不妨擅作威福,而蛮不讲理”,对其他国家的人,当然也是这样。因此罗素认为:“童年的纪律训练和成年的战争爱好有前因后果的关系。”

相比之下,蒙特梭利则从人格培养的角度分析了强迫教育的危害。她说:“一个儿童,如果没有学会独自一个人行动,自主地控制他的作为,自动地管理他的意志,到了成人以后,他不但容易受到别人指挥,并且遇事非依赖别人不可。一个学校里的儿童,如果不断地受教师干涉,禁止,呵斥,以至于诟骂,结果会变成一种性格上很复杂的可怜虫。”之所以“可怜”,是因为他有一种“内疑外惧”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他在年轻时表现为“羞缩”,成年后又表现为颓丧、萎靡不振和逆来顺受,“而一遇危机,连最低限度的一些骨气,……都拿不出来。”因此她认为,强迫被动的教育对一个人来说,“第一步是养成一种永久的自卑与自馁的心理,而第二步,也是最后一步,是教他们……一种五体投地的精神。”

引文至此,赫胥黎又补充道:“我以为蒙特梭利博士还不妨添上一句,就是此种自馁的心理倒并不是完全消极的,而是有它积极的补偿的,而其补偿的表现就是对于另一部分人的作威作福。”正因为如此,他认为这种教育是独裁政治玩弄的新花样。

看来,我们不仅要重新认识“听话的孩子”,更要反思他们所受的教育。

十二 为什么说中国文明处于停滞状态?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成为全世界普遍关心的大问题。

当时摆在中国人面前的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向英美学习,走西方人的路;一条是向苏联学习,走俄国人的路。对于这两种路径选择,潘光旦虽然主张不仅要学习英、美,学习苏联,而且还要向我们的敌人日本和德国学习。但是,从思想立场上看,他还是明显地倾向于英美两国。

1945年,《自由论坛》周刊先后组织两个特刊,介绍了英美两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为此,潘光旦撰文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在这篇文章中,作为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潘光旦在引用这两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之后明确表示:中国虽然有古老的文化传统,但是作为一个民族国家却十分幼稚。也就是说,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两千多年来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命似乎是一向停滞着,形成生物学家所称中止发育的状态。至晚近百年,西洋文化的输入,与输入后所引起的各种矛盾冲突,突然又给了我们一些强烈的刺激,于是停滞着的发育机能又复苏醒而活动起来”。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经验,才能“教我们推进到成年的境界”。

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观点。为了阐明这一观点,他首先介绍说,沉着是英国人最大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从两件事上可以得到证明。一是1912年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沉没时,船上全部男子临危不惧的表现,令人非常钦佩。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30万英军在敦克尔克被德军包围。

但是在民众的支援下,英军将士居然秩序井然地撤退回国,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潘光旦认为,就沉着而言,“个人不易,团体尤难;太平时节的团体不易,危险时期的群众尤难。而英国人竟能之,不但能,并且擅长,并且习惯成自然地已经变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英国人所以伟大,其民族生活的所以始终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因素虽多,最基本的就是这个。”这显然是其成熟的一种表现。

这种个性特征,与他们的教育有关。储安平在《英国采风录》中说,英国人是一个注重实际经验、忽视抽象思维的民族,这种倚轻倚重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比如一个英国人向你问路,你告诉他先向右拐,再向左拐,然后从左边第三个胡同口进去……,他肯定会越听越糊涂。最好的办法,是给他画一张草图,他才能按图索骥,找到自己的去处。再比如你要买56.34元的商品,用100元付账,英国人的找钱方式也会让你忍俊不禁。他们往往是先拿出6分,与商品凑成56.4元;再拿出6角,凑成57元;再拿出3元,凑成60元;再拿出40元,凑成100元;然后才会把商品和这43.66元一齐交给你。

于是人们不禁要问:就是这样一个民族,怎么算是成熟,怎么会把自己的国家变成一个现代化强国呢?这正是储安平撰写此书的目的。他在该书序言中说,我想探讨的问题是:“第一,中英两国人民的性格,他们做人做事的精神,究竟有无相同相似之处?第二,多年以来,英国为一强国而中国为一弱国,一强一弱的道理究竟何在?”

储安平认为,最能代表英国人性格特征的,就是费厄泼赖精神。他说,我们的教育总是以知识灌输为主,但英国人却遵循“运动第一,书本第二”的原则。在英国,学校运动队队长往往是学生中的英雄,他们具有正直、无私、勇敢、果断、有自持、能合作等品格,是费厄泼赖的典型。我想,英国足球比赛入场式常有孩子们参加,牛津、剑桥大学的划船比赛每年都在泰晤士河举行,大概也是为了普及费厄泼赖精神。正因为如此,英国小学生常能把“这不公平”挂在嘴边,而我们却缺少这方面的基本诉求。

另外,潘光旦认为,作为一个民族,美国人的最大特征是信仰的自由。这是美国强大和充满活力的原因所在。他还说,英国人的沉着来源于自由,他们对自由的运用已经非常成熟,甚至到了炉火纯青、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相比之下,美国人的自由是看得见的。他们活泼有余而沉着不够。尽管如此,他们迟早也会达到英国人的境界。

十三 学者为什么要关心政治?

1945年是五四运动26周年纪念,潘光旦在《一种精神两般适用》中开门见山说:五四运动提出的科学与民主,“表面上是两回事,是文明生活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就基本的精神说,实在是一回事,是一种精神适用到了两个生活的方面”。

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解释道:“所谓一种精神,最可以概括的是’客观‘两个字。”把客观精神用于自然,就产生了自然科学;把客观精神用于社会,就产生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目的,是为了人与自然的“调适”;社会科学的目的,是为了社会文化的“调适”;人文科学的目的,是为了现实与历史的“调适”。但是一些浅薄的人却要“征服自然”,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妄自尊大”!可见,如果抛开政治方面的原因,潘光旦所谓“调适”,与现代流行语“和谐”基本上是一码事。

潘光旦还说,如果说科学家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的话,那么政治家研究的对象则是社会,是广大民众。为此,他们都需要用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观察了解民众的各种要求,让“民众的智能、兴趣、欲望、意向、见解、理想成为一切政治活动与政治设施的最终的权威”,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人与人的和谐与调适。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不关心政治、也没有把科学精神推广到政治领域。基于这一看法,潘光旦认为:许多人热衷于科学,有些人还做出很大成绩,但这些人“一出实验室,一离开书本,一放下数字”,便什么事也不想管,这其实是缺乏科学精神的一种表现。

潘光旦的这一认识,也许与当年的一件事有关。1944年7月,为了纪念抗日战争爆发7周年,昆明各大学举行“七七”纪念会,参加会议的3000多人把会场内外挤得水泄不通。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做学问的人应该关心政治。但是云南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熊庆来表示反对。他说,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学术不如人;要救国,就需要坚守学术岗位,不要关心什么政治。对于熊先生的上半句话,潘光旦完全赞成,但对于下半句却不能苟同。他说,学人论政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传统,从春秋战国到明末清初,都代有相传。何况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首先应该是做人,做一个合格的国民,然后才能做好学问。如果没有这种意识,“无论他的专业如何精深,他终究是一个匠人”。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指出:无论“学术家也罢,泥水匠也罢。没有政治意识的专门人才,可以加入伪北京大学,可以到沦陷区做顺民”,这种事例并不罕见。此外,潘光旦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教训,语重心长地说:“单单注意技术的科学,以至于单单提倡精神上不能与政治发生联系的科学”,无论怎样标榜成功,也是无补于国家民族的。墨索里尼、日本军阀和希特勒及其爪牙,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这三个国家为虎作伥的科学家应该反思自己的过错。

近年来,类似熊庆来的观点在学术界非常流行。许多人以学术至上为由反对关心政治。这不是有意误导,就是一种逃避。看看潘光旦的观点,可以纠正这种错误。

十四 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1947年五四运动28周年之际,潘光旦以《正视科学》为题发表纪念文章,进一步阐述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在这篇文章中,潘先生开门见山地说:“我认为二十八年前的五四运动是失败了的”,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五四运动所追求的科学与民主两大目标,不但没有继续下去,而且还产生若干“看法上的错误”。

潘光旦认为,所谓科学至少包含三个内容:第一是科学精神的培养,目的在造成更良好的人生态度与风格。第二是科学研究的推进,这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研究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方面也推动了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和认识。第三是科学技术的应用,目的是为人类社会谋福利。

接下来他强调说,这三个内容固然各有其价值和需要,不过从人生意义的角度来看,显然是“科学精神的培养”最为重要。但是,多年来我们对科学的认识,却犯了舍本逐末的毛病。人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技术的运用方面,不用说科学精神的培养,就是科学研究的推进也很少注意。于是科学便成了一种偶像,科学迷信以及一系列违背科学精神的现象也就随之产生。正因为如此,潘光旦在文章中呼吁:只有把科学精神逐步传播开来,成为广泛的教育的一部分以后,世上所有的偶像才能不打而自倒。

有感于科学界的种种乱象,我在两年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标题是《缺乏好奇心,科学没希望》。文章说:近年来,中国科技投入增长很快。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用于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支出每年以10%至15%的速度增加,远远超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其他成员国。到2002年,中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超过一千亿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有人羡慕地说:“中国学术界真是富得流油。”与此同时,国家领导人对科技的改革和发展也非常重视。仅在2004年,胡****就四次视察中国科学院,******也三次去那里调研。该院院长路甬祥说,“这在科学院历史上也是从未有过的。”但是,有了钱,有领导人重视,中国科学就有希望吗?我认为,如果没有竺可桢所谓“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中国的科学研究就不会走上正路。

这篇文章还谈到教育问题。我认为应试教育不但不可能传播科学精神,反而把学生塑造成死记硬背的工具,扼杀了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使学习变得索然无味。许多孩子在入学前把学校视为天堂,但入学不久就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把老师当作敌人,把学校教室视为地狱,这主要是应试教育所致。如今,尽管应试教育已经到了千夫所指的地步,但是由于大家对它的危害认识不够,再加上考试制度背后有巨大的利益驱动,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很不容易。在功利性思潮影响下,中国教育已经背离了教书育人的宗旨,教育产业化的提出也让它成为仅次于房地产的暴利行业。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成了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许多人节衣缩食供孩子读书考大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与此同时,无论老师、家长还是整个社会,都把考试成绩当作评价学生和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成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现代版。它的代价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扼杀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仅如此,这种把读书上大学与找工作混为一谈的观念,还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抢饭碗”(蔡元培语)的势利之徒,从而对社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危害。

学校、特别是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通过求知、做学问来净化灵魂、塑造人格的殿堂。但是,在经济大潮汹涌澎湃、政治改革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学校这块崇尚科学精神、主张人格独立的文化圣地,也变成等级森严的官场和追逐名利的市场。许多知识精英在权势面前丧失自我、丧失独立、丧失尊严,成为唯唯诺诺的小人或唯利是图的市侩。在他们身上,已经很难找到传统知识分子特立独行的人格品质。这对于下一代影响很大,许多青少年只知道金钱,不知道社会理想社会责任,成了不敢质疑权威的精神侏儒,显然与当代教育缺乏科学精神的培养有关。

同类推荐
  • 一个人的奋战

    一个人的奋战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刻画了李家安和发生在他身边的典型人物,艺术地再现了一个优秀青年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生存姿态,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时代的特色。
  •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本书在晚唐时代背景下叙述李商隐的一生,着重写其面对社会压抑和种种困厄所作的抗争,特别是他追求精神自由、实现人生价值、终以杰出成就登上唐诗艺术**的生命历程,也描写了他爱情、家庭和性格的多面。全书富于哲理和诗情画意。——文史专家陶文鹏浓淡相宜的笔墨,勾画出一个真实的李商隐。不讨巧、不曲笔,用平实的描述,托举着传记文学以为标识的真实性,显见了作者在运化资料、筹划结构、通融文字等方面的功力。纪实体的方正严谨,并未局限写作的视野。探究传主如何将文学,特别是诗的作用充分发挥,从而超越和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再探究传主何以将汉字之美发挥到难以企及的**。
  • 陈赓传

    陈赓传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本书是“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之一,由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立项,解放军总装备部组织编写,记录了陈赓大将传奇光辉的一生,包括他的家世、读书生活、从军经历、入党、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参加国民革命、在上海从事情报工作、参加长征、抗击日寇、参加解放战争、抗法援越、抗美援朝、筹建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积极参与国防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书采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再现了共产党员陈赓、将军陈赓、丈夫陈赓、父亲陈赓等多个鲜活生动的形象,读者可以深切感受到陈赓将军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人格魅力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毕加索

    毕加索

    本书主要以毕加索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维基大战前传1: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

    维基大战前传1: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

    本书是朱利安·阿桑奇唯一的作品,甚至可称为“半部自传”,也是一部见证互联网改变人类历史的伟大作品。在书中,阿桑奇自述了当年以 “阿桑奇”为网名,与地球上第一批天才黑客们在一起,先后成功占领了美国宇航局、美国国防部、加拿大北电网络等诸多领域的世界之巅,甚至发起“国际颠覆运动”,令地球为之晃动的传奇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不得不四处流亡,去躲避哪怕是一个小小警探的追踪。阿桑奇今天的逃亡与面对法庭时的大无畏可以说再现了书中“战斗史”,人们可以从中找到他为何要以一己之力去挑战美国的原因,更可以深入思考为什么天才的人和天才的政府不能和谐相处?自从“维基解密”网站红遍全球后,世界上各大媒体都对他的传奇经历进行了报道,而这些报道的所有细节均来自于本书。在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关于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们更多的精彩人生。
热门推荐
  • 血型密码全集

    血型密码全集

    血液有一股神秘而奇妙的力量,没有生物的界限,没有时空的阻隔,从远古飘然而来。即使是从未见面的两个人,只要他们血脉相连,无须太多的语言,太多的介绍,只要两眼一望,心底仿佛就有一种早就存在的情愫,慢慢地连成一条线。在血液中,到底有什么古老而神秘的物质能使人类自己与其他的同伴聚集而又区别?一滴血看起来既渺小又普通,殊不知,就是这小小的 一滴血却包含着人类发展史上最神秘的秘密。祖先那些古老的传统和文明,以及优秀品质,通过血液的模式在子孙身体中得以完好保存,并不断复制。这个秘密除了我们所知的基因外,还有一些目前医学水平无法探测的物质。医生们只能通过大量的实验与数据证明它们的存在。
  • 第三眼神

    第三眼神

    一个文艺暖男,在乌河重生后,获得了“落叶神技”,“时间弹弓”,“无量手杖”三样异能神技。在与现代社会恐怖势力,暗黑组织,黑金帝国,国际盗贼,金融黑手,司法救助,冤屈伸张与解谜等一系列的斗争中,通过对异能神技的体验与修炼,在实战中逐步升级,虽历经磨难,终能层层通关,庇佑好人平安,正义战胜邪恶……
  • 征战天下

    征战天下

    穿越到大秦时代的段业,凭借对历史的了如指掌,发明高级军用器械,建立无敌铁军收取良才名将挥兵天下,大败各路诸侯于沙场之上,全盘战局操于手掌之中,成就宏图霸业!
  • 天才神医:轻狂驭灵师

    天才神医:轻狂驭灵师

    她是绝种的异能天才,一双天眼,透视活死人,性情冷漠,精明毒舌的她却穿越成风流小废物,当无能褪去,她又如何一朝逆袭崛起?他是腹黑的妖孽神医,性子拽上天,偏偏对她赔血本倒贴。凡欺她辱她者,下场无不惨烈。猛女出没,看她带着一水的奇葩美男横行狂笑!他媚笑,“这天上地下,唯你可勉强压我,从了吧宝贝。”她黑脸,“废话少说!衣服脱掉,先验货!”
  • 九州十二域

    九州十二域

    一个俗世中的剑客,为了师傅临终的遗言,孤身去往大漠寻找数十年前谪仙剑派的传承,在剑派遗址,他发现了谪仙剑派一个巨大的阴谋,无意间剑客触动了剑派内一奇特剑阵,剑阵将这名剑客带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 极品千金大小姐

    极品千金大小姐

    一个调皮可爱却又大大咧咧的女生来到这个学院里,会和众王子檫出怎样的火花呢……
  • The Agony Column

    The Agony Colum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琥珀(上)

    琥珀(上)

    贵族后代琥珀流落乡间。她天生丽质、卓尔不群。这位原本纯洁又不甘蛰居的姑娘在伦敦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社会中逐渐意识到逾越固有的社会规范、取得女性独立地位的途径。她几度陷入困境,先后遭遇骗婚、投毒、劫掠、瘟疫等灾险。在这过程中,她既表现得勇敢独立、坚强自信,同时也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善良,沾染了男权社会中的贪婪、自私、纵欲、不择手段等品性。在经历了这丰富而曲折的种种之后,琥珀最后还是为了追求自己真正的爱情而被迫放弃一切,离开伦敦前往美洲大陆。本书所述的故事将会是一个很好的警醒和借鉴,从而引导其拥有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为今后幸福的人生打下良性的基础。
  • 深爱在初夏

    深爱在初夏

    他是她的青梅竹马,将她宠上天并且对她说一辈子不会离开她,青梅竹马的他消失于初沫十五岁的生日宴会上。她为了他和她的梦想进军演艺圈并且成为了一线明星就在初沫的高二开学她的情感生活便不再一帆风顺冰冷帅气的校草安钧瞳闪耀的出现在她的生活里“小初沫你只能是我的”青梅竹马的他竟然在忘却一切的初沫面前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说“初沫我回来了以一个能配的上你的姿态”小叔叔邪魅的王者气息独霸初沫“你这辈子都逃不开我的手心。”她会为谁沦陷被谁攻略城池
  • 暗黑之秘法传奇

    暗黑之秘法传奇

    双眼睁开,一片充满危机的世界呈现在眼前《感受环绕在周身的幽微能量,雷霆轰鸣蓄势待发,火焰炽热蠢蠢欲动,冰霜冻结一念之间,奥术诡异神机变化,驾驭这些能量,你便天下无双!》--取自于传奇秘法师晨曦·塔·拉夏手稿不要妄图撩秘法师的虎须,你会发现在他的盛怒下,你不过是尘土散沙,一口气便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