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9400000005

第5章 亦庄亦邪,大巧不工(4)

吴稚晖什么时候开始练习他那闻名天下的篆书我们不太清楚,但是他青少年时代就精于篆书却是不争的事实。1891年,吴稚晖第一次走进乡试的贡院,居然一举中式,成了一名让人羡慕的举人。要知道,身为江苏人的吴稚晖参加的是在南京举行的江南乡试,清代江苏、安徽两省合考,统称江南考区,这是全国竞争最激烈的地方。清代一半的状元都出自江南考区,而这里的举人名额却没有因此得到照顾,万余人中只有百余人能够中举,争夺之惨烈可想而知。很多江南才子一辈子都中不了一个举人,而吴稚晖第一次进场就成功了,年仅27岁,这样的成绩确实令人佩服。

后来吴稚晖这样解释自己中举的原因,他说自己的文章其实写得一般,只不过考试时别出心裁,用一手篆字吓唬住了主考官,因此脱颖而出。吴稚晖喜欢开玩笑,常常说起话来疯疯癫癫、没有正经,很多人却对此事深信不疑,煞有介事地将之拿来说道,这实在是不了解中国的科举制度啊!

明清科举时代讲究的是“馆阁体”,这是一种标准的楷体字,追求字体的端正与形式的统一,并成为官方取士最重要的甄别手段之一。任你文章水平再高,如果“馆阁体”写不好也很难得中,那些不写“馆阁体”的,按照自己的兴趣与个性来书写的几乎要名落孙山——这种人当官后最可能不听话。吴稚晖如果写的是篆书的话,恐怕早在考秀才的童试中就被刷下来了,连参加乡试的资格都没有。

再者,明清的科举考试分四级,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其中头尾的童试与殿试考官才有机会见到考生的书法,而在竞争最激烈的乡试与会试,为了防止考官作弊,采取了糊名易书的制度。考生的原卷必须再由眷录手用朱笔重抄一遍,称为“朱卷”,即使吴稚晖答卷用的是篆书,眷录上去的“朱卷”也已经是楷体字了。

笔者翻阅由吴氏门人杨恺龄编撰、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民国吴稚晖先生敬恒年谱》,总算找到了吴稚晖中举的真正原因。在科举时代,考官不仅要给考生评定优劣,还要给每一份经手的卷子下批语。乡试共分三场,吴稚晖第一场考试所得到的批语是“义深词简次三一律诗秀”,这一场考的是四书文与试贴诗,在三场中是至关重要的,考官的意思是吴稚晖的文章言词凝练、含义深刻,同时诗也很漂亮。第二场与第三场的批语分别是:“别具隽眼,解经不穷,春秋一艺,尤引证确鉴,足以羽翼经传,洵通场仅见之作。”“殚见洽闻,考订详确。”这都表明了吴稚晖对于经传典籍所下的功夫之深。

在可以欣赏到考生书法的童试中,吴稚晖考了多次,二十三岁才中秀才,并不年轻,倒是在看不到书法的乡试中一次见效。可见,书法并非吴稚晖中举的关键,八股文章写得好、学养深厚,才是他中举的真正原因。

不过吴稚晖确实曾经凭借篆书在考试中收得奇效。清代读书人中秀才后,往往去投考书院,进一步提高自己,为考举人作准备,书院提供膏火银和奖学金,也是贫寒学子理想的读书之处,所以报考好的书院,尤其是大书院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二十五岁时,吴稚晖去投考着名的江阴南菁书院,用篆书答卷,居然以“古学第一名”正取。清代书院人才辈出,正是有这样一点开明之处啊。

吴稚晖家境贫寒,科举是他当时出人头地的唯一道路。但他的篆书对于他的科举之路并无一点帮助,可以说完全是出自个人的兴趣,也未经名师指点,能够达到这样的成就,没有对书法高度的热爱肯定是无法做到的。令我不解的是,一个人的书法风格往往跟他的性格有共通之处,篆书讲究的是体正势圆,从结构到运笔都是以圆为主,没有棱角、只有圆融,不重外放、只求内敛,这似乎又与吴稚晖的个性与人生格格不入。

吴稚晖生性就不是循规蹈矩之辈,从小就是一个让人头疼和抓狂的捣蛋鬼。他曾经神不知鬼不觉地爬上邻居家的烟囱大小便;村中办丧事,他趁人不备在大茶壶中撒尿;他不喜欢在家蹲坑,每天一大清早就跑到田野间“屙野屎”,认为这样“不但自己能在排便时领略大自然间的景色,而且能使土壤肥沃,有益于农稼”。

自从上学后,吴稚晖就没少挨过先生的戒尺,但他放荡不羁的天性却从来没有因此做过半点改变。在南菁书院就读时,吴稚晖更是因此摊上了一件大事。

以前孔庙前都立有一块“下马碑”,即使是官员经过这里也要下马下轿步行,以示对孔圣人的尊敬。古代各个地方的孔庙其实就是当地的学宫,官员在孔庙前下马,也就是在学校前下马,我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没有像其他古文明一样断绝,靠的就是这种对于知识、文化的虔诚与敬畏啊!

然而,有一天江阴知县过孔庙却贪图方便没有下轿,这一幕恰好被一群南菁书院的学生看在眼里。我们很快可以发现,以前的学生可比现在的骨头硬得多,他们竟然拦住县官的轿子质问,更有一些人激动地捡起地下的瓦石投向轿内。毫无疑问,吴稚晖是投得最起劲,也是最精准的人之一。被砸得鼻青脸肿的知县勃然大怒,马上让人把这几个肇事分子抓回衙门。

不过被捕的这几个学生并没有遭受什么皮肉之苦,因为在科举时代,一个书生中了秀才之后屁股便变得宝贵起来,知县是没有资格打的,除非罪大恶极,禀告省里的藩台革去他的功名,才能动刑。此事发生在1892年,时年吴稚晖28岁,前一年他刚中举人,屁股自然变得比秀才们的还金贵,知县抓举人本来就底气不足,再加上孔庙不下轿有错在先,万一被人参一本乌纱帽难保。知县冷静下来,不由得懊悔自己的冒失,眼看书院的一帮人已经在衙门外面强烈抗议加谴责,只好赔礼道歉,把闹事的几个人放了。

回去之后,书院的领导对于吴稚晖的“激进”行为很有意见,他一怒之下,自动退学离开了南菁书院。十年之后,吴稚晖干出了更为出格的一件事情,这使得他名声大噪。

1902年,吴稚晖作为领队带领一批国内学生到日本留学。吴氏抵日后,碰上一个热闹:三年前来日自费留学的蔡锷欲投笔从戎,报考陆军成城学校,几个国内来的自费留学生也准备追随他。然而清廷驻日公使蔡钧担心青年们学了军事课程之后从事革命排满,拒绝作保,双方陷入了僵局之中。吴稚晖知道这件事之后,率领自己带来的留学生二十余人到公使馆静坐,一直抗争到半夜还不肯出来。

蔡钧眼看无法将这些人赶走,只好报警。几天后,在蔡钧的唆使下,带头闹事的吴稚晖、孙叔方等人被日本警方逮捕,随后被判以“妨害治安”的罪名,马上驱逐出境,遣返回国。吴稚晖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耻辱,一怒之下他决定以死抗争,事前他写下了绝命书:“信之已死,明不作贼,民权自由,建邦天则,削发维新,片言可决。以尸为谏,怀忧曲突,唏嘘悲哉,公使何责,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亡国之惨,将有如是,诸公努力,仆终不死。”

在押解遣返的路上,经过一座小桥,吴稚晖纵身一跃跳入河中,但不幸被日警救上来,没有死成,仍然按原计划被遣返。不过因为这一跳,吴稚晖成了众人眼中的英雄,梁启超为此在《清议报》着文道:“吴君之被逮也,以为士可杀不可辱,欲以一死唤醒群梦,引起国民利权思想。”回来后,吴稚晖更是受到英雄凯旋般的待遇,到处被人请去演讲,突然间发现原来活着挺好。

从八股圣手到一代骂神(下)

另外一个令我不解的事情是,八股文要求代圣人立言,也就是要把自己“伪装”成圣人,吴稚晖早年乃八股文一流高手,应该深于此道。然而,若干年后他的言行举止,其玩世不恭、惊世骇俗,离“圣”字又何止十万八千里。

吴稚晖最为世人所熟知的莫过于他的“骂”,他是那个时代赫赫有名的一条“毒舌”,“毒性”极强,据说被他骂过的人即使将他“烧成了灰再踏上亿万只脚”也解不了恨。

吴稚晖之骂功不在于其多么注重技术,而在于其多么不注重技术。中国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自居,只崇尚恭维人而不崇尚骂人,真要骂人往往也要“雅骂”,拐弯抹角、旁敲侧击,被骂者乍一听还以为在恭维自己,笑得合不拢嘴,直到若干年后修养够了方才悟到原来自己被骂了,气得吐血三升。吴稚晖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力提倡“俗骂”并身体力行之人,他那生殖器到处乱飞的骂风让时人大开耳界。

吴稚晖干革命,和搞维新的梁启超政见不同,写文章骂梁,连续用了七个称呼语——“梁贼、梁强盗、梁乌龟、梁猪、梁狗、梁畜生,所谓梁启超者”,这架势,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两人有杀父之仇呢。对于敌人,吴稚晖骂起来那真是咬牙切齿,怎么难听怎么骂,“狗”、“畜生”这种民间泼妇对骂常用之词也是他最钟情的。在清末所写的文章中,他经常把光绪称为“畜生”,把满洲贵族称为“长白山中野狗”,把朝廷上下称为“贼皇狗臣”,将张之洞、袁世凯唤作“狗头名士”。那几年他因为“苏报案”避祸远居海外,却让他因祸得福,大逞口舌之快。

对于革命党眼中的头号敌人慈禧太后,吴稚晖更是不遗余力地口诛笔伐。1907年,吴稚晖跟李石曾等人在法国创办《新世纪》,成为革命排满的一个舆论阵地,他也从业余骂人转变为职业骂人。他发表在《新世纪》上的《****实状》,将一些捕风捉影来的故事加工,大谈慈禧的****情状,用词之大胆让人读之掩面。

吴稚晖一骂起慈禧来就唾沫乱飞,兴奋得忘乎所以。日俄战争期间,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开会,吴稚晖登台大骂慈禧误国,不知道是不是骂得太投入,他的裤腰带忽然断了,裤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掉了下来,但他手里提着裤子嘴里依然骂个不停,好像压根儿没这回事。后来,慈禧死了,他还不解恨,还要继续“鞭尸”,撰文将她称为“狐后”、“毒虫”。

吴稚晖越骂越上瘾,颇有几分禅宗所谓“见佛杀佛,见祖杀祖”的精神,有时候跟他素无瓜葛的人,乃至他看不惯的朋友也要因此挨上几刀。章士钊曾经跟吴稚晖都是站在反清战线上的,但两人志同道不合。后来章士钊担任教育总长时,公开反对文学革命,吴稚晖并不因两人是故交而有所保留,撰文骂章氏鬼附身,最好玩的是他还郑重其事地替章士钊拟一告丧文,称:“不友吴敬恒等罪孽深重,不自陨灭,祸延敝友学士大夫府君:府君生于前甲寅,病于后甲寅,无疾而终。不友等亲视含殓,遵古心丧,毷块昏迷,不便多说,哀此讣闻。”

不知道章士钊自觉理亏还是什么原因,竟没有还口,这未免让吴稚晖意兴阑珊,因为这种骂阵犹如斗蟋蟀,一个人是斗不起来的。

吴稚晖跟汪精卫的私交也很深,两人早年是同盟会的战友,汪精卫刺杀摄政王失败被捕后,孙中山还曾写信与吴稚晖一起商讨救汪大计。辛亥功成后,吴汪二人又一起发起留法俭学运动,可谓“情投意合”。但孙中山去世后,汪精卫跟******争权,吴稚晖立即站在******一边对汪精卫大加鞭挞,骂汪“反复无常”、“私德荡然”,称他为“斗昏鸡”。后来汪精卫投日,吴稚晖更是新账旧账一起算,不仅撰文将汪精卫改名为“汪精怪”,陈壁君改名为“陈屁裙”,还送上两句红极一时的名骂: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其实这两句话并非吴稚晖原创,早在《晋书·陶侃传》就有:“卿本佳人,何为随之也?”举人出身的吴稚晖满腹经纶,将史书中的话稍微改编,立即成为经典的流行语。他骂人不仅可以大俗,也可以大雅,只不过他更喜欢前者而已。

据吴稚晖自承,他骂人的功夫来自一本秘笈——《何典》。《何典》是一部幽默的吴语小说,鲁迅、胡适、林语堂等对其很是推崇。这本书一开头就是“放屁,放屁,真正是岂有此理!”,吴稚晖一天偶然在地摊上看到这本书,读到这句话,顿时大彻大悟,从此文风为之一变,形成了“有话直说,有屁就放”的风格。他骂清廷、骂维新党、骂守旧派、骂共产党、骂国故派,甚至骂自己,无所不骂,一日不骂就嘴痒。

但我更愿意从深层次来解读吴稚晖的骂。中国历来是一个最不懂得骂的国度,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最不擅长骂的民族,这是因为自古以来我们从上到下就没有这种骂的习惯与风气,在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下大家秉承“和为贵”的祖训,哪怕心里互相骂娘,表面还要彼此作揖称颂。这种不懂骂、不会骂、不敢骂的民族性格极易造成故步自封、自我陶醉的后果,也是我民族落后挨打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吴稚晖爱骂,提倡骂,以骂而出名,对于破除人们心中的保守思想确实有一种独特的疗效。

吴稚晖骂别人,也因此被别人骂,章太炎称他“康有为门下之小吏,盛宣怀校内之洋奴”,冯玉祥骂他“变节为一人之老狗”,汪精卫责其“昏庸老朽”,对于这些,吴稚晖一一笑纳。当年《爽报》以“狗彘不食吴稚晖”为标题,写文章谩骂他,朋友们都劝他控告这家报纸,吴氏却笑道:“我非但不应该控告他们,还应该佩服他们。因为他们真不愧为爽报。他们恨极了仇人,便直爽的告诉出来,即使别人充作贱货,送与他们食,他们恨恨的不食。这够得上左丘明的‘不匿旧恶,怨是用希’了,还不应该佩服的吗!”他还在74岁刻一方闲章:“寿踰宣民,贼讥老而不死”,聊以自嘲。

胡适在自己的最后一次演讲中说自己挨了四十多年的骂,但是却对此欢迎之至,因为这代表了中国的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在民国,正是有了一些像吴稚晖这样敢于骂人和乐于被人骂的人物,才给僵化了两千年的中国吹来了自由之风,并引领出思想大解放。吴稚晖和胡适代表了民国的一种气度,他们两个一个最有骂人的胆量,一个最有被人骂的雅量,遗憾的是随着国民党的溃败,随着他们的远去台湾,一个时代也宣告结束了。

吴稚晖骂战很少吃败仗,唯一一次“失利”大概是败给章太炎,这在拙着《民国课堂》有关章太炎一章中已经提过,不再赘述。但这一次吴稚晖只不过是口服心不服,还扬言见到章太炎要脱下皮鞋打他十七八个嘴巴。

只有一次吴稚晖被人骂得心灰意冷,到底什么事有这么大的负能量?

原来,吴稚晖是全盘西化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的希望在于青年,青年的未来在于留学,因此辛亥以后他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宣传留学、组织留学,先后成立了“留法俭学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在他的号召下很多怀着美好梦想的青年学子远赴法兰西。吴稚晖不满足于此,他还异想天开要在海外创办一所中国人的大学,雇请洋老师来教中国学生,并且真的实现了这个梦想,这就是1921年7月揭牌的中法里昂大学。

同类推荐
  • 丰臣秀吉(名人传记丛书)

    丰臣秀吉(名人传记丛书)

    “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本文为你讲述丰臣秀吉。
  •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本书记叙了世界上第一辆木炭汽车发明过程及其发明人的传奇人生。包括脱颖而出、异国求学、初展才华、大展宏图等章节。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皇帝那些事:沉重的逍遥

    皇帝那些事:沉重的逍遥

    本书选取中国历史上的15位皇帝的生活中的嗜好为考察对象,以文学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解读中国历史上那一群独特的人的另一面。
热门推荐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男人向左,女人向右:决定婚姻幸福的关键法则

    男人向左,女人向右:决定婚姻幸福的关键法则

    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但怎样的婚姻才算是幸福的呢?《男人向左·女人向右:决定婚姻幸福的关键法则》从男女相处的共性和个性出发,详细地阐述了其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及化解的办法,旨在为围城中人指点迷津。也许你已经在恋爱的甜蜜中满心欢喜,准备迈入婚姻的殿堂:也许你已经在婚姻的苦海里挣扎多年,眼见着爱情慢慢走远,却无能为力:也许你正在思索是否要加入离异大军,结束自己认为不美满的婚姻:也许你正看着别人的幸福,感叹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婚姻如初恋般美好,如新婚般浪漫……
  • 阴司特约办事处

    阴司特约办事处

    阴司特约办事处,位于一所衰败的学校之内,主要职责是看管一个封印着女鬼的法阵。两个新生,无意间打破了持续百年的宁静,机缘巧合之下,卷入了一场诡谲的谜团之中。看似平静的校园生活,实则步步杀机。……
  • 乾坤八针

    乾坤八针

    自小在深山修行的李锦记,奉师命下山历练。身为神医、武道至尊、杀手之王的传人,李锦江身具上古医术“乾坤八针”、高深武学、神级黑科技能,却不通凡俗世事,懵懵懂懂的撞入都市大染缸……
  • 中北欧现代经典作品赏析

    中北欧现代经典作品赏析

    德国资产阶级建立民族剧院,企图通过戏剧教育群众,以求得在精神上统一德国,莱辛、席勒以及当时一些民族剧院的创办者,都对此作过很大的努力。《维廉·麦斯特的戏剧使命》也反映了这种资产阶级的愿望和企图。出身于商人家庭的维廉·麦斯特不满意他身边的狭隘庸俗的环境,投身于他认为具有广阔天地的戏剧事业,想建立一所民族剧院。他幼年就爱好傀儡戏,到了青年时期,他经常到剧院看戏,爱上了女演员马利亚娜,不久由于误会和她分开了,随后加入了一个流动剧团。
  • 名侦探柯南之默默守护

    名侦探柯南之默默守护

    发现他的真实身份却没有说出来,默默的守护他,被他发现,那会发生什么呢?
  • 梦幻时代

    梦幻时代

    梦,做梦,入梦。幻,幻想,虚幻。赵海,一个成绩渣渣,碌碌无为的高三学生,却因为一场并不大成功的英雄救美而改变人生,做梦,原来还能做得如此精彩...从此,赵海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 当冰激凌遇上柠檬

    当冰激凌遇上柠檬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却怕长发及腰,少年倾心她人待你青丝绾正,笑看君怀她笑颜
  • 金牌将妃:养夫记事簿

    金牌将妃:养夫记事簿

    因为一次意外,二十一世纪的金牌特工进入了丑妻荆芜的身体里。为了查明自己被害的真相,嫁入了满是危险和陷阱的陆家。在这个女子都以绣花裁衣为业余爱好的时代,荆芜却过得相当多姿多彩。斗恶宅,开商铺,甚至当起了贩卖武器的军火商!与哑王南云起签订了复仇契约后,荆芜更是换下红妆,一杆缨枪上战场。于是她的日常就变成了造武器,练精兵,敌人不老实就拿炮轰!半面修罗,无容女将,且看荆芜如何步步为营,收获哑王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玄元传奇之九龙界

    玄元传奇之九龙界

    本文没什么亮色,也没什么激情或者智慧,只是一本带着思考去写作的书,而我要写的,就是人的欲望以及由欲望而引发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故事梗概:当天地大劫再次降临,玄元真人应运而生后,已经被人族霸占的九龙界,再一次成为整个世界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