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1400000032

第32章 欧美头牌指挥明星(3)

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在录音工业早期的欧洲是比较热门的曲目,甚至在声学录音时代就有过录制。美国则稍晚一些,第一个大型作品的录音是1928年门格尔贝格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录制的《英雄的生涯》。据《留声机商店录音百科全书》记载,到1936年有九个《蒂尔的恶作剧》的录音和四个《唐璜》的录音。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录音只有一个,指挥不是施特劳斯本人,也不是******、克伦佩勒,而是库塞维茨基。这是他1935年1月22日的录音,对于一个配置了六把圆号、四把小号、两把大号、两架竖琴和一座管风琴的交响诗来说确实是高难度的技术活。

与处理俄罗斯作品的迅速和紧张度不同,这个《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诠释得有条不紊,细致入微,热烈而富有表情。《蒂尔的恶作剧》和《唐璜》分别录制于1945年和1947年,这些复杂的乐队曲目正好突出了库塞维茨基底气十足的指挥技巧。转录自RCA原始母带的CD效果非常出色。

现场录制的巴托克《管弦乐协奏曲》是库塞维茨基录音收藏中不可或缺的珍贵档案。他在1943年5月委约遭受白血病困扰的作曲家创作,而巴托克在半年之内就完成了这部二十世纪音乐中的经典之作。该作于1944年12月1日由库塞维茨基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演,而这个录音录制于1944年12月30日的广播音乐会,距离首演还不到一个月。波士顿交响乐团从第一个小节开始,音色就表现得毫无破绽,低音提琴浑厚的线条、小提琴闪烁的光芒、长笛轻巧的跳音交织在一起,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音响体验。同一张CD收录的《图画展览会》是1943年的广播录音,由于广播时间的限制,删去了“古城堡”“牛车”和第四个“漫步”主题,录音效果甚至没有1930年的版本好。

作为一个指挥曲目风格多样的大家,库塞维茨基诠释传统德奥音乐也很出色,他指挥的莫扎特、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和勃拉姆斯的交响曲都留下了录音。与德奥传统指挥家的诠释相比,库塞维茨基的速度偏快,弹性十足,不像浪漫派那样追求宽广的线条和戏剧性的变化,而是采用中庸的处理。虽然他的音乐总体上来说是感性的,有些细节并不完全遵照乐谱行事,但基本还在规范之内;对比托斯卡尼尼斩钉截铁的严肃性,库塞维茨基要缓和一些。在这些录音中,勃拉姆斯第三、第四交响曲的录音相对更重要一些。他的处理有时甚至比托斯卡尼尼还要紧凑,但细节基本凭感觉走,有很深的个人烙印。

库塞维茨基1949年从波士顿交响乐团的职位上退休。1950年5月18日和25日,七十六岁的他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指挥法国国家交响乐团举行了两场演出。第一场曲目是普罗科菲耶夫第五交响曲和肖斯塔科维奇第四交响曲,第二场是贝多芬第一交响曲和第四交响曲。Tahra发行了由法国广播电台录制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其中第四乐章“欢乐颂”是用法语演唱的。虽然乐团的合作并不像与波士顿交响乐团那样水乳交融、整齐划一,但总的来说非常完整,保持着库塞维茨基一贯的激情洋溢;速度流畅,比年代相近的富特文格勒版本足足快了十分钟,和当代版本的用时很接近。唱片还附赠了十分钟1949年他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排练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片段。从这个录音中可以听到,他在排练中十分投入,激情十足,对于细节的处理是理性而细致的;他不让乐团过多地停下来,而是边演奏边用语言提示,只在少数几处地方让乐团重复演奏以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库塞维茨基在这场演出后的第二年去世。这位以精妙的管弦乐印象见长的大师没能活到立体声时代,但他的众多录音还是能听得出细腻的层次和火一般的热情,一听便知是出自一位大师之手。

三位对美国影响最大的指挥巨人中,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Stokowski,1882—1977)是最善于表现的一位。他有着古罗马雕塑般的面容,身材修长,优雅欣长的手指从不拿指挥棒——他通常都是用手指挥。斯托科夫斯基的私人生活也极为丰富多彩:他结过三次婚,第一任妻子是著名的女钢琴家奥尔加·萨玛罗夫;他还与瑞典女影星葛丽泰·嘉宝有着极为亲密的关系。这位风流倜傥的人物生于英国,十三岁进入皇家音乐学院。在游历了巴黎、柏林之后,他回到伦敦组织合唱团。1905年他来到纽约,在圣巴塞缪洛教堂里任管风琴师。但是,斯托科夫斯基还是想成为一名指挥,于是在1908年,他又回到巴黎。这时他听说美国辛辛纳提交响乐团需要一名指挥,在夫人萨玛罗夫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他获得了这一职位(1909—1912)。1909年他指挥科罗纳交响乐团在巴黎举行了正式的首演,开始了他长达六十多年的职业生涯。由于在辛辛纳提的出色表现,1912年他被任命为费城管弦乐团的首席指挥,这也是他最辉煌的一个时期。1936年辞职后,斯托科夫斯基先后又指挥了全美青年交响乐团、好莱坞碗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休斯顿交响乐团、纽约市立乐团、NBC交响乐团等美国乐团。1960年他还在大都会歌剧院指挥了《图兰朵》,这也是他仅有的歌剧指挥经历。在国际声誉方面,五十年代,斯托科夫斯基受比彻姆之邀,指挥了皇家爱乐乐团的音乐节演出;他还客席指挥了柏林爱乐乐团、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和捷克爱乐乐团等一流欧洲团体。同时他并没有与费城完全断绝关系,而是继续客席指挥直至八十七岁高龄。

斯托科夫斯基是个爱尝鲜的指挥,他对于现代作品有着无比的兴趣。据不完全统计,著名的首演作品有拉赫玛尼诺夫第四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和第三交响曲,勋伯格的小提琴协奏曲和钢琴协奏曲,西贝柳斯第四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第六交响曲,艾夫斯第四交响曲和沃恩·威廉斯第六交响曲等。斯托科夫斯基能让乐团发出令人震惊的华丽音响,是一位彻底的音响派;为此他不惜对作品进行改动。总的来说,他对作品的诠释比较表面化,在曲目的选择方面也多为“外在”的作品;但有一些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录音又堪比顶尖的德国指挥家,是个让人难以捉摸的人物。

对于媒体,斯托科夫斯基也是物尽其用。他对于新的技术总是兴致勃勃,从声学录音、电气录音到立体声录音都录制过,甚至还录制了一批四声道立体声的唱片。

他拍摄了很多影片,与迪斯尼公司的“幻想曲”系列是当时风靡的动画系列制作,他也因此声名大噪。斯托科夫斯基是个超级录音发烧友。为了追求最佳的录音效果,他不断地调整乐团的排位,而且在录音中事必躬亲。直到1977年去世前,九十五岁的他还在学习新的录音技术。而我们也不难发现,斯托科夫斯基的录音,音质都出奇得好,很受音响玩家的追捧。

令人惊讶的是这种优异的音质并没有受到单声道的限制,斯托科夫斯基的单声道录音通常也要比其他指挥的更好。Andante公司在2001年发行了四张CD的录音合集,这是斯托科夫斯基与费城管弦乐团最优秀的早期录音,有许多作品都是美国或世界的首次录音。单从录音质量上来说,这些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录音让人感觉完全达到了五十年代的水平;而在演释上,也是斯托科夫斯基最细腻、最有灵感的录音。柴科夫斯基的《胡桃夹子》是最早的电气录音之一,饱满的音质很难让人相信是录制于1926年的;背景噪音虽然有些大,但很均匀。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舍赫拉查德》录制于1934年,大幅度的弦乐滑音是当时的一大特色;音质真实得触手可得,铜管略带撕裂般金属之感,弦乐有许多细节上的敏感表达,低音乐器威力强大,听起来不像是三十年代的录音。在诠释风格上,斯托科夫斯基称得上完美,速度适中,节奏层次清晰,乐团发挥精彩之至,每一种乐器的独奏部分都让人眼前一亮(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录制于1929年)。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录制于1934年)张弛有度,在结构的把握上很有说服力;虽然有些速度变化并非作曲家的意图,但听起来很自然,没有唐突之感;乐团的默契度也很高。斯克里亚宾的作品是斯托科夫斯基的保留曲目,历史上首个《狂喜之诗》和《普罗米修斯》都录制于1932年,那时还没有多少人会去演奏如此追求感官刺激的音乐。

与今天通常阴郁的斯克里亚宾相比,我们可以欣赏到一个灿烂的、清澈透明的斯克里亚宾;录音的平衡毫不输于现代录音,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美国第一个贝多芬“合唱”交响曲录制于1934年(“欢乐颂”部分用英语演唱),斯托科夫斯基对前两个乐章的诠释像现代录音一样精确,尤其在速度的变化上没有随心所欲,而是循规蹈矩,异常严谨,让人感觉仿佛在听六十年代卡拉扬的录音。

和当时在美国的指挥们一样,整体速度偏快。能体现出斯托科夫斯基个人特点的是第三和第四乐章:第三乐章明显带有浪漫的气氛;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为了照顾拖后腿的歌唱家们,不得不在一些地方放慢了速度。

关于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斯托科夫斯基指挥了第一、第五、第六和第十一交响曲的美国首演,要不是托斯卡尼尼夺走了第七交响曲的首演,他的纪录将达到五个。Pearl的CD包括第一、第五和第七交响曲,第一录制于1933年,第五录制于1939年,都是斯托科夫斯基与费城管弦乐团的经典录音。第七交响曲是托斯卡尼尼首演五个月后的1942年12月13日与NBC交响乐团的广播录音,很奇怪的是少了第一个音。虽然是同一个乐团,但斯托科夫斯基明显比托斯卡尼尼处理得更细腻,Marston的数码转制效果也超过了托斯卡尼尼的版本。

退出费城管弦乐团后,斯托科夫斯基于1940年组建了全美青年管弦乐团,成员年龄为18—25岁。1940年录制的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虽然细节尚不够完美,但也是相当有特色的版本。1945年,斯托科夫斯基又组建了好莱坞碗交响乐团,录制了一些唱片。最成功的是组建当年在洛杉矶录制的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很不符合他华丽、追求外在效果的一贯作派,完全是德国大指挥家的风范;而唱片上另一首作品是法雅的《爱情魔法师》。能够在风格上差异如此之大,大概非他莫属了。

五十年代的斯托科夫斯基在欧美多个乐团客席指挥,在这些过程中留下了数量巨大的录音。特别具有代表性的是1950年与纽约爱乐乐团音乐会上录制的马勒第八交响曲,这是此巨大交响曲历史上首次录制唱片(鲍尔特1948年的BBC版本直到2009年才以MP3形式发行)。这是一个充分说明斯托科夫斯基驾驭气势恢宏的大型作品能力的录音,现场演出中难免有些小的纰漏,但细节部分还是处理得很细腻,令人丝毫感觉不到冗长,独唱演员都有出色的发挥。1959年与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音乐会录制的德彪西《夜曲》和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都以色彩见长,这也是斯托科夫斯基最擅长的领域。1951年至1952年与巴伐利亚广播乐团和北德广播乐团的音乐会录音中,包括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以及法雅的《爱情魔法师》;Tahra的珍贵唱片记录了他指挥德国乐团的严谨风格。

最后要提到的是他最著名的创作——巴赫改编曲。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家热衷于演奏巴赫改编曲,而斯托科夫斯基对改编巴赫更是乐此不疲,还为它们大量录音,每个时期都留下了很多。RCA的著名唱片包罗了1947年和1950年录制的十首经典作品。这是将巴赫极度浪漫化的表现,虽然在风格上和当今的审美格格不入,但也是极有参考价值的,而且非常动听。这些改编曲中,以小提琴组曲中的《恰空》最为感人,他的改编使隐藏的和声暴露无遗,但部分丧失了原有音乐的内在张力;他还创造性地为作品加上了尾奏。

斯托科夫斯基晚年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中。他后来的立体声录音很多,但似乎活力没有回到与费城合作时的黄金时期。他录制的马勒第二交响曲和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多少有些不够细致,这也是他开始衰退的标志。他于1977年去世,享年九十五岁。

西欧的其他巨人们

能与柏林和维也纳两大乐团抗衡的大概只有荷兰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了,门格尔贝格正是这个乐团历史上第一位指挥家。虽然他并未染指歌剧,但在交响乐指挥大师中绝对是独树一帜。他与富特文格勒都属于浪漫派大师,是托斯卡尼尼的对立面。法国指挥学派基本属于中庸类型,其代表人物有蒙都、孟许和克吕依坦。

蒙都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留下录音,而后两位的录音则以立体声居多。英国人比彻姆是音乐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指挥巨匠之一,他在保留曲目的广泛性上几乎无人可及,无论是交响乐还是歌剧领域,他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十九世纪末期的阿姆斯特丹随着经济的振兴,音乐文化也蓬勃展开。1882年开始兴建的新音乐大会堂(Concertgebouw)在1888年落成,具有极佳的声学效果。

同年晚些时候成立了大会堂管弦乐团。和柏林爱乐乐团一样,大会堂管弦乐团成立至今一共经历了六任首席指挥,其中统治时间长达半个世纪的巨人就是威廉·门格尔贝格(WillemMengelberg,1871—1951)。

门格尔贝格生于荷兰的乌德勒支,在当地他已经纯熟地掌握了管风琴和钢琴的演奏技巧。接着他去了科隆音乐学院,跟随院长弗朗茨·维尔纳(《莱茵的黄金》和《女武神》首演的指挥)学习指挥和作曲。在1892年毕业时,他取得了指挥、钢琴和作曲三项第一名,并获得了在瑞士卢塞恩的指挥职位。由于成就的迅速取得,再加上维尔纳的大力推荐,年仅二十四岁的他在1895年就获得了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首席指挥的职位。在接下来的五十年里,他把这个乐团带到世界一流的高度。

门格尔贝格同时还担任着其他乐团的指挥,尤其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先与国家交响乐团合作,1921年起又出任纽约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1927年他和托斯卡尼尼分享了这个职务。

同类推荐
  • 动画艺术论

    动画艺术论

    众所周知,以创意经济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支柱,而在这个产业队伍中,动画产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和通信等高科技产业并行的极具发展潜力和蓬勃朝气的生力军。相比之下,曾经一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并筑就一大批优秀经典的动画作品使之成为世界动画长廊中的瑰宝,还被国际同行誉称为“中国学派”的中国动画却显得步履蹒跚。
  • 中国古代伪币研究

    中国古代伪币研究

    货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出现,从最初的天然海贝、布帛等实物货币逐渐发展到金属铸币,成为完整意义上的货币。货币既然是商品交换的自然产物,那么最初的货币便应是私人制造的。可是它一旦产生后,制造权就逐渐收归于中央政府,政府控制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权。这种由政府直接控制发行的货币就是“法币”,即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形制、成色、重量的标准本位货币。在金属货币时代早期,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它所代表的价值基本一致,铸币者得不到额外的差价收入。
  • 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

    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

    选取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英语国家的最出色的创作型歌手、最有影响力的歌词创作大师,以及他们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大半个世纪欧美国家文化发展的跨度:从风靡美国的乡村民谣,到裹卷青年一代的嬉皮士摇滚;从唱遍街头的说唱乐,到近年令无数人神往的新世纪;从浸透美国底层色彩的布鲁斯,到意图融合民族风的世界音乐。《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一一介绍评论他们的代表人物,仔细赏析他们的代表作,共享音乐的魅力、歌词的妙义。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电影是民俗的一面镜子。影片中,婚殇嫁娶、灯笼火把、秧歌戏曲、皮影小调、朱门石狮、市井乡里,处处都是民俗生活的呈现。一方面,电影成为民俗的影像记载,而且是带有情感体验的影像记载;另一方面,民俗则为电影提供社会生活的斑驳质感,而且是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人居特色的文化质感。
热门推荐
  • 精明人买精彩车:教你买到最称心如意的爱车

    精明人买精彩车:教你买到最称心如意的爱车

    有了车的生活是惬意的,但是想买到一辆合心意的车却要历经周折。汽车性能的优劣、安全性如何、汽车性价比的高低,这些对于门外汉的购车者来说如天书一般,直接去4S店难免花冤枉钱。本书详细介绍了从购车到用车的一切注意事项,精心挑选了几十个消费者最关心的选车疑问,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购车指南。
  • 南无阿弥陀魔

    南无阿弥陀魔

    父母说:杀人放火者、是魔!老师教:谋财害命者、是魔!皇帝说:扰乱国家者、是魔!掌权者道:破坏规则者、是魔!世家豪门则:不为我用者、是魔!正道说:不遵守正道、是魔!恶魔说:一切无法者、是魔!而魔说:......
  • 南夙喑

    南夙喑

    我这一生是为你而活,可是你却为我而死。我以为我救了你,原来是害了你。因为爱你,所以我选择放手,希望你幸福。“她死了,我以为我的心也死了。可是我错了,原来我的心一直为你而跳跃。”“对不起,我爱你。回来,好吗?”“不管你走的多远,我都会在这里等你。”“如果你走不动,就停留在原地吧。等我来找你,我会带你离开,给你幸福。”“接下来的路,我会一直陪你走下去。。。”PS:本书带点小玄幻但主要还是都市言情会有点虐一对一男强女强双C
  • 剑挑锋芒

    剑挑锋芒

    人生途路漫漫凡仙不止一念间修平心齐己家不治乱国纵天下界如纸人为色东皇绝霸水工傲英似痕时若水洗净万法孤不归不言勇勿谈名墨染此画候伊人
  • 圣库

    圣库

    呵呵…真不好意思,又喊我过来吃饭,那我就不客气了啊~呵呵。寒假更新时间:到2月14日除假期外每周一更!
  • 洁癖女闯古代:脏男人,滚远点!

    洁癖女闯古代:脏男人,滚远点!

    用我的命去换这一生死的错误,如何?她望尽这尘世的悲凉,兜兜转转,回到起点。她说,十一年前梦一场,冲破重重险阻,我也会回到你面前。她本是世上至纯至净之物,千年前妖紫色雾气弥漫成奢靡之境时,她随着她最重要的人从最高处堕落日月,堕落星辰,蒙上透明的尘埃。
  • 魔免为王

    魔免为王

    完全魔法免疫,惊人的武技天赋,在这个魔法盛行的比蒙大陆,萧言跻身颠峰强者之列,只是时间的问题了,但恰巧时间成为了他最大的难题,因为,“黑死印”已被激活……
  • 红楼梦(读好书系列)

    红楼梦(读好书系列)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1] 。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传,原名《石头记》。程伟元搜集到后四十回残稿,邀请高鹗协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2] ,定名《红楼梦》。亦有版本作《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神门至尊

    神门至尊

    为亲人,他征战天下,血染白甲。为红颜,他一念成魔,举世皆敌。‘顺者昌,逆者亡’简单六个字诠释了少年的风格。然而,一块破碎的玉碑改变了他命运的轨迹,窥见弥天阴谋的一角,引得黑暗时代来临。当天日被血色笼罩,满目疮痍的故土狼烟四起,少年将何去何从……
  • 走过,错过,再回首

    走过,错过,再回首

    经历过失去,我们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珍惜吗?丢掉了美好,我们才能体会到平凡的可贵吗?究竟什么是黑,什么是白,还是说,这世间,本就没有什么绝对的黑与白?这个故事,我永远不会告诉你它的真假。因为生活有时候往往会比小说更加残酷。抛去了幻想中浮华的外衣,我们终将面对苍白的自己。曾经的我,为了所谓的爱情,抛弃了爱我的女友,与爱我的妈妈。如今,已经要走向生命终点的我回首起往事不堪的一幕又一幕,心中的绝望与悔恨也早已变得淡然。而我唯一想做的,就是为我辜负的女友,再做一点事情;向爱我的妈妈,深深地忏悔。本文根据多方真实故事基础上进行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