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2200000027

第27章 《红楼梦》诗词灯谜诠解(1)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诗化了的小说。它那行云流水般的散文中,处处沁透着诗情的芬芳。《红楼梦》中的大量诗词曲赋,犹如镶嵌在碧海青天里的珍珠,闪耀着奇异的光芒。《红楼梦》是“文备众体”的百科全书,其中具备中国文学史上众多体裁的诗文,不啻为一部个人撰写的小型“文选”。人们通常所说的“红楼梦诗词”,其实是“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略称,它还包括“诗词曲赋”以外的各种韵文体裁。据统计,其中:诗81首(其中五绝4首,七绝26首,五律9首,七律37首,排律2首,歌行2首,乐府1首);词18首;曲18首;赋1篇;歌3首;偈4首;谣1首;谚1首;赞文1篇;诔文1篇;灯谜诗13首;诗谜11首;曲谜1首;酒令16首;牙牌令7首;骈文1篇;拟古文1篇;书启3篇;预言1则;对句2则;对联22副;匾额18个,上列各项总计225篇,除去匾额还有207篇诗文。

《红楼梦》里的诗词作品,凝聚了曹雪芹毕生的智慧和心血,体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其作品可谓佳句叠出,美不胜收。曹雪芹的诗词不但文采出众,而且其中暗含了大量的隐喻和象征,所以诗词考究在“红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地位。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节选适量精彩的诗词曲赋以及少量其他体裁的韵文做简单介绍。

《好了歌》诠解

《红楼梦》第一回有一首《好了歌》,如下: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当时已经是穷困潦倒的甄士隐在听了跛足道人的这首《好了歌》后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篷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表面上看,《好了歌》是破足道人专门唱给甄士隐听的,是要启发甄士隐。但实际上,《好了歌》是对残酷黑暗的封建制度的一种控诉。当然,一生饱读诗书的甄士隐,再结合自己家破人亡、穷困潦倒的人生经历,突然幡然醒悟,作出了经典的《好了歌注》。甄士隐的《好了歌注》进一步升华了《好了歌》的思想,把《好了歌》的思想阐释得更加具体、更加形象、更加冷酷无情。富贵的突然贫贱了,贫贱的又突然富贵了,想当年歌舞升平,笏满床,谁知道现在却是陋室空堂,衰草枯杨;本来想教导后辈光宗耀祖,吃皇粮,谁想到,到最后他偏偏要去把强盗当;千娇百媚的女儿啊,本来想让你嫁入豪门——择膏粱,到最后,谁承望你却流落烟花巷;总嫌乌纱帽小,总想着在官场上平步青云,一步登天,谁承想一不小心把枷锁扛;世人啊!糊涂!你争我夺,何时休?乱哄哄!人来人去,到最后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悲惨哪!这基本上就是《好了歌》以及《好了歌注》所要表达的思想。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形象地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封建末期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集团、家族及其成员之间为权势利欲剧烈争夺,兴衰荣辱迅速转换的历史图景。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败坏;政治风云的动荡、变幻;以及人们对现存秩序的深刻怀疑、失望等,都在这两首歌词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如歌词中所唱的一样,“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正是封建阶级内部兴衰荣枯转递变化过程的形象的反映,是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已经日渐腐朽的深刻说明,表明上层建筑已经发生动摇,正逐渐趋向崩溃。正如有些研究者所描述的那样,这些征兆都具有时代的典型性。曹雪芹通过这样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一幅极其生动的封建末期社会的讽刺画。

那么,如果我们回到《好了歌》和《好了歌注》本身对红楼梦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的预示上来讲,我们能从《好了歌》和《好了歌注》得到什么暗示呢?也即:如果真的像有些研究者所说的那样,《好了歌》和《好了歌注》是对全书荣宁二府兴衰际遇的一种概括和预示,那么,我们能从他们之中寻找《红楼梦》后八十回故事情节发展线索什么暗示呢?

事实上,也许正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好了歌》和《好了歌注》所言说的种种荣辱悲欢,是以小说的具体情节为依据的。有的研究者认为,《好了歌》的开头就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败亡结局作了预示,例如,在书中就有不少一边送丧一边寻欢的丑事描写。当然,但要句句落实到某人某事是困难的,因为有些话似乎带有普遍性。例如脂浓粉香一变而为两鬓如霜便是自然规律,它可能是对大观园中一些女孩儿的概括描写,例如可以指宝钗也可以指湘云。也就是说,《好了歌》和《好了歌注》中的某些概括和预示,是就其整体而言的,不好说哪一句是专指哪个或哪几个人物。

但是,《好了歌》和《好了歌注》中的说法也不是就绝对没有针对性,例如,甲戌本的批语就指出“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指的是“甄玉、贾玉一干人”,预示着甄宝玉和贾宝玉最后要沦为乞丐,这一说法和原燕京大学藏七十八回《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九回脂批说贾宝玉后来“寒冬酸齑,雪夜围破毡”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贾宝玉和甄宝玉最后的命运非常相似,都是沦为乞丐。再有,脂批说“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篷窗上”说的是“雨村一干新荣暴发之家”,“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指的是“贾赦、雨村一干人”,可见,贾雨村和贾赦等人很可能在八十回后的命运是因贪财作恶而获罪。脂批还说“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指的是“贾兰、贾芸一干人”,这也就是说,贾兰和贾芸在八十回后的命运很可能是飞黄腾达。这里预示的贾兰的命运和李纨的判词中所预示的是一个意思,至于贾芸只有这一条批语可以得出少许线索。

另外,在“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和“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旁边分别有两条批语说“两鬓又成霜”为“黛玉、晴雯一干人”;而“日后作强梁”是“柳湘莲一干人”。这就很让人摸不着头脑。因为黛玉、晴雯和柳湘莲等人的命运本来是已经定了的。难不成黛玉能够长寿?睛雯死而复生?湘莲又重新还俗?自然不是这样。有红学家认为,批在“两鬓又成霜”旁边的批语“黛玉、晴雯一干人”实际上是抄错了位置。“黛玉、晴雯一干人”应该是放在“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这一句旁边的,预示着“黛玉和晴雯”都成了“黄土陇”之中的“白骨”。至于“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这句的确是像批语说的那样是指柳湘莲。我们应该都记得在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薛蟠回江南采购货物回来后说“天下竟有这样奇事:我同伙计贩了货物,自春于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谁知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一伙强盗,已将东西劫去,不想柳二弟从那边来了,方把贼人赶散,夺回货物,还救了我们性命。我谢他又受,所以我们结拜了生死弟兄。”什么叫“柳二弟从那边来了”,到底是从“哪边”来了?从薛蟠的口吻,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到,柳湘莲几乎不用吹灰之力就把“贼人赶散,夺回货物,还救了我们性命”,这柳湘莲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一个人对付一伙强盗似乎是有些困难的,除非他就是那个“强盗头子”。再根据,《庄子·山木》:“从其强梁。”吕注:“多力也。”我们似乎能隐隐感觉到,这个柳湘莲就应该是“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中的“强梁”的本来面目——“强盗头子”。再说,脂批在提示人物情节上都不是随便说的,而洋洋洒洒一部《红楼梦》,除了柳湘莲,很难有第二个人能和这里的“强梁”联系到一起。当然,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书中根本没有写柳湘莲之父是谁,也没写如何教子有方,也没有其他预示说柳湘莲要当强盗,怎么能证实就是指的柳湘莲?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蛛丝儿结满雕梁”这句。脂批说这句是指“潇湘馆、紫(绛)芸轩等处”。那么,我们能从这句脂批内容得到什么线索呢?有专家认为,根据其他线索得到的结论:“贾府获罪,宝玉离家(或为避祸)在外久留不归,时至秋天。此后,他的居室绛芸轩当然是人去室空。林黛玉因经不起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忧忿不已,病势加重,挨到次年春残花落时节就泪尽‘证前缘’了,潇湘馆于是也就成了空馆。”于是,当最后,贾宝玉再次回到大观园的时候,黛玉已经死了很久,原本是“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潇湘馆此时已经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庚辰本第二十六回脂批指出佚稿中文字);而原本是“怡红块绿”的怡红院此时也已经是“红稀绿瘦”(庚辰本第二十六回脂批)——总而言之,两处原本豪华不尽的地方到最后都逃不掉“蛛丝儿结满雕梁”的悲惨结局。贾宝玉再次回到大观园之后,只好对着这样的惨状“对境悼颦儿”(庚辰本第七十九回批)。此外,“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这一句虽然没有脂批指明暗示“谁”的命运,但是很可能是贾巧姐的命运写照。

《葬花吟》诠解

说到吟诗填词,大观园中的姐妹们个个都是高手,而林黛玉可谓是大观园中高手中的高手。在林黛玉的所有作品中,《葬花吟》无疑是她的代表作。《葬花吟》这首出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的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的诗歌,在诗歌艺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先不说《葬花吟》从艺术上带给我们的享受,针对《红楼梦》本身来讲,《葬花吟》为我们研究《红楼梦》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最终走向的重要线索。

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过玉兄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故停笔以待。”脂批说“看过玉兄后文再批”,那“玉兄后文”具体是指什么呢?且看:

“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

这一段自然就是“玉兄后文”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贾宝玉从黛玉诗中听出了“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的悲音,继而又悟出了“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的感叹。

同时,根据明义的《题红楼梦》绝句——“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我们可以看出,《葬花吟》实际上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也就是说,《葬花吟》实际上是在暗示林黛玉最终的命运。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四句首先描写了“谢了春红”的暮春景色。接着,“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四句描写了“闺中女儿”伤春、恼春的心路历程,暮春景色化作一片伤春愁绪——“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四句表达了林黛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严厉批判,——林黛玉对自己的命运似乎早有察觉。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现实的生活是残酷的,作者通过此四句表达了自己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现实的控诉。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作为《葬花吟》全诗的最强音,这四句把全诗的悲情推到了另一个高度。其中,“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具有承上启下的功用。意思是说,理想的归宿在现实之中是不存在的,只能在理想中满足自己的理想了。后三句则直接点明了林黛玉的最终结局。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几句话曾在《红楼梦》一书中反复出现,以至于潇湘馆里的鹦鹉都学会了。诗里一边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边又说“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飘泊难寻觅”、“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不正是在告诉我们黛玉亦如晴雯那样死于十分凄惨寂寞的境况之中吗?

同类推荐
  • 缪崇群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缪崇群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蔚蓝静穆的空中,高高地飘着一两个稳定不动的风筝,从不知道远近的地方,时时传过几声响亮的爆竹,——在夜晚,它的回音是越发地撩人了。
  • 来吧,和生命跳支舞

    来吧,和生命跳支舞

    《来吧,和生命跳支舞》中,虽然有任月丽、文章、刘伟这样让年轻人心动的明星,但是更多还是平凡人给予的感悟,抑或只是作者本身的一些生活智慧。表面上看,文集中励志故事的光芒和深度不够,但是之所以能抓住读者,除了如上所说的华丽文风,还是作者洞悉人生、挖掘哲理的超强能力。
  • 随想录

    随想录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书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书中痛苦回忆;他在书中深刻反思;他在书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书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 痒痒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

    痒痒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

    本书为作者几年来所写杂文集。作者认为杂文是民意的载体。本文所写文章批评了社会的阴暗面,讴歌了社会的新风尚。
  • 这世界,我只喜欢你

    这世界,我只喜欢你

    爱的世界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有一种爱只能在文字里相守。行走岁月感受世间冷暖,在时光的交错中看芸芸众生的爱恨情仇,聚散离合的悲喜是尘世中无法避开的伤口。那些隐藏在微笑的背后的沧桑不为人知,只能用柔软的笔触去抒发一个人的坚强。爱情、旅途都是一个人的地老天荒,这些孤独的吟唱在你捧起的手心勾起如烟的往事……
热门推荐
  • 恋上替身恋上你

    恋上替身恋上你

    没遇见你之前,我不知道什么是爱,遇见你之后,我懂了什么是爱,却也知道了什么叫做心碎。遇见你,是我人生最幸运的事,也是最不幸的事。对于你,我只能说抱歉,如果先遇见,我一定不辜负你。惟愿来生,先遇见的是你,先爱上的也是你。
  • 人一生要知道的博弈学全集

    人一生要知道的博弈学全集

    本书用博弈的眼光解释我们一生中的各类问题,包括职业生活、人际交往、爱情、婚姻、投资活动、时间管理等等。
  • 穿越之带着空间闯异世

    穿越之带着空间闯异世

    父母遭受意外,留下传家宝一枚,男友被爸爸领养的妹妹抢走,原来这些年只是为了钱。认为自己人缘不好,不料,这却是一个阴谋,为了夺取财产,不惜抛弃亲情,为了金钱,可以不顾爱情“呵!”某君冷笑“既然你们不念亲(爱)情,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什么!传家宝是一个空间?!可种田,可修仙?!什么!我的父母还没死?!某君狂笑“哈哈哈哈……老天待我不薄啊!”完成复仇,却不料一遭穿越到古代……找到爸妈后本想过着自己的悠闲小日子,却偏有人不让她如意……这是锦灰我的第一本小说哦~大家多多支持O(∩_∩)O~
  • 首席专宠麻辣妻

    首席专宠麻辣妻

    落魄千金徐秒晴已经二十五岁,但仍然单身。但她本人对此并不上心。一个偶然的机会,徐妙晴认识了大集团BOSS安思源,温柔体贴的优质男人从此开始对他穷追不舍……
  • 龙珠战士修真行

    龙珠战士修真行

    地球青年看龙珠时,电脑发生爆炸,穿越异界,不过穿越自然有福利,和沙鲁融合,竟而拥有了沙鲁体内所有的龙珠战士血脉。召悍弟,抢美女,修真世界逍遥游战强敌,败猛士,龙珠战士修真行
  • 最强下载

    最强下载

    当你某天发现一款下载软件,打算用它下载一部动作片欣赏的时候,它出现了下面的选项:“请选择下载项目”“普通:白石茉莉(2点下载点)”“普通:光头男XX(0.1点下载点)”“普通:胡须男XX(0.2点下载点)”这时候,你会怎么做?
  • 我才不是龙傲天

    我才不是龙傲天

    作为一名出生在魔导飞空艇修理厂的普通人,继承老爹魔导工程师的身份便是我一生最大的追求了,真的,这位来路不明的大小姐请你务必放过我,虽然我叫龙傲天,但是我真的不懂怎么拯救世界啊!
  • 水晶公主的骑士

    水晶公主的骑士

    他们两个,一个像大海,一个像天空。同样的蔚蓝澄澈,同样的宽阔无边,却依然掩盖不住背后那淡淡的蓝色忧伤。在众人面前他是那样的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可在她面前,他宁愿收起那份骄傲默默无闻地为她擦拭眼泪,然后用最温柔的眼神看着她,笑着安慰她。其实,他们早已心照不宣了。为了同一个约定——七年之约。他们愿用彼此的一生去等待。
  • 可怕冷少,太难驯

    可怕冷少,太难驯

    他从来都对她不客气像瘾君子一般不断的在她的身上肆孽而她只是想尽快的摆脱这种困境不断的满足于他尝试着驯养着他还娇纵着他且逃避他但是……
  • 张小玉的幸福生活

    张小玉的幸福生活

    张小玉从小就对古玩有着浓厚的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盏神奇的月影灯……幸福生活,自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