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79700000008

第8章

河湾村给男孩子相亲,自古有约定成俗的规矩,一般孩子十岁以后,父母就张罗着为其相个媳妇,而且越早越好,俗称“占媳妇”,结“娃娃亲”。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也常常听到父亲对母亲念叨:村里人为娃娃们占媳妇哩,咱也得给娃占,咱不占,村里人戳咱的脊背哩!所以,在我十四岁那年,父亲像疯了似的,也开始频频向亲戚朋友们发出信号:孩子大了,要占媳妇了,有可心的多留意多操心。

其实,那年我才十三岁,刚上小学六年级。上学对我来说是件顶顶重要的事,因为我知道,知识能改变人生的命运,有学问的人能改门换户。所以除了上学,其它屁事我都不懂。至于玩游戏最有趣的当属“娶媳妇”了。记得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村里与我要好的伙伴五田、来生、珠才、换生、新平、蛮蛮,常常一起跑到水利渠畔玩耍,珠才扮演过小媳妇,我当过小丈夫,其他伙伴当吹鼓手、桥夫、伴娘和伴郎等,各有分工。做了小媳妇的珠才心里并不情愿,我们就用不扮媳妇以后不准和我们玩来要挟,所以,“小媳妇出嫁”时的哭泣有时会以假乱真,假戏真做了。

当父亲说要给我占个媳妇这件事的时候,我并未在意,不就是找个媳妇嘛,我已经娶过好几个“媳妇”了。

世界上的事情有时候往往使人始料不及,说有就有了。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放学回家,只见厨房土炕上烟熏火燎的,我知道有人在喝罐罐茶了。让我奇怪的是父亲除了早晨熬罐罐茶外,下午从未见过他熬茶,说明家里来了贵客了。谁呢?我好奇地站在窗外,透过破了窗纸的小洞向里张望,原来是舅舅顺路来我家,还说有点事。舅舅对我特别好,我每次到他家去,他吩咐妗子不是打鸡蛋就是擀长面,从不吝啬,所以我也就不管是什么事了。先去问声好再说。进了厨房,只见父亲眉开眼笑,正和舅舅谈得高兴呢。什么“女娃长得蛮俊俏的,挺勤快的”之类的话,我也没太在意。舅舅见我回来了,笑着说:“看我这外甥娃,也长的很有出息,我这样大的时候早已占下了,哈哈哈……”我抓耳挠腮的不知说什么好,反倒把我父亲和舅舅惹笑了。父亲神秘地说:“那他舅你就给你外甥多费点心,多说好话,成了好好谢你。”

大约过了半月后的一个星期天,我刚吃过早饭,打算整理一下书包和行囊,父亲来到我面前,说:“你今天那儿也不要去了,很快洗一下你的头,穿上你娘给你做的过年新衣服,跟我去你舅家。”我有些纳闷,不知有什么好事。我按照父亲的吩咐,打来热水洗了头,穿上母亲取出的新衣服,屁颠屁颠地跟在父亲后面,心里狐疑地猜恻着。父亲领着我上路,到了罗卜寺村口,急忙去一家代销点买了两份糕点、两瓶西凤酒——父亲常说起的好酒。到谁家如果喝上一次向人要炫耀好多天呢。我惊奇父亲那天怎么那么大方,不就是到舅家去吗,何必拿那么贵重的礼物呢?

到了舅家,舅舅正在家等着我们呢,见我们到了,也不让坐,就说:“那家人在呢,咱们赶快去。”说着他前面带路,我们便一同往临近的一家人走去。

那天的事情越搞越离奇了,“丈二高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句歇后语用在那天的我身上,是最恰当不过了。

这家人的院落前是一个大碾场,场边老槐树下摆放着一个石碾盘,沿场沟边是大大小小的柴垛。几只老母鸡正悠闲地踱着步子,不时低下头啄啄这儿,用爪子刨刨那儿。其中一只伸长脖子“咯——咯——蛋”地叫着,像个功臣似的,肯定是下了蛋了。它们见了我们不躲闪不惊慌,显然是惯坏了。这家人的女主人肯定和我母亲一样,爱鸡如命。

当然这些都是一闪念的工夫,没容得我再往下想,一只大黄狗突然狂吠起来;那叫声还有一种感染力,勾引得四邻的同类也都狂吠起来。那叫声也很煽情,鼓动着待在屋里的男女老少都不由地走出家门,伸长脖子想看个究竟。

狗叫也引出了这家人,黑色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闪出一个女娃:扎着两条粗黑的麻花长辫,个头和我一般大小。我只顾防狗咬了,没仔细看那女娃和我那几个“媳妇”有什么区别。只听她那脆生生地喊那大黄狗:“别咬啦,快回窝去吧!”那黄狗便低吼着顺从地摇着尾巴,不情愿地回到了自己的窝。粗黑长辫女娃朝院里喊:“爹,来人啦!”我们三人便鱼贯而入,这家主人正在院子里不知干什么,见来人了,便停下手中的活儿,对我舅说:“他叔,来了?”我舅也笑容满面地说:“巧玲爹,劈柴呢?”

那叫“巧玲爹”的主人就把我们让进了上房,让我们上炕,然后提来火炉,给我父亲和舅舅熬罐罐茶。舅舅趁机笑着说:“这是我向你提起过的我那外甥和他爸,今天来认个门,看以后再有机会了好来。”“巧玲爹”搓着手说:“看你说的,来的都是客嘛。啥话先别说,上炕喝茶。”说着,推让着我爸和舅舅坐到炕上,两人推辞了一下,也就上炕了。我看见我爸上炕时顺势把那手中的酒和糕点放在了后堂的桌子上。“巧玲爹”让我也上炕去,我急忙看我爸的眼色,我爸赶紧说:“娃娃家,在板凳上坐着就行了。”

于是我就坐在了木柜子旁边的一把椅子上。但我实在是无聊,大人在一起喝茶聊天,抽着旱烟,我是无事可做呀。突然我发现柜子上放着一本书,拿起来一看,是《三国演义》。村里九月二十赶会的时候就有三国戏,我是忠实观众,每场必到,有些情节我也非常熟悉了。很快,小说的精彩情节吸引了我,连那几个大人说啥我都没听见。

正看得起劲,那刘备马上就要招亲了,猛听见我爸喊我的名字,说:“你看这娃,拿上书啥事都不顾了!吃饭了,还不帮着端饭?”一位婶子端着饭过来了,边往炕桌上放碗边说:“巧玲这死丫头,让端个饭,死活不端,女娃娃越大越懒了。”我想这肯定是巧玲她妈了。其实有生人的时候我也不敢端饭,这巧玲可能和我一样吧。

到第二碗饭的时候,舅舅又催我了。我想,还是要表现一下吧,不然人家会说我也是懒娃。于是我端了两只碗,去厨房端饭。在厨房门外,只听巧玲妈还在抱怨巧玲。我进去了以后,巧玲妈打住了话题,夸我说:“你看你,怎么能让你端饭呢?看人家娃,多勤快,帮着端饭。”这后半句话是对那巧玲说的。我偷偷瞧了巧玲一眼,只见她站在灶头旁边,手里搓着发梢,噘着嘴巴,把脸拉得长长的,那红扑扑脸蛋显出几分委屈。她上身穿一件花格子衣服,布鞋上挂着几丝麦秸屑,那个头和我一般大小吧。唉,这巧玲还不如我那其中的一个“媳妇”好看呢。这样想着,我还是赶紧端了巧玲妈盛好的饭,走出厨房。再回头看巧玲,却不料巧玲也在看我。四目相遇,我有些慌乱,这巧玲的眼神和我那几个“媳妇”的不太一样,怪怪的,让我心里有一种麻酥酥的感觉。我掉头掐断投在巧玲身上的视线,慌乱中有一种什么东西被生生扯断的声音。我也从巧玲的视线中看出一只小兔子突突地四处奔跳,被什么惊了的样子。我快步离开厨房,身后隐隐听见巧玲妈急切地问巧玲:“你看了吗?这娃长得怎么样?”巧玲怎么回答的,我走得快,没听见下文。有些奇怪,这巧玲妈让巧玲看我长得怎么样干什么?我一个娃娃家,那还不变吗?

吃完饭后,我爸把拿来的酒打开,三个人又喝起了酒,三三五五地喝了一会儿,几个人都有点话大,嗓门比先前高了许多,好像害怕对方听不见,吵得我也看不成书了。我抬头看我爸,只见他脸红红的,很幸福的样子。我担心我爸会喝醉,因为我爸的酒风并不好,醉了尽说些陈芝麻烂谷子之事,便随着那泪水一起滚落下来。

赤红着脸的舅舅粗声对黑红着脸的我爸说:“姐夫,我看酒喝好了,今天认个门,熟悉了再和他叔好好喝,怎么样?”我爸好像惊醒了,连忙说:“就是,就是,你看把他叔给打搅了半天,活儿都没干成,以后再喝。”说着两人都溜下了炕,瞪上鞋子就走。巧玲爹急得光着脚下了炕,说:“你看你们两个人,怎么说走就走呢?刚开始喝嘛,别急别急!我下午也没啥活干。”我爸和我舅三步并作两步跨出了上房的门槛,我紧随其后。巧玲爹在屁股后面连声说:“急什么嘛,急什么嘛!”

在回家的路上,我爸低声问我:“你看到那个女娃了吗?怎么样?”今天我就见了巧玲一个女娃,我想我爸问的就是巧玲了。我偏说:“什么怎么样?就巧玲吗?”我爸说:“是呀,那是给你说的媳妇呀!长大了做婆娘呢!”我只想着未看完的《三国演义》,还有巧玲那慌乱的眼神,我只感觉巧玲爹的热情和巧玲妈怪怪的问题。我没有想到让巧玲做我的婆娘,真的,这事我觉得好像婆婆讲的童话故事中的事一样遥远,像村里的伙伴珠才、来生扮演的女娃做“媳妇”还可以,我再没有回答我爸提出的这个问题。

后来,听舅舅说,那巧玲爹嫌我家太穷,不愿意,这事就搁下了。

长大后,我和一些同事聊天的时候,说起这段经历。许多人七嘴八舌地说也有类似的经历,还有的人就是这样才成的亲、结的婚,挺好的。

有时候我一个人徜徉在河边、村头静默遐思:要是和巧玲成了俩口子,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不知道。

当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发现其实人生有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充满了偶然。偶然的机会,你会和一个姑娘认识,然后恋爱,然后结了婚;偶然的机会,你找到了挣钱的门路,车有了房有了;偶然的机会,你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升职管别人了;偶然的机会,你的文章变成了铅字,有人如饥似渴阅读欣赏了……唉!命运之神,实在使我无法琢磨、无法猜测啊!

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是故乡俗习的祭灶日。那一天,让我最兴奋的是送灶爷上天。

灶爷是谁?灶爷是男是女?我至今还处于懵懂之中。灶爷整年坐在烟熏火燎的锅台上方,默默地盯着河湾村户户人家单调粗糙的饭食,是否会感到非常的无聊?这也是我小时候疑惑关心的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在我的想像中,若干年前,河湾村的人们在这一天晚上,只是偷偷摸摸地与虚空之中的灶君爷话别,并没有图形影像什么的,所以灶神永远是冥冥隐隐中的、让人想象的神明。但也似乎听人说过,灶爷的辈分特别大,好像是玉皇大帝的亲外甥。由此看来灶神是男性的神祀,却也没听说是否有什么老婆。从我长到九岁的那一年腊月,我随父亲去陈村镇赶集,在街道门市部两侧看见灶神的造像,八开的白纸上肩并肩坐着红红绿绿的一男一女,看来灶神结婚了,而且带着家眷到人间庄严的履职了。

听父辈们讲,灶神来到人间后,他不仅辈分大,而且权利至高无上。在河湾村世代人神奇的传说中,他重要的职责是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报告凡间家庭成员的善恶,尤其是家庭主妇的言行,更是在灶神的考核评估范围内。所以,人们在厨房里的行为经常是规规矩矩,时间久了,就行成了种种禁忌:不能弄脏锅台,不能把吃剩的东西搁在神龛前,不能胡言乱语,当然不能在灶神的眼前做什么过分的事。有时候小孩病了,母亲便怀疑是不是自己用不洁的手抓了灶上的东西,或者赤着身子在灶神面前乱晃的结果,于是便跪在灶爷面前,烧香点蜡、吊烧黄表纸,且口中念念有词,祷告一番。或者端上一碗清水,拿上三支筷子,按《玉匣记》中所述,祈求已故的神灵宽恕让路。这时生病的小孩往往忘了暂时的痛苦,惊奇地看着母亲的一举一动。事实上,正是这种图景启发她做最初的形而上学式的幻想:原来在看得见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看不见的世界。活在人间就是一个秘密。

但也有那愚顽的人,不相信天地鬼神,以身试法,据说都遭了报应,被人加工成故事,在河湾村广泛流传,作为儆戒。

但也有例外。有人在灶神眼前做了那不齿之事,并没遭到惩罚。河湾村上有一个女人,脸上尽是麻子,人们称之为“麻脸婆”。“麻脸婆”非常的壮硕,人也丑陋,生性不能安分守己,趁着自己的男人不在,和许多男人相好。流传得很广的风流韵事是,合作社主任来到她家里,与她在厨房的柴火堆里交暧昧,成其了好事。这种伤风败俗的丑事在村子里持续了很长时间,灶神始终没有做出反应,那两个人自然毫发无损。可见玉皇大帝的外甥也是一个非常懂得男女情爱的老板。也有不平的人报怨,那灶神的标准是什么,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河湾村的传统风俗习惯,在祭灶那天,家家都要烙圆圆的、带甜味的、黏黏糊糊的灶干粮,恭恭敬敬地供奉灶王爷,祭祀灶王爷,要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为什么要供奉这种圆圆的、黏黏糊糊且带甜味的灶干粮呢?人们的用心可谓良苦。在河湾村落里,老一辈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很久很久之前,人们根本没有饥饿的顾虑,因为大地上的每一种植物都能吃,像小麦、大豆、谷子这种叫做粮食的植物不像今天,只在顶端长一小段穗子,而是整棵植株就是一个硕大的穗子。粮食的盈余滋长了人们的种种罪恶。天上的神灵对人间不放心,于是变作一位乞丐下凡视察,有一个愚蠢的女人不仅不施舍乞丐,反用白生生的面团给孩子擦屁股。那神灵把所见所闻报告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了后,一怒之下作出决定:活活饿死作孽的人类,于是把大地上的粮食作物变成没有穗子和果实的杂草。在这决定人类命运的紧急关头,人类的邻居——一一只天狗向天神哭诉,恳求玉皇大帝大发慈悲,给它留下一点食粮。玉皇大帝经过再三考虑,觉得不能把事做绝,就下令执行任务的神灵在捋去硕大的麦穗和谷穗时,给忠厚的狗留下了一小截。人类赖着狗食艰难地生存了下来。实际上玉皇大帝并不想真正灭绝人类,只是想教训教训罢了。此后,玉皇大帝决定派灶神常驻人间,并通过灶神的监督向上汇报,决定来年人间的收成。所以灶神在向上级汇报人间善恶之外,多了一项职责,那就是给天上财政预算委员会一类的机构提出建议。而且在那边享有一言九鼎的权威。

为了来年的预算、拨款和粮食,河湾村的人们就要大献殷勤,绞尽脑汁。送灶神时,先供奉上一盘圆圆的、黏黏糊糊的、甜蜜无比的自制灶干粮,其用意非常明显,这是给灶君爷一点甜头,一是希望他上天后述职时刻记着嘴甜,圆了人间五谷丰收的夙愿;二是黏糊住嘴,将他彻底弄迷糊,上天后善恶不分,胡乱说些好话;三是做些表演,哄哄玉皇大帝,祈求上苍保佑天下万民安居乐业。这种送灶神的特别之处还在于:父辈们嘱咐我们这些孩子,在吃饭时自始至终不能吃得太饱了,要尽量吃出馋相、饿相和可怜相。在那过着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困难年代,我们这些瘦猴形的穷孩子,好不容易遇上送灶神这一天,所以一见灶干粮,便撑开肚皮,狼吞虎咽般地下肚,但还是高声嚷嚷“饿”,致使我们吃得肚皮生疼。最后,庄严的时刻终于来临了:一家之主郑重地洗了手脸,拿了香蜡、黄表纸,摧银山倒玉柱,恭恭敬敬地跪在灶君爷面前,一本正经地祈祷。这祈祷中包含着感谢、希望、哀求和威胁。当然,最不可思议的、也是可笑的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欺骗——明明我们吃得快要撑死了,但一家之主偏要对灶君爷说:“孩子们都没有吃饱,祈请灶神爷奏明上苍,来年万万要添几分收成。”

在喜剧般的仪式中,人毕竟只是人,一方面他不忘教训,时时刻刻为衣食担忧操劳,疲于奔命,因此对上苍的态度是俯首贴耳,毕恭毕敬,祈求那一点点狗食来苟延活命;另一方面,他却在最应该诚实的时刻说起了假话,耍起了小花招。亘古以来,河湾村随历史长河演绎不断翻新,任凭风云变幻,但至今跪倒在灶神面前的农人们还是那样的虔诚和自作聪明。然而我又想:不,也许这就是人类的智慧和信仰。但我不知道,当我们那些做父母的跪拜在神案面前假话连篇的时候,冥冥中的灶君爷有何表情、作何感想?或许灶君爷比我们想象得更幽默、更宽容,或许灶君爷也在笑。我不知道,我在懵懂的童年时代,每年在传统的送灶神、吃灶干粮的时候,我听到隐隐的笑声是不是灶君爷发出的。但我知道,正是这个喜剧般的俗成仪式,给河湾村像我一样的每一位稚嫩孩子带来了一个神,从此,任凭历史翻新演绎、风云变幻,我们便带着这个神一起上路、成长、回归,乃至衰老并永恒。

故乡河湾村人自古生性粗犷豪放,唱秦腔如同雄狮吼叫,气势如虹。大概是千百年来所肩负的农活重担的压抑,唯独一吼,才可以将这种历史的沉重和沧桑说道出来,这其中的味道也许只有通过那田间干活农人的汗水和皱纹看出来。所以,河湾秦腔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儿时,不论故乡的田间地头,还是村间场坝,一把板胡、一支笛子、配上几把二胡等乐器拉奏起来,识字的还是不识字的,只要说起秦腔戏,都能随口给你来一段,而且唱得还很有功力。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河湾村每年至少要唱三台秦腔戏。村东候村庙正月十二日古庙会;村西九月二十日菩萨爷殿庙会;麦收后七月忙罢庄神爷平安会。每年开春和秋庄稼收获完毕、小麦播种结束的时候,地里也没有什麽活路,河湾村便筹划着写戏拉箱子、唱大戏。赶会唱戏是村庄人的共同事业,宁肯少吃少穿,也要集资筹款交会费。一般庙会和平安戏都要唱三天四晚上,如果轮上赶“茶会”,至少要写两台戏。到了演出那一天,村里的老幼妇孺老早就扛着凳子去占地方了,未等戏开,戏楼前站的坐的人头攒动,戏楼两侧立的是我们这伙顽皮的猴娃们。那锣鼓就“叮叮咣咣”地闹台,似乎整个世界要天翻地覆了。锣鼓还是一个劲儿地敲打,大幕只是不拉,演员偶尔从幕边往下望望,下边就喊:“开演呀,场子都满了!”幕布放下,只说就要开演了,却又“叮叮咣咣”敲个不停。终于台上的锣鼓停了,大幕拉开,演员出场。但不管男的女的,出来偏不面对观众,一律背身掩面,女的就碎步后移,像千河里的鸭娃水上漂一样。台下就叫:“瞧那腰身、那肩头,一身的戏吆!”是男的就摇那帽翎,一会儿双摇,一会儿单摇,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台下便叫:“绝了!绝了!”等到那角色猛一转身,头一高扬,一声高叫,声如炸雷般从人们头顶滚过,全场一个冷颤,从头到脚,每一个手指尖儿,每一个头发梢儿都麻酥酥的了。如果是演《游西湖》救裵生,那慧娘站在台中央往下蹲,慢慢地、慢慢地,慧娘蹲下去了,全场人头也矮下去了半尺,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地,慢慢地,慧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故乡人不喜欢看生戏,最喜欢看熟戏,那一腔一调都晓得,那个演员唱得好,就摇头晃脑地跟着唱;那个演员走了调,台下就有人要纠正。说穿了,看秦腔戏不为求新鲜,只图过过瘾。在故乡河湾村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气氛,面对着这样的观众,秦腔戏是最逞能的,也是最享受的艺术。在早场和下午场中间休息时间,演员们也要吃派饭,这时台下看戏的也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了,离家近的便回家去吃,离家远的去了就近的亲戚家,没有亲戚的就在戏台下买些吃的。各类小吃花生、瓜子、糖果、烟卷、油茶、麻花、面皮、豆花、凉粉等在戏楼两侧一字儿摆开,长一声短一声地叫卖不绝,大声吆喝着。上了年纪的人总喜欢坐在油茶面皮摊前烧碗油茶,或者再来碗面皮,边喝边吃边谈论几天的秦腔戏唱得如何如何。年轻人就喜欢吃凉皮,油辣子调得红红的,虽然辣得唏嘘声不断,但是吃得过瘾。每年的七月八月三伏天,农人们放下镰挂起锄,写一台皮影戏(故乡人称“灯影戏”也叫“平安戏”),敬庄神,贺丰收,一边纳凉,一边品戏,优哉悠哉。那时候河湾里人最爱写石才来、王保信、张转成的灯影戏。石才来的大板流子戏《下河东》、王保信、张转成的丑角戏《二度梅》《王强挨砖头》等很有名气,我们这伙娃娃们也跟着学,平日里没事了也吼几腔,为生活增添些情趣和韵味。

在河湾村乡亲们逢喜事要唱秦腔戏,家里有了百事的时候,是否请人唱戏也是衡量白事办得是否隆重的标准。家境好的,一般请八个乐工带唱秦腔戏,由开吊日的先一日晚上开始一直唱到亡人下葬后的下午。只要锣鼓一响,那低沉婉转的板胡拉起来,男女老少就入戏了,唱戏的唱得荡气回肠,围观的乡亲们也是听得如痴如醉。唱《祭灵》悲哀的哭腔让人心碎,那荡气回肠惹得过路的人也想哭;演《包公赔情》,大净喊一声“王朝马汉”,那声调如同天地之间一声惊雷,激越高亢,二里以外都能听得到。

我从小也喜欢秦腔戏,这缘于我舅舅家有戏箱子,有曲子班。我小时候常去舅舅家,那时我虽不懂秦腔戏的好怀,但爱听唱词,觉得秦腔的唱词特别琅琅上口,而且词句的韵律很考究,对仗很工整,很有韵味。我也喜欢乱问,舅舅也不厌其烦的给我讲每个戏曲的历史故事和来龙去脉。我跟着听,不时的还插上几句,长此以往,慢慢对秦腔戏曲也就熟悉起来,知道了那个段子谁唱得最好,哪个段子讲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

故乡的秦腔戏是一种古老的历史文化积淀,一种千百年来在关中平原辛苦劳动的底层人民发自内心的吼唱。故乡河湾,既有秦汉唐如日中天的辉煌,也有近代无可奈何的败落。千千万万的故乡人,承载了这许许多多的大喜大悲,所以用“大喊大叫”高亢激昂的曲调,宣泄着心中的情绪。秦腔戏与故乡人生死与共,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它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在曲调上,有“欢音”和“苦音”之分;在板式上,有慢板、尖板、滚板、摇板、代板等五种,唱腔丰富多彩,优美动人;在表演上,朴实热烈,生活气息浓郁,并有喷火、跌扑、耍髯口等多种特技。

秦腔戏的表演摇纱帽、甩水袖等极为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十三门,又称“十三头网子”。秦腔戏所演的剧目多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和民间故事。歌唱美好爱情的如《拾玉镯》《柜中缘》《藏舟》等剧情生动活泼,虽然唱词不多,但主要讲究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而丑角戏的唱词很大众化,诙谐幽默,加上演员的滑稽动作和表演,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教书》《荒郊义救》则是其中的经典剧目。从思想性上来说,表现穷人那种在穷困的境地中仍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虽然他们有些爱财,爱贪小便宜,可是他们却依然善良,在语到有困难之人时,依然去帮助别人,所有的缺点在此时看来,使得人物形象更贴近生活。

这些剧目一直让人百看不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丑角演员有孙天民、张转成等。而像《小姑贤》《周仁回府》《穆桂英挂帅》等一幕又一幕的秦腔戏中,乡亲们自小就接受了忠、孝、仁、义、礼、智、信的熏陶,别看河湾的农人们跌倒不识个“八”字,但唐、宋、元、明、清朝代更替却搞得清清楚楚。对秦腔戏的理解,也是布衣老百姓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

在故乡,秦腔戏是大众化的艺术,秦腔戏是老百姓的精神家园,人生的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在我懂事以后,便明白了为什么哪么多人喜欢秦腔戏。那优美的带有地方色彩的唱腔,浓缩了故乡关中西府源远流长的秦文化,细听起来,像一杯浓茶,品之让人回味无穷,让人怀念沧桑的岁月和多彩的生活。

我是故乡河湾村人,我的骨子里从小就流淌着故乡农人的血脉,也烙印着关中西府数千年的文化,包括对秦腔戏的感觉。故乡秦腔戏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磨炼,蕴涵了故乡农人对生活丰富的感触和历炼,让人久听不厌,久唱不烦。特别是没事的时候去听一段或去看一场秦腔戏吧,它会情真意切地告诉你——什麽是多彩的生活!

同类推荐
  • 懵懂之间

    懵懂之间

    人生漫长,匆匆过客,或许在木清水见到莫南方的那一刻,命运的齿轮就发生了变化,只是似乎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将会失去什么,木清水的消极避世,更让她像是一只将头埋进土里的大鸵鸟。此文短小,内容轻松,为我们逝去的青春致敬!
  • 如此尤物属红颜,不枉今生

    如此尤物属红颜,不枉今生

    因为那一吻,她突然对我的态度骤然直下。还未开花,就已凋零。这也是好事。曾经我的眼中只有她的存在。现在,我可以做回我自己。外面的世界,缤纷多彩。只等我,闯出一片蓝天。偶尔,会想起她。不过,她已不是一个人。既然分隔两校,那就不要再有交集了。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只想忘了她……
  • TFBOYS我可不可以爱你

    TFBOYS我可不可以爱你

    TFBOYS我可不可以爱你的简介:【完结】出品她们五人有着天使的容貌,魔鬼的身材,是夜V酒吧的神秘老板。因为爱玩而跑去英皇贵族高校读书。不巧在上学第一天就惹上长像有如妖孽的霸道男生。而这五位男生正好就是夜组织的首领。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的花火?谱写一段怎样的故事?
  • 笙亦凉花落

    笙亦凉花落

    小时候的一次事故导致左脸毀容了,懦弱的她在朋友和暗恋的破碎中重生,新的情愫悄悄萌发谁要是敢说你丑,我一定会揍的他妈都不认他
  • 青涩年华:为谁红妆为谁殇

    青涩年华:为谁红妆为谁殇

    青春,有疯过,傻过,恋爱过,叛逆过。自己的生活,自己主宰。爱过的才是最好的,虽然年龄还很小,但是现在想起来很暖,很唯美。变强只为守护,虚名只是衬托,为的只是要为自己所爱,制造开心。
热门推荐
  • 重生绝品狂仙

    重生绝品狂仙

    一名重生后的先天高手来到了擎天大陆上,开始了自己的修炼之旅……靠自己前世经验一步一步的境界朝上狂奔,为擎天大陆创造无数传奇!
  • 系统之创世大陆

    系统之创世大陆

    林峰一个都市少年,穿越到创世大陆,得到系统会有什么事发生了?
  • 墨羽剑

    墨羽剑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十五个月的努力,60万字,只为了却一个曾经的武侠梦!注:本小说兼具历史和武侠的双重特征(亦可做历史小说阅读)存量大,更新稳定,请放心订阅收藏。
  • 红素姬颜

    红素姬颜

    初遇时,她一脸流氓的样子,用扇子挑起了他魅惑的下巴:“这位小娘子,你想爷吗?”他却将她揽进怀里道:“手感不错。”再遇时,她盯着殿堂内柱子上的夜明珠流出口水暗自揣测怎么把它搞到手,他一句话就道出她的所想:“这夜明珠真是漂亮得紧,难怪你会喜欢。”她大怒:“你个骗子,你怎么能向阿玛提亲?”他却笑得魅惑,将她揽进怀里哄骗:“怎么能叫我骗子,应该叫相公了。”后来的后来,她本以为他的心里果真是有着她的时候,现实却给了她残忍的一击,他娶她是别有用心,因为她的身份他将她利用个彻底,所有的温柔是假象,她的在他的眼里不过是一枚棋子,一枚可以用来报复的棋子。她站在高高的悬崖上眼里满是绝望,却依然笑着说:“你是我第一个爱过的人。”转身就跳了下去。如果不是爱,那么我就不再因为爱而束缚自己,情愿放弃。他一辈子不懂的爱,却在失去她之后才懂得什么叫做追悔莫及,痛入骨髓。命运的齿轮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当她下定决心另嫁他人,他却又以另一个身份接近了她,将她再次带入了宫廷。他腹黑的变着法子将她呑干摸净,任何小心思逃不过他的法眼。她想狠狠地折磨他,绝对不会原谅他,他的性子依然不变,却变着法子宠她,让她有气也撒不出。一切都恍然若梦,原来穿越千年只为你一人绽开笑脸。他站在高高的城墙上眺望远方,妖媚的丹凤眼轻轻半眯,脑海里划过的却是她灿若星辰的眼眸。踏遍山河,手握江山,他是高高在上的君主却愿意她舍弃性命,妖媚的外表下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沧海桑田,他们真的是不可能再回到最初,他头也不回撒手,道是冷漠亦或者是深情。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道是寻常,只缘情根深种。如果爱,请深爱。******************——————****************懒懒第一个群号:懒懒集结号104120400懒懒第二站——:候君千载,唯愿花开http://novel.hongxiu.com/a/341578/喜欢的话就收藏!
  • 异世神王劫

    异世神王劫

    龙朔修仙者,在一场东皇钟的夺宝大战之中,得一神秘戒指,随后自爆元婴与师门仇人同归于尽,奈何灵魂受其神秘戒指的保护而不灭,与东皇钟一起穿越到一个魔法斗气的世界重生,魔法斗气遇上华夏仙术,究竟谁更强大,异界神兵对上华夏上古十大神器,究竟谁更锋利。
  • 南雍州记

    南雍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噬妻如命:冷少不要太嚣张

    噬妻如命:冷少不要太嚣张

    洛萱不是故意做钉子户的,也不是故意从破旧的二层楼顶真的跳下去的。但也许这就是命,让她穿越到某地产首席执行总裁的女秘书的身上。本想着报复,却发现这女秘书的身份,居然是他冷易然的玩物!俗称“万人恨”。这还不是最惨,自己那个暴力分子弟弟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对她穷追猛打苦苦追求。当高冷姐夫遇见暴力小舅,洛萱觉得自己濒临崩溃,一个黄毛丫头如何面对离奇的一切?这下,有好戏看了。(双更ing)_____________________卖萌打滚求喜欢!苏不媚在此先谢谢看官!
  • 傲世王中王

    傲世王中王

    摇光大陆,强者争锋。唐晓以华夏武魂的不屈武意铮铮武骨,莅临此地。从此以武明尊,以杀证道,终成傲世王中王……
  • 井水豆腐

    井水豆腐

    小城的有一条清澈的河流,但百姓却都不吃用河水做的豆腐,即使是临河的豆腐坊,也要跑到山上的寺庙里取井水做豆腐……
  • 西玄问道传

    西玄问道传

    一曲肝肠寸断歌,两厢情意不绝恋,三生无悔生死离。一个出身齐国的墨家女子,精巧机簧,攻城战甲无不精通。一个饱读书籍的阴阳家公子,符咒法术,阴阳五行无所不知。二人因身世纠葛来至西玄山,洞天福地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