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未知的书,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不要把自己想象得太脆弱,我们同样能够经受住各种困难和危险。永远缩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不敢去探索未知领域的人是一个缺乏生活乐趣的人。当人们探索得越多时,才会发掘出生活的金矿。勇于探索,向未知的领域挑战,你才会拥有全新的人生,才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能力。
★延伸阅读
▲主教的儿子
有一位名叫莱特的主教,每年访问一所小型的天主教会学校。有一次,主教跟校长一起吃晚饭。席间,主教认为耶稣很快会再度降临,原因是一切事物的本质都已被发现出来,而所有可能的发明都已发明了出来。然而校长却不同意,他认为,在未来的50年中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发明,人类会飞上天去。
“胡说八道!”莱特主教说,“只有天使可以飞。”
这位主教有两个儿子,也就是日后闻名于世的莱特兄弟。
如果我们愿意,我们能够尝试所有的未知领域。如果我们充分地相信自己,那么,我们就能开展任何活动。没有任何事情会与我们格格不入。
§第22封信 在游历中积累知识
正常情况下,你收到我这封信的时候,是不是正准备从威尼斯前往罗马?抵达罗马后,你不妨沿着亚得里亚海,一路到利米尼、罗列多、安可娜等地去游历一番。我在给哈特先生的上封信中也曾提过类似的建议。那一带无论什么地方,都值得一游,不过,也不必在那儿逗留得太久,只要在那儿走走看看也就够了。那一带至今还完好保留了许多古罗马遗址遗迹、闻名遐迩的建筑和精美的绘画雕刻,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可别失之交臂,希望你用心去看。如果时间不允许,在外面粗略浏览一下也好,但这是指一般的文物,至于那些重要文物,那你就非得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里里外外看个仔细不可。
一般年轻人往往都容易染上轻浮浅薄、心不在焉、对任何事都无所谓的毛病,即人们所常说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果有眼只看外表,有耳却不认真倾听,倒不如干脆不看不听。
我看了你寄来的游记文字,十分欣慰。看来对每个景点你都看得很细,而且自始至终都自己问个为什么,看来旅行的真正目的你已经达到了。
要是把旅行仅仅当做频繁更换目的地的无谓活动,满脑子里都是去下一个目的地还有多远啦,在哪儿吃住等繁琐杂乱的事,那么可以这么说,这个人出发时是一个傻瓜,转了一圈回来还是傻瓜一个。要是每到一处名胜,眼中只有高耸入云的教堂钟楼、金碧辉煌的大厦,而且流连忘返,喜不自禁,如此旅游也等于一无所获。与其那样游历,倒不如老老实实待在家中,哪儿也不去。
与此相反,有的人每到一地,都要对当地的风土民情详加体察,广交朋友,通过这种途径对该地的自然资源、经贸规模、土特产品、意识形态、法律法规等等,有个透彻的了解;有的人每到一地,则热衷于结交当地的名流,通过同他们的亲密交往,了解当地独特的礼仪或民风。往往就是这类有心人能从旅行中获益最多。所以,这类人出门归来会比出门之前更聪明。
把你要去游历的地方当做你“好奇心的荟萃点”吧,这就是有关游历方面我对你的唯一忠告。就拿你马上要去游历的罗马来说吧。这个伟大都市最明显的特色就是它能巧妙地把人类变幻莫测的情感物化为各种精美艺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其艺术之精湛,举世无双。希望你在罗马游历期间,不要仅仅满足于观看古罗马神殿、梵蒂冈宫殿或万神殿,真能做到只花一分钟去参观,却得到了平常要花10天时间才能得到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最大愿望。
像罗马帝国的核心,教皇与俗世权力之间的消长,教廷的典章制度,历代主教的谋略,教皇产生的秘闻,等等,有关这个强大的万乘之国的所有内幕和秘闻,随便哪一件都值得你去深入探究。
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有该地历史简介或现状的导游手册,你不妨先翻阅一下,可能不足之处多多,但不妨作为旅游指南来用。如果看了手册之后,你还想进一步了解,不妨请教当地的人。如果还有闹不清楚的地方,那就最好去请教那些熟悉此地,又对这地有过深入研究的有关专家了。书上不管写得如何条理清晰,面面俱到,也难从中得到完整的资料,因为那些书基本上都是一些对本国情况一知半解的“半担水”照搬另一些“半担水”的赝品。
当然话又说回来,那些书也不是都一文不值,它们还是有可读之处的,读了和没读不一样,读了,可以解惑;不读,你对那个地方就会毫无印象。原来没有印象的地方一旦有了印象,就不妨去向那些熟悉当地典故的人请教了。比方说,你想打听有关军旅的事,不妨请教军人,因为一般来说,人都有一种敬业的天性,同时也挺喜欢在人前卖弄自己的职业知识,所以一旦打开话题,人家不但不讨厌,反而会对你如数家珍,娓娓而谈。所以,只要你在某个场合有幸与某个军人邂逅,不妨大胆向他请教各类军旅问题。诸如训练方法、宿营方式、军需配给,或是薪饷、检阅、驻地等等,你想知道什么就只管问什么。
★延伸阅读
▲到更多的国家去走走
一个成天埋头工作或只钻在书堆里的人很难在事业上有大发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的行为准则有助于你事业的成功。在更多地方留下你的足迹。能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应变能力。这可以弥补你视野窄、知识不足的缺陷。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一个作家的思维敏不敏捷,很多时候不在于这个作家读了多少书,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是不是经常外出走一走,让自己见识不一般。”不只是作家,其实政治家、商人、教师、律师、工作、农民要成就一番与众不同的事业,也很有必要增长见识。
日本一个丝绸生意的商人三蒲次郎很少出国,好些朋友都劝他多到几个国家走走,但他觉得自己太忙,再说生意还过得去,认为朋友的建议是在浪费时间。三蒲次郎勤奋而热忱地工作着,可他的丝绸生意却每况越下。三蒲次郎对朋友说:“现在做生意太难了,自己简直搞不清楚经营失败在什么地方。”朋友对他说:“现在你必须出去走走了。”可三蒲次郎觉得朋友的建议没有实在意义,依然只顾尽心工作。20年后,三蒲次郎把自己的生意交给了儿子经营,这时的三蒲次郎已经老了,丝绸生意衰败得几乎破产。他的儿子听从长辈们的建议,先后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印度等国家去旅游了一趟,把三蒲次郎几十年苦心经营余存下的资金几乎用光了,三蒲次郎极为生气,骂儿子是个败家子。可儿子却兴奋地告诉他,自己在三五年内要把丝绸生意做得比他父亲的任何经营阶段都要红火。原来,儿子到这些国家做市场调查去了,通过考察比较、分析,最后决定从价格较低的中国进丝绸原料,回到日本加工后再销往丝绸服装需求量较大的美国。儿子的决策获得了成功,在三蒲次郎手里面临倒闭的企业在儿子手中重新发达起来。三蒲次郎心情复杂地对朋友们说:“我犯一个大错,埋头工作不看路,束缚自己的手脚等于在束缚自己的头脑。我现在已经老了,无法挽回这种错误,幸好我儿子同我不一样。”
在更多的地方留下你的足迹,是年轻时就该做的事情,如果你不想像三蒲次郎那样到年老时还深表遗憾的话,那现在就迈开你的双步走——到更多的地方去。
在更多的地方留下你的足迹,能增加你的阅历,丰富你的生活,获得更多的人生经验和情趣。
在旅途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和陌生的人打交道,走近以前从未经历的事情,你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面对一个与朋友、家人和平常生活工作环境完全不同的世界,一切突发事件和人际关系都靠你自己处理,你会发现自己渐渐长大了,成熟了,办事有经验和信心,再回到你原来的生活工作环境,你会发现以前感到特别难办的事现在好办了,以前很难克服的困难现在也容易克服得多了。
美国著名旅行家贝郎告诫青年人说:“你必须到更多的国家去走走,你必须和更多的人去交流。旅行对于你们这些青年人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有个叫迈克的青年大学生毕业后不知自己该干什么职业,总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好,但始终犹豫不决。他找到贝朗诉说苦衷,并问贝朗自己该干什么。贝朗说该干什么得由你自己决定,我无法帮你,不过你可以先跟我一同出去旅行,它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迈克随贝朗三年之中几乎走遍了所有欧洲国家,还到了东方日本、中国、印度等等国家,三年之后的迈克大长了见识,也获得了从书本和平常环境无法获得的知识和体验。“我感到自己旅行的举动太正确了,贝朗的建议让我得到了想要的任何东西。”迈克在当上一名出色的律师后,深有感触地对他的同事说。
印度诗人泰戈尔写下《游思集》、《园丁集》、《飞鸟集》、《流蛮集》、《吉檀迦利》等等为世界人民所喜爱的诗篇,他对朋友谈起写作的感受时曾说:“走出去,走出去,你的思想就会像宇宙一样博大,你的诗文就会像歌声一样美妙。”印度思想家奥修极力推崇泰戈尔“走出去”的思想,他传道的足迹踏遍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不断学习,吸取各国各民族有用的东西充实自己,并把人类优秀的思想和文化通过自己传播给需要它的人们。
在更多的地方留下你的足迹,还有利于你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风土人情,感受人类博大精深的文化与生活,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审美水平。
你所到之处,人们的语言、文化、肤色都有差异,各处的气候、土壤、地理环境都有差异。你走过的地方越多,越能感受到人类文化的丰富,人类开创的文明的浩大和精深。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生命的繁衍和抗争一刻不停,东西方文化的极大差异留给你更多的思考。
人类拥有一个地球,你拥有自己的生活,珍惜环境,珍惜生命,感受自然或文化带来的欢愉会教给你如何勤奋工作,开创自己美好的人生,开创人类共同的美好人生。
如果你目前还未具备到更多国家去走走的条件,那你至少也应该到国内更多的地方去走走,尽量走得远些,感受多些,每天用笔记下你的行程、你的见闻、你的感受和你的收获等等。
也许目前你对旅行不感兴趣,那不要紧,生话中你必须做的每一件事都不一定是你感兴趣的事,有些你不感兴趣的事却对你极为重要,甚至对你的一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果你对旅行不感兴趣,那就把它当做是自已有意的一次锻炼去做。走出去,你的兴趣也许会转变,你的所得也许会让你自己吃惊。
趁你还年轻,还来得及做很多事情,还来得及纠正自己的固执或偏见,尽可能在更多的地方留下你的足迹吧。尽可能在更多的地方留下你的足迹,会让你在年轻时大有收获,在年老时少些遗憾。记住诗人泰戈尔的话:“走出去,走出去……”
▲多去参观一些博物馆
大千世界千奇百怪,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再丰富,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圈,被很多人很多事还有自己时间和精力束缚着,不可能体会到所有的新奇。所以,去博物馆参观就是一个最好不过的选择。它提供给我们广博的知识和形形色色的人生阅历,所得的教育会使我们受益终身。
你可以去历史博物馆。英国大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我国唐太宗也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千百万年的时光长河中,经过了岁月的磨砺与筛选,沉淀下来的无一不是精品。在那里,你会看到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折射出人类成长的足迹。朝代的兴衰更迭,蕴涵的除了治国平天下的战略,又何尝没有做人的道理;文化的发展和转变,体现了人类思想从一个境界到更高境界的递进;文物制作的精美,折射出当时制作工艺的精良、经济的繁荣和人类智慧的高深。面对历史,人应该是谦虚的。记住那些血的教训,学习那些有益的经验,才能避免在以后的成长中少走弯路。
你还可以去那些人文类的博物馆,比如戏曲博物馆、美术馆、服饰博物馆等等。在那里,你聆听的是人类精神的精华,欣赏的是书画大家的珍品,感受的是浓厚肃穆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染中,你的艺术品位、人文气质都会得到大大的提升,对于人类文化,你也将会有更加敏锐的感知。甚至,你还会发现自己新的爱好,唱戏、书法、刺绣等等。生活因为你的虚心学习而更加丰富多彩。
去博物馆,是学习,也是享受。它会开阔你的视野,陶冶你的情操。找个感兴趣的博物馆,去进行一场不一样的旅行吧。
§第23封信 做一个有教养的绅士
亲爱的孩子,请你想一想我们对你倾注的心血。我最大的心愿并不是希望你成就什么大事业,而是希望你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绅士。所以在生活中,我一直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让你涉猎各种各样的书籍,为你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作铺垫。你非常争气,无论是生活、学习、交友等各方面表现出的优雅的举止与浑身透出的书卷气,博得了不少朋友的赞赏,这令我这个做父亲的感到很欣慰。
良好的教养可以代替财富。对于有教养的人,所有的大门都向他敞开。他即使身无分文,也随时会受到人们热情地款待。良好的举止足以弥补一切自然的缺陷。通常一个人最吸引我们的不是容貌的美丽,而是举止仪态让人心悦诚服。
古时候,希腊人认为美貌是上帝的一种特殊恩宠,但同时,如果一个美貌的人表现出某种不好的内在品质,就不再值得人们膜拜。在古希腊人的理想中,外在的美貌其实是某种内在美好气质的反映,这些气质包括快乐、和善、自足、宽厚和友爱等等。政治家米拉波是法国一个出名的丑男,据说他长了一张麻子脸,但却没有人不被他的风度所折服。
教养本身就是一笔财富。文明的举止足以替代金钱的作用,有了它就像有了通行证一样,可以畅通无阻。所有的大门都向他们敞开,他们即使不是什么达官贵人,也随时随地会受到人们热情周到的接待。
他们在哪里都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因为他们带来的是光明、是太阳、是欢乐。一切妒忌,一切卑劣的心思,遇到他们自然就会举手投降,因为他们肯定也会受到那种与人为善的态度的感染。
一个人只要自身有教养,不管别人举止怎么不适当,都不能伤他一根头发。他自然就给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受到所有人的尊重;而没有教养的人,容易让人生出鄙视的心理。
一个举止文明的人应该注意观察、研究他所接触的各种人,择其善者而从之,这样才能使自己拥有真正的教养。此外,有教养的人也应剔除报复、憎恶、怨恨、嫉妒这一类的心理,这些心理都是败坏精神生活的毒药,是伤害灵魂的凶手。所以,一个人如果要让自己真正变得有教养,那么他就应该把自己的慷慨无私、温和善良给予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