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91700000001

第1章 前 言

为什么要读经典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一部经典作品往往就是一部好书,读它可以感悟灵魂的渗透,领略思想的火花,体验理念的凝聚,集合睿智的结晶。它不仅具有文字韵律的美感,更具有深邃久远的思想。它不仅是作者的感情抒发,更渗透了作者的理想追求,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现代生活节奏如此之快,还有必要花时间品读经典吗?

美国的一个影评人大卫·邓比,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起因就是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

我们国内也有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那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比如四书五经,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

看看大卫·邓比是怎么说的呢?他说自己正在经历某种危机:“我被铸进现代‘活在媒体里’的模子中……我觉得我读过的、懂得的东西在流失。我有的是缺乏知识的资讯、缺乏原则的意见、缺乏信念的本能。”正是这种危机,使他觉得很有必要重返校园。

每个人都生活在媒体里,如果这就是邓比所谓“危机”的话,我们大家都面临这种问题——在“镜像社会”的氛围中,被一种表征和幻象所塑造的、使人得不到真实感的世界中生活。邓比寻找解决危机的办法,是“认真地阅读”!在他看来,经典作品“可以终止我被媒体吸纳的生活,让我重新找到方向”。这就是他认为的“经典”对于我们的意义。

经典随着岁月的洗礼包容万千,不仅讴歌自然,更穿透人生、解剖社会;它不仅寄寓了人生百态的家长里短,更闪现出思维领域的万千景观;它不仅能吸引读者、陶冶性情,更能发人深思,启迪人生;它不仅能让大家获得美好的享受、文化的熏陶,更能让大家参悟生活的智慧,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种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对于年少者来说,阅读经典之所以重要,因为这也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最初接触。少年时期的阅读具有形成性格的作用,经典作品赋予我们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或形状,为这些经验提供模式,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把这些经验加以归类的方法、价值的衡量标准、美的范例——这一切都继续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哪怕我们已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我们年少时所读的那本书。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记不清它们从哪里来。这种作品有一个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经典作品往往是他们口中“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代表反复的“重”,放在动词“读”之前,对某些耻于承认未读过某部名著的人来说,可能代表着一种小小的虚伪。其实,无论一个人在性格形成期阅读多么广泛,总还会有众多的重要作品未读。一个人在完全成年时首次读一部经典作品,也是一种极大的乐趣,这种乐趣跟少年时代非常不同,这时候的阅读很难再像一次全新的经验,而我们却会(或者说应该)欣赏到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

基于这个理由,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发现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作品。即使这些书依然如故(其实它们也随着历史角度的转换而改变),我们肯定已经改变了,因此后来的接触也就是全新的。

重读经典,不是单纯的怀旧,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从现实出发,寻找经典和现实的连接点。这种积极的读书态度使得经典对于我们永远有意义且永不落伍。

本书精选的经典名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选取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或风格独特的诗文曲赋。它们或讴歌自然,或解析社会,或赞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或阐释着深刻的自然或社会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此外,每一篇经典的文后附加了作品赏析与读者分享。

在赏析部分,我们在对诗文的内容、情感与主旨的传统解析上,不拘泥于旧式说法,兼顾传统解析与现代解读。限于水平,难免挂一漏万,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同类推荐
  • 林徽因诗文集

    林徽因诗文集

    全面收录了林徽因各个类型的作品,以及她与当时名人的往来书信,以呈现林徽因充满性情的真实面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林徽因所处的年代是白话运动兴起的初期,因此,当世很多文人的笔下都有在今天看起来十分蹩脚的行迹。在林徽因的文存中,常见以“那”代“哪”、以“的”代“地”,以及文言与白话混用等情况。对于容易引起歧义的内容,编者按照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进行了修改,但仍保留了一些能够体现清末民初特色的小细节。希望这些小插曲,能够为读者们赏花的心境增添一抹悠然。
  •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井底飞天

    井底飞天

    当知识界相当多的人谈“独立性”,都在号称“独立思考”,以至“独立”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词、口头禅时,你有没有想过“独立”已经异化,恰恰已经随俗了呢……在现今,主张独立的知识分子却在精神上极度依赖于那个规模不小的主张独立的圈子。
  •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换个阅读角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谜。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玩·镜花》分为文心解疑,奇国探秘、异物寻踪、人物趣谈、技艺索考、丛论杂谈六部分,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隐、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镜花缘》的异想世界。
  • 一个50后的鲁迅观

    一个50后的鲁迅观

    《一个50后的鲁迅观》选进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鲁迅研究的论文,绝大多数都公开发表过,分为人格篇、作品篇、比较篇、文化篇、研究之研究篇。作者怀着对一个永生的民族魂的敬意,以自己独到的视角,表达了一个50后不同凡响的鲁迅观。  这是一本热爱鲁迅的人必读的书,也是不同时代读者阅读鲁迅应该参考的一本书。
热门推荐
  • 白衣恶魔

    白衣恶魔

    他,即是恶魔,也是天使,白衣,他救世,黑衣,他她狩魔。究竟是命运的驱使还是,灵魂的躁动。这里即将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等你来到
  • 本草经解

    本草经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华成语故事1

    中华成语故事1

    成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语言精华,历经漫长的岁 月变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在劳动人民的口耳相传中,成语不断 地产生、发展和演变,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纽带。
  • 钢琴蝶恋曲

    钢琴蝶恋曲

    他们平时孤傲,心静;从未遇到过自己的心目中的美人,直到后来;他们才发现了属于自己的美人
  • 魔人传奇

    魔人传奇

    随着魔法和武学的没落,人类为了抵抗残酷的魔兽世界,为了种族的延续,大炼金术士、大魔法师俾麦斯在四百多年前创造了魔人,魔人传奇由此开始.
  • 灵落苍蓝

    灵落苍蓝

    这里是苍蓝大陆,千万年前,天神创造了这个与世隔绝的未眠,并赐予这里一个美好的事物-灵元。在这里人人拥有灵元,灵元也被看为天神的赐予,灵元将在这里绽发出不一样的色彩。这里人人去拼搏,去争夺那唯一的主神宝位,那个位置,下一秒便会被人所占领!
  • 诸天十脉

    诸天十脉

    宛如君王般屹立于地下世界的萧林,叛出第一杀手组织天网,遭劫重重追杀,灵魂重生在异世界的一名丹田闭塞的少年身上,然后,少年和萧林的命运,开始发生转变。本是废物的少年,摇身一变成为如妖孽一般的天才!……穿越最大的优势,不是妖孽一般的天资,也不是帝皇一般的家世,而是那迥异于大陆的、完善的修炼大道!前世没能感受的亲情,在这一世体会;前世没能达到的巅峰,在这一世登顶!重生于异世神陨,萧林誓要以一抹华夏之魂,上演一幕惊心动魄的传奇!新书求支持~~
  • 天衍创世录

    天衍创世录

    生带天疾,却因祸得福,修得旷世神诀一路苦修,披荆斩棘,造就不世传奇左执生死图,右掌五行轮仗剑而行,谁与争锋!冠绝天下,舍我其谁!我,即为天!
  • 敦煌大事记

    敦煌大事记

    敦煌是座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就已建郡。“史实证明,河西四郡的开拓特别是敦煌郡的建立,为丝绸之路的畅通和佛教的东传准备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和文化基础”。敦煌郡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是边郡,因此,这里是古代军事上的战略基地。西汉王朝“列四郡,据西关”、延修长城、徙民实边,是为了便于联络西域,瓦解匈奴对西域的统治。到东汉,又“置西域副校尉,居敦煌”,敦煌太守实际在兼管着西域的很多事务。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重镇。
  • 朕龙传

    朕龙传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突发脑干肿瘤却是惊动了真武七行宫等处八位道长和玉帝,紫薇。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战美国,慑日本,收台湾,吓印度,复山河,轰轰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