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91700000003

第3章 经典语录(2)

【译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具有生命力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反而处于下面的位置;凡是柔弱的,反而处于上面的位置。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五颜六色会使人目眩,驰骋田猎会使人癫狂,意外之财会使人起歹心,五味太过会使人败味,五音太强会使人耳聋,所以智者修身养性,只要清心寡欲,粗茶淡饭即可。过分的财色名利,七情六欲,都是有害无益的。

《庄子》二十三则

作者作品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庄氏,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形象世界。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译文】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译文】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庄子·逍遥游》

【译文】瞎子是没法观看欣赏花纹的华丽的,聋子是没法听到钟鼓的乐声的。难道只是形骸上有聋与瞎吗?人的思想也有聋和瞎啊!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译文】才智超群的人广博豁达,只有点小聪明的人则乐于细察、斤斤计较;合于大道的言论就像猛火烈焰一样气焰凌人,拘于智巧的言论则琐细无方、没完没了。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庄子·齐物论》

【译文】至高无尚的真理是不必称扬的,最了不起的辩说是不必言说的,最具仁爱的人是不必向人表示仁爱的,最廉洁方正的人是不必表示谦让的,最勇敢的人是从不伤害他人的。真理完全表露于外那就不算是真理,逞言肆辩总有表达不到的地方,仁爱之心经常流露反而成就不了仁爱,廉洁到清白的极点反而不太真实,勇敢到随处伤人也就不能成为真正勇敢的人。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庄子·齐物论》

【译文】说话辩论并不像是吹风。说话的人各持己见,他们所说的话,并不能作为确定是非的标准。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庄子·齐物论》

【译文】大道被偏见所隐蔽,言论被浮华的词藻所掩盖。所以就产生了儒家和墨家的是非之辩,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东西。想要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非难对方所肯定的东西,那么不如用虚静之心去观照事物,以求明于大道。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齐物论》

【译文】事物的那一面同样存在是与非,事物的这一面也同样存在正与误。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庄子·养生主》

【译文】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称这样做是为自然的解脱,好像解除倒悬之苦似的。

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庄子·人间世》

【译文】一个人不走路容易,走了路不在地上留下痕迹就很难。受世人的驱遣容易伪装,受自然的驱遣便很难作假。听说过凭借翅膀才能飞翔,不曾听说过没有翅膀也能飞翔;听说过有智慧才能了解事物,不曾听说过没有智慧也可以了解事物。

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庄子·人间世》

【译文】无论什么事情恐怕都是这样:开始时相互信任,到头来互相欺诈;开始时单纯细微,临近结束时便变得纷繁巨大。

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庄子·人间世》

【译文】至于顺应自然而使心志自在遨游,一切都寄托于无可奈何以养蓄神智,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庄子·德充符》

【译文】一个人不能在流动的水面照见自己的身影,而是要面向静止的水面。只有静止的事物才能使别的事物也静止下来。

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庄子·德充符》

【译文】“镜子明亮尘垢就没有停留在上面,尘垢落在上面镜子也就不会明亮。长久地跟贤人相处便会没有过错。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译文】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罢了。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译文】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土,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

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庄子·列御寇》

【译文】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比预测天象还要困难。自然界尚有春夏秋冬和早晚变化的一定周期,可是人却面容复杂多变情感深深潜藏。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庄子·渔父》

【译文】所谓真,就是精诚的极点。不精不诚,不能感动人。所以,勉强啼哭的人虽然外表悲痛其实并不哀伤,勉强发怒的人虽然外表严厉其实并不威严,勉强亲热的人虽然笑容满面其实并不和善。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不亦悲乎!——《庄子·天地》

【译文】知道自己愚昧的人,并不是最大的愚昧;知道自己迷惑的人,并不是最大的迷惑。最迷惑的人,一辈子也不会醒悟;最愚昧的人,一辈子也不会明白。三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个人迷惑,所要去到的地方还是可以到达的,因为迷惑的人毕竟要少些;三个人中两人迷惑就徒劳而不能到达,因为迷惑的人占优势。如今天下人全都迷惑不解,我即使祈求导向,也不可能有所帮助。这不令人可悲吗?

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译文】相互收容与相互抛弃差别也就太远了。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大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译文】悲哀没有比心灵的僵死更大,而人的躯体死亡还是次一等的。

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外物》

【译文】摒弃小聪明方才显示大智慧,除去矫饰的善行方才能使自己真正回到自然的善性。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译文】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掉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大学》二十五则

作者作品简介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父亲曾点(曾皙),母亲上官氏。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卒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他16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2000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经》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更新民风,在于达到德才完美的至高境界。知道了所要达到的境界,志向就能有所确定;志向确定以后就能平心静气;心静以后就能够做到安闲舒适;安闲舒适以后就能认真考虑;认真考虑以后就能有所收获。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获知了道的真谛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经》

【译文】古时候,要想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想要丰富知识,就得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经》

【译文】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志才能端正;心志端正后才能修养身心;身心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管理好家庭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一国之君,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身养性为根本。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传》第二章

【译文】商汤王刻在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每天能够洗干净自己身上的污垢,那么就应当天天清洗,坚持每天不间断,一天又一天地坚持下去。”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大学·传》第二章

【译文】《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文王能够秉承天命,除旧布新,使国家以及子民焕发新的生命力。”所以有道德的、承天命的君主总是尽心竭力,时时处处为自己、为他人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而不懈努力。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传》第三章

【译文】身为国君,要尽力施行仁政;身为人臣,要尽力尊敬君王;身为子女,就要尽力孝顺父母;身为父亲,就要尽力对子女慈爱;与他人交往,就要尽力做到诚实。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大学·传》第三章

【译文】以后继往开来的贤明君王和君子,都能发扬先王的道德光辉,而亲近关爱自己的百姓和亲族;由于先王盛大道德力量的恩泽,一般平民百姓也能享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这就是前代君王虽已去也,而后代永不遗忘的道理。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大学·传》第五章

【译文】所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万事万物而彻底研究他的事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知能力,而天下万物都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没有被完全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局限。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大学·传》第五章

【译文】因此,《大学》在篇章的开始就教导人们接触天下万事万物,无不要用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一旦豁然贯通,万事万物的表象和内涵都会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全部的认知能力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遮蔽、闭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的积累达到至高境界了。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传》第六章

【译文】所谓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厌恶腐臭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像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这样才可以叫做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在独处的时候,也必然使自己的行为一丝不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传》第六章

【译文】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独处没有人注意的时候,毫无忌惮地做坏事,当他们看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但人们早把他们做的坏事看得清清楚楚,就像看透了他们的肝肺一样,那么这种躲躲闪闪、装模作样,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通过外表表现出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必然使自己的行为一丝不苟。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是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传》第六章

【译文】财富能够装点房屋,仁德可以修养身心,心里坦荡,身体自然也安舒了。所以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做到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大学·传》第七章

【译文】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心志,这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做到心正不邪,心有恐惧就不能做到心正不邪,心有喜好就不能做到心正不邪,心有忧虑就不能做到心正不邪。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大学·传》第八章

同类推荐
  •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本集整理了对纪伯伦影响较大的人物与之互通的书信,这些书信在纪伯伦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鼓励与慰藉。在亲人中,本集收录入了纪伯伦与父亲、与堂弟奈赫莱·纪伯伦的书信,在这些书信中,纪伯伦传递出了对亲人的浓浓亲情。在友人中,本集收入了纪伯伦与诸多良师益友的通信,表现了他们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
  •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和孟浩然都是不可多得的诗人。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他们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了下来,深得大众喜爱。
  • 小事物语(读者精品)

    小事物语(读者精品)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回家人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 就这样若无其事爱着你

    就这样若无其事爱着你

    爱情是一种遇见,不能预期,也无法等待,当它发生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是冥冥中的注定,还是前世今生的轮回?有些人注定只是匆匆的过客,而有些人,却会一步一步融入你的生活,融入你的心。那是两列相向而来的火车,他在这边,她在那边,不知道对方去往何处,只知道时间在在铁轨上奔跑,带走了一些人的苹果,带走了另一些人的云朵。那美丽的女子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似乎正是为了一朵莫名其妙的云,却不想正好与他的眼睛撞了满怀。几许哀怨伴着几许欣喜的眼神,在他的心底扎下了根。因为陌生,因为转瞬即逝,因为怕失去,就宁愿不拥有……彼此相望,若无其事。
  •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诗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普及之广泛是空前绝后的。作者宏观分析了唐诗的总体成就,精选几十首经典唐诗佳作,从时代背景、思想内涵、艺术技巧等各个角度品评鉴赏,深入浅出,别具韵味。
热门推荐
  • 龙兴慈记

    龙兴慈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界之男神军团

    异界之男神军团

    作为一名穿越者,没有主角光环怎么办?不怕,我有强大的男神军团阳光类型的盗贼、高冷帅气的剑士、神秘阴暗的刺客、憨厚老实的骑士、富贵高雅的魔法师...等等,好不容易穿越一回,要玩就玩疯一点,除了男神之外,也收几个美女,彻底来一会游龙戏凤!嘎嘎嘎!
  • 彼岸倾城:下堂王妃惹人爱

    彼岸倾城:下堂王妃惹人爱

    白色曼珠沙华,天界圣花,开一千年,花开叶落。红色曼珠沙华,地狱罪花,谢一千年,叶起花落。花开无叶,叶生无花,相生相错,独走彼岸路。—————分割线—————望不穿,流年错,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福。我如此,愿君,亦如此。—————分割线—————曲未终,人已散,酒未醉,心已碎,一曲离殇,终落尽,唯剩荒芜。—————分割线—————“瑄宸,你等着我,我这就来陪你了。”漓沫汐扶起钟临瑄宸的尸体,纵身跳进那无忧谷。钟临瑄宸,爱你一世,我不够,愿下一世,我们能够长相厮守。
  • 不能碰触的爱

    不能碰触的爱

    爱情来了,仿佛是一个初春的清晨,你的一颦一笑都像是暖春初开的花,芬芳;你的一言一语都好似暖春刚绿的草,馥郁;你的一举一动都如那暖春才化的冰河,清香。你就那样的走入了我的心房,荡漾我心,拨动情丝。浅阳淡音,犹如你给我的欣喜,在这暖暖的夕阳下,我听着时间带着悠扬的旋律,似水年华的从耳边流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唯一的粉丝

    我唯一的粉丝

    只为你写故事,只为你付出爱,一场惊天地的爱情之旅,凄美震撼人心,几度辗转,收获别样爱情,留下非凡记忆。故事丝丝入扣,细致入微,属于自己的粉丝,属于兰娜的感动。天山奇遇爱恋!
  • 天女弃妇:凤舞九霄

    天女弃妇:凤舞九霄

    慕容紫怜,凤隋国边陲小城的一名豪门弃妇,含冤身死,遭人诽谤。地球上的逍遥天女方紫嫣,重生在一场灵堂法事中,变成了慕容紫怜。她身怀逆天传承,心高气傲,踩渣男,斗妖孽,杀敌寇,战无敌!丹田蕴真凤!神兽血脉一朝觉醒,从此舞动风云,凤霸天下!世间风华尽在手,巾帼一怒万古休。她紫发流瀑,折扇轻摇,眉目传情,嫣然浅笑:你们之中,谁愿同我生死与共?天骄如龙,风流人物,听罢无不心驰神往……
  • 剑圣奇情录

    剑圣奇情录

    既无敌于天下,是屹立绝巅孤独自赏?还是不断追求苦寻突破?且看剑魔如何演绎另一段人生!世家之争、门派之争、天下之争,爱恨情仇、宿命纠缠,静听我娓娓道来!敬请关注郭克右新书《剑圣奇情录》!
  • 三生石畔不忘卿

    三生石畔不忘卿

    在世人眼中,她有着绝丽的容颜,她是高高在上的神女,她温婉,她超然,疏离的眼神中,似乎能一眼看穿你的想法。即使天地崩塌,山河尽枯,又与她何干?淡漠的外表下,有谁能懂她眼底的愁绪……她手握天下人命运,心,又该如何掌控?一世为神,再世为人,一念成魔!其实,她都可以不在乎……真心相付,到底是对是错?“不知,我用永世轮回,能否换你一颗痴心?”
  • 血战天下
  • 虐恋之别:枯萎的爱

    虐恋之别:枯萎的爱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在何时你在我心里已是秤砣,平衡这我心对你的在乎。当爱不在守护我,留给了我回忆的天空。我的心是封闭的,我的生命是灰色的,天堂才是我的归宿。可至始至终,我要的都不多,从来都只是你幸福就好。爱流逝,命结束,在你怀里温暖变成冰冷,我才发现,这么多年,我的爱只为你而存在。QQ群:279512998(群名称:虐恋之别:枯萎的爱)加群验证消息请写作者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