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1400000026

第26章 高攀龙与晚明朱子学的复兴(1)

晚明的“朱子后学”,站在纠流弊、辟佛道的立场上,重新提出朱子的实学学问。以东林派的高攀龙为例,他试图救正王学流弊而重倡朱子,以致出现“调合朱王”的思想融合形态,为明清之际“由虚入实”的思想提供了转向的契机。以往大多数论者皆以清初学者的论点来审视晚明的思想,本文希望能暂且跳脱这种“回溯性的构造”,不以清初思想来回溯晚明思想的发展动态,而是回到晚明多元的思想情境与氛围,重新理解朱子后学与阳明后学在不同思想意识竞争底下,如何相互鼓荡,以此探讨高攀龙在“静中格物”、“明善见性”及“理心一体”论述当中,如何呈现“由王返朱”的意向,并为晚明朱子学的复兴注入一股力量。

(一)晚明朱子学复兴的思想背景

晚明思想的多元、混杂,不只表现在儒释道合流的层面;由阳明后学、朱子后学,以及湛若水后学组成的儒学学圈,在官学或民间学术界皆有不同程度的互动、交流或对抗,形成一种相互交融、鼓荡的思想状态。但以今日研究成果而论,众人对晚明思想的窥探,多着眼于阳明后学末流之习,而加以鞭挞。其中援引的资料,不少是来自程朱学的扞卫者,大部份更是出自清初学者的批评。所以这里头的学术“门户之见”或“回溯性的构造”的历史评价问题,也许是值得警惕的。以往论者常把晚明玄虚与浮狂学风归咎于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黄宗羲也说泰州学人“多能以赤手搏龙蛇”,“非名教之所能羁络”,大抵描述出该学派狂狷、不守师矩及近侠的总体印象。近人劳思光先生更严厉酖酖的,认为泰州祖师王艮必须对晚明思想的混乱负责任,劳先生说:“泰州学派日后有颜山农、何心隐之流,随利欲之念而横行无忌,皆心斋混乱不明之说所启也。黄梨洲但谓诸‘非名教所能羁络’尚属宽恕之词。实则颜何诸人荒诞邪僻,但凭意气横行,全失儒学规矩。”所以批评王艮:“为阳明之旁支异流”、“启后学之大颠倒之迷乱说法”。但清初学者李颙却指出泰州之学“流播海内,火传无尽”,说明了泰州学派的讲学势力以及为大众所接受的程度。究竟当时的学术氛围如何?师事泰州耿定向的管志道以下这番话,无疑具体的反映了当时学术界的思想情境,针对当时的学风流弊,《答吴处士熙宇书》中记载说“其端有三”:

唯流弊之所趋,有悖于洙泗正传,吾不得不以为创焉。其端有三,一创于拘儒之不善学程朱者,影性真而讹天道,此非所以究竟圣学也。再创于狂儒之不善学阳明者,染禅而忽庸德,此非所以维圣学也。三创霸儒之不善学心斋者,张学帜而煽游风,此非所以收藏圣学也。之三者,皆以为洙泗正传,而不该不偏,不中不庸,总是圣学之流弊。

颜钧唯不善学心斋,而陷于缧绁;梁汝元又不善学颜钧,而三于杀身天乎。

“拘儒”、“狂儒”与“霸儒”,很形象化的勾勒出三种不同的儒者形态,但也是病根所在。据管志道的观察,当时学术学风败坏的根源在于“影性真而讹天道”、“染禅而忽庸德”以及“张学帜而煽游风”,是各学派在工夫实践上都出现了流弊。学朱子的拘儒,持敬太过,以影为性,无法真正把握性理,却讹称之为天道。至于学阳明的狂儒,又多坠入禅,不但流于狂荡,也失去对儒家德性的把握。但管东溟批评最重的,还是泰州学派的门徒,指他们不但标榜学帜,各立主张,开启到处讲学风潮。管志道认为这应是王艮开启了“张皇素隐行怪之端”,“移空门之讲场于儒门”与“禅家学风”的结果。

依学术传承谱系而言,管志道是耿定向的学生,而耿定向师从何心隐,所以管志道应归属泰州后学。黄宗羲《明儒学案》把他与颜钧、何心隐、邓豁渠等人列名于《泰州学案》,却未有专论,可略见黄宗羲对行为张皇、主张三教合一或援佛入儒的泰州后人,持有意见。

而管志道向来被认为是提倡“三教合一”最有力者。不过管志道特别处,在于不恪守师道,他算是同门当中批评王艮、颜钧、何心隐等人最激烈的一位。他也曾经严厉批评与王龙溪并称“二溪”的罗近溪“以博大圆通为教体”,导致一种“不儒不禅”的立场;再加上“堤坊不密、门墙太滥”,使不少读书人缘饰经史以追求利禄,“儒习之伪”沿此而生。作为泰州一员,管志道能清醒洞察及不讳指出种种弊病,实是难能可贵的。

另外,作为朱王后学以外的第三股势力,湛门后学许孚远说道:

近世学者,恒以朱王两先生致知格物之说,争衡聚讼其流之弊,至于身心割裂、知行离畔为斯道病。我朝王文成先生揭致良知三字,直透本心,厥旨弘畅矣,乃其末流侈虚谈而勘实行。

许孚远拈出“身心割裂、知行离畔”,确是扼要指出朱王后学所引发的病根。前者在本体上把心与理分成二事,后者却在本体与工夫关系上又无法合一。至于末流,更是重虚谈轻实行,但他没有直接点明是泰州诸子所行。许孚远向来“恶援良知者以入佛者”,与罗近溪、杨复所与周汝登等不时龂龂相争,但他对王艮之学却是持肯定态度的,曾说:“心斋之学,养孟子浩然之气,其于学孔氏之道,盖亦庶几焉。”

至于东林学派的顾宪成,则把晚明学风归咎于“无善无恶”说的流行:愚窃谓惟‘无善无恶’四字当之。何者?见以为心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也,合成便成一个‘空’。见以为无善无恶,只是心之不着于有也,究竟且成一个‘混’。空则一切解脱,无复挂碍,高明者入而悦之,于是将有如所云,以仁义为桎梧,以礼法为土苴,以日用为缘尘,以操持为把捉,以随事省察为逐境,以讼悔改过为轮回,以下学上达为落阶级,以砥节砺行、独立不惧,为意气用事者矣。混则一切含混糊,无复捡择,圆融者便而趋之,于是将有如所云,以任情为率性,以随俗袭非为中庸,以阉然媚世为万物一体,以枉寻直尺为舍其身济天下,以委曲迁就为无可无不可,以猖狂无忌为不好名,以临难苟免为圣人无死地,以顽钝无址为不动心矣。

“无善无恶”的漫延,其实是王龙溪“四无句”提倡的直接影响。

龙溪把“心”、“意”分成“先天”与“后天”,教人从先天心体上立根,从“无”处立根。他否定后天的工夫,以为没有功夫才是真功夫。更确切的说,他认为不能如钱德洪所说要从“意”上立根,因为心体周遍流行,即体即用,本无对治之对象,所以反对随处对治,渐循入悟。

后来“无善无恶”更与佛教的道理接榫,形合一种儒佛的混合形态。

顾宪成对“空”的批判,就有指涉佛教的“空”义。至于说“混”,乃是针对当时一些玩世或媚世之流,假无善无恶依附于“君人之道”。其实当时的学者,都花了不少心力在厘清儒释的判别问题,只不过在援佛过程中,又有轩佛轻儒、崇佛崇儒,辟佛又实崇佛等不同形态,情况复杂。

从三种不同的侧面铺展晚明的思想情境,较可真实的把握当时学术弊病的原由。这是因为一种思想的复兴,并非是砰地一声而生,常是有所“触媒”;它的屡起屡伏,除了牵扯思想内部发展的问题,也无法忽略它对时代环境的一种反应(response)。由此而言,论及晚明朱子学的复兴,我们固然可以从政治上学术权力的争夺,找到直接催化的动力,特别是在朝廷官员对阳明“从祀孔庙”的争议与角力场域,也展示朱王势力的消长。但更根本的问题,一个时代思潮的兴起,是从“他前面的时代反动出来”的,那我们有必要思考,明代经历了几重的思想变化,在不同思想意识的竞争底下,何以程朱的学问再度在晚明获得青睐,他们藉以复兴的反动立场与思想基础是什么?

唯有把这一层学术脉络疏理清楚,才能解释高攀龙提出朱王调合的必要。追根溯源,我个人认为,这一切恐跟王学在后来思想衍化与分歧过程中,所形成的心学内在的危机——“光景”有极大的关系。

纠流弊:光景与“现成良知”

“光景”一般是指静坐中所见到的“幻影”,它或者是炯炯之“光”,又或只是稍现即纵的“影子”,两者都是本体显现的假象,不是真实的道德实体。倘若把“光景”当作一种话头,终日念兹在兹,以幻为真,以为掌握了流行之道体,着之于“景”中,流连于虚明之中,即是“玩弄光景”。王阳明自提倡良知学后,在讲学中常提掇“本体”

二字,如说“良知本体”、“心之本体”、“天之本体”等,都旨在突显“心”或“良知”的主体与主宰地位。可是后来的学者却把“本体”对象化,热衷于把捉炯炯本体;把道德主体视为把捉对象,不但把心体“凝固化”,使“良知”失去随感而应的流动特质,心的自由与活泼生机也受到破坏。泰州后学周汝登就批评说:“犹有掠虚影者谓良知,沦于空寂,少却躬行,执一隅者谓良知,已属后天,未是本体。”“虚影”即是指“光景”。当学者缺乏践履工夫,不知以“知是知非”的“昭灵之心”为根据,就会把虚幻影子当成“良知”。

明代心学家多半经历过神秘或奇异的悟道经验,境中情景瑰丽耀目,不时出现光影之类的影像等;又或静坐中觉心体呈露,见炯炯之光,所以后人多半相信“炯然本体”必是“有迹可寻”。而静坐中“体认本体”原是心学法门的入学工夫,可以收摄精神,克制心的漭荡。心学家认为要先在心体上用功,体认本然之天理,才可在日用人事情变中验证普遍流行的天理。可是儒者或是心体未透,或执着于“把捉本体”,甚至花费言语来描述本体,终陷溺在“静中光景”及“本体想象”窠臼。到了晚明,注重“本体境界”而疏略“工夫境界”便成为学者普遍的病根。许孚远所指的“知行离畔”,便是这个原因。

玩弄光景的弊病,与王龙溪提倡的“现成良知”与强调“无善无恶”的先天之学也有紧密的关系。王龙溪信得及“良知”,相信“现成良知”能随时随地发挥其作用,于是强调“良知”的天赋性,曾说道:

“自然之觉,良知也。”指伴随天赋而来的明觉,即是主体的“自觉意识”。龙溪的思想对晚明思想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他的“现成良知”

转至泰州学派,就成为“见在良知”。王艮说:“良知也,性也,一也。

识得此理,则见见成成、自自在在,即此不失,便是庄敬。”后学王栋也说:“吾人日用间,只据见在良知,爽然应答,不作滞泥,不生迟疑,方是健动而之易。”泰州后学更强调心体的自由脱洒和优游自在,“率良知”而行,无疑加剧了玩弄光景的风潮。可说是应验了黄宗羲所说:“王门有心斋、龙溪,学皆尊悟,世称二王。心斋言悟虽超旷,不离师门宗旨。至龙溪,直把良知作佛性看,悬空期个悟,终成玩弄光景,虽谓之操戈入室可也。”

2.辟佛道:援佛入儒的争议王龙溪活至八十多岁,与泰州学派诸子向有来往,他的现成良知与无善无恶说,在泰州学派诸子身上呈现不同程度的吸收或改造。

特别是周汝登极力主张无善无恶,引来湛门学派的许孚远作《九谛》与之辩论,管志道与高攀龙也多次书信往返讨论此课题。不过泰州学派多位学人的三教立场,始终成为关注焦点,像管志道曾经提出要以《易传》“群龙无首而阐潜之幽,微见龙之显大棨,救心斋之流弊”,却被高攀龙质疑他的动机,说他暗渡陈仓,试图“以佛代儒”,“拈出群龙无首,则欲暗夺素王道统”,不过是为借儒家圣人之道为佛立论的掩人耳目之举。往后高攀龙写出了《异端辨》、《答泾阳论管东溟》、《与管东溟虞山精舍答问》及《管东溟》等文,即集中反驳管志道的“三教统一”论。另外,像颜钧虽坚守儒家立场,以孔子之“仁”为学说中心,相信“夫子与回止一日克复,天下归仁”,其“大中学庸”思想的独特即是把《大学》与《中庸》视为六经之题旨而非书名,据此建立《大中学》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他却认为“宇宙生人,原无三教多技之分别,亦非圣神初判为三教”,只是人们擅自随其所知所能而判教之故,以为习儒宗旨是“读书作文获名利”,习仙旨在“符箓法界迷世俗”,习佛则为“念经嘴符惑愚民”;再加上他不避讳采用各种炫目神秘工夫,便受到猛烈的攻击。他的弟子罗近溪则在讲学中多延用佛教“因果报应”、“轮回”、“鬼界”等观念来解释儒家道理,被王龙溪评为“权法”。至于邓豁渠、李贽与焦竑三人态度是明朗及公开的,不只力挺佛教以补儒家之不足,同时也曾出家为僧。邓豁渠说“良知,神明之觉也。有生灭,纵能透彻,只与造化同运并行,不能出造化之外。”他认为“良知”无法解决生死问题,自然就往佛教里寻去;佛学基础深厚的焦竑也宣说“释氏诸经,即孔孟之义疏也”。至于李贽的争议不只是近禅,也牵涉到他的出家身份、行为和思想等。

在三教合流臻顶峰的晚明,明儒向来与僧人交往频繁,大量阅读佛典,或与道人学习养生之道,都是极平常的事。罗近溪在求道时期,好云游四方与人论学,对象之中不少僧人道士,《直诠》云:“先生于释典玄宗无不探讨,缁流羽客,延纳弗拒。”后学邹元标亦言:“时释时玄,不废参究。”周汝登就曾以幽默的口吻表示:“夫禅与儒名言耳,一碗饭在前,可以充饥,可以养生,只管吃了便是,又要问是和尚家煮的?百姓家煮的?”不过阳明后学之中仍有极力维护儒学纯粹性的学者,他们批评援佛入儒导致儒学不纯,真伪不分,如耿定向把佛教比喻为“酖毒”、“狂泉”,沈懋学则责“儒佛并阐,意已不纯”。

所以后来的学者会倾向朱子学,即是在这样思想背景中,对阳明后学进行严格的批判/反动,并重新提出穷理、格物、主敬、注重知识等想法,开始了由虚转实的一种思想倾向。

(二)晚明朱学与王学的互动关系

在晚明,朱子后学与阳明后学的互动极为频密,它可以分两个层面来看:一为在朝政治权力的对抗,二为在学术思想上的辩论与沟通。至万历中期,经过政治与学术的多次互动与整合,由泰州学派再划分出来的四个流派——在朝、狂侠、乐学和会通,尚在思想界保持势力的,只剩下在朝和会通两个。以颜钧和何心隐为主的狂侠派,在张居正的严厉打击下已一蹶不振;以王襞和王栋为主的乐学派,在三村四落间讲学也暗昧不彰,尽靠一些地方布衣推持讲学命脉。这时在野的王学,除了有一些修证派学者以外,以罗近溪、李贽、周汝登、管志道与杨复所等会通派最有学术势力。至于在朝朱王两派的对抗,特别是在朝廷为王阳明“从祀孔庙”事件上,引发两大阵营的对抗,甚至出现由朱、湛后人所组成的“联合反对派”。湛若水本属王学支派,但他的后学不少是倾向程朱理学的,像许孚远、冯从吾与杨时乔等。所以说在当时儒学的思想圈中,湛若水学承的弟子,也是另一股活跃的势力。因此谈论晚明朱子学的复兴,并不能只限从思想上着眼,许多时候,也关系在朝倾朱学者如何通过政治权力,继续巩固该思想成为官方的主要指导思想,并争取在从祀地位上,取得圣人道统继承的合法性。这样的现象需要以专论形式加以处理,非本文主旨,故仅提而不论。

同类推荐
  • “兼综百家”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一辑·第九卷)

    “兼综百家”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一辑·第九卷)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鄂温克人与电视

    鄂温克人与电视

    本书以态度与行为的微观视角为切入点,重点研究电视对鄂温克人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意向以及行为变化的影响,并且就电视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因素作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适读对象:新闻传播、心理、教育等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爱好者。
  • 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一篇好的通讯可以是一篇很好的文学作品。但通讯毕竟不是文学。在实践中,为了不使自己盲目,我注意研究文学作品与通讯作品的差异,并归纳出一些规律: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可以在通讯写作中运用,又有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不适宜在通讯写作中运用。
  •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公文写作速成手册。指点迷津,提供标准的格式、现成的思路、规范的词语。现查现用,快速写成权威、规范、正确的公文。
  •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讲述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博采知识,可以增长才干,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就如同亲炙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热门推荐
  • 再生缘之爱在离别时

    再生缘之爱在离别时

    爱过谁,又恨过谁,初见时,谁会去想结局;为你矜持,为你痴狂,然后才知道心动时不全是阳光。若即若离,是迷茫的我,不离不弃,是执着的你。相对无言,又无法转身离去,究竟是你伤了我,还是我伤了你,踟蹰徘徊,午夜梦回,只有眼泪,只有眼泪......摘自:《梦回大清》’耶律休哥,我多么希望,我们从来不曾……不曾相遇!
  • 召唤之仙侠奇缘

    召唤之仙侠奇缘

    一个现世人穿越到了东方玄幻大陆,什么都不会的他该如何生存?忽然能召唤出仙剑奇侠传的角色,冒牌孙猴子,盗版金箍棒,赵灵儿,林月如,唐雪见,蓝葵,凌波,无数游戏美女召唤,到底能不能让他笑傲异世大陆?
  • 天元霸枪

    天元霸枪

    少年云修四岁开始修炼,八年时间突破到第二阶,是一个难得的天才人物。但因为一个意外,一个神秘宝玉进入体内,导致全身真气消失,而且再也无法修炼。后来,在一次仇家上门的时候,云修发现父母居然是隐居的绝世高手,但父母在之前为了帮他封印体内的宝玉之时已经消耗了许多的力量,正是疲惫之时。父母不敌重伤,妹妹被仇人带走。云修被父母救走之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霸枪讨论群1:25389342欢迎加入讨论
  • 突破界限

    突破界限

    这是一个异界网游的故事,云凌天在普通人眼里或许只是一个游戏中的APC(拥有AI的NPC),但他们拥有自我意识,拥有自己的梦想!势必要在异界中闯出一番天地,在生命面临着就要被排除的情况之下,云凌天为了生存,只能率领着APC突破一切隔膜,杀向现实世界。PS:本书前半部分可以当成数据化的异界文来看,也就是和网游一样打斗升级方式的玄幻小说。PS:本书无比热血,通俗的说就是非常燃!让人看了之后会轻微兴奋,激动,甚至影响睡眠,所以请心脏病患者:慎入!!!PS:本书没有1111,更偏向感情纠葛,但不会出现悲剧。----【推荐】无霜新书《英雄联盟之兼职高手》下方有车位直通
  • 偷龙换凤:殿下是女子

    偷龙换凤:殿下是女子

    她本是将军之女,却不想死亡向她迈进,上天又给了她重生的机会,不料她却重生在了一位女扮男装的皇子身上,她步步为营,一步步成长,一步步走向那帝王之位,欲成为万人之上的王。他身份神秘,只知道他男扮女装只为一人,他妖娆但他的心却不拈花,当他倾心于一个“男人”时,他使出所有办法,却只想得到“他”之时,竟发现“他”是女子后,心中一直想着他的妻子应该不会“惹草”时,却发觉他不仅要和女子争宠,还得跟男人吃醋
  • 综漫之灰色的人生

    综漫之灰色的人生

    我曾品尝过灰色的果实,也曾跨过恶魔的岛屿;我曾迷失在灰色的过去,也曾迷茫在迷宫;我曾与盗贼探讨艺术,也曾思考青春的物语......无论怎样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灰色的乐园
  • 修真高手在花都

    修真高手在花都

    天才绝艳的修真高手陈如峰穿越到现代都市,成为面临高考的高中生,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陈如峰纵横都市,彪悍的人生从此开始,各种美女扑面而来,挡都挡不住……
  • 千年溯回

    千年溯回

    当哈利成为了萨拉查,回到了的千年后的世界,看着自己所挚爱的孩子们分裂,看着人们诋毁自己的学院,看着自己曾经最为尊敬的校长厌弃斯莱特林的孩子们,萨拉查将会如何做,他要如何做才能拯救他们的家,他们的孩子们。他是哈利波特,也是萨拉查斯莱特林;他是救世主,也是蛇祖;他来生于千年后,也来自千年前;他在时间的夹缝中生存,他为了他的孩子们向上天求一份生存之路。
  • 看破

    看破

    每个人都有眼睛每个眼睛都是不同的你看到的什么?当每种眼睛都不同的瞳力时你还会看到什么阴谋初露头角,主角将如何抉择,隐藏在主角身世背后的瞳力到底如何?关注《看破》
  • 亡灵共舞

    亡灵共舞

    谁说僵尸就是腐烂、恶臭、嗜血的,明明我认识的都是肌肤胜雪,香喷喷的可爱尸娘。谁说女鬼是可怕的,我家里的鬼姬可是混吃等死的萌萌腹黑小萝莉。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因为一场梦而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本以为手执传说中的金手指就可以开始霸道绝伦的总裁人生之路,只可惜天怒英才,金手指竟然是残缺品……所以猪脚只能被逼走上拯救路线。被鬼怪盯上身体的女孩?——没问题,交给我。有想法的腹黑萝莉幽灵?——不怕,我直接来硬的。请相信:这是一个严肃认真,有推理有打斗,甚至连武术、超能力都涵盖在内的灵异幻想百科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