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1400000007

第7章 东林学风的务实精神

明清实学是兴起于明末清初的强调务实、注重实用的哲学智慧,是中国哲学智慧的新的发展,具有无比岣坏脑毯明清实学的产生有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一方面,中国封建社会在明代更趋没落,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积重难返;另一方面,万历以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生长,新兴的市民工商业者队伍发展起来,明清实学正是这种社会关系变革的反映。清代明而兴,中原文化昌达之域实际上却是积贫积弱,不堪一击。学术思想尚虚玄而不务实学、实行是当时中原积贫积弱的重要原因。明清实学反思程朱理学,批判佛道和阳明心学,是反思的哲学、批判的哲学。

明清实学也是对中西文化会通之肇始的回应。早在公元10世纪,以色列人、意大利人就已泛舟汴河,从事商贸活动,自元代马可波罗对中国做文字记述开始,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只是由于后来西方资本主义炮舰相加,这种和平发展的文化互渐景象才被打破。明清实学是东西文化早期和平会通的写照,在21世纪,发掘弘扬明清实学的务实精神,有助于廓清东西文化会通的进路。明清实学智慧具有厚重的文化人类学内涵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明清实学的历史起点,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加以界定,但东林务实之风的兴起无疑是当时最为引入注目的现象。

(一)东林学产生的时代条件

明中后期社会,政治日趋腐败,危机四伏,经济日渐凋敝,土地兼并日甚一日,全国土地的七分之一为皇族、贵戚、宦官、权臣所领。在江南,甚至三分之二的土地为豪绅地主占有。作为封建社会基本生产资料的土地如此畸形集中,一方面造成广大农民丧失土地,沦为佃农,生活极度贫困化。另一方面则是封建土地所有者凭借盘剥来的财富挥霍无度,其结果必然是社会政治的腐败无救。在这种情况下,被压迫人民无法照此生活下去,统治者亦无法照旧维持其统治。但当时的国家是阉党把持朝政,厂卫横行京师,是专权加恐怖为特色的社会政治,从而极度扼杀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活力。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情况。据《明史·王宗沐传》载,当时“三家之村,鸡犬悉尽;五都之市,丝粟皆空”。在京师“穷民赤体者遍街衢矣,每近日暮,皇城左右哀号之声悲惨万状”(高攀龙:《圣明亟垂轸恤疏》)。

阉党厂卫终不足以阻止人民的反抗,15世纪后半叶至整个16世纪,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终于在17世纪初爆发了李白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革命。

明中期以来,纺织、造纸、冶铁等手工业空前发展,与之相应的城市商品经济亦迅速活跃起来。尤其在江南,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崛起。在长江三角洲等地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渐活跃,新兴的市民阶层正在成长壮大。但是,新兴市民阶层在政治上遭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经济上受到苛捐杂税的掠夺。当时,大批矿监税吏在各地野蛮搜刮,横征暴敛,市民阶层起而反抗。在东林学兴起前后,苏州、常州、扬州、荆州、徽州、宁国、广德、江阴等地,都发生了市民反抗苛捐杂税的运动。

历史处在转型期,呼唤着自己的思想先驱者。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由顾宪成、顾允成发起修复东林书院,又有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于书院聚众讲学。他们于“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明史·顾宪成传》),讨论家国天下之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名联,恰是东林学蔚为风行的写照。东林学初兴,东林书院吸引了许多志士仁人。据《明史》载,“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乡附”。以至于东林书院人满为患,竟至“学舍至不能客”。赵南星、李三才、邹元标、冯从吾、周起元、魏大中、李应升、杨涟等在朝仕官也在朝中与东林学派相呼应,“讽议朝政”。

(二)顾宪成的性善论和高攀龙的格致说

1.顾宪成的“道性善”论东林学以顾宪成首倡修复东林书院肇始,顾宪成1621),字叔时,号泾阳,无锡人。万历八年(1580)中进士,因屡次直谏一再贬职。万历二十二年(1594),因与神宗及权臣有矛盾,被革职为民,回乡后修复东林书院。其着述较丰,主要着作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等。万历年间,思想界王学末流盛极一时,周汝登、管志道等抬出“王门四句教”,特别是以其首句“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为据,认为“以性为无善无恶”、“无一物可着者,正是天下之大本”

(《明儒学案·泰州学案五》)。他们从“无善无恶”的“无”之本体出发为自己的浮泛虚玄寻找根据。要倡实学,“志在世道”(《明史·顾宪成传》),首先就要进行理论交锋,搬倒王学末流的本体论根据。

这就是“道性善”对以心体为“无善无恶”论的论辩。

顾宪成在《还经录》中说:“《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曰‘元者善之长也’。可见乾坤万物,一齐从‘善’字流出。圣人要范围天地,曲成万物,所以要培植此‘善’

字。”在这里,“善”作为乾坤之“元”,乃是万物“资始”、“资生”的根据。“道性善是说本体”(《经正堂商语》),但讲本体又离不开现实生活,“善”总是处于人的不断培植之中。既如此,性也就决非虚性而是实性,“认性为实,性在善中”(《东林会语》)。顾宪成讲“性善”

本体是“志在世道”,是以实击虚,以救时弊。

其实,王阳明强调正心的本意,是要人们端正动机,立竿见影地去行,此即“知行合一”,亦即“致良知”,其心学理路颇富讲求实行的思考。在这个大前提下,他的“四句教”是一个整体,将其首句孤立提举出来,讲本体不及工夫就混同了阳明与释道。这正是周汝登、管志道等王学末流所为。顾宪成对此判别精缜,强调“善”本体,讲求“本体与工夫原来合一”(《小心斋札记》卷十五)。他说:“吾儒之学,以至善为本体,以知止为工夫而曰致知为格物,可见必格物而后能知止也。格物乃知止以前工夫,丢去物格而则求知止之方,此异端悬空顿悟之学。”(《明儒学案·甘泉学案》

王阳明虽强调本体与工夫的一致性,认为二者“原来合一”,但他在发明目的与动机的关系时,的确有把“心”体绝对化的倾向,进而将“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列为“四教”之首。这样“心之体”成了“无善无恶”的抽象,而与先秦儒家仁善之心体有悖。此一理论缺失为王门后学推而至极,“心体”成了“空”、“无”之类,而与释道无别。

对此,顾宪成一针见血地指出:“无善无恶,释宗也。”(《小心斋札记》

卷十四)“无善无恶”空掉了儒家性善的理论基础。

王阳明解原始儒家经典,对宋儒的义理之学多有指责,而引汉儒辞章为同调,进而以正解孔孟儒学自居。王阳明的基点在于恢复先秦儒学的力行精神,这是具有深远思想文化史意义的实学理解。但他在另一方面,将“心体”抽象地绝对,偏离了先秦儒学“性善”之实践精神,由“知行合一”而“致良知”,终至南辕北辙。顾宪成的“道性善”论则具体辨析了王学背离儒学正统而滑向释道异端的思想渊源。他对先秦儒学的实践理性精神的理解是比较透彻的,个中亦见明清实学肇端之精深。

2.高攀龙格“一草一木之理”的格致思想东林学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高攀龙(15621626),其字存之,别号景逸,南直隶无锡人。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万历三十二年(1604),与顾宪成等重建东林书院,成为“一时儒者之宗”(《明史·高攀龙传》)。天启元年(1621),顾宪成病逝,高攀龙独肩其责。

四年后任左都御史,因与吏部侍郎赵南星联名弹劾阉党而被削职为民,东林书院被毁。两年后阉党魏忠贤再次制造杀灭“东林党”的冤狱,高攀龙与周贤昌、缪昌期、李应升、周宗建、黄尊素、周起元等(史称“七君子”)被捕。他以“首臣可杀不可辱,辱身即辱国”清名节,自许屈原而卧水自尽。高攀龙着述颇丰,着有《东林讲义剖记》、《周易孔义》、《毛诗集注》、《春秋集注》、《困学记》等20余种,门人陈龙正编为《高子遗书》。

高攀龙与顾宪成同为东林创始人,他们的实学思想大体一致,惟于“格物致知”知识论方面,高攀龙提出了须是格“一草一木之理”的不同主张。他指出:“一草一木是格物事,鸢飞鱼跃是格物事。”(《高子遗书·答顾泾阳先生论格物》)在他看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孔门一贯之学”(同上)。

“格物致知”的认识论问题,自宋以降成为中国哲学讨论的重要问题,乃致于南宋朱熹将其语所从出的《大学》篇从《礼记》中移出,与《论语》、《孟子》、《中庸》一并提举为“四书”,并在其后七百余年间,逐步成为官方遴选人才进行科举的教科书。朱熹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须着逐一件与他理会过。”(《朱子语类》卷十五)朱熹的格“一草一木一昆虫”之“格物”思想,是富于实践理性精神的,亦有发展为科学理性的可能,只可惜一并淹没在他的绝对的“理”之中。然而,陆九渊乃至后来的王阳明以“支离”非难朱熹,大要便在这“一草一木一昆虫”。陆王心学以“一草一木一昆虫”之“格物”为“支离”,其实是堵塞了中国科学实践的路数,曾经是世界最发达的古代文明,逐渐落后于时代,最终无力应付西洋文明的冲击。

顾宪成循王门之绪,将“一草一木”排斥在格物对象之外,认为“六经、《语》、《孟》中,未见论着此等工夫”。高攀龙依据朱熹的观点对此有所纠偏。另一方面,高攀龙也不是一般地反对王学的“正心诚意”之功。他从“万物一体”的理念出发,认为“一草一木”之“格物”与“正心诚意”是统一的,以至以为“禽对语”、“树交花”都会启发人的“浩然之气”。他认为“天地间物莫非阴阳五行”,“各自所禀”不同,要“正心诚意”,就要大至于天地,小至于草木,格致其理(见《高子遗书·答顾泾阳先生论格物》)。他的实践精神、科学理性是在程朱的基础上,循天人合一理路往前走的。

高攀龙与徐光启同庚,与他同时代的还有李时珍、朱载堉、徐霞客、宋应星、方以智等科学家和哲学家。他们活跃于历史舞台,成就了中国历史上自然科学和自然哲学最为活跃的时期。高攀龙的格“一草一木”的“格物”论,正是顺应这个时代大趋势产生的,具有厚重的历史哲学意蕴。

(三)东林学派的民主与经济思想

1.“是非当听之天下”的民主思想东林学作为明清之际实学之嚆矢,在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方面亦有其鲜明的特点。明万历前后,随着市民工商业的发展,社会民主思想也在萌芽形成。东林学人就以讲学与“讽议朝政”结合起来,经常组织集会活动。高攀龙指出:“有益于民而有损于国者,权民为重,则宜从民。”(《高子遗书·四府公启汪澄翁大司农》)这是国者民之国,宜以民为重的民权思想之雏形,已与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有所区别。

东林学人讲学“讽议朝政”的活动,亦带有反压迫要求言论自由的倾向。万历三十八年(1610)八月,当他们的集会活动遭到官府禁止时,敢于冒着危险,顶着压力,如期召开大会。一方面,他们不听任官命;另一方面,斗争方式也与农民的反抗、起义活动有很大不同,表现为较明显的时代特点。

顾宪成自诩道:“生本有二癖:一是好善癖,一是忧世癖。二者合并而发,情不自禁。是非者,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以俟录·自序》)“忧世向善”,激情勃动而不自己。他要求天下人自己作主,以天下人是非为是非,矛头指向封建****,要求还权于民。这里既不是以圣人的是非为是非,也不是以任意自心为是非,已开黄宗羲、傅山等明清之际早期启蒙主义思想之先河。

2.“工商本业”的经济思想与民主政治思想萌芽相一致,东林学人在经济思想方面提出了重工商的主张。东林名士赵南星指出:“士农工商,生人之本业。”

(《寿仰西雷翁七十序》,《赵忠毅公文集》卷四)旧有的观念历来“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动辄以“奸”冠商。东林学人提举工商为本,与农并齐,这种观念的转变具有较深刻的历史哲学内涵,反映了日益壮大的市民工商业者的社会要求,是顺应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要求新的生产关系的历史趋势提出来的。

万历前后,重工商不但是理论问题,而且是直接的实践问题。当时封建统治者对工商业者层层盘剥,压抑工商业的发展。万历二十五年(1597)始,各地设税使,由宦官充任,还直接派宦宫充当矿监。

他们所到之处,强取豪夺,无所不至其极。各地城市工商业者不断发动反抗斗争。当时正在家乡无锡讲学的顾宪成致书地方官,要求严惩税使欺榨勤索、草菅人命的罪行。高攀龙则提出制止矿监税使横征暴敛的实施对策,即将开矿及税政从宦官手中夺回来,转交给地方官,确定合理的税额,减轻工商业者的负担。他还提出“省民间之浮费,不亏国家之正额”(《高子遗书·四府公启汪澄翁大司农》)的主张,办法是改实物税为货币税,以便于衡定税额。东林学人的“工商本业”思想与社会实践如此敏锐地顺应历史发展方向,与他们中的许多人处身工商业活动有关。顾宪成其家就是无锡的商人,高攀龙祖辈就以治商为家。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罐装技术尽管在野蛮的战争背景中生成,但这种技术的出现却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于是,我们便一度生活在“罐装”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地享用几乎所有经过防腐处理的食品和饮料,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地欣赏那些能够永久“储存”的各种艺术品。但是,在人们享受着“罐装”技术的泛化所带来的无限便利的同时,却逐渐发现原来这些被封装起来的食物都已失去了原初的味道和色彩,那些鲜活的或朴素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远去。
  •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深化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浙江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媒介地理思想、试图建立媒介地理学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运用媒介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天学地学人学同源”的思想,坚守“天地人媒”整体互动、和谐平衡、共存共荣的研究方针,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中外媒介地理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媒介地理学中的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和尺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媒介地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描述和阐述,为科学了解、认识、研究和实践媒介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理论视维。
热门推荐
  • 守护爱之约

    守护爱之约

    王俊凯和翎依,易烊千玺和翎雪,王源和翎柔,小时候都发生了事情,十年之约定,能否再见
  • 兽妃很嚣张:误惹妖孽邪王

    兽妃很嚣张:误惹妖孽邪王

    【更新不定,入坑慎重】一本《混沌诀》,一颗古灵珠,谁说无源力体质是废物。丹药很珍贵吗?给你一车,拿去当糖豆吃。九级妖兽很稀有吗?来,我带你去看我的动物园,里面最差的都是九级妖兽。敢惹我,打的连你妖兽都认不出来你。“夫人,夜深了,该就寝了。”一禽兽笑嘻嘻的向前走来,“你,你别过来,别过来,在过来我让你终身不举。”妖孽又一点点向前,“夫人,你舍得吗?”“谁说我不,,唔”
  • 烟雨蒹葭

    烟雨蒹葭

    【作者第一次写文,希望各位哥哥姐姐们多捧捧场!多多的支持我!我一定会更加的努力的!此文的篇章有长有短,有喜有悲,有笑有泪,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我宁可我们不曾相濡以沫,我但愿我们从来就相忘于江湖。谁说的这只是一次必然经历?对于你来说,幸好,只是一段旅程。对于我来说,尚好,纵然一生难忘。相濡以沫无疑是种痴念,只求远远望上一眼,然后相忘于江湖。文绉绉的语句全抛去,最后只剩下一句“我,想你”
  • 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妈妈播种什么,决定孩子收获什么!犹如一句谚语所言:“那双推动摇篮的手,也在推动着人类的未来。”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教育大都来自妈妈,妈妈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妈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决定孩子的未来!
  • 大话西游之猴王归来

    大话西游之猴王归来

    三藏:”空空,你可知为何这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悟空:”.......“三藏:“空空,你可知为何这芸芸众生,都要皈依我佛!”悟空:“......"三藏:“空空,你可知为何这诸天神佛,受万世敬仰!”悟空:“呔!吃俺老孙一棒!”这一棒,我要这天地都灰飞烟灭;这一棒,我要这芸芸众生都烟消云散;这一棒,我要这满天诸佛都化作尘埃;这是一个猴王取得真经,得去紧箍咒,一棒子敲死唐玄奘的故事,也是一个猴王重走西天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重取真经的故事。
  • 英雄联盟之剑豪传说

    英雄联盟之剑豪传说

    亚索以风为剑,为国而战,以此而自豪的他一直认为自己,疾风剑豪,应该是一个被歌颂的英雄。却未曾想一个阴谋便让他背负起万人唾弃的骂名。让他陷入逃亡,逃出他拼死保护的国家从此,一柄长剑、一支竹箫、一壶美酒便是他的全部。树叶的一生,就是为了归根吗?亚索不知道,他只知道,这个故事还没有完结。他还在寻找回家的路,那怕灭亡之路短的超乎想象,他也要寻找往日的荣耀,寻找永世不忘的初心。长路漫漫,唯剑做伴。且随疾风前行身后亦须留心。“我遵循此道,直至终结。”
  • 重生之怜情忤殇

    重生之怜情忤殇

    一个人的人生旅程,几段爱情的无意镶嵌。他们都是不曾想过幸福的人,幸福是绝望时刻的甘泉,可是那甘泉不是真实的。他们也不想要那么简单的没了一生,所以痛苦的活,也是活啊。这是一群没有想过幸福的孩子,那东西太奢侈,想着就会抽断生命的血液,会看着自己干枯而死。原来这样恐怖的幸福面纱下,爱这样美好。雨华只是个过客,无意的见证了他们的爱情。无意的唤醒那延续爱的情。原来,阿弥陀佛,把我扔这终究不是由我舒服的。
  • 韩杍辰你哭一下好不好

    韩杍辰你哭一下好不好

    嘤嘤嘤(。??)ノ还有大家希望后面怎么写的可以加QQ发给我QQ1796730564,小萱子会采用的╮(╯▽╰)╭因为小萱子住校所以只有放假才可以可以更新大家不要嫌弃哦。残落的夕阳余光不经意间洒落在了阁楼的阳台上,阳台上的女孩正仔细地翻阅着一本厚厚的相册。手指刚好触碰到了那一缕夕阳的余光……回忆涌进了她的脑海。八岁,她会为了一件生日礼物对着青梅竹马的男孩说喜欢他。十岁,她对男孩说“晗哥哥,等我们都长大了你就娶我好吗?”男孩听完这话先是一愣,随即笑而不语,只是宠溺的用手掌揉了揉女孩的头。
  • 解梦1001

    解梦1001

    本书以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包括荣格对梦里隐藏的原型的解析和弗洛伊德对人类本能的解析。从飞翔、奔跑,到电脑、蝴蝶、火山,本书解析了1001种梦的元素和符号,学会自己解梦吧!
  • 霸气美女上司

    霸气美女上司

    草根女孩不愿低头,被发配到了一个贫困的山乡,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向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