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8700000021

第21章 境界禅——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1)

1.虚空的境界

禅师开****是一件很郑重的事情,往往只有那些真正悟道的大师才有资格开。在****上,人们能听到一些深刻的见解,能领悟到禅的真谛。慧忠就是这样的禅师,因名气远扬,他的宣讲以深刻而启人开悟着名。

慧忠的****经常引来达官显贵的参加,甚至唐朝皇帝也参加了。一次,在皇帝的再三要求下,慧忠开了一次****。在****中,慧忠说:“今天我们****的主题是‘虚空’。”这实在是个很好的题目,可以震醒那些偏执的人们。其实,皇帝是没有开悟的俗物。因为皇帝不能明白,禅家的真谛是要自己去修证的,而不是单凭讲解就能使人开悟的。所以慧忠用了这个主题。

****开始后,慧忠禅师只是静默。安详地看着天上的白云,不时有鸟儿飞过,又轻盈地飞走了。皇帝并不注意这些,只是提问题,向慧忠问了许多问题。最后,皇帝终于发现,禅师根本没有看自己一眼。

皇帝非常的愤怒,大喝一声,揪住慧忠的衣服说,“无论怎样,我总是大唐的天子,你居然不看我一眼?该当何罪?”

慧忠不疾不徐地答道:“皇上可曾看到虚空?”

皇帝一愣,但心中的愤怒并没有平息下来,于是就说道:“看到了,又怎么样?”

慧忠仍然态度安详,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在他那儿停止了。连皇帝愤怒也在他的心中留不下什么痕迹。他不疾不徐地问:“那么请问陛下,虚空可曾对你眨过眼?”

[禅中智慧]

虚空在禅家真意中是一种境界,在茫茫世间,如果将什么都装进人们的心中,那人们的心一定还不如一锅粥清澈。人们就会背上沉重的负累,过着病魇魇的生活。

2.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阐阳慧忠做了国师,一方面使得禅道在世上盛行开来;另一方面有一些所谓的道士、“尊者”自告奋勇地说自己是一代奇人,想进宫替皇上宣法,讲解道理。实际上,他们是慕着荣华富贵去的。

有一个太白山的道士就是这样的。他宣称自己是一代奇人,能看山气,识地脉,可谓是阴阳卜卦无一不精。于是皇上接见了他。这天,天气很好,白云悠悠地在天上飘着,空气明净。

行过参拜之礼后,皇上就将目光转向了慧忠禅师,要让他来验证一下。

道士面对着他时,头颅高昂,捋须作态,似乎连朗朗白日、浩浩青天都没有放在眼中。慧忠国师并不介意,世间的万物本不在他的心中。他问道士:“请问山人,你能看山气,你自己住的太白山是雄山,还是雌山?”

道士愣了一下,支支吾吾了半晌也回答不出个所以然来。

慧忠又问:“你识地脉,你看脚下的地脉如何?”

道士心想这容易,就说:“待我掐指一算就明白了。”慧忠知道,他算出来也不过是什么歌功献媚的话,就用拂尘在地上轻轻划了一横,问道:“这是什么字?”

“一”

“‘土’上划‘一’明明是个王,如何是‘一’?”

接着又问:“你精通算法,请问三七是多少?”

“二十一。你也太小看人了!”

慧忠笑道:“三七和则为十,如何是二十一?”

道士愣在那里。慧忠接着说:“我并不是戏弄你,而显要打破你的成见。告诉你吧,你所学的只是外道,不能理会得人生的真谛。你的最高境界也不过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有何用呢?我要告诉你真正的大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超越外物的执,解脱人生的烦恼,那才是真意!”

[禅中智慧]

“见山非山,见水非水”,是禅的至高境界。它是一种超越感知的境界,不受任何羁绊,不困于一切外物。

3.万法皆空

天皇道悟跟随径山和尚参禅五年,始入禅门。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功德到了什么境界,也想知道更深的禅理,就各处云游,找禅师印证。到了马祖道一处,经印证,得马祖认可,就以为悟道了。马祖本就是开通的人,求轻松,也不计较。后来,天皇道悟又到石头希迁处,以印证自己所修。

石头希迁是个严肃的人,就仔细考较他的功德。石头希迁坐在蒲团上,安详地敲着木鱼,两眼入定般地看着道悟,像是看透了一切一样。他还没开口开示,就问道:“如果超脱定慧,请问还有什么法?”石头希迁答追“我这里本来就没有什么奴隶,根本谈不上什么超脱?”

道悟思考了,还是不明白石头希迁的意思,就说:“我还是不懂。”

石头希迁又问道:“你懂得虚空吗?”

道悟想了想,说:“这一点,我早有心得。”看到希迁正在笑,就停了下来。

石头希迁说:“想不到,你还是个得道之人呢?”

道悟一听,觉得话中有话,就怯怯地说:“不!不!我还没有得道。”

“这个嘛,我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道悟感到很是委屈,就说:“你没有证据怎么就轻视我呢?”

“你的身体就是证据。”

道悟觉得这和尚有点不着边际,就不想再和他说,顺口口接道:“就算你说对了吧,可是,我要拿什么去教导后人呢?”这时,只听石头希迁一声大喝:“请问,谁是我们的后人?”

[禅中智慧]

万法皆空有时禅悟的境界。这空就是随性自然,不可以,不执着,不强求。万法平等,万法皆空,悟道者即是佛。

4.机锋

经过了少年时候的遍访明师,青年时候的四海行脚,雪峰义存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禅,什么是真正的真谛。他终于有了佛心,心无挂碍,安详地看着人世中来来往往的人群,看着天上去而又来的鸟和常年不歇的云。门下已经聚集了上千弟子。

有一个年轻弟子问雪峰义存:“请问师父,如何入禅门?”

“我宁愿粉身碎骨,也不愿蒙蔽任何人的眼睛。”雪峰义存说。

一个觉得有些证悟的弟子这样问道:“师父,什么是古潭寒泉?”

雪峰义存说:“即使你瞠目而视,也看不到底。”

“饮水的人怎么办?”弟子问。

雪峰义存说:“他不用嘴饮。”

弟子往往惭愧而去。他们都觉得老师的话机锋太利。其实,义存禅师和其他的禅师互相印证时也是如此。

三义禅师问他修行的功德方法时说:“用网都网不起来的金辚,你该如何用饵,如何下丝?”

义存面无表情,冷冷地说道:“等你出了网,我再来告诉你。”

三义禅师不禁心中有些恼怒,就说“想不到门下数千弟子的雪峰禅师连话头都不知道。”

义存禅师并不见怪,只是安详地说:“噢。真对不起!我做方丈的事务太忙了。”

佛堂沉默了下来,只有敲打木鱼的声音在空阔的大殿上回荡着。过了很久,三义禅师又问道:“你从德山宣鉴禅师处学到了什么?”

“空手来,空手去!”义存答。

雪峰的机锋就传扬了出去,很多人心中都想挫折一下他。连他的弟子也有这种想法。一天,他的一个弟子,就决定去当面问他。这名弟子自觉智慧过人,功德独到,又生性勇猛。这名弟子来到雪峰义存的前面,先拜了一下,就问道:“请问师父,假如箭露了锋芒,那时该么办?”

“才气凌人的射手不能中靶。”义存禅师答道。

[禅中智慧]

机锋是禅门的一种警醒方式,它可以一语挑破人们心中的迷雾。你悟到了机锋的真意就打开了成佛的大门。很多人以为机锋就是要针对别人,要争胜,其实错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没有机锋才是真正的机锋。

5.一丝不挂

赵州从谂禅师悟道以后,就在众僧人的请求下做了观音院的住持。除禅的一贯主张一样,他更加主张人要抛却妄念,心中明净澄澈,以至于生活在一个没有烦恼的世界中。这一天,在观音院的佛堂上,赵州禅师就是这样说的:“世界,人生就好比明珠握在手里,黑的就显示成黑的,白的就显示成白的。一切心无所碍。我把一根草当做佛祖的丈六金身来使,把佛的丈六金身,当做一根草来用,也是心有佛性。不要执着于求找菩提,菩提就是烦恼,烦恼就是菩提。”

在佛堂里,赵州禅师的声音在响着,还有一丝余音从天际袅袅传来,似乎一切在这样的声音中都空明了起来。这时,一个僧人间道:“师父说菩提就是烦恼,不知这菩提是哪一家的烦恼?”

“菩提和一切人的烦恼分不开,求了就是烦恼。”

这僧人不解,就又问道:“怎样才能避免呢?”

赵州禅师知道这弟子的心中已经有了执着和妄念,迷误在语言的障碍中,就大声的问到:“为什么要避免?”是啊,没有烦恼就无需避免了。

没过多久,这个弟子又来到赵州禅师的面前。这次他想求证自己的修行如何,就问赵州禅师:“如果能做到心中一丝都不挂,是否我就参悟了禅理呢?”

赵州禅师就问他:“不挂什么?”

“不挂一丝。”他觉得,一丝不挂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了,说时脸上还有着一丝的笑意。

这时只听赵州禅师大笑着说道:“这不,又挂上了吗?”

在你想着“一丝不挂”的时候,烦恼丝已经悄悄地爬上了你的心头。

[禅中智慧]

所谓烦恼,指有情众生的身心发生烦、乱、恼、惑等妨碍觉悟的精神迷惑。只有一丝不挂,放下即是轻松,放下就是解脱。

6.一切现成

在罗汉桂琛的开示下,法眼文益终于破除了心中的执着。他的修行境界就更高了,但是他仍然愿意四处行脚,就去辞别罗汉桂琛。罗汉桂琛知道他的心中再没有执着和烦恼,就高兴地送他出门。

在寺院门口,罗汉桂琛突然问道:“上座曾经说过‘三界唯心,万法为识’,请告诉我这块石头在心内,还是在心外?”他指着寺院门口的一块石头,眼睛热切地看着这仅做了几天的弟子。

法眼文益一听,就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外无法,当然是在心内了。”

罗汉桂琛又缓缓地问道:“一个四处行脚的出家人,为什么要在心里头安放一块大石头呢?”

法眼文益一时语塞,僵立在寺院外的地上。无法回答,于是,他便放下包裹,留在地藏院,再向罗汉桂琛禅师请教难题。这一呆又是一个多月。一个多月来,法眼文益每天向罗汉桂琛请教,但每次呈上心得,罗汉桂琛都会对他说道:“佛法不是这样的。”

法眼文益终于再也找不到什么说法,理尽辞穷了。他就跟着罗汉桂琛参禅打坐,默默地感受着佛堂的空明和宁静,听着木鱼的回音。又一天,他又忍不住了,就问:“师父,你说什么是佛法呢?”

“若论佛法,一切现成。”罗汉桂琛安详地回答道,说完继续自己的参悟。一瞬间,法眼文益也听到了木鱼的回音和佛堂的空明和宁静。

[禅中智慧]

佛法一切现成,人们总是向外去找。禅不是要求沉重的智慧,也不是求得庞大的智慧。在禅的世界中,禅师要的是一种通透和空明,要的是一种放下和解脱。

7.足音

在世人的心中往往觉得禅师的生活无忧无虑,幸福自在;觉得禅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好像悟了禅就如同吃了仙丹灵药一样,能一下子提升生命的境界,过上美妙的生活。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俗人的烦恼多是自找的。他们庸俗、痛苦是因为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执着于外在的求索,竟至于忘了生命的本来意义。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商人,他对禅有一种深深的崇拜,因为他在生活中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事情缠身,不能过上自在的生活。有一天,他终于下定决心去寻找禅师,求得生活快乐无忧的秘诀。

他听说附近高山中住着一个着名的禅师,就上山拜访。山景还算优美,野花满地,怪石偶现。山上静寂,不时会有一丝风声从山谷口传来,除此之外只有自己的脚步声了。他就听着自己的足音,看着色彩十足的野花和山谷上空时不时飘来的浮云,找着禅师的住处。

他终于找到了禅师,向禅师说明了来意后,问道:“大师,我想参禅,如何才能入门呢?”

禅师就问:“你来的时候可听到自己的足音了?”

“听到了。”

“那么,你就从这听到的足音进入禅门之径吧。”禅师微笑着对他说。

[禅中智慧]

“空谷足音”正是一种禅家境界。不自觉间扣响自然的声响,体会到生命的本常;同时,那样的空灵和悠远自有一番诗意在其中。

8.维摩居士何在

广慧和尚在真觉禅师门下修行了很长时间,但是总不见长进,心中苦恼异常。同时,他也更加用功和参学经书。一天,他正在僧房中读经书,读的正高兴处,正觉得大有收获,他的师父真觉禅师进来了。看他这样高兴,师父就问他:“你在读什么经书?”

“《维摩经》。”

“经书在这里,维摩居士在哪里呢?”

广慧和尚一下子就愣在那里了,刚才的高兴劲一瞬间就到九霄云外了,心中更加的烦恼。自从那天后,真觉禅师的那句问话一直在他心头萦绕着,日夜不停。他告别师父,到四海云游,但仍然不得安宁。

十几年后,他来到了首山省念禅师的寺院,为首山省念的禅风吸引,就在那里住下了。但是,他仍然会时不时地想到老师的问话,神色黯然。在一个晴朗的午后,他站在山上,看着天边的白云,又悠悠地想起来了。突然,首山省念来到他身后问他;“眼前白云,眼中乌云,心中做何想?”

问话勾起来他心中的烦恼,他就说:“参学多年,竟然解不开师父多年前的一个谜团。难道一生就空手来去吗?”

首山省念哈哈大笑:“拾取自家宝藏,何来谜团?”

广慧和尚只觉心头好像被闪电辟了一下一样,豁然开朗,多年的沉沉想法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多年以后,真觉禅师要迁化了,广慧和尚去看他。真觉禅师问:“经书在手,维摩居士何在?”

广慧和尚答道:“自家。”二人欣然大笑。

[禅中智慧]

“拾取自家宝藏”正是禅家的要义,所以禅风千变万化,每个禅师都特色独具;所以禅不主张死读经书,不主张以别人的心悟当自己的功德。

9.禅宗三境界

禅师将参悟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是指苦苦寻求禅的本体而不得的情形。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是指已经破除法执我执,似悟道而尚未悟道的情形。第三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指在瞬间得到永恒,无拘无束。

苏东坡有三首七绝可用来注明“参禅前”、“参禅时”与“参禅悟道后”的心得。

参禅前的境界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参禅时的心得是: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参禅悟道以后的心境则是: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代吉州青原惟信禅师说得更透彻,他说道:“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诸位,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几句话,与青原惟信禅师的三境界之说恰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独”字道尽了求索者的艰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对修行者的真实写照;“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没有经过前两个境界,就不能达到第三境界的返璞归真。

[禅中智慧]

禅是一个鲜活灵动的智慧世界,禅是一处亲近灵魂的所在之地。凡夫俗子,不妨也体味一下参禅的三种境界。

10.一动一静

南京栖霞山的栖霞山寺,被誉为是六朝圣地。

栖霞山以石刻的千尊佛像工程为最大,在无人能攀上的最高山峰顶上,有一尊站立着的佛像,庄严生动,在峰下经过的人,无不举目上视。

某年,有一信徒参观栖霞山时,见到峰顶上的佛像,就问引导的卓成禅师道:“老禅师!那尊佛叫什么名字?”

卓成禅师回答道:“喔!那尊佛叫飞来佛!”老禅师的意思是说那个山峰很高,人没办法爬上去雕刻,这尊佛应该是从别处飞来的。

信徒听后,很好奇地又问道:“既然是飞来的,为什么又不飞去呢?”

卓成禅师道:“一动不如一静。”

信徒再问道:“为什么要‘静’在这里呢?”

禅师回答道:“既来之,则安之。”

同类推荐
  • 我们总是忘了,知足才能常乐

    我们总是忘了,知足才能常乐

    知足,并不是不去努力,相反,知足是对自己有相当的认识之后,知道自己的能力能达到如何的程度和境界而做的一种达观的认知。没有真正经历过“生活”的人,无法真正体验“知足常乐”的境界。
  • 金钱的秘密

    金钱的秘密

    本书帮助读者对金钱有个全新的认识。包括“金钱的梦想”、“金钱的神奇”、“金钱的实现”、“金钱的真谛”四部分内容。
  • 中外名人与青少年谈金钱哲学

    中外名人与青少年谈金钱哲学

    本书引述中外名人名家的故事,讲述他们对于金钱的态度,以及财富从无到有的过程。内容包括:李嘉诚:回馈社会才是真“富有”;巴菲特的捐款;比尔·盖茨的理财之道;美国石油大王管理儿子的“钱商”等。
  • 曾国藩三论:做官做人做事

    曾国藩三论:做官做人做事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很少有人像曾国藩那样,获得的评价是天壤之别,敬爱与痛恨。推崇与指责,同时加于一身。爱之者说:曾国藩老成练达,深谋远虑,终成大业,是国家的脊梁。恨之者说:曾国藩老奸巨滑,心术多端,深不可测,是封建官场中的“老狐狸”。如果去掉措辞中的褒贬色彩,便可发现,人们对曾国藩其人有一个清晰而深刻的共识,一言以蔽之,就是“老谋深算”。《曾国藩三论——做官 做人 做事》将曾国藩一生中为官、做人、做事的智慧加以研究,融合现代社会成功人士的经验,与所有有志于成就大事的人共享。
  • 和马云一起创业

    和马云一起创业

    本书结合马云创业的经历,为正在准备创业或刚刚起步的人以具体指导,成就人们的创业梦想。
热门推荐
  • 秦梦汉归

    秦梦汉归

    简介:秦末,现代军人在神秘小岛意外回到千年前即将土崩瓦解的秦朝.凭借巍巍中华千年累积的智慧,以及卓越的身手掀开历史未知的神秘面纱.跟项羽打过架,踢过刘邦的屁股,跟韩信情谊相投义结金兰.只是,知道历史结局的他又怎么忍心英雄的陨落,兄弟的惨死!乱世造英雄,铁血铸好汉!且看他如何应对这个被他忽然闯入的世界...
  • 残花不尽

    残花不尽

    高峰后愤然而去的男人,在众人以为消失七年本应沉沦的男人,一旦归来,却以二次创业的激情,依靠曾经的资源,一举进入零售业,并成功创立了零售模式。如果你对零售业感兴趣,可以深入阅读。里面包含零售业专业技能和零售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 愁尽江南

    愁尽江南

    一个生就倾国倾城的面容,上等出生,却在十岁那年沦为下贱,走上不归路,以青春为赌注,只为了心中积藏了是十年的怨恨和信念,可结果却输得一败涂地。世事的风云,人心的诡异,使那些最深刻疼痛的忧伤,流淌在本应最美丽的年华里。一个自出世就颠沛流离,甚至不曾知晓自己的真实姓名。饱尝苦难的生命,在红尘中反复磨砺。最终,他就像岩石上的青松,强劲的风以及暴戾的雨只会使它的根越扎越深,最终长久地傲然挺立。豆蔻年华时,两人邂逅,在彼此的心中留下美丽而忧伤的回忆。八年后,二人重逢,却物似人非,形同陌路,然后他们又再次分离。在家仇国恨的旋涡中沉浮,在历经漫长的悲愁苦恨后,两人再次相遇,并终于走到了一起-------
  • 晋书

    晋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寻伴渡仙界

    寻伴渡仙界

    在李思思失恋的档口穿越到一位即将从修二代沦为孤女的五岁小女孩身上,在得到小女孩的所有记忆和家当之后,看李思思在寻找偷渡同伴的路上经历的风风雨雨。此文没有大义,没有情爱,除了朋友,女主一心修仙。喜欢看大义,爱情缠绵文的朋友请包涵
  • 情绪决定健康

    情绪决定健康

    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年轻时由于工作紧张,神经失调,身体虚弱,后来不得不去看医生,可医生没开药,只说了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只要拥有6种阳光心态,就自然不被病痛折磨。
  • 极尽荣宠:青楼花魁

    极尽荣宠:青楼花魁

    谁说只有男人才能三妻四妾,苏简晴偏不信这个邪,她也要要三夫四奴!某人不乐意了:“是是,你是女王,我愿意当你的三夫四奴,甘愿累死在床上!来吧,不要客气。”苏简晴:“……”【换血归来,宠文加点虐,咸中带些甜。】
  • 死囚笔记

    死囚笔记

    在我的前面是一个笨拙移动的庸俗、肮脏、贪婪的时代,屠杀和灭族在它里面叮当作响却从未改变。我们实际的杀戮创造了一个无效果不实际的后时代,这些在绝望中喷涌的叮当作响就像古老的洪水,如果你仔细听你一定会听到我写这笔记时发出的怪笑声。
  • 刃战

    刃战

    我是军人,用鲜血和能量保卫我的祖国。弟是名杀手用最直接的手段了解一切的恩怨。两兄弟的相撞,用彼此的了解信任完成一次次不可能的任务。军人的爱,无私的奉献。杀手的爱,过渡的执着。军人和杀手就那样速写一篇……
  • 佛说大鱼事经

    佛说大鱼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