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5000000018

第18章 附录其他基于儿童状态的沟通模式(2)

周华是单位的副总,是大家眼中的超人。他像个“救火队长”一样,公司哪部分业务出了问题就交到他手里,因为他能处理好任何随时安排的工作。他每天早出晚归,周末也办公,甚至把工作带回家里。在周华的概念里,没有“放松”这回事,也没有“生活质量”这个概念。他像一个高速的陀螺,不停地旋转。大家觉得他是百科全书,出了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一段时间后,他负责的支持部门出现人员流动率高、工作效率下降、与其他部门无法沟通等问题,他开始陷入混乱之中,超人的感觉没有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混乱。周华开始每天蓬头垢面地来上班,情绪低落,身体不断发胖。

所有糟糕透顶的游戏开始时都有一个看似“完美”的亮相,“超人形象”就是其中一种。

当超人并不是因为周华真的具备这个能力,而是他认为必须扮演成一个超人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同。最后问题出现时,他认为角色演砸了,超人的神话破灭了,自己的价值也就没了。他的心理定位会瞬间从“我很好”到“我不好”,就像一个被大人遗弃的孩子一样,以一个“流浪者”的状态出现。

自我心理状态: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周华是在“适应型的儿童状态”中,有退缩的行为,沮丧的感觉,并会从当下的情境中仔细寻找能证明自己感觉的信息来强化“我不行”的信念。此时的个体是在重复幼年某种熟悉的感觉。

漠视:这个情境中,当问题出现时,周华完全漠视了自己从前像超人一样的工作成绩,也不再认为自己有某些超人一样的能力。他回到无助的“儿童状态”,不能像成人一样思考并解决问题,也就看不到问题改变的可能性。

如何调整:

1.留出属于自己的时间。永远不要把自己塑造成无所不能的人,也不要急着在某个组织中扮演这种角色——做自己分内的工作就足以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承认自己有某些工作做不了,也承认这种“示弱”并不会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认同。

2.学会委婉地拒绝,建立自己的界限。对于自己并不擅长或很难掌控的工作,委婉地拒绝是一种双赢模式。勉为其难地承担既会让对方失望,也会让自己更加沮丧。

3.无论进入什么组织,从开始的时候就要学会给自己留有余地。因为他人往往会按第一印象来要求你。这是玩“超人游戏”的人需要记住的最重要的一点。

有一个买糖的小故事。如果有人来买一斤糖,我们在秤上放了一斤多,再一点点向外拿,这人会觉得糖称少了;反之,如果放上去八两,再一点点向上加,这人会觉得这个糖比期待中要多。所以开始的时候为自己留有余地,再一点点增加,别人会看到你的热情和主动。不要一开始努力撑着,表现得很完美,再一点点退步,这会让别人有失望的感觉。

情境4:挑剔者和批评家

在任何情况下,挑剔者都能看到事情中存在的小瑕疵并立刻指出。和这样的人沟通,我们通常感觉不舒服,但有时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因为表面看上去,他们说的内容都有一定的道理。玩这个游戏不仅会伤害自己,更会在沟通中把这种无处不在的负面情绪传递给他人。

丁丁:妈妈,我刚在电梯里看见一只小狗,特别可爱。

妈妈:下次不要和带小狗的人一个电梯,多危险啊,万一咬你怎么办?

女儿:今天去买水果,摊主推荐了一种新的瓜,来尝尝。

妈妈:一定是这个进价更便宜,他才推荐给你的,你就是傻。

儿子:毕业了,我想去北京。

父母:北京有什么好,看电视上播的,地铁都挤不上去,房子又那么贵,干什么都要排队。

朋友A:我刚在北京买了套房子。

朋友B:啊,买什么房子啊,现在这么贵,多不值,你得供多少房贷啊。还这么小,住着不方便。

女儿:妈,看我这件衣服怎么样?

妈妈:什么呀,这个颜色一点也不适合你的肤色。

妈妈:你爸爸就是特别自私,什么时候想过我啊。

女儿:我爸不是你想的那样。

妈妈:你们都是这样的,两面派,一有事就站在你爸那边。这个家,反正就只有我受苦。

玩这个游戏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境中,都有能力把气氛弄得压抑,让对方产生挫败感。但有时他又表现得似乎这一切都出于对他人的关心,甚至让被卷入游戏的人开始反省自己并不存在的“错误”。长期和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被卷入游戏的人做事会犹豫不决、畏首畏尾,生活中的快乐会越来越少。

以这种方式玩游戏的人在早年往往经历过家庭创伤。如家庭里发生了很大变故,亲人意外离世、父母离异、家庭成员中有身体残疾或精神类疾病,或者生意失败、家庭经济地位骤降等等。经历过这样的家庭创伤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咨询的人,很可能会有“再也不可能获得幸福”的感觉,对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不抱希望,长期被绝望笼罩,所以对人和事的反应多是负面的,还会把身边人积极的感受逆转成负面情绪。

与这样的人玩沟通游戏,“自由儿童状态”比较高的人可以做到不受影响,稍微弱些的人则会深受其害。

沟通游戏三差一点就成功了,除非——

这个游戏来源于希腊神话里的薛西弗斯。薛西弗斯因某些原因惹怒了众神,神为了处罚他,让他去把一块巨石推到山顶,可是每当快到山顶的时候,他就会失手让石块滚回山下。每次都是“差一点就成功了”。

玩这种游戏的人分两种:一种是让石块滚回山下;另一种是成功达到了山顶,却没有放下石头坐下来喘一口气,反而不觉得自己到了山顶。他看看四周,寻找更高的山,又开始继续向上推。等到了另一个山顶,又开始寻找更高的山——这就是生活中常说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玩这个游戏的人永远不让自己获得放松满足的状态。类似这样的信念有很多:

除非我特别有钱,否则不可能幸福

除非我有足够的权力,否则不可能保护家人

除非我工作稳定,否则不可能过上有保障的生活

除非我得到足够的肯定,否则我就总是失败的

……

情境1:努力奋斗的公务员

宋宁大学毕业后进了乡政府工作,丈夫也是公务员。两人买了房子和车,生活稳定了,丈夫想要孩子,但宋宁觉得没到时候,迟迟不同意,这让丈夫很不满意。宋宁有自己的想法:她家在农村,家中有父母和哥姐,小时候经济条件不错,但小学时父亲做生意被骗了,损失很大。大哥本来很能干,后来出车祸落下了残疾,肇事的司机逃跑了,哥哥看病花了很多钱,家境一落千丈,被村里人和亲戚瞧不起。

这些经历给了宋宁很大的刺激。她觉得要想不被欺负,只能自己手里掌握权力,所以她千辛万苦考上公务员,就是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进入单位后,她发现自己有从政的潜质,很快成为最年轻的科级干部,领导们都很喜欢自己,所以希望在仕途上有大发展。她用“政治明星”来形容自己的希望,她认为只有这样,自己一家才能在村里和亲戚们面前抬头做人。现在她每次和丈夫开车回家,给父母带大包小包的东西,已经能感觉到邻居们的变化了。父亲也经常在邻居们面前说自己女儿有多厉害,还经常主动为乡亲的事情找宋宁帮忙,她不但不拒绝,还认为这远远不够。

其实以宋宁的年龄和背景来看,她的成就已经非常不错,但她没有成功的感觉。

幼时的家庭巨变让她深深体会到那种被瞧不起、被漠视的伤痛。在那个过程中,她认为自己看到了权力的作用,所以她对权力的追逐是为了找回内心的安全感和价值感。她认为只有那样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宋宁不想要孩子可能是担忧孩子出生后也会和当时的她一样,经历那样一种无助的生活。在这种心态下,宋宁对自己的评价也有失客观,她希望成为“政治明星”,对自己政治上的潜质有一定夸大,对未来的期望也没有止境。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期望,表面看上去有方向,但永远没有终点。

自我心理状态: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人也是在“适应型的儿童状态”中,因为害怕所以极度地追求安全,并且她认为能给她安全的条件只有一个:权力。沉浸在自以为是的认知中也是“儿童状态”的一个特点。宋宁的目的也清楚:要让邻居和亲戚们羡慕。潜台词:“你们过去不是瞧不起我们家吗,现在还不是来求我。”宋宁在帮他们的过程中,有一种满足感,这是一种“儿童”的报复心理。

漠视:当“除非”的游戏出现时,说明我们还没有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和自我的价值。在这个情境里,宋宁漠视了幼年经历的严重性。她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和影响,但她没有真正感受到由此带来的安全感。在想成为“政治明星”的过程中,她已经失去了感受真实生活的能力。宋宁必须要去面对真实的生活,否则如果她一直按这条路走下去,会严重影响到婚姻生活。

如何调整:“除非”游戏夸大了某个单一条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认为那是唯一能带来安全感的。之所以有这样一个认知,是因为宋宁在幼年时直接感受到了家庭的创伤,而且父母和哥哥一定有很多负面的情绪传递给她,否则一个家庭中最小的女儿不可能出来扮演家庭的“拯救者”。另外一点,“儿童状态”的宋宁不可能以完全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发生在自己家里的事,所以这个感受就一直留在心里。处理成长过程中的创伤是宋宁要做的第一步,其中可能包含被父母忽视的哀伤、被别人瞧不起的自卑感,以及对社会不公正的愤怒。

第二步是与父母建立一定的界限。由于创伤性事件是属于整个家庭的,所以负面的情绪能量比较大。我们能看到,父母现在也在用宋宁的成功来处理自己的创伤,并且这样的要求会是没有止境的。这不利于宋宁感受自己当下的生活。

第三步是加深与丈夫的沟通,体会现在的小家庭带来的安全感和亲密感,修复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过的关注和情感。积极地表达出负面的情绪,体验新的正面情感,能让宋宁有力量像成人一样去客观评价发生在自己家的事。

情境2:勤奋的珍妮

珍妮高中毕业直接拿到大学奖学金,大学毕业接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努力工作,希望成为专业领域内的研究员……虽然同事们都很佩服她,但她总觉得“还差一点”。拿到研究员资格的时候,珍妮又把目标放在教授资格上。她常说的是,等我把这些目标都实现了,我就可以放松地生活了。但没有人知道她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整个家庭跟着她的“快节奏”狼狈不堪,丈夫觉得跟她在一起从没有生活的乐趣。

珍妮无法停止追求成功,其动力不是来自创伤,而是被“要努力”的信念所驱动。在这种类型的人心中,停止努力是可怕的事,永无止境地努力才是生活的常态。

“要努力”的信念可能来自童年期努力满足父母的习惯,“努力”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同。“努力”也可能是逃避亲密关系的一种方式,因为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就可以不用和家人亲密地接触,这是很多“不回家的人”玩这个游戏的目的——他们爬上每一座高山都好像是为了找到更高的山峰去挑战,而真正的原因是不想回家。

自我心理状态: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人好像不属于自己了,在被一个“要努力”的隐形人所鞭策。那个隐形人像一个“权威状态的父母”,时时刻刻地监督自己,而自己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认真地执行隐形人的指令。另一方面,用游戏来逃避亲密的关系,也是处于“儿童状态”里的“自卑”:“我不可能有亲密的关系,我不可能是一个好丈夫/好妻子,所以还是工作好了。”

漠视:在这个游戏中,无论是“要努力”的驱力还是逃避亲密关系的主动选择,都是在漠视问题的存在。在此情境中,珍妮一直很努力,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她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常常因为符合社会主流的文化要求,更不易被觉察。在所有的漠视中,“漠视问题的存在”是最严重的一种,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很难去改变现状。

如何调整:珍妮需要一个强大的外力刺激才有可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比如亲密关系的丧失,比如身体出现重大的疾病——当她没有能力再努力并且也不能放松时,才会去想这种生活方式有什么问题。而那时,她真实的感觉才会涌现出来。

珍妮开始尝试体会现阶段的成功带给自己的喜悦,一边努力、一边放松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其次,放松自己之后也放松对别人的要求,这样才能改变家庭中的紧张气氛。同时,亲密关系的改善也会让珍妮得到和过去完全不同的体验:原来,有安全感的生活并不需要拼命奔跑。

沟通游戏四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情境1:《甄嬛传》中的“受害者”

在《甄嬛传》中,有一个角色叫“安陵容”。她的母亲虽是正房却因年老色衰在大家庭中毫无地位,以至于到死时父亲都不肯去看她一眼。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安陵容心中永远地保留了那个受伤却无能为力的“母亲”形象:一种根深蒂固的“我不好”的心理定位牢牢留在她的心里。在整部剧中,很多时候她都以一个“受害者”的身份出现:被华妃欺负;被富察氏和祺妃欺负;被皇后利用;甚至好姐妹甄嬛的帮助也被她看成是利用。当她的父亲被华妃和其兄长陷害,她去求助眉庄和甄嬛时,因为两人没有给她预期中的回答和帮助,她由此推断出“没有真正的姐妹”。在一个“受害者”的心中,真正的姐妹是可以为她付出一切而且无所不能的,只有这样才算得上真心。在一个“受害者”的心中,“好人”的完美形象被定义得极为苛刻,这个人必须无条件地包容和接纳她,并为了帮助她付出一切,否则便不是“好人”。

“受害者”会在心里给自己构造一个“受害者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友情、没有信任,只有利益和不择手段。所以,对于“受害者”损人利己的行为,他只有一个解释就是:“我是被逼的,我是为了生存。因为我没有人可以依靠。”

在一个“受害者”的心理世界里,对他“恶”的人是自然的,对他“好”的人是因为另有目的,所以他们把所有的人都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上。

因为“受害者”的心态是如此,他就会寻找一切能够证实他的猜测的证据。没有人真正对他好,因为不可能有人达到他内心期望的“完美的好人”标准。所有的“受害者”最后必然变成“迫害者”,而他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生存。

自我心理状态:毫无疑问,以“受害者”心态出现的必然是个“儿童”。在安陵容临死之前,她说了这样一段话:“入宫后,华妃那样凶悍,皇后城府又深,连宫女都敢欺负我,我很怕。我每晚都做梦,梦见我变成跟我娘一样,瞎了眼睛,受人欺凌,生不如死。”这说明,幼年的成长经历让她内心充满了自卑,不计一切进宫的目的也是为了摆脱这个感觉。从这段话里,我们能看到一个被过去和现实吓得惊慌失措的“儿童”,当这个“儿童”的恐惧到达顶点,她会认同那些伤害她的人,甚至变得比他们还狠毒。

漠视:毫无疑问,安陵容漠视的是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她不认为凭自己的能力、善良,就有人可以真心地对待自己。

情境2:老板的烦恼

同类推荐
  • 做人做事做官:老子的智慧

    做人做事做官:老子的智慧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是一个“谜”:他来无影、行无痕、去无踪,只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只有5000多字篇幅的《道德经》(又名《老子》),从此飘然而去,不知所终。人可以老去、可以逝去、可以死去,但是思想不会这样,伟大的思想往往能够超越时代、穿越时空,只要人类不灭,它就亘古常新、巍然屹立。《老子》就是这样一部经典。
  • 没有不该承担的责任,只有不愿承担的责任

    没有不该承担的责任,只有不愿承担的责任

    不论是楔形文字,还是象形文字;不论古今,还是中外;不论家庭,还是职场。历史的变迁、地域的隔阂、工作的转换……却不妨碍我们对责任相同的理解,责任是人生命的一部分,应该承担的任务,应该完成的使命,应该承担的后果。
  • 规划人生:唐骏向左,李开复向右

    规划人生:唐骏向左,李开复向右

    现代很多大学生和职场中的人都生活在一种困惑中。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很少有人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能干什么。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更不知道如何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很多年轻人毕业后在盲目的状态下匆匆选择了一份职业、一个公司、一位老板,从事着与自己的性格、兴趣和天赋完全不相适应的工作。这样的人生,毋庸置疑,很难取得大的成功,甚至很少有人能够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其结果不是一次次跳槽,就是一次次被解雇。
  • 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独自一人,你怎能温暖?作品从心理学角度,结合现实案例,指导人们结束自恋的隐密游戏,打破孤独的墙。它提醒我们,只有真正看到别人的存在,我们才有机会走出孤独。它告诉我们,伤痛是成长的勋章、人生的宝藏,只有经历过深夜痛哭,才能真正强大起来。本书送给每一个曾在深夜痛哭的你。
  • 善于变通

    善于变通

    穷则思变,变则思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让问题迎刃而解,让人生游刃有余。四两拨千斤的睿智,败局变胜局的法宝;走出职场迷途的罗盘,告别人生困境的圭臬;战胜职场危机的利刃,走向人生成功的秘诀。山重水复+变通=柳暗花明,穷途末路+变通=康庄大道。
热门推荐
  • 终点之前

    终点之前

    关于辛圆缺这个名字,她说,终点之前,谁能知道结局是圆满还是缺憾。他笑,终点之前,辛酸苦涩都尝尽了,怎能独独缺了圆满的结局。
  • 克拉奇不拿皮诺幼童

    克拉奇不拿皮诺幼童

    不做王妃,穿越就是公主,魔法帝国最尊贵的公主。却因为克拉奇不拿皮诺禁咒伤害,只能维持幼童的年龄!那要人家怎么谈恋爱嘛!不!人家就是旷朔古今的恋情,从丑陋的敲钟怪人,到高高在上的王子皇孙,统统拜倒裙下!
  • 三国杀传奇之夺宝奇兵

    三国杀传奇之夺宝奇兵

    “就是奔着头奖来的。”“就凭你”吕布心头一冷,嘴角一翘,手中的方天画戟已然搭在面前自称穿越而来,叫安乔的男孩脖颈,哈哈一笑。
  • 鬼使冥差

    鬼使冥差

    一胎双子,本应该是一起快乐长大的兄弟俩,却因为宿命而成为敌人。神秘的秦家,特殊的时间,是谁掀起了这场腥风血雨,是谁引起了人界、冥界、修罗界、精灵界、仙界之间的纠葛不清。敬请关注鬼使冥差,给你带来不一样的都市玄幻。
  • 高脂血症用药配餐护理一本通

    高脂血症用药配餐护理一本通

    本书介绍了高脂血症的发病原因,对人体的严重危害及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祖国医学在运动、食疗、体疗和理疗等多方面的方便灾用、行之有效的调脂方安要。
  • 网游之梦行天下

    网游之梦行天下

    因为有梦,得以获得机遇;因为入梦,得以遨游大千世界;且看梦行者——梦行天下。
  • 轮回尊王

    轮回尊王

    天元大陆绝世强者叶凡因熔炼了一双神秘的眼瞳,实力竟日益减退,在圣殿被绝世强者围攻致死,于三十年后转生重生,从此纵横天下,无人可挡!
  • 萌龙,错过时间,没错过你

    萌龙,错过时间,没错过你

    他是高高在上的明星,她只是在学设计的大学生,两人甜蜜恋爱,却因一场误会,她和他分手。却不想她回国时发生车祸,醒来失忆,究竟她还会不会记得他,她和他还会不会有交集,接下来两人是否能……插播一段剧情他:丫头,起来吃早餐了她:疼…起不来……作者的微博:八月之天,如果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哦!
  • 桃源奇谈: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源奇谈:人面不知何处去

    晋陶渊明作《桃花源记》,朔回寻址,探桃源福地何在。恋恋不忘相思意,为卿折翼坠红尘!不料两年多的相处,不及两个月的陪伴。被人陷害,她这才发现原来他已不再信她。伊默对着镜语显现的故事嘲讽一笑,缘来从头至尾,竟是她错了!悲剧结尾,没有什么轰烈的过程,比较慢热。但是书很短,我会尽快给各位卿填完的。么么哒!
  • 天穹独尊

    天穹独尊

    我军必胜!万众高呼,天穹万里无云。此战,关乎诸天万界的命运,小小的少年是否能够承担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