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麦克把这一切告诉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一个教师,那天刚刚教学生如何重新界定问题,也就是把你正在面对的问题换个角度思考,甚至完全颠倒过来——不仅要跟你以往看这问题的角度不同,也要和其他人看这问题的角度不同。她把上课的内容讲给了麦克听,这给了麦克启发,一个大胆的创意在他脑中浮现。
第二天,麦克又来到猎头公司,这次他是请猎头公司替他的老板找工作。不久,他的老板接到了猎头公司打来的电话,请他去别的公司高就。尽管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他的下属和猎头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正好这位老板对于自己现在的工作也厌倦了,所以没有考虑多久,他就接受了这份新工作。
这件事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老板接受了新的工作,结果他的位置就空出来了。麦克申请了这个位置,于是他就坐上了老板的位置。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麦克本意是想替自己找个新的工作,以躲开自己讨厌的老板。但他的太太教他换个角度思考,就是替他的老板而不是他自己找一份新的工作。结果,他不仅仍然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摆脱了令自己烦心的老板,还得到了意外的升迁。
在现实的生活中,当人们解决问题时,时常会遇到瓶颈——上不能上,下不能下,进不能进,退不能退。要走出“人生瓶颈”,唯有靠创新。很多人不敢创新,或者说不愿意创新,是因为他们头脑中的得失、是非、安全、冒险等价值判断的标准已经固定,这使他们常常不能换一个角度思考。
举一个例子,假如有一个人有100%的机会赢80块钱,而另外一个人有85%的机会赢100块钱,但是有15%的机会什么都不赢。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人会选择最保险的方式——选择80块钱而不愿冒一点险去赢那100块钱。可如果换个角度来设定这个问题,一个人有100%的机会输掉80块钱,另外一个人可能有85%的机会输掉100块钱,但是也有15%的机会什么都不输。这个时候,人们都会选择后者。赌一下,说不定什么都不输。
这个例子使我们明白,平时我们之所以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常常是因为我们从惯性思维出发,以至于顾虑重重、畏首畏尾。而一旦我们把同一问题换个角度来思考,就会发现很多新的机会。
很多细节无关成败
棋错一着,未必全盘皆输
任何一项事业,一件事情,决定其成败的主要因素都是大势所趋,力量对比,主要矛盾,全局大节。至于那些边边角角的细节和花絮,最多能影响到成败的时间早晚和程度,或给成功锦上添花,或使失败雪上加霜,更多时候,则是有它不多,无它不少。就好比年三十打了只兔子,有它没它都过年。
一个去应聘工作的人,如果比较注意细节,譬如衣冠整洁,举止得当,能捡起地上的碎纸,自然会给人一个好印象,但最终是否录用你,还是靠你的文凭、履历和笔试面试成绩。一个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细节把握得再严谨,恐怕也竞争不过一个哈佛大学毕业的高才生。
一个搞设计的工程师,即便每个细节都无可挑剔,办公桌收拾得干干净净,非常礼貌地对待每个同事和老板,甚至连随手关灯、便后冲水的细节都堪称楷模。但如果他设计不出老板需要的东西,产品在市场上无竞争力,老板也会毫不犹豫地炒他鱿鱼。
在一个展览馆中展出过一架在朝鲜战场屡建功勋的战斗机,飞机上弹孔累累,一个补丁挨着一个补丁,可是它依然成功击落敌机后安全返航,因为这些子弹都没打中要害。这就是细节,无关大局。可如果打中油箱或击中飞行员,则肯定机毁人亡。这就是决定成败的主要矛盾,只消一发子弹就够了。
从军国大事、历史风云来看,更是如此。楚汉相争,最后结果取决于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指挥正误和实施的政策。霸王别姬的动人细节,只能被人传诵,令人叹息。因为十面埋伏已经布好,四面楚歌已经响起,他的失败只是个时间问题。
明亡清兴,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崇祯皇帝之死就是巨变中的细节。他究竟是上吊吊死、喝药毒死、投水淹死,还是****烧死,都无关事态进展,最多再添点戏剧性,改变不了最后覆亡的命运。
戊戌变法的失败,有人说是因为细节不慎而致,譬如错用了袁世凯,因为他的告密与投机而导致全盘皆输。其实,失败的关键原因在于保守派与维新派之间实力差别太大。即便不在这个细节上出错,没有袁世凯,也会有张世凯、李世凯,也必然在其他细节上失败。还是谭嗣同总结得好:“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人们常说“棋错一着,全盘皆输”,但如果能引起皆输局面,那就不叫细节了,而是大节,是关键。譬如失掉一个卒子,叫细节,无关紧要;丢了一个车,那就叫大节,事关全局。所以,我们固然需要注意细节,但千万不能夸大细节的作用。细节有时确实能影响成败的快慢,但绝不能决定成败的方向,不可能扭转乾坤,影响大局。
在日常工作中,如果过于注重细节,就会让我们变得谨小慎微,畏首畏尾,而影响到我们掌控全局的大眼光、大视野、大手笔。看待历史的进程,倘若把细节抬到决定成败的高度,就会以偶然性代替必然性,最后势必陷入神秘主义、不可知论的泥潭。
的确,细节以其生动、直观的特点显得鲜活,富有魅力,为人所喜闻乐见,但无论如何不要忘记,看历史要看大势,看形势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真理。
一屋不扫,未必不能扫天下
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污秽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以薛勤的观点看,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伟业,首先必须从“扫一屋”这样的细节小事做起。但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又怎能为一屋一院所困?陈蕃不去“扫一屋”而志在“扫天下”未必就错。
扫屋与扫天下乃不同之志,扫屋者,清污洗瓦,终其志,最多不过为家政师,如果让其扫天下,问其又会几许?如果非要如此“集腋成裘”,那么试问古往今来帝王将相有谁是真的从扫屋做起,然后县令、知府、巡抚……然后成为一代名相、国之栋梁的?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拘小节者,难成大器。这是真理。中国古代有名士王猛扪虱而谈,现代更有陈景润、闻一多、郁达夫,他们对于生活的细节都是毫不在意,甚至是不修边幅,这些不仅不妨碍他们的伟大成就,而且我们在谈到这些人物时,谈到这些事情时,反而觉得他们可爱,心与心的距离也拉近了不少,而对于一些神化了的人物往往敬而远之。
但是,我们并不是完全否定“扫小屋”,而是说我们不应该被一些烦琐小事所困扰,如果把自己的宝贵时间都浪费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上,那是很可惜的。相反,我们应该树立成就事业的大志,并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地为之奋斗,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成就大事业。为社会、为人民作出较大贡献,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一屋不扫,也未必就不能扫天下。
其实,一屋的空间太逼仄。放眼望去,周围徒有四壁。它就像是一个樊笼,圈住了一颗本来可以自由翱翔飞跃巅峰的心;它又如一个浅浅的泥潭,搁浅了一艘本来可以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轮船;它让人的视野变短了,却延长了成功的道路。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久了,原本驰骋奔腾的骏马也会渐渐地丧失野性,变得习惯于屈服,习惯于无聊的烦琐,习惯于无奈的驯服。
我们有多少精力和意志耐得住烦琐冗杂的小事的消耗?即使我们是天生的有远大志向的人,在这样的小屋的逼迫和挤压之下,也会使英气消失殆尽,成为一个无所作为的庸人。
因此,我们必须撞破牢笼般的小屋,把视线放到小屋以外更辽远更开阔的前方。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我们若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得心怀天下,立志高远。而不应该蜷在小屋中,昏天黑地地沉溺于无穷无尽的琐事。
走自己的路,也要看别人怎么说
善待责难,感谢批评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我们很久以前就熟知的一句话。但是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是因为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摔的跤还太少,伤得还不够重。一旦栽了几个大跟头,就会发现,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是避免受伤害的最好办法。
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前,我们都是瞎子摸象的寓言故事中的瞎子,摸一头大象,摸到一条大腿,便以为是一根柱子,摸到一只耳朵,便以为是一把蒲扇。他们摸到的只是一头象的局部,如果不听从别人的说法,他们永远不知道真正的象长得像个什么样子。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也像摸象的瞎子一样,总以为自己做的、说的是对的,却忘了多去听听别人的诤言,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结果反而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既害了自己又损害了事业。
培根说过:“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责难和批评中得来的光明,要比他从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得来的更为干净和纯粹。”
当你被别人批评和责难时,最好的习惯是以此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最糟糕的习惯是拒绝别人的责难和批评,与别人争高论低。其实,在成功者的眼中,任何批评都是防止错误的良药。
有一次,爱德华·史丹顿称林肯是“一个笨蛋”。史丹顿之所以生气是因为林肯干涉了史丹顿的业务。由于为了要取悦一个很自私的政客,林肯签发一项命令,调动了某些军队。史丹顿不仅拒绝执行林肯的命令,而且大骂林肯签发这种命令是笨蛋的行为。
但当林肯听到史丹顿说的话之后,他很平静地回答说:“如果史丹顿说我是个笨蛋,那我一定就是个笨蛋,因为他几乎从来没有出过错。我得亲自过去看一看。”
林肯果然去见史丹顿,他知道自己签发了错误的命令,于是收回了该命令。
我们都应该欢迎这一类批评,因为我们甚至不能希望我们做的事有四分之三正确的机会。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也承认他的结论有百分之九十都是错的。
卡耐基承认,很多时候他都知道这句话是对的,可是每当有人开始批评他的时候,只要他稍不注意,就会马上很本能地开始为自己辩护——甚至可能还根本不知道批评者会说些什么。但他每次这样做的时候,就觉得非常懊恼。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接受批评,而希望听到别人的赞美,也不管这些批评或这些赞美是不是公正。
那么,当我们受到不公正的批评时该怎么办?卡耐基告诉我们一个办法:“当你因为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的批评而生气的时候,先停下来说‘等一等’……我离所谓最好的结果还差多远呢?如果爱因斯坦承认百分之九十他都是错的,那么我也该受到批评,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我倒应该表示感谢,并想办法由这里得到益处。”
查尔斯·卢克曼是培素登公司的总裁,每年花100万美金资助鲍勃·霍伯的节目。他从来不看那些称赞这个节目的信件,却坚持要看那些批评的信件。他知道他可以从那些信里学到很多东西。
福特公司也急于找出他们在管理和业务方面有什么样的缺点,他们经常对全体员工作意见调查,请他们来批评公司。
所以,我们在面对别人的责难和批评时,要学会“走自己的路,也要看看别人怎么说”,如果我们有错,就一定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善于自我反省的人,能使自己的认识不断地提高,他们能放开自己的优越感,很谦卑地聆听别人的意见,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宽广。
让别人监督你
利用别人监督自己,可以使自己在意志最薄弱的时候坚持下去。在这个时候,别人就起到了刺激自己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一千多名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长达5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其中有些人后来在事业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声名显赫,有些人却一事无成,默默无闻。心理学家根据被调查者成就的大小,把他们分为“有成就组”和“无成就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这两组人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意志品质方面。
那些获得较大成就的人,常常把自己的行动目标告诉别人,在别人的目光监督中取得一个个成就;而“无成就组”的那些人,大都我行我素,不接受别人的监督和批评,以至于在时光中悄悄磨灭了自己的理想。
心理学家由此得出结论,人们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人关注着他,监督着他。
美国电影界奇才,好莱坞著名编剧伍迪·艾伦,从小就对电影有一种狂热的喜爱,他却从未接受过正式的电影或者表演教育,一直以给报纸写一些讽刺小品为生。但他克制不住自己对电影的狂热,决定依靠自学走上电影之路,经过长期磨炼,到20世纪60年代初,他已经成为一名相当出色的电视表演艺术家。于是他开始向戏剧界发展,为百老汇编写剧本。
到1977年,奇迹出现了,伍迪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安妮·霍尔》击败了所有对手,在强者林立的奥斯卡争夺战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捧走了四项奥斯卡大奖,伍迪一夜之间成了享誉全球的大明星。
伍迪的写作有一个特点,就是每写一部作品前,都要找他的朋友大谈其作品的内容以及自己要写出来的决心。在一遍遍的复述中,他充实了自己的作品,并逐步下定了写作的决心。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坦承自己是个非常懒惰的人,如果没有朋友的监督,他可能一事无成。“他们经常问我写作的情况,如果我不写,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可见,利用别人监督自己,可以促使自己在条件艰苦时继续奋斗,从而使事业得到发展。
别人的路对你可能是条死路
他人的成功你无法克隆
他人的成功是无法模仿的,更不可能克隆。任何成功模式都有它自己存在的特殊环境、历史背景和人文特色,无视这些特点而盲目地模仿成功模式无疑是危险的。同一个成功模式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环境的变迁,也会由成功变为失败。
斯迪克快毕业时,叔叔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孩子小时候很穷。一天,他走进一家银行,希望找一份工作,但被拒绝了。他抽泣着,嚼着从好心的姑妈那里偷来的一分钱买的甘草糖,一声不吭地沿着银行的大理石台阶跳下来,弯腰从地上捡起一样东西。银行家以为他要用石头掷他,于是躲到门后,却看到那个孩子将捡起的东西装进了口袋。
“过来,孩子!”银行家叫道,“你捡的是什么?”“一个别针呗!”孩子回答。“你是个乖孩子吗?上过主日学校吗?”银行家又问。“是的。”孩子回答。于是银行家用金笔写了个“St.Peter”,问小孩是什么意思。“咸彼得。”小孩并没有上过主日学校,所以他把“Saint”的缩写“St.”误认为是“Salt(咸的意思)”了。
银行家并没有责备这个小孩,相反让他做了自己的合伙人,分给他一半的利润并把女儿嫁给了他。后来,他拥有了银行家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