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00700000005

第5章 生活·起居(4)

古人用茶漱口,是因为他们相信用茶漱口能去除油腻,调和脾胃,还能使牙齿坚硬不脱。据现代药理分析,茶中含有氟和维生素,可以防蛀,同时可以保持口腔清洁。这说明古人用浓茶漱口是符合科学原理的。

而在6世纪时的南朝梁,出现了一种由皂角、荷叶、青盐等各种药物研熬而成的名为“口齿乌髭”的东西。这种东西对牙齿有增白留香、消炎镇痛的作用,还兼可黑发美容,可谓一举两得,堪称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药物牙膏。

到了唐代,古人开始用天麻、藁本、细辛、沉香、寒水石等研粉擦齿,以香口洁齿。五代时期又出现了复方配制的洁牙剂。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中已载有详细的药膏洁齿法。

以后,古人又逐渐在牙齿清洁剂中加入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藿香、佩兰等清热解毒的中药。这样做既能保持口腔清洁,又可治疗口腔疾病。

而沿袭至今的管装牙膏则是19世纪末期才开始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不过当时管里面装的是牙粉,用起来并不太方便。二战之后,牙膏的化学成分才真正定型,并普遍为人们所接受。

018古代妇女如何化妆

化妆术在中国很早时候就有了。单从出土的战国时期楚俑,便可看出当时已有敷粉、画眉及胭脂的使用,甚至可追溯到之前的夏、商时期,民间就已开始使用化妆品了。

古代的农业社会一向自给自足,连化妆品也不例外,大都以天然植物、动物油脂、香料等为原料,经过煮沸、发酵、过滤等步骤而制成。先秦时期,人们已懂得用红颜色涂在脸上当胭脂,将琐(即美玉)挂在耳上做装饰品。秦朝时,已有人用修画眉毛、脸上涂红来化妆了。

到了汉朝时,女子化妆很是普遍,化妆品也有所发展。当时不仅已能制作化妆用的粉,而且可以专门生产颜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贵族妇女已不满足于一般的涂脂抹粉,她们争艳斗奇地在脸上画上各种花纹图案,或将翠珠、金铂镂贴在脸上作“妆靥”。南北朝的宋武帝刘裕之女寿阳公主,就曾摘取梅花,粘贴在前额上,作为装饰,时人称为“梅花妆”。后来,“梅花妆”便流行开来,历经隋唐五代,至宋代时仍盛行不衰。

晚唐时最为流行的化妆是花钿或花子,即在妆靥中贴上去的花纹图案,大都贴在额上、眉间、两颊、鬓旁。

唐时妇女盛行化妆,出现了很多化妆名称,如催妆、红妆、晓妆、醉妆、泪妆、桃花妆、仙蛾妆、血晕妆等等。

古代化妆人多为贵族妇女,化妆时多有婢女相助,一般要花一两个小时,有时半天才能完毕。而民间女子一般只有在出嫁时才能精心化妆一番。

在强调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古代社会,“女为悦己者容”无疑是女性最大的乐趣及关注所在。古代妇女不仅以粉饰面,两颊涂胭抹红,修眉饰黛,点染朱唇,甚至用五色花子“贴在额上,增添美丽的效果。

趣味链接:脂粉的由来

胭脂,又称燕支。原产于西域地区焉支山的一种野生植物“红蓝花”。红蓝花初开时呈粉红色,并有一股迷人的香气,它越濒临干枯,颜色越鲜艳,香气也越浓烈。据传当时即有人采干枯的红蓝花,轧短磨细,加水调合成红色液体,将棉花浸泡其中,使用时涂于面颊,淡红如晕,色憨面美。

随着西域道路的开通,胭脂遂传入内地。秦汉时期,女子或将胭脂掺入米粉调成糊状,或包在软绸里,贮放在胭脂缸中。妇女晨起梳妆,先敷粉再涂胭脂,匹配成双。汉代妇女崇尚桃花面,她们在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胭脂,调成“红粉”搽在脸上艳如桃红。这种桃花面一直传至隋唐两代。

涂脂抹粉是历代妇女美化自己生活的重要方面,故称“红妆”。汉以后盛行,宋明时期,尽管妇女的妆饰习俗有所变化,但涂脂抹粉一直未被弃置,直到近代女学堂兴“淡妆雅服”,施脂抹粉的“红妆”习俗才开始走向衰落。

019古人在夏天如何消暑

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就已经懂得在夏天利用冰来消暑了。他们会把冬天的冰保存下来留到夏天用,或者自己制冰来消暑。

《礼记·月令》记载了上古天子之礼:每年隆冬季节,江河之水冻结实了,天子便命人凿冰窖藏;来年仲春,又命人开窖取冰,同羔羊一起,拿到宗庙作为祭品参加祭祀。祭完了,余下的冰留给自己夏日享用。

在周代,官府里有专门负责取冰、用冰的官员——“凌人”。

东汉末年,曹操在邺城设冰井台藏冰。

唐朝时,京城出现了专门靠买卖冰块而发财的商人。到了唐末,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水结冰。根据这一发现,人们便开始在夏天制冰了。《酉阳杂俎》中就详细记载了当时制作冷饮的方法。

到了宋代,市场上冷食的花样更为繁多了,商人们还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比如“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等。

元朝时,官府开始了冰淇淋的生产。商人甚至在冰中加入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十分相似了。为了保守制作工艺的秘密,皇室以外的人禁止制造冰淇淋。

明刘侗、于奕正着《帝京景物略》载:“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编氓(平民)得买卖。”说的就是明代官府颁冰和民间卖冰的事。北京北海琼华岛上原有一座“雪池冰窖”,是当年北京最大的冰窖,专供皇帝使用。

此外,还有多处官府冰窖,都由工部掌管。每年伏日开始,到立秋日止,各衙门官员都能领到工部发放的“冰票”,凭票领冰。民间卖冰有两个来源:一是民间窖藏冰,二是官府冰窖藏冰。民间怎么会买得到官府藏冰呢?原来,“颁冰”之制日久生弊,有些官员会将冰票低价倒卖给卖冰人,官冰就流入民间了。

清代,严辰在《忆京都词》自注中说:“冰窖开后,儿童舁卖(抬着卖)于市。只须数文钱,购一巨冰,置之室中,顿觉火宅生凉。余戏呼为水晶山。南中无此物也。”不但有卖冰的,还有卖冰镇食品的,常见的冰镇食品有冰镇杏干、冰镇柿饼、冰镇酸梅汤等等。

趣味链接:我国古代也有冰箱和冰淇淋

我国在很遥远的古代就有“冰箱”了。周代设有“凌人”一职,其职责是在隆冬时节组织凿冰、藏冰,待到来年开春时用来制作一种名叫“鉴”的容器。

“鉴”的外形就像现在的瓮,古人把冰块放入“鉴”内制成冰鉴,再把各种熟食或酒水放入其中冷藏,冷藏效果跟现在冰箱的冷藏效果差不多。周人常举行祭祀,祭祀完毕后,诸侯、大夫等按爵位高低领取祭肉——牛肉、羊肉、猪肉等等。因为祭祀所持续的时间往往很长,所以要想让祭肉不腐败变质,就必须发挥这“冰箱”的冷藏作用了。

冰淇淋的发明也跟我国古人有点关系。在宋代,民间经济繁荣,冷食花样百出。如人们把水果或果汁加到冰块里做成冷饮。到了元代,蒙古人喜爱奶食,他们就把果浆、牛奶加入冰里,这种冷饮就是冰淇淋的雏形了。后来,马可·波罗把这种制作冷饮的方法带到了欧洲。

1560年,法国卡特琳皇后的一个私人厨师,为了给她换换口味,便把奶油、牛奶和各种香料一起倒进冰里,结成了一种半凝固状的冷食,现代意义上的冰淇淋就这样诞生了。

020古代人如何画押

所谓“画押”,是指在文书、字画、契约上署名或者标记,也可称做“签名”、“签字”。那么,“画押”是怎么来的呢?

唐初,虽然唐太宗李世民曾下令不许群臣以草书在奏折上署名,但在其他文书上还可用草书署名。因为草书形体花哨,所以用草书署名又被称做“花押”。

到了宋代,人们在进呈公文时,文末大多不署名,仅写上本人的字,称做“押字”或“草字”。

“押字”一般都是正字体,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设计时一般遵循特定的比例。最初是在文人间开始流行画押,后来老百姓也开始模仿,出现了民间的“十”字押。在此之前一般用“指”押,就是将签押人的食指按在合约上,用笔记下食指指端和下面两个指节的位置(画三个道)。

而签署比较重要的合约时则用“掌押”(也称“箕斗押”)方式,即将整个手掌沾满墨迹画押。古代朝廷在犯人转移、关押、流放时,为了防止掉包,便强制犯人将大拇指沾上墨迹签押在交换文件上。后来,这种签押方式逐渐由官方流传到民间,只是有的老百姓由于忌讳(这种签押方式最初是用在犯人身上的)则采取了在画押的位置画个圈代表拇指押。

由于签名或押字不能适用于文盲,所以文盲也可以画圆圈代之。这就是“画押”,或称“画花押”。

据说,宋代的王安石是“画押”的创始人。他署名的习惯是只写“石”字,而且写了一横一撇之后,于撇中腰画一圆圈。可是由于他性子急,所画的圈一般不是很圆,而且非常潦草,因此有人私下里说他所写的是一个“反”字。

王安石知悉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就在把那个“口”字写成圆圈时尽量画得圆一些。后来有人仿效他,但把那一横一撇都省略了,仅剩一个圆圈,这就是“画押”的由来。

除了“画押”之外,古代还有一种“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即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从而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印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

封泥的使用自战国直至汉魏,直到晋以后由于竹木简书信被纸张、绢帛逐渐代替才停止使用。后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启示,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灵感来源。

趣味链接:按手印是怎么来的?

自古及今,人们形成了在契约上按手印以表示诚信并相互约束的习惯。按手印的方式在当今社会仍然普遍存在,并且具有法律效力。而按手印是怎么来的呢?

在古代,由于科技落后,笔迹鉴定技术还没被发明出来,于是手(掌)印成了主要的证据。1927年,德国的罗伯特·海因德尔在其着作《指纹鉴定》一书中断定:中国唐代的贾公彦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用指纹识别人的学者。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人们就懂得用指纹破案了。根据在云梦出土秦简中的《封诊式·穴盗》中的记载可知:秦代的司法人员已经将“手迹”作为破案线索,把它作为司法检验的一种物证。

唐代的许多文书、契约、遗嘱上都有指纹、指节纹或掌纹,以此作为识别的重要手段。此后的历朝历代,都沿用了在文书上以指纹、指节纹或掌纹为鉴的办法。

我国古代军队有《箕斗册》,用以登记士兵指纹,以便检查。这表明古人早就懂得对指纹按形态、结构进行正确分类,并将这种分类应用于社会实践。

按手印的方法一直流传至今,其原因是每个人的指纹都具有唯一性,用它来代表或识别一个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021我国古代的名片

名片最早在秦汉时就开始使用了,它在西汉时叫做“谒”,又叫“刺”,是用竹木削制而成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因为纸张的普及,名片也就改用纸制作了,当时被称为“名帖”,也有称为“名”或“名纸”的。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代,名片的使用就更加普遍了。我们重点介绍唐代和明清两代名片的使用情况。

在唐代,投递名片几乎都与科举相关。人们为了考取功名,除了头悬梁、锥刺股、寒窗苦读地学诗作文外,还必须求得达官贵人、社会贤良、文坛巨子的赏识与举荐,求取功名的士人在登门拜访这些重要人物之前,必须先投递名片以征得他们的首肯。而名片的传送多由看门的人代劳,得到主人允许后才能进入。

同类推荐
  • 天水古树:文化特征与生物学保护

    天水古树:文化特征与生物学保护

    本书在对天水古树名木资源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融合有关生物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多门学科成果,探寻古树文化特征及其生物学保护的意义。
  • 中国地名灯谜解析

    中国地名灯谜解析

    本书收入以地名为谜底的灯谜两千七百多条,既有省、市、县等行政区划地名,也有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等地名。
  • 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国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千百年来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需要了解国学。然而,国学内容庞杂浩繁,即使穷尽毕生之力,恐怕也难通万一。如何从博大浩瀚的国学中找到入门的捷径?鉴于此,我们特请有关专家学者精心编辑了这本书。本书堪称一部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趣味百科全书。翻开此书,便走进了博大精深的国学长廊,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领悟国学的精髓,感受国学的神秘和智慧,掌握传统文化的脉搏。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UFO最新真相

    UFO最新真相

    2010年以来,不明飞行物莅临地球迹象激增,欧美主流媒体一反常态给予登堂入室的报道,这种改变的背后是什么? 美国科学家和中国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2010年底不约而同公开宣称,2011或2012,UFO将大量降临地球,这种说法意味着什么?
热门推荐
  • 总裁独宠契约妻

    总裁独宠契约妻

    他是集团总裁,豪门权贵,过着万众瞩目的生活;她是落魄女,生活窘迫,还有一个得病的妈妈;阴差阳错,一夜纠缠,她怀了他的孩子,无奈嫁给了他……她帮他完成梦想,助他渡过危难,当一颗真心托付后,却得知他们是......“放开,我们之间是不可能的!”她背过身,很想哭。他笑着拥住了她,“很抱歉,不可以。”
  • 淡淡一笑

    淡淡一笑

    一条路上的几个人,却有无数条三角恋。时光给一个又一个的人的命运是什么?关系一条又一条,朋友一对又一对。最终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灵冢

    灵冢

    四洲大陆,军门一统。武者,修士,各领风骚。炼体,修魂,修魄,修神。人,生而有一体一神三魂七魄,体纳魄,魄辅魂,魂修神,四者合一,乃成大道。少年秦无言,入道宗,跨秦域,破四洲,剑指苍穹,只为那一份羁绊,为了追寻,为了守护,心中的人……
  • 灵魂献祭

    灵魂献祭

    度航怒摔游戏机后引发穿越,来到游戏世界在利布洛姆的帮助下越变越强最后击败大巫师却发现事情远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 浮生半

    浮生半

    前一世我们的爱恋下一世还会重现再世回眸倾心依旧
  • 婚后记

    婚后记

    谨以此书献给天下所有的婆婆们和媳妇们希望大家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彼此之间坦诚相待互帮互助共同构建和谐家庭一起享受美好生活!
  • 能源:不仅仅是危机

    能源:不仅仅是危机

    本书从独特的视角切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各种新能源的基本知识,演绎了能源的发展史,用生动的表达方式描绘了能源的知识。书中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的发展状况,并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的资源状况、利用原理与技术做了介绍。
  • 运道封神

    运道封神

    乾坤大陆,道武并行,叶辰自穿越而来,天运在身,势要武道逆苍穹,道法破霄汉!
  • 帝阳战帝

    帝阳战帝

    神秘的三足金乌,坚韧的太阳体魄,金红色的帝阳炎瞳,威力无穷的短刀金乌……且看秦耀阳,一步步拨开云雾,历经无数历练,走上一代帝阳战帝之路!
  • 前夫,请你少点套路

    前夫,请你少点套路

    下定决心报复的梁之欢,对着前夫玩起套路来,但没想到某人顺着她,反而把她给套路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