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词的由来
“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几乎都是舶来品,全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
不久,“五四”运动爆发,白话文运动随之兴起。人们开始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首当其冲受到了冲击。于是,小学改设“国语”一科,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一些白话的短文,或者儿歌、故事作为教材读本,中学虽然仍设“国文”课,但白话文的数量也有了明显的增加,加进了鲁迅、叶圣陶等新文学作家的一些作品。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不久,日本侵华战争爆发,计划被迫搁浅。
新中国成立以后,叶圣陶又一次提议改革“语文”科。这一提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便成了中小学教育中的主要课程。
“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的谓之“语”,书面的谓之“文”;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
使用“语文”这个名称,表明了要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旧时长期遗留下来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分家,教学里只管读文章、写文章,不管口语训练的弊病。
我国的语言文字有多少
我国共有56个民族,目前使用着85种语言,但并不是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的相应记录符号——文字。
据统计,除汉族外,中国55个民族中,共有20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它们是蒙、藏、维吾尔、满、朝鲜、锡伯、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塔尔、柯尔克孜、傣、彝、景颇、拉祜、纳西、傈僳、苗、佤、俄罗斯、壮。
在这20个民族中,傣、苗、蒙、纳西族分别使用两种以上文字。因此,实际上使用的文字共有27种,目前经常使用的只有23种。
我国的汉字有多少
中国的汉字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由于字体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汉字愈来愈多。中国的汉字究竟有多少呢?从历代字书中可以作出如下的统计:
****时期陶文500余字。
商代甲骨文约有3500~4500字。
汉代扬雄着《训纂编》选收了5340字。
汉代许慎着《说文解字》选收了9353字。
魏代李登着《声类》选收了11520字。
魏代张揖着《广雅》选收了18151字。
梁代顾野王着《玉篇》选收了16917字。
宋朝陈彭年等着《广韵》选收了26194字。
宋朝张麟之着《韵海镜源》选收了26911字。
宋朝司马光等编撰《类篇》选收了31319字。
明代梅膺祚着《字汇》选收了33179字。
明代张自烈着《正字通》选收了33440字。
清朝张玉书等编撰《康熙字典》选收了47035字。
民国时期欧阳溥存等编撰《中华大字典》选收了48000字。
今《中华字海》选收了85000字。
汉字的数量虽有数万之多,而常用的却只有几千个。1988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共计3500个字,据检测结果,覆盖率达99.48%。
测测你认识多少字
在字的海洋中,我们每人能认识和使用的只占很少一部分,不认识的字中,则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死亡或被淘汰了。字典中的数万汉字,已死亡或濒临死亡的字也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那么,在这么多中国汉字中,怎么知道我们到底认识多少呢?
台湾心理学家张耀翔做过有趣而简便的试验,他抽样找出一百个汉字,由被测者在不做准备情况下认读。知音知意算一个;知音不知意,或知意不知音算半个;每人统计一下在这一百字中自己认识多少个,然后乘一百三十五倍,就是此人的认字数目。经过抽样调查,这个方法测出的结果比较具有准确性。
一百字抄录如下:
花和叩切全居奔科直台腓职谨异璧纲纣鲳璧密岛邦朵侨俱俞助协噜汁畸喋枯狂疆桔瘦羹蚤药荫轴辩鲤策窝放消漕时朏烝滥旗遥氨郯蘸鉷坺增挂扞乔您揞桀樗栊殳撬泐磟确赚饳撮闳灵缰簸蛊蛮瘰蓉猿脓臢菱踅鴂覜獾纰鎝党肝髌鸥鳍舘。
上述百字中若认识40个,则40×135等于5400,也就是说,认识汉字大约有5400个。如果测出你认识的字少于2000个,那么,你就得赶紧多学学了。
汉语拼音的由来
为了便于认字,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了用符号给生字注音的方法。
最早的注音法是产生于汉代末年的反切法,这种方法是汉语拼音的萌芽。所谓反切,就是用两个字将另一个字的音拼合出来,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之字韵母和声调相同。即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如“练,郎甸切。”就是用“郎”的声母和“甸”的韵母“ian”和声调拼成“练”的音。
而采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其历史则只有400多年。公元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后,最先采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意。另一法国传教士金尼阁为了方便西洋人学习汉语,写了一部《西儒耳目资》,也是用西文为汉字注音的。后来,又陆续出现过多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鸦片战争后曾任驻华公使等职的英国人威妥玛所拟定的“威妥玛式”。
在近代,我国曾一度想实行拼音文字替代方块字。早在1892年,近代汉语拼音文字提倡者卢戆章,仿拉丁字母笔形创造了一种“切音新字”。
1926年,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等制订了“国语罗马字”。1931年,瞿秋白、吴玉章等人又制订了“拉丁化新文字”,为后来创立“汉语拼音方案”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过去的拼音研究基础上,从1952年起从事自创字母工作,后因效果不好,又决定采用拉丁字母。1956年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了“汉语拼音草案”,经广泛讨论,多次修订,于1957年11月由******全体会议第60次会议通过,于次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推行。
1977年,在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了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来拼写中国地名的决议。从此我国自定的《汉语拼音方案》登上国际文坛。
汉字诞生的传说
文字,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因为它记录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一切先人的智慧和创造性成就,都由于有文字的记载才得以永久流传,一切后人的聪明才智,也从文字的记载中得到进一步的启示和提高。
汉字是由什么人发明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古时候有三种说法,有认为是伏羲发明的,有认为是神农氏创造的,也有认为是仓颉创造的。
一直以来,考古学家都找不到很好的证据来说明这个问题,因此难以作一个准确的判断。但是,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韩非子》、《淮南子》、《说文解字》等书中都认为是仓颉创造了文字。司马迁、班固等史学家认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还有的史籍,如《论衡》中说仓颉长着四只眼睛:“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文。”
在民间,也一直流传着仓颉造字的传说。很久以前,那时的人们是用结绳记事的。遇上大事就结大结,小事就结小结,有些还在绳子上涂上不同的颜色来作为辅助,同时结绳还可以用来计数。
一天,仓颉叫一位名叫“二木头”的属下去市场用一匹马换二辆车回来,而二木头将绳子的一头打了一个结,再将绳子的另一头打了两个结后,便牵着马去了市场,当他找到了卖车的老板后,将带去的两匹马换了一辆车,就高高兴兴地回去向主人交差。
二木头回来以后,仓颉一看,怎么他交代换两辆车,却只换了一辆车回来?一问,才知道二木头虽然将绳子打了结,但是却将要买的东西记反了,将原本“一马换二车”记成了“一车换二马”了,让市场老板白赚了一匹马。
为此,仓颉心想,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免得以后再吃类似的亏。有一天,仓颉看到挂在窗台上的一串鱼,突然心生灵感,脑中渐渐产生了类似“鱼”的象形文字,接着又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想像出了“日”字、“田”字,“水”字、“山”字等,他发现每个东西都有图形代表它的意义,这就是象形字。
接着,仓颉继续想到:一棵树就是“木”、两棵树就成“林”,三棵树以上就是“森”了;一个“石”代表石头、三个石头就代表很多石头,也就是“磊”字;人靠在树旁边歇息,就是“休”字;古时候的人,觉得男人女人结合,男耕女织,就是“好”字……把两个字合起来,形成另一个意义的字,就叫“会意”字。
还有的字是根据意思拼凑出来的,比如:上和下,两个人拿刀互击就是“斗”字……这些能让人马上看出意思的文字,就是“指事”字。如果后来文字不够用了,便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加上形或声的符号,成为“形声”字,像“鲤”字,是把“里”字和“鱼”字合起来,让人看了以后,既知道该怎么念,又知道指的是一种鱼。
另外还有“转注”字,是把形声意义相近的字,互相转用,像“依”和“倚”;而另一种“假借”字,是取同音的字,表示别的意思,像“考”和“老”。
就这样,仓颉想出了形成中国文字的六种原理,叫做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仓颉会造字的消息后来被黄帝知道了,黄帝认为很有意思,便让仓颉以后专心的造字。仓颉受到黄帝的鼓励,造的字越来越多,慢慢地就形成了汉字的起源。
六书的具体内容
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关于六书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种说法。
《汉书·艺文志》称:“古者八岁入小学,……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注《周礼》称:“六书”是指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认为“六书”是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清代以后的文字学家认为“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但转注和假借是用字,与造字无关。
字的含义的由来
字即文字。溯其源,“字”的金文字形是余,好像一间屋子,里面有一个小孩的形状。所以“字”的本义是生孩子。
《周易·屯卦》:“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意为女子占问,不生孩子,十年才能生孩子。《论衡·气寿篇》载:“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意为妇女生孩子生得疏,孩子易活;生得密,孩子易死。
“字”的“文字”意义是怎样产生的呢?古人写字称“书”,写出的字亦称“书”;古人写的字如同画的画,故亦称“文”。“文”原是花纹之意。古字多为独体,所谓的“独体为文”。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在一起,或合起来表义,或有的表义,有的表声。
这样,所组成的文字越来越多,如同人生孩子一样。故由几个形体组成的字就称“字”,所谓“合体为字”。
久而久之,“文”与“字”不再有区别了,“文字”就统指语言的书写符号。
汉字的演变
我国的汉字历史悠久。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甲骨文”,比甲骨文更早的,还有一种陶文。从陶文、甲骨文到现在的汉字,有过三个阶段的变化。
第一阶段是图形化,如陶文、甲骨文。
第二阶段是线条化。它比图形简单、统一,汉字笔画都成为线条。这种线条化的汉字叫大篆。秦朝统一中国后,规定一套新写法,称为小篆。
第三阶段是笔画化。这时汉字成为用一(横)、丨(直)、丿(撇)、(捺)、乙(钩)等笔画构成的字。汉朝已广泛使用毛笔,又发明了纸墨,写字工具大大进步,于是汉字越来越好看了。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我国汉字的发展,还有形声、会意等特点。
具体就汉字形体来说,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都是汉字形体演变的结果。这个演变的总趋势是从难到易,由繁到简。
汉字的书体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起源于象形字,不但有绘画的形象美,而且也具有意境美,既实用也可供人们欣赏。
我国的书法艺术尽管风格各异,变化万千,但从书体来说,大致可分为篆(籀)、隶、楷、行和草书五种。
一是篆书。
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大篆又称籀文,从甲骨文演变而来,形体多重叠。小篆也叫秦篆,在籀文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形成于秦朝,形体匀圆整齐。
二是隶书。
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始于秦,普遍使用于汉、魏。它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在结构上,改象形成笔画化。但早期隶书,字形构造保留篆书形迹仍较多,后在使用中经加工发展,成为与小篆完全不同的两种字体,从而为楷书奠定了基础。
三是楷书。
楷书也叫正书、真书,从隶书发展而来。始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通行到现在。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运笔较灵活。
四是行书。
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伸缩性较大,没有一套规定的用法,比较自由,既不像草书那样潦草,又没有楷书那样端正。写得规矩的接近楷书的叫行楷;写得放纵一些,接近草书的叫行草。由于它较楷书简便,又比草书易认,所以较切合实用。行书相传始于汉末,一直通行到现在。
五是草书。
草书为书写便利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历经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从章草进而发展成各种草。虽名目繁多,但归结起来,可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
章草是早期的草书,是隶书的草写,保留着隶书笔画的形迹,每个字独立不连写,注重用点,笔断意连,结体简朴,布局整齐。它广泛流行于两汉。
今草是在章草的基础上结合楷法发展而来的。它脱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画形迹,上下字之间的笔势,往往牵连相通,偏旁相互假借。
狂草源于今草,开创于唐朝张旭,是草书中最放纵的一种。笔势连绵回绕,挥洒自如,上下字讲求贯串一气,且字形变化繁多。
会意字与指事字
会意字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新意义的字。如“止”指人的足趾,“戈”指一种武器,把“止”和“戈”两个象形字结合一起,就是“武”字。“武”字意义从“止”“戈”二义结合而来,意为人拿着戈行走,表示威武的意思。
再如“木”,是指一棵树,而两个木就成了“林”,指一片树木,三个木组合在一起就是“森”,表示树更多了。这种会意同上述的“武”字的会意不一样。双木成林,称为同文组合,会意字中这种情况很多,如从、多、焱、淼、品、犇、麤、磊等字。
而“武”是不相同的两个字组合在一起,这称为异文组合,像这样的字还有取(又是右手,古时作战要割掉俘虏的耳朵,以割取耳朵的多少作为战功大小的标志)、信、分、美、吠、掰等字。
此外,会意字中还有另一种情况,即一个字的两部分连续成语,如:小土为尘,合手为拿,不正为歪,四方木为楞,不好为孬,不见为觅,小大为尖等。
由此可见,会意字都是合体字,有两、三个独体字组合在一起的,也有五个甚至六个独体字组合在一起的情况。
再看指事字。首先,指事字与象形字不同,象形字大都表现具体的实在的客观事物,从词性来看,大都属于名词。而指事字表现的则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但人们凭直觉就能加以认识。
如“上下”二字,上和下的方位是比较抽象的概念,用象形的造字方法是无法表现的,于是就用一根长的横线表示基准线,在长横线上方画一短横线表示上,在长横线下方画一短横线表示下。
再如“刃”字,在“刀”的一面加一小点表示那是锋利的地方所在,也就是“刃”。再如“木”是象形字,在“木”下加一横成了“本”,表示树根(本的原义,如根本);在“木”上加一横成为“末”,用来表示树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