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隽
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瑶族中的盘瑶历史上长期过着迁徙游耕的生活。其足迹踏遍大半个南中国。由于不断迁徙,吃了一山又过一山,被冠以“过山瑶”的称谓。明清之际,部分“过山瑶”离开中国,迁往越南、老挝、缅甸、泰国。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瑶族在社会改革中获得了耕地,逐渐实现了定耕定居,国外的瑶族则仍然过着游耕生恬。70年代中期,又有一部分远徙美国、加拿大、法国等欧美国家。有人根据瑶族迫于生活不断迁徙这一特点,戏称为“中国的吉卜赛”民族。
人类学研究早已发现,人类以农业为生的民旗中有定耕定居型、游耕迁徙型两种。以游耕迁徙作为生计方式的民族在美洲、东南亚、非洲都有发现,不惟瑶族如此。但是,从现有资料来看,在相当大的时空范围内,从迁徙游耕的范围之广、频率之高等方面观之,瑶族都显得突出。那么,瑶族为何及怎样以游耕迁徙为其生计方式的?本文试就此做一初步探讨。
一、背景
一个民族的生计方式的形成及实际运用,与该民族的生态环境、活动空间、技术水平及习俗信仰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瑶族喜欢住在山上,宁愿刀耕火种,吃山过山,也不愿下平地种田,过安居乐业的生活。不少人还举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南方土地改革时的例子,说不少地方的政府在山下分配了一部分水田给瑶族,而瑶族不下来耕种,或下山一段时间后,因生活不习惯又回到了山里,以此证明瑶族习惯过刀耕火种、吃山过山的生活。这种看法只有一小半是对的。因为瑶族虽然在长期的山居生活中形成了一定的山居生活的习惯,但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民族喜欢过漂泊迁徙、颠沛流离的生活。,瑶族吃了一山过一山的迁徙游耕生计方式的形成,其实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瑶族超过300万人。其中居住在中国有240万余人(2000年普查数),居住在越南的有54万余人(2001年统计数),老挝有2.266 5万人,泰国有3.4101万人,缅甸有约1 000人,美国有近3万人,法国近1 000人,加拿大有数百人。中国瑶族分布在广西、广东、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六个省区,在每个省区又分布在许多边远的山区县乡。其中广西有145万余人,分布在全区近70个县市,是瑶旗人口最多、也是分布最广的一个省区。
据研究,瑶族的先民远古时期并不住在中国南方,而是一个起源于黄河、长江中下游的民族。瑶族、苗族、岔族有共同的渊源,他们的先民与传说时期的九黎、三苗有密切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瑶族、苗族先民与楚国有密切关系。秦汉至唐宋的一千三四百年间,瑶族先民仍集中居住在湖南境内。元明以后,瑶族居住重心才逐渐南迁至两广,云南,部分远徙海外。
造成瑶族不断迁徙的原因,一是汉族人口不断增长,使得瑶族生存空问变小。汉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不断融合、同化周边少数民族,人口像滚雪球般不断增长。增长起来的人口又不断向南方等原来人口较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移民,迫使瑶族等少数民族不断南迁。二是历代中央统治者推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和民族排挤政策。中央王朝在拓边过程中,对起来反抗的少数民族实行武力防范和武装镇压政策,迫使少数民族不断迁徙。史籍记载,自寨汉至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的一千余年间,瑶族反抗封建统治的事件几乎从未中断过,而封建统治者的镇压也从未间断。所渭“三年一大征,比年一小征”,就是历史的写照。著名的例子,如汉马援将军的征武陵蛮,宋章的开梅山峒,明代镇压大藤峡、罗旁山瑶民起义,清代镇压赵金龙起义,民国时期镇压桂北瑶民起义,都是动用了几万乃至数十万军队的大规模镇压事件。残酷的镇压迫使瑶族躲入深山老林,“人山惟恐不深,人林惟恐不密”,乃瑶族逃避封建统治者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途径。三是民族隔阂。封建统治阶级实行的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造成民族之间的隔阂,阻碍了瑶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往来与相互了解,型塑了此类内卷性的迁徙游耕农业。四是生活习惯使然。与上面几点相联系,使得瑶族长期居住在边远山区,生活上适应了山区环境,不适应平原环境,并形成了山地生计方式,即刀耕火种吃了一山过一山。此外,战乱、灾荒和征调也是瑶族迁徙的原因。由上述可知,瑶族历史上长期在山区迁徙游耕,主要是封建统治阶级压迫的结果。因为受压迫而躲人山林,过着游耕迁徙的生活,成了所谓“过山瑶”。当然也有部分瑶族在封建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同化政策的催逼下,融入主流社会,成为所谓“民瑶”、“平地瑶”,改变了生计方式。这部分瑶族的生计方式不在本文范围,此不赘述。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有人根据瑶族民问传世珍藏的《评皇券牒》叉称《过山榜》的文献,相信这是中国古代皇帝发给瑶族的过山牒文,认为确是瑶族始祖为朝廷杀敌立了功,所以皇帝颁发牒文,允准天下一切山场任从瑶族刀耕火种、吃山过山。但也有人从券牒行文风格、内容方面考证,认定这不是一份官方文献,而是瑶族民间知识分子伪造的一份文书,目的是为了防止汉人争夺山林,保护本民族在山区刀耕火种的权利。笔者认为,《评皇券牒》所记述的史事可能发生过,虽然史事难以考证,但无论如何,此份文书的积世流传,实可反证一种事实,即自古以来瑶族刀耕火种,吃山过山的生存权利受到挑战,因此才需要这份反挑战的证书以维护自己的权利。这应是没有疑义的。
二、生计策略
瑶族从隋唐时得名,宋元开始从湖南南迁,明代居住中心移至两广,部分到达云贵高原,清代居住中心转移到广西,形成今天瑶族分布格局。从隋唐至20世纪40年代的一千三四百年间,瑶族在逐渐向南方、西南方的迁徙过程中,大多数一直在华南、西南各省及中南半岛的山区过着游农生活。
华南、西南各省属热带、亚热带地区,境内山多地少,终年气候温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动植物繁茂;山区道路崎岖,交通不便,环境封闭,适合于瑶族等少数民族生存自保。
唐代至明代中叶,华南、西南各省人口较少。山区森林密布,溪河流水充足。这一时期各地无主荒山较多,瑶族在一个地方的各个山林辗转游耕,周期可长达五代八代人,甚至更长一些时间。明中叶以后,随着南方人口的逐渐增加,可耕地减少,森林砍伐速度加快,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日趋紧张,不少原来的无主荒山被汉族、壮族豪强大户指为己有,瑶族垦种须交纳各种地租,加上封建王朝政治、军事势力进一步深入瑶族地区,瑶族迫于生计,迁徙速度逐渐加快,往往在一处地方居住一两代人即穿州过县,往更远的地方迁徙。史载“今岁此山,明年又别岭矣”,指的就是这种情况。笔者与已故著名瑶族史专家姚舜安教授1989年三四月间在泰国北部瑶族村寨调查时,搜集到十余份各姓瑶族《祖途》,发现瑶族明清时期从中国广东、湖南、广西往越南、老挝迁徙,多数途经广西昭平、富川、平乐、融县、凌云县,云南富宁、文山、临安、建水、河口等县,每一处一般只住一两代人。“过山瑶”、“搬山瑶”这类称谓始见于清中叶至民国时期的地方志书等载籍,就是这种史实的反映。
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压迫下,瑶族为了生存,形成了刀耕火种、吃了一山又过一山的生计策略。这一生计策略的主要内容和文化特征可表述如下。
(一)聚落模式
瑶族一般选择海拔800-1000米左右的高山地带建村立寨,五至十公里为半径,周围有数座可供轮流开垦的山林为较隹聚落区域,并有可供饮水和灌溉的溪流。
林地最佳为原始阔叶林,地上覆盖落叶很多,土质为灰黑色;其次为竹林、灌木林,地表落叶也要较多。
聚族而居,一个村寨户口以耕地承载力为原则,一般只有十户左右人家。可以是不同姓的人,但多数有宗亲、姻亲关系。
村寨安排在聚落中心地带,建筑在水源充足的山腰上,有小道通往四周耕作区。村寨并无围墙、碉堡、壕沟之类防御设施,及水井、水渠饮水、排水设施。
房地址请巫师择吉卜定,坐向不一。房屋多为竹术架构,或用泥土筑就,上覆茅草,或盖以树皮、竹瓦。室内生产生活用品极为简单,迁徙时一两付担子加上背篓、网袋亦可搬走。
(二)作物安排
明代以前,瑶族在山上主要种植旱禾、粟、高粱及豆类、瓜类,明代番薯、玉米传人中国后,受到瑶族欢迎,成为瑶族地区普遍种植的作物。但旱禾仍是主要作物。也有的地方在开垦山林时在便于灌溉的低地开辟水田,种植水稻。各种作物的安排都有经验和知识为根据。
早禾要求土地比较肥沃,耐早性低于玉米,一般种在略低的山腰部分;玉米较耐早,可种植在海拔800-1000米的高坡地上:水稻则种在低地。耕地一般头年种早稻,第二年地力已减退,改种玉米,第三年改种红薯、术薯,也有的将红薯、玉米、豆类作物甚至蔬菜套种在一块耕地里,高矮相宜。从前,云贵高原及越南、老挝、泰国、缅甸部分瑶族迫于生活,选择海拔800至1000米的高地上低凉的地块种植罂粟,收割鸦片烟膏出售。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瑶族已不再种鸦片。
(三)工具与技术
瑶族刀耕火种的生产工具比较简单,主要工具是斧、砍刀、打洞棍、锄、刮、禾剪之类。斧头、砍刀用于砍伐树木,打洞棍用来打洞播种,锄头、刮子用于锄地除草,禾剪用于收割。搬运收获物用箩筐,但更多的时候是用网袋和背篓,因为山路崎岖,用嘲袋、背篓更为方便。除了个别地方种水田置有犁耙外,这类工具很少使用。
早稻、玉米的种植采用直接播种的办法,并无浸种、育秧的过程。但瑶人十分注意选种、留种。作物成熟收割时,他们将地里长势最好、穗长、颗粒饱满的谷物收割后保存作种子。种子数量按家族人口消耗粮食数量及第二年耕地面积播种量,凭经验判定。旱地作物不加追肥料,火烧砍伐下来的草木产生的灰烬就是最好的肥料。但作物生长过程中除草松土的工序是少不了的。更为重要的工作是防止鸟兽侵害作物。山区鸟兽多,作物将成熟时,野猪、猴子、黄猄、老鼠以及各种鸟类成群结队来糟踏作物。野猪猴子一个晚上可把一块地的谷物、红薯糟踏精光。瑶人为此提心吊胆,除了狩猎外,往往在地头搭盖厂棚驻守,在地里树草人,张挂竹壳,敲打铁器,鸣放枪炮,吓阻鸟兽。大蒜、葱、辣椒、青菜一般种在房屋旁边,用篱巴围好,避免禽畜糟踏。
(四)劳动组织
刀耕火种,砍烧山林是一项繁重劳动,需要亲属、村邻之间的密切合作。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不少民族志报告讲到瑶族地区域残存着原始氏族制度、村社制度。笔者80年代在广西上思县、防城各族自治县(现改名防城区)山子瑶、扳瑶地区做田野调查时,也证实了这一发现。瑶族地区的原始公社可称为“瑶老”制。“瑶老”之名始见于明代,在不同地方分别有“村老”、“社老”、“庙老”、“目老”、“寨老”等称谓。“瑶老”制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分为两类,一类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属团体,一类为以地域关系为纽带的地域组织--村社。在瑶族村寨内既有宗亲、姻亲团体,各宗亲、姻亲团体叉组合成村社团体。瑶族在游耕、迁徙过程中,举凡砍烧山林、播种、收割、大型围猎、宗族或村祭祀、建房立寨、婚姻丧葬、寻找新耕地、对外交涉、战争等重大活动均以亲属或村社为单位,由“瑶老”组织、指挥。砍伐大片森林时,往往以村社为单位,由“瑶老”组织、指挥。砍倒烧尽的林地头年集体耕种,收获集体分配。第二年分到各户耕种,但播种、收割时,仍需由“瑶老”先喃神,并动手播下几坑谷种或收割几蔸谷物,各户才能动手播种、收割。刀耕火种开垦出来的林地种植三年后地力耗尽。至少要丢荒15年后待重新长出来的树木有15厘米左右直径,才能重新开垦。一处地方的几个山林开垦完后要举族迁徙时,由族老或村老先派人出去探寻新林地。找到新林地要开村建寨。立村先立社,瑶老率领族人祭祀社神,求得神灵保佑,然后各户陆续建立新居,开始新一轮刀耕火种生活。
家庭中的劳动分工,男子承担砍伐树木、烧山、播种时打洞、搬运收获物、建筑房屋等重活;妇女承担家务,上山采集,也参加播种、除草、收割等劳动;老人看家;小孩长到七八岁协助家务,到十三四岁开始参加地里劳动。
瑶族生产劳动组织严密,协作性强,相互之间团结互助,成为风尚。
(五)副业生产
瑶族在经营刀耕火种农业的同时,还兼营饲养、采集、狩猎、手工等副业生产。
瑶族每到一地都饲养鸡、猪。有的地方还养牛、养鱼、鸡、猪、牛、鱼大量用于祭祀,祭完才吃。
采集的对象有木耳、香信、黄藤、棕皮、野菜、野果、竹笋、薯良、中草药、蜂蜜等。瑶族用围猎、装弓套、装弩、挖陷阱等多种办法捕捉野兽、野禽,用毒药毒鱼,到山溪中捉山蛙,上山掘地鼠。采集和渔猎为瑶人增加不少富于营养的食物,补充人体所需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中草药、兽皮、木耳之类还可以出售,换取日用品。
手工业包括木工、纺织、编织、染色、挑绣、锻造,有的地方还造纸。除了铁器用品外,许多地方的生产生活用品都是自制。木器虽然粗糙,但适用,而挑绣、蜡染品则非常精美。
副业生产是刀耕火种农业的重要补充,是瑶族迁徙、游耕生计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分配和交换
瑶族赖以生存的迁徙、游耕生计方式还包括具有特色的产品分配和交换制度。
集体耕山收获物实行按户平均分配的办法。狩猎如有所获,见者有份。小动物不好均分,就熬成肉粥,大家分吃。村里哪家建房或有婚丧大事,当事者独立难支,亲戚和村邻有钱借钱。有物借物。哪家生活困难,缺吃少穿,大家都伸出援助之手,绝不让一人过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