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9300000002

第2章 掀起“有氧信息”的面纱(1)

一.不要让你的大脑缺氧

1.氧气意味着什么

离开固体食物,人最多可以生存30天左右;

离开水,人最多可以生存7天左右;

而离开氧气,人只能生存几分钟。

是啊,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氧气对人更重要了。让我们做个很简单的游戏:在你读这段文字的时候,屏住呼吸,用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确保不会有空气进入你的呼吸系统。看看自己身边的表、手机或者闹钟,测量一下你能在无氧的环境下坚持多长时间?

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生物都要依靠氧气才能生存。通过氧气在生物体内产生化学作用,我们才拥有了生物能量,并进而得以存活。

缺氧对人会有很大的伤害,这一点人人都知道。可是你知道缺氧对人的哪个部分损伤最大吗?

不管你刚才心里猜到的是什么,其实真正的答案就是你刚刚工作的器官——大脑。

大脑对我们每个人都极为重要。这不仅仅因为它是惟一承载我们思考的器官。很多人都知道我们的大脑很轻,有多轻呢?一个成年人的脑只占体重的五十分之一。和你的手提电脑相比,人脑在重量上算得上“体态轻盈”。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脑的耗氧量占人体总耗氧量的四分之一。我们每吸入一口空气,其中四分之一的氧气都跑到我们的脑袋里去了。那些经常处在运动状态的四肢对氧气的消耗,反而比不过这个酷似菜花的家伙。更少的人知道,你的心脏每收缩一下,那飞速涌动的血液就有六分之一流向了脑。

可是,与我们日渐丰满的腹部和臀部不同,脑组织本身几乎没有一点点类似于脂肪一样的物质储备,说的更简单一点,在能量消耗方面,大脑是个败家子,给它多少就花多少,从来不想着把多余的能量存起来。这样一来,我们对大脑的血液、氧气供应就必须准确、及时。稍有差池,大脑就要消极怠工,甚至会罢工。而大脑的每次罢工,都会给我们带来深深的伤害。

所谓大脑的罢工,也就是因为缺氧而导致的功能降低,或者暂时中止了。如果你经常打哈欠,那么这往往标志着你的大脑没有得到足够的氧。如果你经常胡思乱想、注意力难以集中,这往往证明你的大脑对你的供氧状况比刚才还要不满。如果你常常丢三落四,忘记一些重要的事情,可能也说明你的大脑处在缺氧状态。当然,如果上面这些情况你统统都具备,也不要慌张。因为这些现象都是大脑轻度缺氧的表现。可是如果你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昏睡或昏迷等情况,就要当心了。这不仅标志着大脑功能的严重受损,还意味你已经出现了生命危险。

大脑的脆弱程度远超出我们一般人的想像:在持续缺氧的情况下,只需10秒钟左右,大脑就会丧失知觉;如果持续6分钟以上,将形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在这种不可逆转的损伤状况下,不管多么高明的医生,都无法让你的大脑恢复原来的状态!

也许你觉得这种情况离我们很远,事实上,大脑缺氧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是一种常态,尤其是对于那些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导致大脑缺氧的原因有很多。从环境的角度上讲,空气质量的恶化是大脑缺氧的元凶之一。当化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气弥漫在城市中的时候,当各类汽车的尾气喷射在马路上的时候,当你在火车站或人员拥挤且封闭的公共场所里呼出二氧化碳的时候,我们的大脑都在不同程度上处在缺氧的状态之中。

这些外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想和我们的祖先一样呼吸清新的空气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的愿望。为了在现代化的都市中生活,我们必须付出一些代价。而大脑缺氧就是其中之一。

环境的影响不是大脑缺氧的惟一元凶。大脑缺氧的发生还和我们的用脑方式直接相关。超长时间用脑、用脑方法不当、精神压力过大,都会导致我们的大脑缺氧。这些因素和环境不同,它们都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只要我们能够稍稍改变一下阅读和思考的对象以及方法,就可以极大地缓解大脑缺氧的情况。可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将大脑当作廉价的机器驱使,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让我们的大脑备受其害,且工作效率越来越低。

我们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情景: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房间,同样的身体状态,在阅读不同的书籍时效果完全不同。那些我们感兴趣的书,比如漫画、小说、时尚杂志之类的书,看很久也不会疲惫。而那些艰深的、厚重的学术书籍或者专业工具书却常常让我们犯困。类似的情形在中学生身上体现得可能更典型一些:当他们阅读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或者书籍时,很容易哈欠连天,陷入十分疲惫的状态,而同样还是这些学生,如果进了网吧,就一个个生龙活虎,不知疲惫。

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很不平常的秘密:那些让我们哈欠连天的书籍和信息实际上是导致我们大脑缺氧的罪魁祸首。大脑陷入疲惫、困倦的状态,是一种生物的自我保护功能,它通过疲惫、困倦来强迫人们休息,以重新为大脑提供氧气,或者起码可以阻止本已陷入缺氧状态的大脑继续耗费大量的氧气。但我们却常常并不理会造物主赋予我们的保护本能,像凶残的奴隶主一样驱使我们的大脑,在大脑已经进入抑制状态时继续工作,并导致大脑的工作效率急剧下降,甚至造成大脑损伤。

不知道那些强迫自己的孩子在困倦的状态下继续苦读的家长、那些依靠咖啡和香烟度过漫漫长夜、赶夜工的脑力工作者们看到这里,会有什么感觉。

善待自己,是每个生物的本能,请珍惜并保护我们的大脑吧。

2.有氧信息的崛起

人类社会文明原本是伴随着有氧信息,也就是人人都能理解,而且不费什么劲的信息开始的。我们现代人见面时的握手、再见时的摆手都是自远古流传下来的身体语言,那是一种几乎人人都懂的信息,是纯得不能再纯的有氧信息。但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大多数文明都先后进入到无氧信息的时代之中。人们开始在自身造就的文明壁垒中时而快乐,时而痛苦地挣扎。

自从人类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语言,就标志着这种直立行走的灵长类动物开始逐渐脱离了其他动物。语言,尤其是文字化的语言让人类的文明可以不断传承。

然而,那些发明语言和文字的人也无法预料到的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化和阶级的出现,语言和文字逐渐演化成统治者的统治工具,具有了鲜明的垄断性。为了稳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官方和民间的话语体系逐渐分裂开来,形成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

与民间语言相比,官方的语言更正统、更繁琐、也更晦涩。官方很多的古籍都需要后人做注才能让人看懂。糟糕的是,那些做注的家伙也大都是官学培养出来的“高才生”,因此做注解时所说的话有时和原文一样晦涩难懂,甚至需要其他人为他的注解再做注。

比如同样是讲三国时候的事,《三国演义》连小孩都能看懂,而《三国志》就必须要借助各种注解才能看明白了。当然,可能有人会说《三国演义》是小说,而《三国志》是正史,不能相提并论。但同样是讲正史的易中天先生写的《品三国》,就不需要任何注解也能看懂。当然,即便这样解释也有人会反驳说,易中天先生是现代人,讲话当然容易懂。那我们就看一看《诗经》,这部著作够古老了吧?“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哪个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的?

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被统治阶级改变自身命运的途径,除了造反起义外,就只剩下学习官方文化一途。这些草根出身的学子一旦进入上流社会,往往比根红苗正的贵族更加重视对官方语言和文化的传承。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淡化他们草根的出身。这就使得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鸿沟越来越深。

学习官方文化,在世界各国都不是一个快乐的过程。统治者代代传承的文化有如密码,学子们不付出智力和精力上的巨大代价,是无法真正掌握的。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人。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把学习的过程称为苦读。这些读书人看着难懂的经文,背诵着一知半解的义理,大脑在超负荷运转,无尽的疲惫阵阵袭来,困倦是免不了的。惟一能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就只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励志古训。事实上,这种读书的过程大部分是在大脑缺氧的状态下完成的,因而效率也是极低的。除了极少数十分聪明的人能够在这种近似炼狱的折磨中脱颖而出,大多数参与官方考试的人都只能落个名落孙山的下场。

在此期间,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学术阶层也在不断发展自己特有的语言,这些只有内行才懂,我们外行看懂了字也看不懂意思的语言被称为术语。凭借着一串又一串的术语,以及尽可能正式繁琐的叙述方式,学术界也慢慢地构筑起无氧信息的屏障,把学术成果严密地保护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

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以及被统治阶级与出身划清界限的需要,都促使官方语言越来越晦涩难懂。无氧信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至为深远。有史可查的大部分人类历史都是官方的无氧信息唱主角的年代。

但是,即便是无氧信息扮演主角的时代,有氧信息也仍然在民间蓬勃地发展着。《诗经》就是记载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诗集。当然,古代平民大部分的说话方式我们都不得而知了,因为他们既没有留下声音,也没能留下文字。但我们起码应该能够想像到,那些种地的农民、服徭役的劳工、卖杂货的货郎不会说着晦涩难懂的语言和他们身边的人对话就是了。

到了近代,随着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逐渐传播开来,来自民间的有氧信息才前所未有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最先向无氧信息提出挑战,试图扶持有氧信息的,并不是普通的百姓,而是拥有一部分话语权的知识分子。他们提出要提高民间文化和民间语言的地位。让有文字记载的东西更多的贴近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为少数当权者和少数象牙塔的知识分子服务。

为平民请命的知识分子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很快,世界各国的官方语言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民间崛起的文化的冲击。尽管各国统治者都想法设法地维护官方的无氧信息,拒民间语言于千里之外,但结果却是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快速融合。这场战争,最终以有氧信息的载体——也就是民间语言的胜利而告终。长期以来一直被压制、被忽略的老百姓日常用语终于取代了官方语言原本的地位,成为主流文化。

在中国,这个变革的过程是通过“新文化运动”完成的。其中,又以胡适倡导的“白话文运动”影响最为深远。

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的,随着我们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那种晦涩难懂的无氧信息越来越难以在如今的信息社会生存。客观上,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那些难以理解和消化的思想的读者,也越来越少。用最少的时间,以最便利的方式,吸收最多的信息,是所有信息接受者的共同要求。这使得习惯了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的人,也要慢慢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向有氧信息制造者看齐。

人类文明,从有氧信息开始,后来进入到无氧信息时代,最后又回归到有氧信息时代,正好是一个循环。这是历史的必然。

3.你想拥有有氧信息吗?

既然不同的书籍会让大脑产生不同的耗氧量,那么我们该怎样防止大脑进入疲惫、困倦的缺氧状态呢?

答案是:尽可能多地阅读有氧信息。

那什么是“有氧信息”呢?

也许你更熟悉的“有氧”概念是“有氧运动”。与举重等需要憋气的运动不同,游泳、慢跑、做体操都需要你在运动的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呼吸,从而及时地更换细胞中的废气和垃圾,我们把这种运动方式称为有氧运动。

在这个人们高度重视身体健康的时代,几乎没有人不了解有氧运动的概念。也没有人不渴望经常进行这种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方式。如果你真的需要有氧运动,那么你也一定需要有氧信息。

有氧信息的概念与有氧运动十分相似,有氧信息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精力充沛,大脑供氧充足的信息。那些让你感觉不到时间流逝的好书便是典型的有氧信息。

与有氧信息相对应而存在的概念是无氧信息。它们像无氧运动一样,会迅速地消耗你大脑中的氧气,从而让你感到疲惫和困倦。那些让你哈欠连天、昏昏欲睡的信息显然都应该算作无氧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判断一种信息是有氧还是无氧的前提是,我们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都处在正常水平。如果你喝得酩酊大醉,那么无论多么有趣的信息也无法引起你足够的注意,不用多久,你就会进入梦乡。同样,如果你的心情十分糟糕,那么你也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外界提供的信息上。这些情况下发生的疲倦显然与信息自身的形式和内容无关。

还有一点必须要说明的是:同样的信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产生的刺激效果会有所不同。比如一本经济学书籍,在那些对经济学不感兴趣的人看来,有如天书,用不了多久这些阅读者就会进入梦乡。这本书对于他来说就是无氧信息。但是对于那些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来说,可能看上三四个小时仍然兴趣盎然。这本书对他来说就是有氧信息。

即便存在这样的差异,大多数人对于有氧信息和无氧信息信息的感受却是相通的。那些晦涩艰深的文章很少有人愿意读,而表达着同样意思的浅显易懂、妙趣横生的文章却经常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在阅读信息之前,有选择地过滤掉那些有可能让我们的大脑陷入无氧状态的无氧信息,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能够让我们的大脑持续健康工作的有氧信息身上。

如果我们本身就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递者,我们更有义务尽可能地为我们的读者或受众传递有氧信息,这不但会让我们的读者和受众更加容易和我们沟通,更重要的是,这些由我们传递的信息会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而作为信息制作者和传播者的我们,也会从这种良性的信息传播中得到巨大的收获。

二.让你无法抗拒的三个魔法元素

1.你喜欢哪个花木兰

提到花木兰,很多中国人想到的,可能是那篇著名的《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可如果你问问老外,他们给你的回答很可能是由迪士尼公司拍摄的动画大片《花木兰》。这部动画片借用了传奇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事,但风格却是美国好莱坞式的:夸张、幽默、华丽的场景、英雄主义和爱情,一个也没有少。当这部电影在全球影院热映的时候,很多中国人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借这个机会更多的了解中国的文化。但另一方面,这次文化传播却是由美国人完成的,而且传播得有点走了板,山姆大叔的味道浓了些。

同类推荐
  • 办公室文秘手册

    办公室文秘手册

    本书从秘书及秘书工作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其工作环境以及职位角色,然后从秘书应具备的个人仪表、担负的工作任务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做好秘书工作、秘书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以及做好秘书工作的捷径等,最后阐述了秘书工作中的相关技术性内容,告诉读者如何才能使自己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成为一个真正的“笔杆子”和多面手,成为一名受领导喜欢和重用的合格助手。
  • 一生要领悟的糊涂学

    一生要领悟的糊涂学

    本书运用大量的名人、名事,从“学习运用”、“为人处世”、“经商运用”三个方面全新演绎了“忍学”与“糊涂学”这一劝世智慧。
  • 读者文摘精选全集:冬

    读者文摘精选全集:冬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 幸福人生的方法

    幸福人生的方法

    幸福是需要我们用一生来思考的主题,每个人都必须以某种方式实现幸 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从“心”开始,了解自我,超越自 我,就可以掌握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一起寻找属于自 己的幸福人生!当下快乐+未来快乐=幸福人生。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们都渴望能获得幸福。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 获得幸福?为什么在短暂的人生中自己就是抓不住幸福? 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瞬 间,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感受。要创造幸福、得到幸福和享受幸福, 我们需要掌握获得幸福的方法。 获取幸福,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 成功学全书(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成功学全书(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本套丛书汇集了世界近400年来最伟大的经典巨著,包括了拿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奥里森马登等励志大师的不朽著作。《成功学全书》是其中的一册。这些作品无数次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在全世界为广大读者所拜读,影响和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被公认为全世界副韦大的、最激动人心的励志经典。
热门推荐
  • 魔姿妖媚

    魔姿妖媚

    这是一个修真炼道,仙侠纵横的世界。纵然是有仙林险恶,人心叵测,门阀争斗,朝不虑夕。楚尘涉世未深……一枚玉簪,一缕红衣,却是揭开他的身世之谜。放逐荒岛,与世隔绝。还要照顾一美女,眼看一片洪水猛兽,生存都成问题……
  • 如若不曾相遇

    如若不曾相遇

    她是林家领养的女儿。从当初的作弄到彼此都沦陷时。一场变故改变了一切。一夕之间,男人狠心使用非常手段,不惜扼杀亲生骨肉于腹中。任凭林妮苦苦哀求,亦无动于衷。如此决绝。无奈,林妮转身远走他国。带着恨。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
  • 仙,魔,道人

    仙,魔,道人

    前世岁月,今世重现!究竟是仙者的荣耀?魔师的狂傲?还是道人的盛世?真英雄ー乃把酒言欢论今世!金樽对月漠众生!
  • 袁中郎全集

    袁中郎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自由泳

    自由泳

    本丛书以统一的体例、创新的形式,讲解各项目的起源与发展、运动保健、基本技术、运动技巧、比赛规则等,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运动健身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学到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 锦晨世子妃的日记

    锦晨世子妃的日记

    从边疆归来,太后突然将她赐婚给木兰山庄的大公子,她与他未曾谋面,却没料想到他双腿不良于行。她潇洒,随性,不愿受拘束,却碍于亲情,来到他身边。他沉默寡言,深情却不外露,一旦认定一个人,就将那人纳入他的羽翼之下,却没想过那些人中,还包括她!她想,就这样平淡的过日子也挺好。毕竟友情比夫妻的感情来得更长久。却未曾想过,长流如细水的感情却是最最润物细无声的。慢热文,且看现代小女子如何与古人谈恋爱!
  • 鸢尾折

    鸢尾折

    梦的故事向来是说不太清楚的,说不清的故事又总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夜都愁绪、三世纠葛、四对怨侣很多说不清的故事早就说不太清楚许多刚想起的故事似乎还未过去一曲鸢尾折弦断人终去梦的故事刚刚开始
  • 尘光

    尘光

    当尘芥之陆的生灵还沉浸在阳光的温暖中时,黑暗已经悄然来袭;先知的人们虽在阴霾中订立了名为光明的契约,却远远低估了风暴的恐怖。第一丝死亡的气息蔓延开来时,人们还寄望着缓缓西斜的日轮能够抵御黑暗和严酷。然而事实证明,血和火才能洗净一切。在武力,阴谋,希望与痛苦交织的时间中,新的传奇正在诞生。在不知是人类与神还是魔的争斗之中,黑发碧眼的少年阿伦一步步站在了权力和力量的巅峰。然而当黑暗真正爆发出来的时候,他才明白,一切都只不过是浮云罢了。个人的力量,在时代的巨轮面前,显得如此无力;也正因其无力,才显出其伟大。
  • 食神娃娃在异世

    食神娃娃在异世

    她,本是一个美丽的翩翩仙女,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搞砸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于是乎……她被贬下凡间,意料之外的是贬错了位成了一个小娃娃……一个聪慧可爱,人见人爱的孩子又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连连惊喜?她又有怎样的个性特征让众人折服,对她疼爱有加?精彩纷呈,不容错过!
  • 清风徐徐,我还喜欢你

    清风徐徐,我还喜欢你

    王俊凯:沫漓,你还喜欢我吗?林沫漓:微风轻轻起,我好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