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但是,爱要有节制,最好藏起一半。
爱孩子,这是天下父母心。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需要教子有方和渊博的教育知识。
如果有人问我,教育孩子需要哪种资格,我的回答是:需要异乎寻常的耐心和适量的爱心。
这是一位著名母亲用生命填写的教子答卷。17年前,医生就告诉她仅剩下5年的生命。面对死亡的威胁,她不仅以母亲的坚强超越了健康,还在病榻上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孩子:女儿刘苏多次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十佳少年、舞蹈特长生、优秀小编辑等,并被保送升入南开大学。一个被命运剥夺了健康的母亲能做到的,拥有健康身体的您也一定能够做到!
这位伟大的母亲叫苏杭。她是一位作家、评论家、家庭教育专家,现在天津市文联从事文艺评论工作。她大学毕业的第二年,就患了重病。久卧病榻仍写出众多文学作品,其中有十余篇作品获全国及华北地区、省级奖励。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在“朝不保夕”的艰难情况下仍不忘一个母亲的责任。其成功经验曾作为“苏杭教子”广为传播,至今已应邀作各类家教报告一百余场,并先后被评为天津市优秀父母和全国三八红旗手。她的家庭也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
她因长期住院,不能与女儿日夜厮守。她把对女儿的爱浓缩成一个个音符,时刻拨动着女儿奋进的琴弦。我们来看看这位伟大母亲的表述——
我虽长期住院,不能与女儿日夜厮守。然而,作为一个母亲,总会找到表达牵挂与爱心的途径。于是,我就把千叮咛万嘱咐的话浓缩简练成两句,写在纸条上,让家人贴在女儿床头。
后来家里还为此买了黑板,多年来形成了“每月一句妈妈赠言”。从幼儿园到大学,如今已积累了近200句,内容大部分是我自己编写的,也有少数是摘取的名言佳句。每一条都埋藏着一个女儿成长的故事。它就像妈妈从病床上伸出的一只手,领着女儿学习做人,学习做事,学习共处,学会审美,学会幽默。
幼儿园时代,为了鼓励女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写下:“我有一双小小手”,旁边画着两只小手。还有:“自己有的不挥霍,别人有的不眼热。”女儿参加健美操比赛获奖后,我又写下了这样的赠言:“不求别人乱拍手,但愿别人暗点头。”女儿当上班长后,我告诉她:“为集体、为他人做贡献是高尚的生活”,“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自己为人”。
我认为素质教育一定要尊重其内在科学性,不要推之极端。比如:培养孩子俭省的习惯,要防止他变得抠门儿,要引导孩子达到“自奉要俭,待人要诚”的境界。“节省而不抠门,简朴而不寒酸”,我编了这一句话给孩子。
又如:对待被人嫉妒的问题,我首先告诉女儿:“不遭人嫉是庸才。”其次,告诫女儿:“莫在失意人面前做得意状。”人家考试不及格,偏有人总炫耀自己的双百分。人家没亲娘,非要显示母亲的宠爱,遭恨又怨谁呢?最后,教给女儿摆脱妒嫉的良方是:“要学会用真诚的简单对付虚伪的复杂。”女儿心领神会。有了这三层的界定,就不会跑偏。
伴随着女儿的成长,留言的内容总在适时地变化。近来,女儿大了,我担心女儿可能因性格的柔顺随和而失却了自我。于是留言板上就写下了这样的话语:“对于父母,你应该大胆地说:‘不!’这是维护你独立人格的最美妙的肯定词。”
更富有意义的是,留言板上现在记录的不再是我单纯对女儿的关爱了,它已经加入了新的声音。最近上面就出现了这样—条忠告:“老爸:千万别去学校看我,回家也别对我太亲,注意离家在外的人的感情!”
原来去年被保送到南开大学的女儿,不愿意让宿舍里家在外地的同学和家中的小保姆因此而触景生情。善解人意的女儿还在留言后面用红笔体贴地写着:不好意思。别伤心!!!女儿对平等宽容、尊重分享这几个词汇有着自己的理解。她已经学会了与别人换位思考。
每当我翻看着“每月一句”,它们就幻化为女儿的一只只脚印,由小到大,每一只脚印都是那么清晰。“每月一句”正是一串串“母爱”的音符,使刘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
爱的原则,就是要给孩子真诚、健康的爱。不但要给孩子爱,还要明白怎样爱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是家庭教育的灵魂。我们父母教育孩子,不是让他们毫无理由地服从,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明辨是非,懂得廉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