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训练等级,在与人沟通时能够持续一些,可以将单向的自说自话转变为双向互动。找一个亲近的人进行练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增进互动、多提问题,也让别人多提问。吃完早饭或者午饭后,可以跟自己的父母或者同事进行交流,如果想要对饭菜进行评点,可以先问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然后再探讨是否还能做成其他的菜式。通过这种日常的训练,就能增强内向者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不再是一个人自说自话。
3.变换表达形式,让话语听起来有吸引力
在跟人聊天的时候,可以用疑问句、反问句。如想告诉他人有特殊事情发生的时候,可以对他说:“你知道吗?今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还可以在表达的时候将事件倒叙性地讲出来,或者将正话反着说,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往往可以引起别人的兴趣,也能让沟通持续下去。也可以用停顿的方式来营造特殊的效果,让人先有一个想象的空间,然后再揭晓谜底,这样是让自己的语言“活”起来的一种方式。
4.学会运用比喻,让话“舞动”起来
无论是写文章还是说话,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往往能够让话语活起来,有时候还能将一些无法用简短语言表达出来的意思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他人眼前。比如,在形容别人家的孩子活泼、好动的时候,你用太多的语言进行形容,都不如用小鸟来比喻这个孩子,一方面指出了孩子那种自由自在、活泼好动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形容了孩子的那份天然、纯真。还有类似的,如形容雨下得很细,就可以说雨丝像线一样;想要表达火车的速度快,可以说像奔驰的骏马,等等,这些都能让你的话语不再死板,而是像飞舞的蝴蝶一样活跃起来。
5.适当地夸张能让你的话语更生动
我们虽然不主张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过分夸张、口若悬河,但是为了让自己的言语更加生动,适当地引入夸张的词句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技巧。中国古代着名诗人在表达忧愁的时候就有这样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虽然有点儿夸张,却将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类似的夸张形容还有很多,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都是将适当的夸张引入言语的表达中,起到了让话语更生动的效果。在训练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引用。
当然,为了让自己的语言“活”起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进行锻炼、通过设置疑问句的变单向表述为双向沟通,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积累,也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积累,一步无法登上喜马拉雅山,所以,从现在开始,积累、训练,再积累、再训练,让水滴石穿,那便离成功不远了。
技巧8陌生人见面,三言两语成为朋友
初次见面的最初4分钟,是第一印象形成的关键期。初次见面时,要给对方留下简单明了的感觉,不要喏哩喏唆,让对方感觉你不稳重。
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与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必定会给对方留下某种印象。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所获得的主要是关于对方的表情、姿态、仪表、服饰、语言、眼神等方面的印象。它虽然零碎、肤浅,却非常重要。因为,在先入为主的心理影响下,第一印象往往能对人的认知产生关键作用。研究表明,初次见面的最初4分钟,是第一印象形成的关键期。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最初的4分钟,给他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呢?从根本上说,它离不开提高自己的文明程度和修养水平,离不开经常的心理锻炼。心理学家提出下面几条建议:
1.千万别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
和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得谦和一点、低调一点。有一个叫李佳的年轻姑娘,她为了搞一个奥运会竞猜活动去一个企业联系赞助事宜,一进门就看到一个影视明星坐在那里。李佳跟主人没说几句话,这位明星就插嘴、大发议论,结果给李佳留下了很坏的印象。
2.尽早弄清名字
一般情况下,即将要会见什么人,你自己是比较清楚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准备好,别的可以不知道,但对方的名字一定要弄清楚。我们经常看到电影或者电视里高级领导人面对一群士兵,居然能叫出其中几个人的名字。这样一来,他在士兵中的第一印象就一定是正面的。对我们一般人来讲也是如此,如果你见到一个人能叫出对方的名字,人家一定是非常高兴的。高兴的背后则是一种积极的良好印象,至少人家知道你的记忆力很好。
3.脸上常带微笑
很多人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微笑的核心是眼睛,真正的微笑会通过眼睛到达心灵。发自内心的微笑不但会给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还会让自己显得风度翩翩、魅力十足。与之相反的是,还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不论何时见到谁,总是面沉似冰,好像对面之人欠他多少钱似的。要知道,人与人交往本是高兴的事情,谁也不愿意给自己找不痛快。如果你总是心绪不佳,那么你注定了不会给他人留下什么好印象。还有一点也要注意,对第一次见面的人,切不可动辄就哈哈大笑——笑过分了也不好。
4.请用眼神沟通
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特别是与异性第一次见面,千万不要老是盯着人家不放,否则人家很容易对你产生误解。不论是第一次见面,还是第二次、第三次见面,与他人面对面交谈,应该用眼神平视对方,也就是用眼神说话,这样你会给人家留下良好的印象。如果双方第一次见面,可是说话的时候一方的眼神朝向侧前方,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态,他这样与人交谈,怎么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呢?
5.杜绝无用动作
当你与人家见面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不要有什么小动作。如果你一边跟人家说话,一边做着各种各样的小动作,诸如搔首弄姿、整理衣服,那说明你对人家缺少起码的尊重。如果你真的有什么急事,需要打电话或者发短信,你可以事先告诉对方,说一声“不好意思”,相信对方一定会理解这一点。
6.保持积极态度
你与人交谈时的态度是可以说明很多问题的。谈论“第一印象”的人都强调拥有正确态度有多重要,可是很少有人真正明白积极态度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意味着什么。即使在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在大家心情焦急、紧张的时候,你的积极态度会给周围的人带来良好影响的,遇事冷静而不烦躁会使你得分不少。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与你说话的人自始至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那么你对他便会好感大增,自己也会感觉信心百倍。
7.主动向对方打招呼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对于陌生人来说,当你先开口向对方打招呼时,也就意味着你将其置于一个较高的位置。以谦恭热情的态度去对待对方,一定能叩开交际的大门。如果你能用自信诚实的目光正视对方的眼睛,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8.报姓名时略加说明
记忆术中有一种被称作“记忆联合”的方法,这是一种把一件事与其他事连在一起的记忆方法,初次见面的人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加深他人对你的印象。比如你姓张,便可说:“我姓张,张飞的张,不是文章的章。”这样加以说明,对方会认可你的幽默风趣,也会更容易记住你。
9.注意自己的表情
人的心灵深处的想法都会形之于外,在表情上显露无遗。一般人在到达见面场所时,往往只注意“领带正不正”、“头发乱不乱”等着装打扮方面的问题,却忽略了“表情”的重要性。如果你想给他人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在见面之前不妨照照镜子,审慎地检查一下自己的面部表情是否跟平时不一样,如果过于紧张的话,最好先冲着镜中的自己傻笑一番。
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万事万物贵在坚持,当你真正地坚持下去时,一定会发现意外的惊喜。要知道再好的方法用不上3天就抛弃了,你永远得不到轻松。坚持按这个方法去做,就像工作一样,业务熟练了自然得心应手。轻松谈话,会轻松地打动对方。
技巧9不要和孩子唠叨,有问题及时沟通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因此再与孩子交流时,要沟通,而不是唠唠叨叨。唠叨会让孩子的心灵承受不住压力,导致心灵挤压力量爆发。
美国着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他感动得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就是所谓的“超限效应”,它是指由于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实这种“超限效应”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也是时常发生,并且让孩子们烦不胜烦,那就是唠叨。
“路上小心!放学了就赶紧回家!别在路上乱吃东西,要不然会生病!”初二的林燕已经骑着车子快离开小区了,可是妈妈的叮嘱还在耳边回响。
林燕皱了皱眉头,回头说道:“妈,你别啰唆了,我已经知道了!”
晚上,林燕坐在书桌台前,妈妈又走了过来说:“燕子,今天的学习怎么样?中午的饭好吃吗?妈妈担心你没听懂老师讲的内容,想周末给你请个家教。对了,你的运动鞋是不是脏了啊?”
林燕听着妈妈的唠叨,趴在桌子上喊道:“妈!我求你了!你别每天都这么唠叨行吗!”
妈妈愣了一下,有些生气地说:“你怎么这么和妈妈说话?妈妈不干涉你的生活,尽可能给你自由,可是为什么你一点儿话也不听?”
林燕捂住了耳朵,喊道:“这种自由我不要也罢!请你不要再问了,不要再唠叨了!”
唠叨仿佛是现代父母的专利,但同时也成了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大的沟通障碍。
曾经有一家教育机构对中学生进行过调查,主要调查他们对父母有哪些不满。结果,有50%的中学生将票投给了“父母的唠叨”。由此可见,父母的唠叨成了孩子自由的“最大杀手”。
现在很多父母一边说着给孩子自由,一边又在不断地唠叨,这样的行为只能让孩子感到:父母的话根本不算数!可是在父母的心里却有着这样的观点:我不阻拦你做什么、我不翻看你的日记,可是我适当询问、善意提醒的权利总有吧!于是,这份“适当”就飞速生长,成了没完没了、事无巨细、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唠叨。
小明第一次参加夏令营的时候妈妈很担心,毕竟小明还小,不懂得照顾自己,于是叮嘱小明:“吃东西要注意卫生,太晚了别出去乱跑,别单独行动,遇到危险要冷静……”怕他记不住,小明的妈妈又重复了好几遍,小明一脸的不耐烦,说:“妈,我又不是小孩子了,知道怎么照顾自己。”
“你知道什么?听我的话准没错,真出了什么问题,后悔就晚了。”小明的妈妈生气地说。小明也气得嚷起来:“我不参加了!行了吧?”然后摔门而去,他去夏令营的兴奋心情已经被妈妈破坏掉了。
试着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一下,你是希望要善解人意的父母,还是希望要唠叨不休的父母呢?如果你的父母这样没完没了地唠叨,同样的话重复上十几遍,你又是什么感受呢?当孩子觉得“好烦”、听不进去劝告时,你不妨冷静下来想想自己的说话方式是不是不太对,可以跟孩子好好地交流一下。
其实,“唠叨”是不懂得如何交流情感的表现,只有和孩子耐心地交流,才能让孩子深刻体会到父母的爱。有一位母亲很懂得照顾孩子的情绪,在孩子很小时就注意与他进行情感交流。每天在孩子上床睡觉前,她都关切地问一问:“今天开心吗?”孩子长大以后形成了跟父母沟通的好习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都主动跟父母说。有了这样良好的感情基础,孩子就会很容易接受父母的劝告和建议,父母也不必费心唠叨了。
唠叨只会让孩子心烦意乱,加重心理负担,让孩子对自己越来越缺乏信心,甚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孩子甚至会染上一种可怕的习惯——只要父母不唠叨,自己的事情就做不好!唠叨,其实是一种对孩子的自由变相的囚禁。
所以,与孩子进行交流时,父母还是少些唠叨为妙,否则,一个拒绝接受、选择对抗的孩子就会站在你的面前。而想要彻底规避唠叨,父母不妨做到以下几点:
1.别太信口开河
父母之所以唠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考虑目的,只是为了“说”而说。比如,规定孩子做好作业再开饭,但有的父母虽然把话讲出去了,可心里又怕孩子肚子饿,就没事找事地说:“你饿不饿”、“要不写完再吃?”等诸如此类自相矛盾的话。这些语言会让孩子感到这是父母“无聊”的表现,因此自然感到很受束缚。
2.叮嘱点到为止
孩子最怕的一种人就是《大话西游》里的唐僧。所以,父母在叮嘱孩子时应该做到点到为止,不必事无巨细,更不能没完没了,很多时候只要稍稍提醒一下,孩子就会明白了,讲得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
3.改变沟通的方式
在与孩子进行交流时,父母往往会表现得高高在上,总以“过来人”的角度告诉孩子应该做这、不应该做那。但在孩子看来,父母的话语都是无用的、空泛的大道理,甚至在很多时候同一件事情还要一遍一遍地说个没完,明显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因此自然产生了排斥心理。
倘若出现这种情况,父母就应当改变沟通的方式,把“唠叨”变成互动式的交流。例如,要教孩子如何做饭,你不妨与孩子一同动手,而不是站在一旁“指点江山”。只有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孩子才能听进去你的话,感受到自由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