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9500000012

第12章 君道之——掌握鉴识人才之法(1)

有些人人虽然难以了解,总是把自己藏得很深,但如果细心观察,仔细琢磨,还是能够找到一些了解他们的方法的。

譬如,要考察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妨用隐晦的方法向他提问;要考察他的应变能力就连续地对他提出问题;如果想考验一个人是否忠诚,不妨与他策划一些秘密的事情;要看出一个人的品德如何,可以直白地向他提出德行的问题;要试验一个人是否廉洁,不妨让他单独处理一些财务上的事情。当一个人对女色的引诱无动于衷时,可以判断出他很坚定,不容易被诱惑;当他明知事情的艰难仍然挺身而出操办,说明他勇气可嘉;一个人喝醉酒后的观察其神态,可知此人品行。

《庄子》中提出对人考察的方法是这样的:“派人到远离自己的地方办事可以观察他是否忠诚;而让他在自己的身边办事则能观察出他是否敬业;让他承担繁杂的工作,可以观察他的才能;突然间对他提出问题可以观察其是否机智。看他是否守信可以用仓猝之间和一个人约定的办法来观察他的反应。在一群人中,通过观察人的神色变化,就能发现某人的隐情。”

《吕氏春秋》亦指出:“仕途通达时看他所敬重的人是谁;身份高贵的时候观察他所崇尚的是什么;家境富裕的时候要看他的修养。听其言,观其行,看一个人经常与什么东西接近就能说明他的爱好是什么;经常在一起要体味他说话的真义;贫穷的时候要看他排斥什么东西;贫贱时要看他摒弃做什么事;一个人兴奋的时候会暴露出他是否有操守;快乐时能暴露出他的嗜好;让他生气就可以看出他的自制能力;让人伤心就能知道他是否真的仁爱;艰难困苦可以检验出一个人的志气。”

总之,为君者要奉行识人用人的君道,就如《孔子家语》中所阐明的那样:“明君一定要对身边的人才都了如指掌,不但知道他们的名声,而且知道他们的本质。”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了君道的鉴识人才的真正含义,也就不难成就大业了。

一、四种精华的定义

人才是辅佐君王成就事业的关键,鉴识人才是使用人才的前提,为君者在用人、管人之前,首先要明确地区分出人才的种类,发掘他们的各自长处和短处,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用。

先贤孔子把人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庸人、士人、君命子、圣人、贤人。他认为君道就是能清楚地分辨出这五类人。如果君王能辨识出人才的高下,那么治理天下,成就事业也就轻而易举了。

所谓庸者,即那些内心缺少坚定不移的信念,做事情有始无终,满口胡言乱语,举止没有涵养,身边朋友低俗下流的人。他们都是些见利忘义的小人,随波逐流,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把持不住自己。

所谓士人,就是那些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始终有明确信念的人。他们虽不是万事皆通,万物皆懂,但对任何事都有自己的主张;做事情虽不能完美无缺,但其中总有值得赞美之处;对于他们自身了解的事物,他们能做到彻底明了;言语不多,但只要是他所坚持的,一字一句都强硬有力;做事不多,但力求务必扎扎实实。他们思想坚定,信念明确,言辞得当,行事有理有据,始终都是表里如一,犹如人的性命和形体一样和谐统一,他们的坚持是很难被外力改变的。贫贱和富贵都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

所谓君子,即是那些讲究诚信的人,他们心胸坦荡,对人从不心存嫉恨。从不居功自傲,更不向人炫耀,始终秉性仁义;他们通情达理,说话从不专横无理。言行一致,守道不渝,诚实守信,从不食言,性情坚韧,自强不息。在旁人眼里,他们看似很平凡,然而真要超过他,却绝非易事,这就是真正的君子。

真正的贤者是那些品德合乎法度,行为合乎规范,其言论足以被天下人奉为准则而不伤及自身,其德性足以教化百姓而不损伤事物的根本的人。他们竭尽所能造福人民,视财物如粪土;处处行善布施,帮民众摆脱疾病和贫困。

圣人乃伟人也,他们的品德与天地融为一体,虽千变莫测,但总能通达无阻。他们能容一切可容之物,对宇宙万物的因果彻底参透,与天下的一切生物都融洽无间,并将万事万物之精髓升华为自己的性情,道生如日月,变化如神明,芸芸众生是永远不能明白他的德行有多么伟大的,即使见识其中的一二,也不能真正透彻了解其性情的涯际有多深广,这就是圣人,融于万物之中,又超脱万物之外。

作为君王,如果具有高尚的品性,他的臣子一定会趋之若鹜。德行也是君王考察人才的标准,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

《钤经》在描述英杰之人时有这样的叙述:“品德足以让远方之人慕名而来,信誉足以把各种各样的人凝聚在一起,见识足以借鉴古人,才能足以冠绝当代,这样的人就是人中之英;思想足以成为教育世人的体系,行为足以引为规范,仁爱足以获得众人的拥护,英明足以烛照下属,这样的人就是人中之俊;形象可做别人的仪表,智慧足以决断疑难,操行足以警策卑鄙贪婪,信誉足以团结不同的人们,这样的人就是人中之豪;恪守节操而百折不挠,行义举受到诽谤而不发怒,见到让人唾弃的人和事也敢于挺身而出,见到利益不随便去获取,这样的人就是人中之杰。”

英、俊、豪、杰是人中精华上品,能够成为其中之一,也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才。

对于人才的任用向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固定的标准,对于人的品类先贤们还给了我们更多的借鉴,如果为君者能清晰各类人的“利弊”,事业成功的希望也就不远了。

品行高尚,容貌举止可为人楷模,这种人被叫做“清节”之士,延陵、晏婴就属于这样的人。能行文立法,建立法规制度,使国盛民富的人为“法家”,管仲、商鞅就是这样的人。思想与天道相通,计策谋略出神入化,变化无穷,是“术家”,其代表人物是范蠡、张良。其德行足以移风易俗,其方法足以匡正邪恶,其权术足以安定天下,改朝换代,这样的人是“国体”,伊尹、吕望就属此类人。其品德可为一国之表率其方法能够改变穷乡僻壤,其谋略能够枚衡范毅的计策谋略能够权衡政事,这样的人称为“器能”,子产、西门豹就是这样的人。著书立说者,又称之为做文章之人,司马迁、班固就是这样的人。能够传承圣人的学问,就是儒学,汉代儒生毛公和贯公就是这样的人。辩论起来不一定有道理,但反应敏捷,对答如流,乐毅、曹丘生就是这样的人。胆略、勇气过人,才能、谋略非凡,这种人叫做“枭雄”,白起、韩信就是这样的人。

清节之士,心胸不够宽广,欠缺容人之量,把挖苦人当作乐事,凡事太认真,好分辨是非,像子夏那样的人就是这样。法家之流,目光短浅,缺乏远大的计划和理想,汉宣帝时的名臣张敞和赵广汉就是这样,但他们在行事时能独当一面,创意新奇,策略巧妙,手段高超。术家之流,虽不能改变旧有体制的限制,垂范后人,但当民众变乱谋反时能运用己身谋略,拨乱反正,陈平和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韩安国就是这样的人,谋略和智慧有余,公正平允不足。

他们的优点明显,缺点也很显见,为君者要在充分认识他们短处的基础上,更好地让他们发挥自身的长处。

二、选志趣相投之人

许多人才被发现都源于他们与君王有共同的追求和目标,“志趣相投,相与为谋”。正如古人所言:“眼力一样的人才能看见同样的东西,听力一样的人才能听见同样的声音。德性相同的人即使不见面也会感到亲切。声气相同的人,即使在不同的地方也会互相响应。”

韩非子说:“志趣相同才会彼此欣赏,志趣不同就会互相排斥。”

只有具有共同追求和目标的人之间才会相互支持和了解,而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者永远不会体察彼此的信念和追求。

例1:楚襄王问朱玉说:“先生你并非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吗?为什么大家都不佩服你呢?”宋玉回答说:“鸟中有凤凰,鱼中有巨鲸。凤凰一飞冲上九万里云霄,翱翔于晴空之中。那笼中的鸟怎能知道天有多高?鲸鱼早发昆仑,晚宿孟诸,水沟里的小鱼,怎能知道海有多大?所以不单是鸟中有凤,鱼中有鲸,士人中也有与凤和鲸一样的人啊。圣人心志宏伟,超然独处。世俗之人,又怎会了解我的志向和所为呢?”

所以古人才会慨叹:“知人不易,人不易知。要真正了解和认识一个人的确非易事。”

例2:汗明游说春申君,说得春申君很高兴。汗明想再说下去,春申君说;“我已经知道先生的意思了。”汗明说:“不知道你和尧相比谁更圣明?”春申君说:“我怎么比得上尧?”汗明说:“那么你看我和舜相比怎么样呢?”春申君说:“先生你就是舜。”汗明说:“不是这样的。请让我为你细说。你的贤明不如尧,我的才能比不上舜。像舜这样贤能的人服侍圣明的尧,三年以后才能相互了解。现在你这么快就了解了我,这就等于你比尧圣明,而我比舜贤能。这可能吗?”

为君者要识别人才还需要具备特殊的眼力,发现常人所不能发现之处,找到人才身上潜藏的特点,让他们成为自己的骏马,而自己亦可获得伯乐般的好名声。

《礼记》上说:“良马只有伯乐认识它,如果当时没有伯乐的本领,它就不会被世人当作良马。发现有才能的人也一样。”

有才能的人有时在常人眼里看起来就是平凡无奇,只有具有良好“眼力”的人才能发现其超人之处,所以,能发现特殊人才的君者往往能建立非凡的伟业。

孔子在陈、蔡受困,颜回说:“先生的德行太伟大了,天下没有可以容纳的地方。先生推广它,实践它,却不被世人采纳,这是当政者的耻辱。先生有什么过错呢?”

《榖梁传》中也说:“孩子出世后,不能避免水火之灾,是母亲的过错;到了八岁还不拜师是父亲的过错;拜师学习,求教不得法,心志不通,知识不长,是自己的过错;志向和学识都有了,名声还不大,是朋友的过错;名声大了上司不举荐,是上司的过错;上司向君王举荐了,君王却不任用,是君王的过错。”

因此,为君者还要注重自己发现人才的能力。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

为君之道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能收揽手下英雄的心,让他们甘愿为自己效忠。但是,要认识一个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许多人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

汉光武帝刘秀是个喜欢听取别人意见并依此识人的明主,但还是被奸诈的庞萌迷惑了;曹操虽然善于明察,但还是被张邈蒙蔽了,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人太容易相信表象了。

表象容易使人迷惑,认识不到事情的本质。狡猾的人看样子很聪明其实不然;愚蠢的人看上去像个正人君子其实不是君子;鲁莽的人好像很勇敢其实不是。太多似是而非的情况使人不能辨清人的真伪了。那些亡国之主给人的印象大多智慧,那些卖国之臣也表现的忠心为国,混杂在禾苗里的莠子与禾苗差不多;黑牛身上黄色的花纹很像是老虎;白骨像是象牙;色泽像玉的石头容易被看成玉石。这些表象都是与事实相背,但却容易让人信以为真。所以说,认识和了解一个人很难,人心难测。

孔子说:“人心比山河还要险恶,知人比知天还难。天有四季和昼夜的更替,但人的面皮很厚,内心更藏而不露,深不可测。外貌看上去温厚和善的,但做起事来却骄横傲慢;表面上看有长者之风,其行为却是小人所为;有的虽然看起来圆滑,但内心深处却刚直不阿;有的看似坚不可摧,实际上却是个疲沓散漫之徒;有的看上去虽神态自然,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其内心却焦躁不安。”所以人在表面上表现出来的并非是真实的一面,其中有太多虚假的成分了。

因此,姜太公言曰:“人有看似庄重而实际上不正派的;有看似老实温顺却实为贼寇的;有外表谦逊恭敬,可心里却在骂你蔑视你的;有看似专心致志其实心猿意马的;有表面很能干,实际上却一事无成的;有看起来坚决果断而实际上优柔寡断的;有的看似糊里糊涂,其实却心知肚明,忠诚老实;有看上去散漫拖拉,但行事效率很高;有的表面看似狠辣而内心却胆小怯懦的;有的自己不怎么样也看不起别人的。有的人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通。普通人轻视他,而圣人推崇他。一般人不了解他,只有非常有眼力的人,才会看清其真相。这些现象都是人的外貌和内心不一致表现。”

四、察人之捷径

知人是最难的。因为你只能看到人的外表,而看不到他的内心。但不知人就不能用人,所以,要学会从人的语言、行为、举止上判断人。

通常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和行为都能反映出这个人的品质,都能影射出他是否是可用之才。

古人用“观诚”的方法来考察人:“当一个人受到宠爱时,要看他是否专横跋扈、骄奢淫逸;当他不再受宠,被疏远、废置时,要看他是否会背叛原主或采取什么越轨行动;享有荣华富贵,仕途发达的人,要看他是否有自傲自大;不善言辞、沉默的人,要看他是否胆小怕事,有所畏惧;年纪小的人要看他是否尊老爱幼、上进好学,能否与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壮年人要看他是否廉洁自律,诚实肯干,斤斤计较;老年人要看他是否能深思熟虑,是否即使做了力不能及的事也不逾越规矩。父子之间,看他们父亲是否慈爱、子女是否孝顺;兄弟之间看他们是否亲善友好;邻里之间要看他们是否讲信守义,互相礼让;君臣之间看君王是否仁爱,大臣是否忠心诚实。”

《人物志》说:“骨骼坚硬而柔韧,叫做"弘毅’。弘毅是仁爱的本质;气质清朗而高洁,叫做‘文理’。文理是礼的根本;筋脉强而纯,叫做‘勇敢’,勇敢是义的前提;态度平和而爽快,叫做‘通微’,通微是智慧的本质。人的五种本性是不变的,所以称之为五常。”

因此说:“劲直有余缺少柔软就是僵直;强劲有力却不精纯就是徒有蛮力;顽固不化但不端正就是愚钝;血气方刚但不精纯就难免冲动;性格开朗但心浮气躁就是放荡。但是,一个人的精神决定着其性情是坦荡还是猥琐;一个人的内心决定着他是聪明还是愚昧;一个人的筋脉决定着他是否勇敢。坚强或懦弱的根源在于骨质;急躁还是宁静取决于气质;一个人的忧乐通过面部表情就可以看出来;一个人是悲伤还是严肃从其仪表上就能反映出来;脸上的神态可以表现出其态度,言谈可以流露出一个人的情绪是否急躁。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心性质朴纯洁,内心聪慧,外表开朗,精力充沛,声音清雅,颜色和悦,仪表高洁,容颜端方,那么他就是一个具有纯粹之品德的人。”

要观察一个人,还可以通过“听气”、“察色”、“考志”、“恻隐”“揆德”之法。

人是有精气的,通过观察一个人表现出来的精气,就可以认识一个人。心气粗糙不细腻的人,说话的声音大都沉重散漫;心思缜密的人,说话的声音有理有据,平和亲近;心气卑劣,脾气乖戾的人,说话的声音粗犷;心气宽缓,性情柔弱的人,声音温和谦逊,圆润入耳;讲诚信的人心气平易而柔和;重义气的人心气洒脱而从容;安详平和的人心气自然而随和;勇敢无畏的人心气雄壮。这就是“听气”之法,听其心气,深知其人。

同类推荐
  • 我的野蛮同事

    我的野蛮同事

    对于现代人而言,工作几乎占了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办公室内的同事,自然成了我们每天相处最久的伙伴,同时也可能是最容易与之发生计较、竞争、磨擦,甚或产生感情的对象。 你和同事、上司、下属之间,是否有以下难解的困扰,不知如何处理? 和同事之间:被嫉妒、排挤、性骚扰?同事爱偷你的点子和业绩,让你有苦难言?和上司之间:主管爱抢功?偏心?叫你背黑锅?想升官司加薪,却不知如何启口吗?……和下属之间:如何有效管理?在办公室内:如何处理办公室内的恋情、同事间冲突? 部门分成三派,你该如何表态? 有了《我的野蛮同事》这本好书,一切恼人的办公室问题,都可以迅速迎刃而解!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

    刚刚步入工作岗位,为什么就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了呢?为什么这么努力地工作,可上级还是不满意?工作时间长了,对一切都渐渐地感到麻木了,该怎么办呢?初涉职场的年轻人,经验和阅历都很有限,如何让自己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不断获得提升呢?当人已步入中年,回首往昔,会不会幡然醒悟,如果能在20几岁时懂得这些道理,现在该有怎样的成绩?《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提供了最经典的案例,最实用的生存法则以及最具针对性的职场策略,让年轻的职场中人从中领悟最值得铭记的职场真理,指引自己不断前进。
  • 员工礼仪

    员工礼仪

    本书涵盖了服饰形象仪表、举止气质、说话艺术、工作礼仪、会议礼仪、社交礼仪、商务礼仪等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所有礼仪规范。
  • 心比天高:太空英雄启示录

    心比天高:太空英雄启示录

    随着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发展,世界上出现了载人宇宙飞船、航天站和航天飞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航天员开始到太空活动。人类在征服太空的道路上,已经并正在继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太空探险者,不仅体现出人类所做的非凡的、前所未有的、经常要冒很大风险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而且代表了整个人类的梦想和希望。本书不仅反映了这些太空探险者们充满神奇的太空生活,而且展现了他们不畏艰险、勇了献身的精神风貌。他们所建立的伟大功绩,将永远光荣地载人人类的航天史册!
  • 苦是执迷出不来

    苦是执迷出不来

    生命由许多偶然组成,此时此刻,你随手翻开的这本书,必定与你以往读的心理类书迥然不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以前你读的书,都是叫你不断增加知识、技能的书,叫你不断变得强大的书,都是叫你集中精力“进入”的书,而这本书却恰恰相反,它是教你“出来”的书,教你从一切执着痴迷、知识情感中穿透出来的书。常人的智慧都是想方设法教你进去的,而这本书却是教你出来的书。
热门推荐
  • 美国不开心

    美国不开心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走向单极,美国在偷着乐;第三世界崛起,世界多元化,美国开始板着脸;基地反恐,越反越恐,美国开始人心惶惶;大国崛起,世界宪兵不再主宰一切,美国开始阴脸;华尔街风暴,次贷危机,美国终于不开心了……一向以世界宪兵、老大自居的美国人,感觉到自己的地位渐渐下降,尤其是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人人心惶惶,惟恐自己从此一蹶不振。令美国人闷飞不乐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当别的国家暗自高兴时,美国开始不开心了!
  • 绝代圣王

    绝代圣王

    本书讲述的是:一11舵主在灵魂穿越到了一玄幻世界之后,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碾人,整人,再碾人,再整人和继续碾人继续整人的故事!正在比武招亲的妹纸?拐了!冷若冰霜的天女?强了!身体前任主人仙女般的女友?收了!妖娆如魅风姿卓卓的尤物?抵挡不住啊……在哥面前聒噪者:碾了!在哥面前装逼者:整死!哥有一个愿望:这美好的世界竟然没有11,哥非要搞出一个全世界最牛逼的11来!突然有一天又多出了一个愿望,这世界可没有那神马一夫一妻制的律法,所以,嘿嘿……大家都懂得!
  • 青乌之拘魂

    青乌之拘魂

    我叫赖天宁,左肩生有青乌胎记,算命先生说是人间的青乌传人,先是算命先生“不得好死”而命丧桥底,接着公交车又遇到了一场诡异车祸,一车人除了我无一幸免,老爷爷的藏书《青乌序-道藏合集》帮我解开谜团,“青乌胎记”是堪舆祖师赖布衣的家传标志,于是我又变成了一名“青乌之拘魂传人”,老爷爷紧跟着暴毙而亡,似乎跟我亲近的人无一好下场。“鬼事”不断,总有贵人帮助,考古系的田教授,野蛮任性的李佳珠、纯洁天真的董事长田甜……几个人结伴探墓,又结识阴曹地府的才女大公主和可爱的小公主,我“龙珠驸马”往来人间和地府,抓鬼除妖。
  • 全球无限

    全球无限

    这不是只有数十个轮回小队的主神空间,而是席卷全球七十亿人类的无限恐怖!没有任务,取消奖励,不强化,无兑换,打破主神空间的种种规则,只为保留最纯粹的致命杀机,等待你的挑战,全球七十亿人类,准备好了吗?无限末日第一杀——生化危机!启航!丨丨丨丨PS:看清小说类别后再决定看不看,因为本书原来的名字应该叫无限末日(被占用),主要写末日,无限属于一个大坑,中后期有惊喜,前期纯坑,所以,入坑慎重。
  • FIFAOL3之圣杯下的荣耀

    FIFAOL3之圣杯下的荣耀

    FIFAOL3是腾讯正在火热公测的足球竞技类游戏,而在游戏之外,有一位神秘的玩家,依靠自身的努力与人格魅力,最终成就了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但无论在何时何地,FIFAOL3依然陪伴他左右,从未离开。
  • 新西游记

    新西游记

    《新西游记》沿用《西游记》的主角人物,却避免了《西游记》中唐僧,沙僧等形象的虚假单薄,重构了取经西僧全新的命运与际遇:唐僧被塑造为有七情六欲,但最终振作,独赴西天的新形象;孙悟空、沙僧、猪八戒性格更复杂,形象更鲜活,兄弟三个结局迥异;或重返故园;或靠出卖师父平步青云。
  • 倾世风华:女主大人太腹黑

    倾世风华:女主大人太腹黑

    顾瑾,21世纪的新人杀手,在她执行人生中第一个任务时却光荣的牺牲了!到底是意外,还是阴谋!迷雾重重之中。没想到她会华丽丽的穿!越!了!什么?是人人笑而皆知的废柴,那就变成第一强者闪瞎你们的狗眼!什么?是地位低下的废物,那就变成人上人,将曾经欺凌过的人全踩入地底!光芒四射时,一直以来只有他默默的支持着。―――――――――――――――――――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从我遇到你的第一眼,便为你沉沦不起……
  • 巴黎铁塔下的背影

    巴黎铁塔下的背影

    一次雨天,她在游巴黎的时候忘了带伞,在这倾盆大雨中微微闪着一个人的背影,他给她披上了外套,给了她一把伞,对她温柔得说“别着凉了”,她看他那温柔的眼睛,俊俏的脸,但不知自己爱上他了,一次偶然,她在玻璃外看见了他和一个女人聊天,她的心完全崩溃了,但他还像用剑戳着她,“你走吧,我爱的不是你才知道,原来,自己真的爱上他了!”就这句话,她每次都会在下雨天走进去,等着他来,可她等了二十年,他还是没来!他,真的不会来了吗?
  • 三国5:出师北伐

    三国5:出师北伐

    《三国·第5部:出师北伐》为日本现代小说版《三国》的第五部。讲述曹操、刘备分别离世后,吴、蜀、魏三国或为保全国土,或为中兴汉室,或为扩张势力而展开的政治、军事行动,着重描写诸葛亮倾心辅佐幼帝,安定蜀南后挥师北伐,最终病逝五丈原的悲壮故事。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
  • 依恋那些年

    依恋那些年

    年幼青涩的他把无畏的坚持看成是一种责任,简单的把爱情看成是只要真心就能拥有,却不知道爱已被世俗和现实渲染的复杂不堪。一次次被现实残酷地击倒,却又因为内心对一个人无法抗拒的爱一次次爬起。怀着对所爱的人无限爱恋,默默追逐跟随,在他看来,只要能看到爱的人就是幸福。。。他一生追逐爱,拥有过短暂婚姻,却无法说服自己的内心,最终婚姻失败,幸福也擦肩而过。。。最终却孤独地度过一生,他没有得到所爱的人,但在他所有的记忆里再没有别人。。。在他看来他和她一直都生活在一起,而回忆是他一生最享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