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5600000003

第3章 非走不可的弯路(2)

名震欧洲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未成名时,创作条件极为艰苦。一日三餐仅是几片面包,清晨他从面包铺里买来面包,吃一个当早餐,剩下的就揣在怀里。然后就是爬到高高的梯子上工作,饿了便啃面包充饥。直到工作完成,才饥肠辘辘的下来。在他创作时,即使是家里失火,都不会让他离开工作。他无法容忍自己作品出现微瑕,一旦发现作品有瑕疵,就会放弃整个作品,重新来过。最终,米开朗琪罗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雕塑家之一。

爱迪生当初说可以用电灯取代煤油灯,引来的是哄堂大笑和种种符合当时科技水平的质疑。爱迪生不为所动,实验了几千次,终于发明了电灯。

心理学家分析说,偏执的人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偏执的人都具有不妥协、不放弃的精神。他们认定的事,不管对错,都会执拗到底。所以在“不管对错”的过程中,他们屏蔽掉了正常人总是“给自己找借口”的风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坚持做下去的“风险系数”较低,或者说风险成本较低。

但是,偏执狂一定就能成功吗?从上面心理学家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一个致命的地方:不管对错。也就是说,偏执狂一旦认定目标,无论目标是对还是错,都会坚持冲向目标。倘若是对的,自然可以成功;但倘若是错的,那就离正途越来越远,陷入百折难回的弯路。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拒绝“偏执”,认为“中庸”才是为人处世的法宝,所以很多“偏执者”看起来不是疯子就是傻子。北宋时期的大政治家王安石,被大儒司马光称为“拗相公”,“拗”,跟“犟”、“一条道走到黑”、“钻牛角尖”等词汇意思差不多,其实就是指责他太偏执。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所进行的改革最后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偏执。偏执的人大都不喜欢与人沟通,没有同理心,只是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固执己见,心外无物,心外无人。王安石的“拗”,有两件事可以证明。第一件事是,当宋神宗说有些变法条例的确于民无利时,王安石却说:小民懂什么,那些大官都不懂,我们只要聚精会神地去做就是了。另外在生活上,他的偏执性格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王安石永远都在思考,吃饭时从来只吃眼前的那盘菜,个人卫生一塌糊涂。有时候思考一件事,甚至会忘记吃饭和睡觉。

2

王阳明也是这样的偏执狂,并且表现得比其他偏执狂更为激烈。

我们前面说过,王阳明12岁时就在关于“我的理想”的作文本上写下了一个标题:人应该成为不朽的圣人,而不是拥有超级身份(大富大贵)的几十年的肉身。我们暂且可以把这一自负的行为看做是他的理想。为了这一理想,王阳明一直在苦苦追寻,至少在内心深处,从没有放弃过。

十七岁时,王阳明到江西南昌跟副省长秘书(布政司参议)同时也是他远房舅舅的诸养和的女儿成亲。这是一门父母之命的婚事。王阳明小时候,诸养和到王家做客,看到王阳明聪慧可爱,就想到了自己的女儿和王阳明年纪差不多,于是,诸养和和王华两人就把这门亲事定了下来。双方约定,等王阳明年满十六周岁,就把二人推入洞房。

意想不到的事也就在新婚那天晚上发生了。王阳明多年以来一直在苦苦求索儒家思想真谛,也就是他当初所谓的“圣贤之道”。不过,这么多年来,王阳明始终不能思路清晰,思路越是不清晰,王阳明就越是绞尽脑汁地思考,最终,他和王安石一样,把思考当成了人生本身。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钻进那条胡同,心外就已无物,心外就再也没有什么事可以阻挡他的偏执思考了。

新婚那天晚上,大家都在外面喝酒。王阳明坐在新房里,百无聊赖,开始思考。先是在椅子上,接着是站起来踱步,最后居然不由自主地出了岳父家,听凭自己的心向不知明的地方走去。当他偶然回到现实,大吃一惊。在他眼前居然有座庙宇,“铁柱宫”三字映入眼帘,这是一个道观,在南昌城中小有名气。王阳明什么都没有想,就踱了进去。一进宫,王阳明就见一白发老道士坐在屁股垫上闭眼沉思。他凑近了,发现老道士似乎在冥想,他轻声呼唤,老道士睁眼,见到王阳明一张瘦削的脸,略一震:“你的脸色有些问题。”王阳明脸色青灰,可能就是从小竭尽思虑的结果,五年后,王阳明患了严重的肺病,一直伴随了他短暂的一生。王阳明和老道士当时谈的是养生,但王阳明心中想的却是儒家哲学,这是偏执狂的特征之一:总能把不相关的事物硬塞到自己追求的逻辑中来。

二人一直谈了一夜,第二天早上,王阳明才突然想起自己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没有做:入洞房。他急急忙忙跑回岳父家,只见岳父家灯火通明,老岳父在客厅里绕着柱子狂走,几个下人在那里紧张异常,脸上全是汗。两人就在那个仙风习习的道观中谈了一夜,直到鸡鸣时分,王阳明突然想到自己此时本不该在此地,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没有做,那就是跟年轻的妻子行周公之礼。清醒之下,王阳明与道士告辞,小跑回到老岳父家中,老岳父诸养和一晚上没闲着,因为找不到女婿的缘故,所以在院子里跌足长叹。老岳父一见到王阳明,诸养和如获至宝,就这样,王阳明总算是心事重重地入了洞房。王阳明跟老婆的感情可能并不好,因为很多史料,包括王阳明本人留下来的作品对这位老婆大人都没有只言片语。1525年,诸女士去世,他也只是哭了几下,连篇回忆性散文都没有。

我们在很多伟大的思想家身上都能发现这一点,这些人对爱情没有偏好,文人才子的风流韵事在他们身上几乎是绝迹的。他们品尝不到,或者说是没有兴趣去品尝男女之情带来的无穷乐趣。希腊着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爱情就极不幸福。据说,苏格拉底由于每天都在思考,经常冷落老婆,所以,他的老婆最终成为悍妇,只要有时间有精力,就会对苏格拉底破口大骂。苏格拉底对老婆的谩骂无动于衷,似乎老婆骂的不是他。更为严重的一次,他的老婆先是大骂他,然后把一盆水泼在了他身上。他的朋友问他为什么如此逆来顺受。苏格拉底不紧不慢地说:“我早就说过,雷电之后就会有一场倾盆大雨。今天果然应验了。”

王阳明的老婆是否如苏格拉底妻子一样,并没有实际证据。不过,做一个思想家的老婆肯定是件极为痛苦的事。王阳明的传记作者指出,王阳明在南昌城待了一年多时间,在这期间,他跟老婆几乎没有交流,他平时虚度光阴的手法之一就是练习书法。

多年以后,王阳明对他的学生谈起蜜月往事,第一提到的就是练字。并且颇有偏执式的哲理:“我开始写字时,只是模仿着字帖,然后写字,我发现无论我写得多漂亮,只是学到了字的形,却没有学到字的神。后来,我提着笔,凝神静气,仔细地想,这个字该怎么写,然后再下笔,我突然发现这样写出来的字真的就是好字,他是我的字,而不是别人的字。”

王阳明的这段话恰好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模仿与创新。据说清朝时有两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一个极认真地模仿古人,讲究一笔一划都酷似古代书法家;另一位则截然相反,要求每一笔一画都不同与古人,讲究自然。第一位曾经嘲讽第二位:“请问仁兄,你的哪一笔是古人的?”第二位笑了笑,反唇相讥:“你的哪一笔是自己的?”

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和第一位书法家一样,永远都在模仿,永远没有创新。因为他们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不敢有独立精神。

实际上,王阳明对书法的那套创新认识,恐怕也是他后来创立心学后的“事后感悟”。因为当时的王阳明努力思考儒家精神,或者说是模仿儒家思想的心机还是相当重的。

中国古人的书法几乎全是模仿书法前辈,很少有知识分子会像王阳明一样在书法上下如此苦功,并且得出真谛。这也是偏执狂的特征之一:沉下心做一件事,就必须要做到极致。

3

在南昌一年后,王阳明和妻子启程回老家浙江余姚,路过浙江广信(上饶)时,他拜见了当地儒家大师娄谅。娄谅也是个偏执狂,年轻时也想成为圣人,并且得出了一个他深信不疑的真理:圣人境界是可以通过学习达到的。(朱熹所谓的“格物”就是通过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穷究而得到真理,再说得功利一点,就是通过大量的书本与实践的学习,从而达到了解事物规律的目的“致知”)不过,娄谅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他也走了许多弯路。年轻时,娄谅就立下成圣的志向,但开始时特别喜欢虚幻的道佛之学。在寻访了诸多大师和道长之后,突然灵光大开,脱掉道袍,捧起了理学着作,开始拜访理学专家。但娄谅运气很差,遇到的都是些让他考公务员做大官的专家。娄谅认为这些专家跟他的启蒙理想相距太远,在走了太多弯路后,他遇到了极为可疑的儒学大家吴与弼,所以说吴与弼可疑,是因为他号称儒家,但日常的许多行为却像墨家。每天一大早,就领着学生去开荒种地。学生如果有偷懒的,他就是一顿臭骂,偶尔还动手。弟子们在他的教导下,一出山就名动江湖。所以很多地方官都来找他,要他出来为百姓做点事。他的回答很搞笑:“宦官、释氏(佛学)不除,还想要天下太平,这太难了。我出去顶个屁用!”

娄谅在吴与弼门下学了很多年,终于找到了自己理想的放置地,自认为大功告成后,娄谅就跑到广信开办学校,广招门徒。

王阳明来拜见他,他自然很高兴,双方谈到最后,娄谅说,圣人可以学得到,做得到。王阳明一直在寻找如何做到圣人,听娄谅这么一说,惊喜万分,急迫地问:“如何学到,如何做到呢?”娄谅回答两个字:“格物。”

王阳明如受了当头棒喝,从之前对圣人很难做到的困惑中惊醒,告别娄谅回到老家后,每天一门心思想的就是“格物”。

想要“格物”,就必须深刻了解朱熹的思想。王阳明找出了朱熹的《四书集注》做精深的研究。朱熹这个人喜欢做读书笔记,在上面批注得密密麻麻,王阳明白天看朱熹的《四书集注》,晚上就看经、史、子、集。这些课外书让王阳明眼界大开,心思日益增进。回过头来再看《四书集注》,他觉得太小儿科了。

他觉得朱熹这老头被人崇拜和摩挲了这么多年,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但是从《四书集注》上居然一点都看不出来。他找出了理学的权威着作《近思录》大口大口地阅读,最后,看到朱熹的那句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粗,连一草一木都涵着至理。就是说,理,这个东西存在于万事万物中,你只要去认真地格,它就能出来,你也就成为圣贤了。

王阳明似乎是明白了,于是找来一位朋友。两人跑到王天叙种竹子的地方,开始格竹子。两人从早站到晚上,死盯着竹子不放。第二天又来,第三天,朋友终于有点熬不住了,说,这简直比熬通宵还难受,看来我离圣贤远着呢。王阳明笑了笑,他虽然眼珠发酸,头晕脑胀,但他偏执地认为自己就要接近胜利了,所以,他仍然坚持。第六天,王阳明被迫放弃,竹子仍然是竹子,而王阳明却病倒了。

《传习录》中,王阳明给读者详细讲了格竹子之理这件事:“大家都说要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但能够身体力行的并不多,我年轻时候,曾经实实在在地做过。有一年,我跟我的朋友一起讨论通过格物致知来做圣贤,决定先从自家花园亭子前面的竹子格起。我的朋友对着竹子想穷尽其中的理,结果用尽心思,不但理没格到,反倒劳累成疾。于是我自己接着去格竹子,坚持了七天,结果同样是理没有格出来,自己反生了一场大病。当时还以为自己和朋友没有做圣人的能力,现在想起来,朱熹的格物致知,从认识的对象、认识的方法、认识的目的上说都搞错了。天下万事万物本没有‘格’的必要,心外没有任何事物,只需要在心上用功就可以了。”

当然,这已经是创建了心学后王阳明的感悟了。在当时,病倒后的王阳明仍然没有这样的认识,反而认为自己“格物”不深,偏执不够呢!

4

这又是一条弯路,但对于偏执狂王阳明而言,却非走不可。因为偏执性格的人往往是一根筋,不到失败的墓碑下,绝不罢休。而很多时候,偏执的人往往走的不仅是弯路,还可能是死胡同。

多年以前,印度有个叫阿里·哈法德的人,家就在距离印度河不远的地方,在当时,他凭借大片的兰花花园、稻谷良田和繁盛的园林已成为当地的富豪。有一天,一位佛教僧侣对他说,这个地方会有钻石。阿里·哈法德惊喜地问在哪里。僧人告诉他:“只要你能在高山之间找到一条河流,而这条河流是流淌在白沙之上的,那么,你就可以在白沙中找到钻石。”

阿里·哈法德卖掉了农场,把家交给一位邻居照看,头也不回地去寻找钻石了。他几乎走遍世界各地,见到高山之下有河流,就废寝忘食地开挖。但最终,他一无所获,还死在了挖掘钻石的工地现场。几十年后,阿里·哈法德的继承人(继承并居住在阿里·哈法德的庄园)牵着他的骆驼到花园里去饮水时,突然发现在那浅浅的溪底白沙中闪烁着一道奇异的光芒,那真是阿里·哈法德千辛万苦想要寻找的钻石!

这就是印度戈尔康达钻石矿被发现的传奇经过。戈尔康达钻石矿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钻石矿,其价值远远超过南非的金百利。英国国王皇冠上的库伊努尔大钻石,以及镶在俄国国王王冠上的那颗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都取自那处钻石矿。

今天再来读这个故事,有些许的感伤。我们无从得知,阿里·哈法德出发时为什么不看看自己家的情况,那正是僧侣所谓的“高山之间的河流”啊!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钻石就在你家后院”。后院就是我们的内心,而阿里·哈法德没有在内心下功夫,却去“格”外界之物,最终抱憾而死。

5

在人的一生当中,如果有的问题想不通,就不要偏执下去,要懂得变换角度,从内心层面考虑。有时候,所有事情的答案不在外部,而在你的内心。多年以后,王阳明说,在你的心外没有事(心外无事),所有的事,都可以先从你内心开始追寻。

遗憾的是,许多人都不会听从理性的心的召唤,我们往往都在被自己的非理性情感所支配,比如支配王阳明的就是如何做到“圣人”这一炙热的情感。很多人都认为,情感是不能用理性控制的。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

    千百年来,孔子的智慧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智者,就是在今日,也有着其无可比拟的现实价值。当今社会,人们过度追求金钱、物质及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心灵孤寂、人格分裂,在这种情况下,有识之士想到了孔子的智慧。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的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热门推荐
  • 用思想来改变一切

    用思想来改变一切

    圣保罗说:“你可以通过重整心灵来改变外在。”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就必须从自己的思想上开始改变,只有改变了自己的思想,才会有能力去采取行动,去改变世界。本书作者多年来潜修于哲学、心理学、成功学等,在书中他针对中国社会当前现状与中国人面临的情绪困惑,运用潜意识和思想境界改变的方法技巧,启发和引导人们认清自我,消除负面情绪,启迪智慧,激发潜能,并极力倡导:只有改变思想才能改变生活状态,创造美好的未来。本书极具原创性,既有大量真实的案例展示,具有现场感,同时语言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人们用来提升思想境界和获得更高精神能量,迈向成功的心灵佳作。
  • 总裁的办公室娇妻

    总裁的办公室娇妻

    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她的出现,让他有了感情,也是她的出现,让他告别的了gAY的路线,一切的一切都因她而起,因她而完美,她是他的女神。
  • 刺杀

    刺杀

    抗战爆发,正面战场上节节失利,然而在敌占区,特工与抗日志士仍然在浴血奋战。三个最高特工组织的终极厮杀;两位执行绝密任务的顶级特工;一场抗日时期正义与邪恶的终极较量。是谁活埋了刑事庭庭长?是谁寄来了三颗子弹?是谁要刺杀执行绝密锄奸任务的特工?汪精卫为何对他连下三道密令?戴笠为何烧掉他的档案?真实宏大的历史场景;闻所未闻的绝密档案;意想不到的博弈结果——到底,谁是刺客?巅峰对决,一触即发!
  • 重生之改写此生

    重生之改写此生

    上天给了郁楚轩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请看他如何一步步的改变他那原本平淡的人生。
  • 天灵八部

    天灵八部

    一个灭门惨案,一次复仇,一次西行,一道榜,多少豪杰,一个精彩的故事,一个传奇...
  • 废物重生之雪凰

    废物重生之雪凰

    从天才变成废物又如何?凭借她的天赋,成为强者只是时间早晚的事!然而,那个高傲的男人她冷嘲热讽,还众退婚?当本姑奶奶是吃素的不成?看她恢复功力后,不打得他跪地求饶!
  •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推出这部文集,一是要让宝贵的财富得以传承;二是要激励后来者奋发有为;三是在感恩中前行。
  • 尔虞我嫁

    尔虞我嫁

    外室子貌忠实奸狡诈又刁猾;祖父骗回来的世兄是披着男神皮的花花公子;年少有为的政坛新星肤白貌美大长腿,矢志不渝爱的却是她爹的钱袋;大侄女容貌清纯,见人就羞红小脸低头揉衣角,但志向是睡遍天下美男!!!还有一个总是好心办坏事的小堂妹……专业掌上明珠十二年的盛二小姐怒掀桌:说好的轻松愉快甜宠文呢?!
  • 我的最强掌门老婆

    我的最强掌门老婆

    主角穿越后,突发奇想把前世的嫁接技术运用到仙草灵药上,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各前所未有的奇葩灵草问世,这些灵草还有其独特的功效,什么美颜啦,益寿啦,强胳膊健腿的啦,原本平凡的主角也因此蒸蒸日上。
  • 少女苏京

    少女苏京

    平凡少女苏京,千里迢迢从南到北跨越大半个中国,邂逅Mr.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