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自汉代以来,儒家的五部书,即《诗》、《书》、《礼》、《易》、《春秋》,被统治者"法定"为"经书"。之后,"经书"的概念不断扩大,至宋代,形成了著名的"十三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经书释义
何谓"经"?许慎《说文解字》说:"经,从纺织到经学中国古代的纺织技术具有悠久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原料。蚕丝因其天然的纺织纤维得以广泛利用,使丝织生产技术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纺织技术。经学得名于纺织的织布走向,因纺织将分散的丝线相互缀连,形成整体,因此,将涣散简册归拢的典籍也就由此得名为"经"。图为古代妇女的纺织场面。织从丝也,从系、至声。"段玉裁注解说:"织之从丝谓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从"即"纵"。织布时纵丝为经,横丝为纬。之后,学者把它借用在典籍上。因为古代简册涣散,必须要有编丝将其缀连起来,故称典籍为"经"。
东汉班固在《白虎通义·五经篇》中对"经"作了进一步发挥:"经者,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日《五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经",即指"常"或"常道",也就是指永恒不变的真理。把历史典籍或学者的著作称为经书,最初并不限于儒家经典,如庄子就把墨子的著作称为《墨经》。
汉代,儒家典籍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董仲舒与《公羊春秋》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他还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集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本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议,在京师长安(今西安)设立专攻儒学的太学。建元五年(前136年)又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以五经博士为经师,"掌教弟子"。自此,儒家的五部书,即《诗》、《书》、《礼》、《易》、《春秋》,被统治者"法定"为"经书"。凡治儒家五经以外的学者,皆丧失了担任教师的资格。
同时,郡国学校、学宫也逐渐设立。儒学弟子卒业后,多被任命为各级官吏。自此,治儒学成为社会风气。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这些"经书"主导了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
为经书做"传"或"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汉代达到顶点。汉代还兴起了另一门学问,即为经书作注、作疏。传、记、注、疏的出现,开创了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经学之风,并由此产生了众多学派,对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汉代经学的重振公元前221年,秦王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二百年七国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秦始皇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排斥私学,焚书坑儒,秦代儒学遭到沉重汉高祖入关图(局部)宋代刘邦向西进军中采取"投降者受封"的对策,经过的郡县纷纷投降,最终迫使子婴投降,率先进入咸阳。此图表现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已入威阳,而项羽方抵达潼关的情形。画家在处理潼关至成阳的地理空间时极为大胆,对刘邦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进军行动表示了肯定。打击。秦王朝又以严刑峻法统治人民,不久,就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所推翻。在陈胜起义时,鲁国的许多儒者因怨恨秦始皇焚书,执礼器投奔陈王。孔子八世孙孔鲋曾为陈王博士,死于陈下。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王朝。汉初的统治者汲取了秦王朝因推行法家路线而灭亡的教训,一方面提倡黄老之学,讲清静无为,与民生息;另一方面又扶植儒学。汉武帝即位,招纳方正贤良之士,用公孙弘议,设五经博士。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经学开始兴盛起来,由民间的私学转变为官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汉代是继春秋时代之后经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自此,儒家的五部书,即《诗》、《书》、《礼》、《易》、《春秋》,被统治者"法定"为伏生授经图秦始皇焚书坑懦,"六经"几近毁绝,汉文帝时,下令向民间征集书籍,当时原为秦博士的伏生,已年过九十,老不能行,文帝便派遣晁错往受,得《尚书》二十八篇,即《今文尚书》。此图描绘的就是这一场面,伏生女儿正在旁边向晁错传话口授经文。"经书"。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这些"经书"主导了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
汉代经学的一个特点是所谓"今古文经学"之争。"今文经学"在西汉处于统治地位。西汉末年,刘歆建议将《左传》、《毛诗》等列于学宫,由于刘歆的提倡,古文经学兴起。从此,在儒家内部,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展开了长期的斗争,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汉代经学的重振与当时的社会形势有关。秦汉战争之后,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人相食,死者过半"。面对这种局面,统治者和老百姓都需要一个休养生息的时期。黄老之学倡导清静无为,符合恢复经济、安定社会的需要。但到了文景时期,一个新问题出现了:王国势力凌驾中央之上,农村兼并之风日盛,匈奴对汉无止境侵掠。此时,无为而治已不再适应经济、政治的需要了。政治思想牛耕田清朝为恢复经济,西汉景帝时期在农业上宴行改革:田税于公元前155年从十五税一减至三十税一;土地被收回重新分配,皇室甚至拿出自己的土地来再分配;再加上汉朝大量政府参与的水利工程,农业经济得到有力的恢复。图为汉朝时期牛耕情景。领域出现了由无为到有为,由道家到儒家的嬗变趋势。
公元前141年,景帝死,太子刘彻即位,即汉武帝。"汉崇儒之主,莫过于武帝"。儒家学说终于正式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公元前140年,武帝下令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咨询古今治道,对者百余人。博士董仲舒连对三策(《天人三策》),建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罢黜百家,表彰六艺",是董仲舒给统治者提出的建议,为汉武帝所采纳。之后,汉武帝在京师长安(今西安)设立专攻儒学的太学。建元五年(前136年)又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以五经博士为经师,负责指导弟子研习儒家经典。凡治儒家五经以外的学者,丧失了担任教师的资格。同时,郡国学校、学宫也逐渐设立。儒学弟子卒业后,多被任命为各级官吏。自此,治儒学成为社会风气。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间的争议虽然由来已汉朝五铢钱币汉武帝改革了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管辖。图中是当时铸造的五铢钱币,它从汉代一直沿用到隋朝。久,但却没有以今文、古文来分派。以今文、古文来分派的始作俑者是近代的廖平。廖平于1886年撰《今古学考》,提出汉代经学分为今文、古文两派,彼此对立,如同水火。西汉今学盛,东汉古学盛,至郑玄,两派归于泯灭。这以后康有为撰《新学伪经考》,强调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分,自此以后,才有了两派的说法。
所谓"今文经",是指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即当时经文)写成的经书;而今文经学,就是指对今文经典所作的章句训诂与经义的阐释解说。所谓"古文经",是指用战国时东方六国的文字写成的经籍。
秦始皇焚书后,朝廷还有藏书之府,留有少量《诗》、《书》等典籍。公元前206年,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把秦秘府所藏之书统统烧光了。由于经籍的被毁,从西汉起陆续出现的残存经籍,就开始有了今古文之分。
郑玄
郑玄,(127~200年)东汉经学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世称"后郑",以别于郑兴、郑众父子。少入太学,学习今文《易》和公羊学,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聚徒讲学,弟子众至数千人。西汉初期,有关今文经学的各种各样的帛书本子很多,但并无系统完整的定本。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周易》、《诗》,以古代实物资料证实了这一点。汉初今文经学主要在地方上传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元五年(前136年)置五经博士,其所立博士均属于今文经学,标志着今文经学由民间私学转变为朝廷官学。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大致说来,今文经学家认为六经都是孔子所制作的,他们把孔子视为政治家、哲学家,是受天命的"素王"。今文经学家重视经籍中的所谓微言大义,主张通经致用,与现实政治关系密切。如汉代今文经学家的研究往往就是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法律等作论证,而近代的今文经学家则更明显地利用今文经学来议论时政,托古改制。古文经学家多认为六经是古代史籍,周公是先圣,而孔子是述而不作的先师、历史学家,是古代文化的保存者。古文经学家注重经籍的整理、考订、训释,与现实政治关系相对要疏远一点。由于两派之间的分歧严重,从西汉末期起两派展开了多次激烈的争论。
郑学和公羊学派
郑学亦称"郑氏学"、"通学"、"综合学派"等,是指东汉末由郑玄开创的经学学派。
郑玄是东汉的儒家学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经学家。他曾师从张恭祖、马融,先石渠阁会议宣帝时,命丞相萧望之主持石渠阁会议,召集诸儒讲论《五经》异同,宣帝亲临会议裁断。石渠阁会议是西汉宫方组织的最早的大型儒学讨论会。会上增设了一些儒学研究的博士职位,各个不同学派对儒学经典的讨论在会后被分别汇编成书。后研习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然后网罗众家之说,把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通融为一。郑玄在经学上的重大成就,使他成为汉代最大的"通儒",同时也是两汉时期儒家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站在"通学"的立场上,遍注群经。根据史籍记载,郑玄曾注解过《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以及《中候》、《乾象历》;又撰写了《天文七政论》、《鲁礼褅袷义》、《六艺论》、《毛诗谱》等,凡百余万言。
郑玄的弟子数以千计,郑学也曾风靡一时。以后从魏晋至隋唐,郑学的流传始终很广。清代乾嘉学派提倡"汉学",对郑学十分重视,颇多发挥。
公羊学派是儒家经学中专门研究和传承《春秋公羊传》的一个学派,它属于今文经学内部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学派。
《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阿房宫清代阿房宫是代表秦代最高水平的建筑。《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大旗。"可惜这座富丽堂皇、规模空前的宫殿没有保存下来,而是被项羽焚毁。西汉彩绘陶乐舞杂技俑汉朝虽已确定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但生活却还没有受到功利主义的束缚。在艺术中,人们津津有味地描绘着生活中普通的场景,表现着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西汉时期出土的大量杂技俑,表现出那个时期人们对这种带有娱乐性的表演项目的喜爱。
公羊学派始自战国时的齐人公羊高,以后又长期在公羊家族中传承。公羊学派对《春秋》的研究,开始仅口耳相传,至汉景帝时公羊寿与弟子将其写在竹简上,才使《公羊传》成书。
西汉景帝时期,朝廷立治《春秋》公羊学的博士胡毋生、董仲舒。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其中的《春秋》博士就是公羊学派,而传授系统就是胡毋生和董仲舒两条线索,其中胡毋生的传授系统更清晰一些。
春秋公羊传
《春秋公羊传》也同《春秋左氏传》一样,是阐释《春秋》的一部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在此之前阐释《春秋》的有五家,即《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邹氏传》、《夹氏传》。公羊学根据《春秋》的纪事,任意发挥。因此,每当社会处于制度的转型期,公羊学派就一跃成为热门学派。西汉晚期,谶纬之学风行,公羊学受到高度重视。然而,东汉一代,古文学兴盛起来,学习《左氏春秋》成了热点。公羊学面临着日趋衰微的严峻形势,不断地遭到古文学家的批评。这时,公羊学派中出现了何休这个大师。何休,是董仲舒以后最大的公羊学者。他"雅有心思,精研六经",花了十七年心血,撰成《春秋公羊解诂》。《公羊解诂》是两汉公羊学的集大成著作,它博采众家精华,使《公羊传》成为一部更有系统的今文学经典。这部著作一直流传至今,完整地保留在《十三经注疏》中。
汉景帝
"文景之治"是西汉文帝和景帝两代帝王统治的40年之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盛世"。这一时期,朝廷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减租减税,同时减轻秦代以来的刑罚,使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太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公羊学派开始兴盛。清代中后期,常州学派的出现,标志着公羊学的重新崛起。庄存与、孔广森、刘逢禄、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属于清代公羊学派中有影响的人物。公羊学派在晚清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当时中国学术中的主流学派。鸦片战争爆发前后,龚自珍、魏源打出公羊学旗号,借经学议论国家大事、改革风俗,把公羊学研究与救亡图存的政治目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对先秦至汉初各思想学术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总称。诸子指各派代表人物,如儒家的孔子、孟子、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等;百家泛指各学派,《荀子·解蔽》:"诸侯异政,百家异说。"西汉刘歆概括总结为:"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汉书·艺文志》根据刘歆的《七略》,把儒家经典列入《六艺略》中,另外在《诸子略》中把先秦至汉初各学派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又著录其他各家著作。
百家争鸣图魏晋隋唐时期的经学魏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思想领域,表现为经学的沉沦和玄学的兴起。所谓玄学,因《老子》的名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而得名。
从魏晋到隋唐,儒家经学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其显著特点是:经学从分立时代进入了一个统一的时代。唐代经学大师颜师古受命编纂《五经定本》,以统一五经经文;孔颖达著《五经正义》,统一了对五经的注解。以此为标志,经学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唐代的经学统一与汉代的经学统一不同。汉代,主要表现为儒、道两教的对立和互补,唐代则是儒、释、道三教并存,最终形成了合流的趋势。
经学玄学化
魏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思想领域,表现为经学的沉沦和玄学的兴起。所谓玄学,因老子的名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而得名。
许慎与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