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6600000003

第3章 波兰作家(2)

1877~1880年,显克维奇写了不少中、短篇小说,体现了作者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带有悲愤格调的作品如反映农村生活的《炭笔素描》、《音乐迷扬科》和《天使》,描写外国统治者压迫波兰人民的《家庭教师的回忆》和《胜利者巴尔泰克》,表明波兰侨民在美国的悲惨遭遇的《为了面包》和《灯塔看守人》,描绘美国印第安人遭受迫害和残杀的《酋长》和《奥尔索》。

19世纪80年代,波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沙俄和普鲁士在它们占领的波兰地区内推行同化政策,波兰人民深受苦难。显克维奇渴望找到一条能使全国人民团结对敌同时又能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减轻人民痛苦的道路,他开始创作历史小说。

1883~1888年,他写出了3部曲。3部曲第1部《火与剑》取材于1648年赫梅尔尼茨基领导的哥萨克暴动。当时乌克兰是波兰贵族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赫梅尔尼茨基暴动的结果,第聂伯河以东的土地被沙皇俄国占领了。显克维奇站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反对外国干涉的立场上,揭露赫梅尔尼茨基为了私利,打着民族起义旗号,勾结外国侵略者分裂波兰的活动。但他没有把赫梅尔尼茨基领导的暴动和乌克兰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武装起义区分开来,因而在谴责哥萨克暴动的同时,歪曲和丑化农民起义。第2部《洪流》写波兰人民反抗瑞典封建主侵略波兰的斗争。作者揭露了侵略者蹂躏国土、屠杀人民和大贵族的叛国投敌,歌颂了中小地主和广大人民齐心协力与敌人作斗争,以及他们的英勇精神。第3部《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描写波兰反抗土耳其-鞑靼人入侵的斗争,但作者却着重描写伏沃迪约夫斯基的个人爱情故事,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不及前两部。3部曲、特别是《火与剑》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后,显克维奇又发表了两部描写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即《毫无规则》(1891)和《波瓦涅茨基一家》(1895),其中流露出他对于贵族阶级往昔的“尊荣”的留恋,对它的没落之情惋惜和同情。

1896年,显克维奇发表了《你往何处去》。这部小说通过一个罗马青年贵族和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少女曲折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暴君尼禄对早期基督教徒的迫害。他由于这部小说而获得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金。

19世纪末叶,民族压迫加剧,显克维奇发表不少政论和演说,揭露普鲁士占领者推行的日耳曼化政策,着名历史小说《十字军骑士》(1900)。这部小说则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描写了波兰和立陶宛反对十字军骑士团入侵的斗争,是波兰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显克维奇移居瑞士的韦维,并组织了“波兰战争牺牲者救济委员会”,当选为主席。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军团》写19世纪初东布罗夫斯基领导的波兰军团的爱国活动和民族解放斗争,但未写完,他便于1916年11月15日逝世。

显克维奇是波兰影响深远的作家,他的作品语言优美,人物性格显明、生动,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他的创作对波兰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的作品在全世界影响广泛,被译成40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同时,他也是中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是鲁迅最早介绍到中国的波兰小说家。

普鲁斯

普鲁斯,1847年8月20日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时父母双亡。16岁参加一月起义,在战斗中负伤,被捕入狱。1866年中学毕业,进入华沙中央学校数理系学习,两年后因无力交纳学费而辍学。他曾当过工人、摄影师和统计局的职员等。

70年代初,普鲁斯开始担任华沙《星期评论》、《家庭监护人》、《瓦河》、《华沙信使》、《新闻》等报刊的编辑和记者。从1875年开始,他连续12年在《华沙信使》报上以“每周记事”的形式发表小品和政论,还创作了许多中、短篇小说。他早期发表的短篇小说《孤儿的命运》(1876)、《米哈尔科》(1880)、《安泰克》(1881)、《改邪归正的人》(1881)、《一件背心》(1882)和中篇小说《阿涅尔卡》(1880)等,描写了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颂扬了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并揭露贵族资产阶级的自私、虚伪、贪婪。中篇小说《回浪》(1880)描写工厂主对工人的压迫和被压迫者的反抗。

1882~1884年,普鲁斯参加了华沙慈善事业协会,从事照料和教育孤儿的工作。此后的10年中,他主要进行文学创作,发表了《前哨》(1885)、《玩偶》(1887~1889)、《解放了的女性》(1890~1893)和《法老》(1895)等长篇小说。

《前哨》的主人公斯利马克是一个富裕农民,他的利益受到德国移民的打击和侵犯,作者写他同德国人的斗争,同时也写了他的自私自利和对长工的残酷无情。

《玩偶》(中译本作《傀儡》)是普鲁斯的代表作,主人公伏库尔斯基体现了波兰资产阶级的某些特点,他由参加革命到背叛革命,由追求名利、地位、女人到成为买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反映了普鲁斯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怀念;另一方面,它的主人公被写成是为社会谋福利的人,是穷人的救世主,表明作者存在希望资产阶级中的代表人物出来改造社会的幻想。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与沙俄的勾结以及与封建贵族实行妥协的现实。

在《解放了的女性》中,普鲁斯通过描写一个热心农村公益事业的女性的悲惨遭遇,揭露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损人利己以及小市民的自私狭隘,同时讽刺了波兰社会某些阶层对妇女解放运动的庸俗化的见解。

《法老》以古埃及社会为背景,作品描写埃及面临的复杂的********和阶级矛盾,奴隶、农民遭受的剥削压迫,歌颂了他们的反抗斗争,抨击了祭司贵族集团的腐败。

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对普鲁斯震动很大,他一方面不满资本主义制度和沙皇的统治,但找不到改变现状的出路而一度陷入悲观。在取材于1905年革命的长篇小说《孩子们》(1908)中,他对革命作了歪曲的描写;可是他在最后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转变》中,却又对一个为劳动人民解放事业而斗争的革命者进行了歌颂,表明作家最后对于革命有了认识。他于1912年5月19日在华沙逝世。

普鲁斯的作品对波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善于运用讽刺、幽默、虚构、夸张和朴质的叙述等多种手法描写细节往往能在矛盾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加以艺术性的概括。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扎波尔斯卡

扎波尔斯卡,1860年生于波兰一个大地主家庭。他年轻时参加过巡回剧团的演出活动。1902年在克拉科夫开办戏剧学校。

她所着短篇小说集《水彩画》(1885)、《它们》(1890)、《幻想和小事》(1891)、《人间动物园》(1893)和长篇小说《卡希卡·卡里亚迪达》(1885~1886),反映劳动人民被压迫的命运;剧本《玛丽切夫斯卡小姐》(1912)描写下层艺人的痛苦生活。

她的代表作是剧本《杜尔斯卡太太的道德》(1907),它描写一个女房产主的家庭纠纷,揭露了波兰小市民的虚伪、自私、庸俗和堕落。

莱蒙特

莱蒙特,1867年生于罗兹附近大科别莱村一个教堂琴师的家庭。自幼家贫,他年轻时曾学过裁缝,当过小贩、铁路职员、流浪艺人和修道士。这些生活经历使他对沙皇占领下的波兰社会有广泛的了解。

19世纪80年代末,莱蒙特开始创作。他早期的短篇小说如《母狗》(1892)、《汤美克·巴朗》(1893)、《正义》(1899)等,展示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揭露了工头、地主、村长、神甫等人的残暴和狡诈,刻画了积极反抗的被压迫者的形象。

90年代末,莱蒙特发表了长篇小说《喜剧女演员》(1895)及其续篇《烦恼》(1896),作品体现有才华的艺术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奈的悲惨处境。长篇小说《福地》(1897~1898)以罗兹的工业发展状况为题材,描写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质。

1904~1909年,莱蒙特发表了长篇小说《农民》(分《秋》、《冬》、《春》、《夏》4部)。小说描写了富农波利那一家的遭遇,反映了1905年革命前后沙俄占领下的波兰农村的状况。波利那一家同地主有矛盾,最后同农民一起与地主作斗争;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后来又和地主重归于好。小说描写了波利那同沙俄、地主的矛盾和妥协,以及他的顽固的封建等级观念。作者通过他对长工的压迫和剥削,他的家庭在继承财产上的纠纷,揭示了富农腐朽、没落的实质。在艺术上,作者善于抓住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把人物放在冲突中显露他们的性格。小说成功地描写了四季景色的变换和农民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1924年,莱蒙特因为《农民》这部着作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但是,莱蒙特幻想“好”的资产者来改造社会,建立国家,过高地估计了农村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

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莱蒙特陷入悲观,晚年作品的思想与艺术都很逊色,思想倾向保守。这期间他写了小说如《幻想家》(1909)、《在普鲁士的学校里》(1909)、《吸血鬼》(1911)、《暴动》(1922)以及长篇历史3部曲《1794年》(1914~1919)等。

东布罗夫斯卡

东布罗夫斯卡,1889年生于波兰卡利什附近农村一个佃农家庭,中学毕业后去国外上大学。20世纪20年代中,他曾对波兰农民问题进行过专门研究,并开始文学创作。

她早期发表的短篇小说集《祖国的孩子们》(1921)、《樱桃枝》(1922)、《童年的微笑》(1923)多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反映了作家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短篇小说集《从别处来的人们》(1925)、《生活的特征》(1938)描写农民遭受的压迫和人民的反抗。长篇小说《黑夜与白昼》(1932~1934)是她的代表作。

波兰解放后,东布罗夫斯卡发表的作品,如短篇小说集《晨星》(1955)等,主要描写波兰在德国法西斯侵占时期人民的悲惨遭遇和战后的社会生活。她的最后一部作品长篇小说《一个沉思者的奇遇》(1961~1962),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和战争时期的波兰社会为背景,但未完稿。此外,她还发表过剧本、小品文等。

东布罗夫斯卡于1955年获国家文学奖金,1965年去世。

普特拉门特

普特拉门特,1910年生于白俄罗斯的明斯克。他年轻时参加左翼青年运动,曾被萨纳奇亚政府审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苏联参加波兰第一军团,为祖国的独立而战斗,战后曾任波兰议会议员、驻瑞士和法国大使、作协总书记等职。

普特拉门特早期发表的诗集《昨日返回》(1935)、《森林之路》(1937),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战争和春天》(1944)、短篇小说集《神圣的枪弹》(1946)和长篇小说《九月》(1952),作品反映1939年德国法西斯侵占波兰以及波兰人民的反抗。长篇小说《现实》(1947)写波兰战前的社会生活;长篇小说《十字路口》(1954)描写波兰战后初期国内的阶级斗争。长篇小说《前夫之子》(1963)、《不忠实的人们》(1967)、《博乌迪纳》(1969)和短篇小说集《空眼睛》(1967)等,反映波兰50年代国内的政治生活情况。此外,他还着有回忆录、报告文学、小品和政论等。

普特拉门特50年代到过中国,发表了报告文学集《中国纪事》(1952)和《中文》(1961)。1964年,他获国家文学奖金一等奖。

米沃什

米沃什,1911年出生于立陶宛维尔诺附近的谢泰伊涅。他曾在维尔诺斯泰凡·巴托雷大学攻读法律。年轻时开始写诗,193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关于凝冻时代的诗篇》。

1934年,米沃什大学毕业,在巴黎留学两年,回国后在波兰电台文学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抵抗运动,战后曾任波兰驻美国和法国的文化参赞。1951年他旅居巴黎,1960年前往美国,后定居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在大学讲授波兰文学。

米沃什战后的主要作品有诗集《白昼之光》(1953)、《诗的论文》(1957)、《波别尔王和其他的诗》(1962)、《中了魔的古乔》(1964)、《三名的城市》(1969)、《日出和日落之处》(1974)、《诗歌集》(1977),长篇小说《权利的攫取》(1955)和《伊斯塞谷》(1955)等。

他早期的诗歌流露出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把历史看成是一场大灾祸,把人类比作处于“宇宙的灭亡”、“世界末日”的时代。战争时期的诗歌则表现了他对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忧虑。以后的作品,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虚伪、欺骗、空谈、浮华等现象,认为人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没有自由可言。他认为诗歌应以现实为基础,包含哲理,可是现实只为诗人提供创作的素材,诗人应赋予它以另外“真正的”现实性。

米沃什的诗自然、流畅,不苛求韵律的严谨,语言质朴、精练、口语化,寓意深刻,吸取了古典与现代不同派别之精华,自成一体。

米沃什还写过不少散文、随笔、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着作,翻译过许多名着。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同类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妙诗妙词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妙诗妙词趣话

    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从《诗经》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唐诗,再到宋词和元曲,经典的古诗词或绮丽婉约,或豪迈壮阔,总能陶冶人的情操,催人奋发向上,让人们喜爱、感动,并代代传诵。 但伟大的文学作品总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无论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爱之歌,还是“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的情之思;无论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叹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之情怀,还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拳拳报国之志向;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慷慨豪情,还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悱恻委婉,是李白的“斗酒诗百篇”,还是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

    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

    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既是两浙文化精神在20世纪激变动荡的社会形势下所孕育的文学成果,又与世界文学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密切相关。《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对王国维、夏丏尊、王任叔、冯雪峰、梁实秋以及王元骧这六位在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发展史上取得了较高理论成就的杰出文学批评家、文学理论家,本书从中外比较诗学、比较美学的角度入手,尽可能地揭示了他们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是如何在两浙文化精神的制约下,接受世界文学的影响,来推动浙江地域文学批评的发展的。
  • 古城秋实

    古城秋实

    我的家乡福山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古城的初秋是美丽的,站在青龙山顶极目远眺,红瓦绿树和流光溢彩的屋顶交相辉映下的城区,银光闪烁、蜿蜒而下的内夹河和五彩缤纷、果实累累的田园,起伏逶迤的山丘和碧波荡漾的门楼水库……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
  • 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是一种相对尴尬的存在,它缺少了古典诗歌精致的格律美,不再被人们从蒙童时代便熟纳于心,随时引用,成就一种出口成章的悠然。现当代诗歌的自由体,使人怀疑诗歌到底是否还是诗歌,或者仅是一种占据着这个名词的新的物种。然而,走过这沧桑的百年,穿越那参差不齐的诗行,我们不禁为那些幽深的情感和思虑所打动,它们脱去了格律的桎梏,却依然营造着诗意的氛围,展示着诗人们超越现实的情怀。
  • 秦岭论语

    秦岭论语

    本书为“紫香槐散文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分为四辑,收录了作者原创散文三十余篇,值得广大读者收藏。
热门推荐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樱花树下的我和你

    樱花树下的我和你

    这个时节樱花飘飘洒洒,落在了女孩的手上,曾经和她在一起的那个男人,现在不知道去哪里了。女孩望着满天的樱花,樱花一定是男人带来的爱情,告诉女孩,他一直在女孩身边。
  • 修罗觉醒:桃花有点多

    修罗觉醒:桃花有点多

    前世的背叛,时她心灰意冷重来一世,从少主变成皇帝,她只能接下再次忍受一世的痛苦孤寂,她将自己的心冰封,也许这样就不会痛了吧......
  • 大明情情仇录

    大明情情仇录

    大禹治水后,羽化飞仙留下九鼎,上有无上功法<九鼎飞仙大法>.江湖传言得九鼎者得天下.此后九鼎成为历代皇家镇国之宝.传到大明这一朝,多半已失传.明孝宗弘治帝英年早逝,留下年幼太子明武宗正德帝,本书将以江湖的视角向你讲述弘治/正德两朝的重大事件.弘治帝的死因,正德为何终身不育,为何独宠刘贵妃,喜欢已婚妇女.为何屡下江南.一代才子唐伯虎为何身陷徐经科考案,最后落得装疯裸奔才得已苟且偷生.一代权阉刘喜深得正德信任,为何最终却要背判正德自己当皇帝.一代大儒王阳明功高震主为何最后病死回师途中.江湖突现倭寇/成吉思汗后裔/亚历山大后裔.群雄逐鼎.....
  • Hi,我的妖孽竹马

    Hi,我的妖孽竹马

    她是人气天后,他是商业奇才,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然而原本紧靠着的命运平行线却在悄然之中慢慢倾斜,变质,直到相交,她爱他亦恨他,他宠她却不爱她,他将她拉入他为她精心设计的迷宫,自己却不小心迷失了心的方向,谁的笑容掩饰了悲伤,谁的爱意掩藏了阴谋……“苏美景,你长胆儿了是吧?”“嗯?!”“孩子跟爷一模一样,你敢说不是爷的?”“哦…可能是怀孕的时候跟你待太久了吧……”“好!你给爷等着!”“Pia~”某男把一份文件扔在桌子上。“你…你怎么会有我家户口本和我身份证?”“爷偷来的!”某男抱着大脑彻底当机的某女走向…民政局……!!!【男女主身心干净:爆笑微虐】
  • 错吻恶妻

    错吻恶妻

    什么?要跟我离婚?不好意思,不分我一半家产,不要跟我谈这两个字。竟然还要我打掉腹中胎儿,这么严重的事情,没有律师在场,我不会应允任何条件的。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要打发姓龙的女人,可不是一百几十万能摆平的事情。文风偏喜,没有虐得你死我活的剧情,轻松路线。
  • 穿越郡主追夫记

    穿越郡主追夫记

    虽然名字叫做小小,但是不代表穿越后也要从小孩做起啊!小小很悲愤“啊!啊啊!啊啊啊!”“这女娃娃真有精神!”小小以内牛满面......
  • 你是我命中注定逃不掉的少年

    你是我命中注定逃不掉的少年

    从前,她不信她会喜欢上谁,更不必说爱,可是她却在不经意间对那个已称不上是少年的少年动了心、动了情,即便离开了,也忘不掉,也许,他是她一生逃不过的情劫,割舍不下,亦不忍割舍,天不负她,终归他是她的了,情不知所起,却是一往而深。愿每一个平凡人,都有自己的一份美好爱情。
  • 等不到的白首与共

    等不到的白首与共

    第一次遇见他对她说:“别怕,交给我”。”再次遇见,他还是那句话,可她却是阶下囚。他将她救出火海,她将整颗心交给他,换来的是痴心错付。将一切迷雾揭开,她发现,她一直错的彻头彻尾。而他的心却在庶姐身上,她心冷离去,当一切回归原点,他又重新将一切打破,只是两个人已不如往昔……
  • 狐妖霸世

    狐妖霸世

    极品狐娘你爱吗?我是小艾,为您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