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5600000038

第38章 (5)

第八章 (5)

左宗棠喷着酒气说道:“香儿啊,你们女儿家,哪里懂得男人的心事啊!没有破格的天恩,一榜出身的人,是很难被拔擢到总督高位的呀!想那张石卿张大人,在云南立了多少功劳,才有幸署理了云贵总督。他老调授湖南巡抚后,正逢长毛攻到湖广,他老在长沙一年,何曾睡过一个囫囵觉啊,这才又升署了湖广总督。他老到湖广还没把关防捂热,就转补山东巡抚了。张大人两次署理总督都没得实授,何也?还不就是缘于他老是一榜出身吗!香儿你说,我左季高有何德何能,敢同张大人比呀!朝廷却把我从浙江巡抚,直接拔擢成总督,连署理这个环节都省了。这是真正的皇恩高厚啊!我出山这么多年来,从未这么高兴过,我能不高兴吗?”

香姑娘小声说道:“老爷高兴归高兴,可也不能喝这么多酒啊。朝廷升授您老做总督,是让您老去办大事,可不是让您老尽着性子喝酒啊!您老口里常说曾涤生曾大人,他老不仅是两江总督,还是协办大学士呢。他就这样拼命地喝酒吗?”

左宗棠闭着两眼,摇头说道:“香儿此言差矣!左季高无论有多大的能耐,也比不过曾涤生啊!曾涤生是两榜出身,又是天子门生,不仅可做我大清国的总督,还能入阁拜相。我左老三就不一样了,我是一榜,按我大清体制,一榜是不准入阁拜相的,满汉皆然。香儿,我这么说你还不明白吗?我率勇援浙不久即署理巡抚,旋又实授,这已是破格;在巡抚任上未及两年,又升授总督,成了一品大员,这又是破格。要知道,一榜出身得授总督,便已是官至极致,我多喝几杯不可以吗?”

香儿无奈地叹息道:“老爷说的是,老爷多喝几杯是该的,是香儿多嘴多虑了!”左宗棠满意地一笑,竟很快睡去。

香姑娘却小声嘟囔了一句:“将相本无种,还要看出身!想不到这一榜、两榜,竟有这么大的差别!”不久,左宗棠收到军机处章京潘祖荫的密函,这才得知他得授总督的实情。

左宗棠看罢潘祖荫的信,忽然冷笑一声道:“伯寅倒很会为涤生做人情,朝廷若听他的话,也就不让恭亲王在军机处领班了!涤生一心想让老九补授浙抚才是真的!”

左宗棠马上含毫命简,给军机大臣李棠阶书函一封,探问实情。

李棠阶很快复函。左宗棠看毕,这才知道潘祖荫果然所言不虚,他能被朝廷破格拔擢至总督高位,的确是曾国藩上的一篇折子起了作用;而将曾国荃实授浙江巡抚,却恰恰与曾国藩无关,反倒是耆龄举荐的结果。

左宗棠握信的手有些发抖,苦苦思索,却无论如何都想不出其中的奥妙。

当晚,他给曾国荃写信这样说道:“麾下所承恩命,抚治是邦,谕旨仍以江宁大端见属,暂可无须兼顾。具仰圣虑渊深,于缓急轻重之衡,曲尽其理。异时移平吴节,南渡钱江,或者此邦其终有望乎。弟则殚虑竭忠,亦终靡补。”左宗棠在信末接着写道:“时局方艰,官职愈高,责任愈重。总制之命不敢辞,而亦未敢任,且尽吾心力所能到者赴之。”

左宗棠也想给曾国藩写一函过去,但思虑许久,却无从下笔,不知该怎样写才好。良久,左宗棠掷笔于案,只将给曾国荃的信封缄,传人交快马送走。

左宗棠已经切实感受到,曾国藩不仅是大清国的护身,还是他左宗棠的护身。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二月十二日,左宗棠将中军大帐移至余杭横溪头驻扎,并下令围城各军,实施近距离攻城,同时着打援人马绑扎云梯,对杭州实行强攻。

左宗棠用兵,爱打巧仗,不喜硬拼,但杭州城守城太平军防守严密,无论如何引诱,坚不开城,左宗棠无奈之下,只好行此下策。

其实,此时守杭州城的太平军只有两万余人,早在三个月前,李秀成便将在浙的大部太平军调去解江宁之围;李秀成、李世贤、汪海洋等首领,也已经离开浙江多时。

杭州城里的两万余太平军,其实就是在浙太平军的全部。

左宗棠一直以为守杭州城的太平军不少于十万众,所以不敢强取,只能围困,想通过消耗彼军粮食的方法取胜。后来左宗棠驻节余杭后,经反复观察,终于发现,守卫杭州城的太平军,并不像传闻的那样多,这才下定决心硬取。

太平军此时已粮草殆尽,目前正在城里靠宰马杀牛赖以生存。尽管这样,当各路官军强取城池时,太平军仍拼死抵抗,城头倒下一批,很快又补充一批,整整激战了三天两夜,不仅护城河里落满了尸体,连城墙都被染成了红色,这才启北门撤退,却又遭到刘培元所部炮轰、截杀,几乎无一存活。

刘松山统军由正门进城,在城内搜剿太平军余部;左宗棠则委员随军入城,张贴安民告示,稳定杭州局面。

杭州,原本是浙江省省城,住有人口八十余万,是闽浙乃至江西一带最繁华的商埠。此役过后,居民仅存八万,牛马亦被宰杀殆尽,不抵湖南一县城矣。

原浙江巡抚衙门已被太平军改作侍王府,面积不仅比原来扩大了一倍,各屋的墙上还都被画上了猴子,极其不伦不类。刘松山命兵勇先将各房屋墙上的猴子图像全部铲除,又一一粉刷干净,重新挂上巡抚衙门的金匾,这才请左宗棠入城视事。

当晚,左宗棠在巡抚衙门大摆酒宴,庆贺浙江全省收复;由左宗棠亲笔草拟的收复杭州的红旗捷报,也于当日拜往京城。随红旗捷报同行的,自然是长长的一串保单,和阵亡将弁请恤名录。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三月二十八日,圣旨由快马递进巡抚衙门。左宗棠率一应在侍文武官员跪于官厅之上听宣。

圣旨先依左宗棠所奏将攻克杭州情形复述一遍,然后才道:“闽浙总督左宗棠,自督办浙省军务以来,连克各府州县城池,兹复将杭州省城余杭县城攻拔,实属调度有方,加恩赏加太子少保衔,并赏穿黄马褂。浙江布政使蒋益澧,提督衔湘军统领刘松山,自调任浙江以来,战功卓著,兹复亲督各军克复杭州省城,实属奋勇异常,着赏穿黄马褂。”

圣旨随后又对刘培元等出力员弁给予一一奖赏,可谓皇恩浩荡,无一疏漏。

各军稍事休整,又分别补充了兵员,左宗棠这才遣刘松山所部先期入闽征剿闽省太平军各部。左宗棠则会同蒋益澧、胡雪岩等人,督饬各州县整修书院,并在杭州、宁波两地设立印书局,大量刊刻“四书五经”,抢救被太平军破坏、摧毁的中华传统文化。

考虑到春耕在即,历经战火洗劫的浙江,土地荒芜,人口流失过大,耕牛、籽种均无从筹措,左宗棠不久又奏上《沥陈浙省残黎困敝情形》一折,希望朝廷能帮着想些办法。

折曰:“浙江此次之变,人物凋耗,田土荒芜,弥望白骨黄茅,炊烟断绝。现届春耕之期,民间农器毁弃殆尽,耕牛百无一存。谷豆、杂粮、种子无从购觅。残黎喘息仅属者,昼则缘伏荒畦废圃之间,撷野菜为食;夜则偎枕颓垣破壁之下,就土块以眠。昔时温饱之家,大半均成饿莩。忧愁至极,并其乐生哀死之念而亦无之,有骨肉死亡在侧,相视而漠然不动其心者。哀我人斯,竟至于此!臣于去冬曾筹补救十二条,刊发各属。现复筹采买豆谷种子,购办耕牛,招集邻省农民来浙耕垦,冀将来或有生聚之望。唯浙省被难地方极广,巨富绅民早已避地远徙,捐无可捐。臣军之饷,积欠太久,日食尚艰;虽所过地方,每与各统领、营官、哨官共图分食煮粥,俵散钱米,所获贼中谷米,亦酌量赈粜煮粥,暂救目前。然涓滴之施,无裨大局。且距新熟之期太远,灾民朝不保暮,难冀生全。”

此折拜发不多几日,左宗棠又派胡雪岩赴各省筹措银两,广购谷米种子。

胡雪岩知道左宗棠此时最是用银之际,当下一口便答应下来,转日就带上随员,踏上了筹饷、购种之路。

胡雪岩离开后,左宗棠又札饬各府、州、厅、县衙门,密访当地富绅,或浙籍外地官员,号召他们捐银捐物、捐粮捐种,以期尽快恢复元气。

此札发出不久,左宗棠还当真摸到一条大鱼。

此人姓杨名坊,字启堂,一字憩棠。杨坊籍隶浙江鄞县。初在上海为外国洋行当买办,发财后,便在洋泾浜开设泰记商行,专干贩卖鸦片的勾当,愈发富不可当,选为四明公所董事。上海小刀会起义期间,他捐官以同知衔为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管理军需,又奉命与英、美、法侵略者勾结,筑围墙断绝起义军接济。因功由同知升为道员,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又加盐运使衔。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军进攻上海时,与苏松太道吴煦联合,又勾结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受命出任洋枪队管带,抗击太平军。

杨坊出任洋枪队管带后,又将其女嫁华尔为妻(实为妾),受华尔百般躏蹂致死。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署理江苏按察使,后实授常镇通海道,未赴任,托病归籍。杨坊回籍后,运回大批的银两及珠宝,二十几间闲房子里,亦囤积了大量的粮食等物,真正叫富可敌省。

很显然,坐拥巨资的杨坊,要在原籍安享自己的风烛残年。

杨坊回籍初,鄞县知县为安抚难民,曾三次登门恳请杨坊,或设粥棚,或拿出几石粮食,接济难民。

杨坊自恃自己做过朝廷大员,保护上海又立有大功(他所谓的大功就是组建洋枪队),顶子又已见红,根本没把小小的知县放在眼里。

知县劝他设粥棚救济难民,他则抚须说道:“拿些银子造座桥梁,上面能刻老夫的名字。设个粥棚让大家来吃,总不能把老夫的名字硬刻到人家的脸上。安抚百姓是你地方父母的事,却不干老夫的事。你若饿得紧,老夫就让管家给你送上一袋米救急。出力不讨好的事,老夫可从来都不干。”

一番话,直把知县气得三魂出窍,七孔生烟,却又不敢奈他分毫,只能一个人走出去想办法。

知县见到巡抚衙门发来的札文,自然要把杨坊报将上去,连杨坊说过的几句话,也一字不落地写在上面。

左宗棠收到鄞县知县的回文,当时就气得须发皆张,拍案骂道:“这杨启堂还算个人吗?你不捐粮捐银也就罢了,如何还说这么多不中听的话呢?你不是坐拥巨资吗?本部堂偏要查一查你这些银子是哪里来的!”

左宗棠连夜把杨坊的情况禀告给朝廷,狠狠告了杨坊一状,说他为富不仁。左宗棠又传文案给衢州府知府衙门行文,调衢州府新授知府林聪彝来巡抚衙门听命。

林聪彝字听孙,福建候官人,乃前云贵总督林则徐的次子。林聪彝时年四十一岁,是咸丰年间进士,官至五品郎中。到浙江后,做过一任知县,一任州同,因收复杭州有功,得赏四品顶戴实授衢州府知府。林聪彝为人率直,为官刚正,极具乃父之风,浙江官场无人能道半个不字。左宗棠调他过来,是想让他出面来办理杨坊的事。

左宗棠私下对香姑娘说道:“这个杨坊,不办他一办,他是要忘掉祖宗的。他不是想把名字刻在桥上被人千古传颂吗?本部堂就成全于他!他还敢自称什么老夫,真是太狂妄了!我大清开国至今,老夫是什么人都敢称的吗?”

香姑娘再次被左宗棠说进云里雾里,她小声问道:“老爷,老夫老夫,不是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便可称的吗?原来不是这样的?”

左宗棠抚须笑道:“说起来呢,朝廷倒也没有明文规定过,但官场上呢,却就有条不成文但大家都知道的规矩。我大清的官哪,不管胡子多长,也不管年纪几何,只要没有拜相,就不准以老字自居。涤生比我长一岁,他可以称老,我却不敢称老。他杨启堂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捐了个顶戴,他也配称老吗?就凭他的出身,他就算活到三百岁,也只配做晚生!”

香姑娘被左宗棠的一番话说得再次睁大了眼睛。

同类推荐
  • 明末帝国崛起

    明末帝国崛起

    明万历四十七年,三大征的荣光渐渐黯淡,大明朝野混乱不堪,卖国求荣者,比比皆是,关外女真虎视眈眈。林星穿越到了这个时代,从此之后,明朝毁灭,关外女真在火器之下痛苦呻吟,中华大地在战火之中浴火重生!“从东边到西边,凡太阳所照耀之地,无不是朕之疆域!”林星如是说道,他的身后双色金龙旗迎风飘扬。
  • 明末海军

    明末海军

    方如刀带着一堆当废品的书和一艘仿制的复古战船来到了明末时代,开始了造枪造炮造船,建立起一支远征世界的海军。方如刀这个人,有点儿懒,有点儿宅,有点儿小脾气,有点儿色,还有点儿没心没肺的战争狂,喜欢叫嚣着:太平洋是咱的大明湖,印度洋是咱的游泳池,大西洋是咱的钓鱼塘,都是咱的,谁也别想抢。
  • 中国历史长河

    中国历史长河

    用看故事的方式读历史!无限精彩尽在其中!每节至少一则历史故事,却又自然连续,让您在无与伦比的阅读快感之中,领略历史的无穷妙趣。一书在手,囊括整部《二十五史》,将中国五千年历史从头讲到尾。一个人的历史文化知识往往是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助于拓宽人生视野、增强文化修养、提升个人素质,为迈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您已抽不出时间来阅读,您不妨让您的孩子看一看。相信您对本书的判断,您的孩子会从中汲取到丰富的文史知识,了解到许多成语、典故及历史事件的出处、来历,为增进学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素材的储备、知识的积累,高分作文何足道哉!还等什么呢?赶快阅读吧!
  • 莽汉

    莽汉

    “我辈男儿当战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岂能醉卧床榻邪?”三国又见三国……乱世来临,诸侯崛起,唯有持戈掌马,立天下!
  • 非议古人

    非议古人

    柏杨先生说,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非议”古人讲述的不再是遥远的和模糊的古人,而是真实的和接近现代人语言环境中的人生。古人身上不为入重视的一面或者不容忽视的特点,是我们发现和再现古人真实履历的一种尝试,同时也就探索历史与人生的一个入口。
热门推荐
  • 汉末争霸

    汉末争霸

    大丈夫生于乱世,自当领百万貔貅,气吞万里,立不世之功,治万世太平。
  • 忘情录

    忘情录

    “我要回家!”杨天抬头望着玄灵宫,一声大喊,充满无尽的无奈和憋屈,他就像是一个被家乡放逐的孩子,在这个充满危险的洪荒世界一个人孤苦无依的漂泊。
  • 传说的终结

    传说的终结

    上古之时,人类幼弱,妖兽横行,其时天昏地暗,生灵涂炭,世界终日为黑暗所笼罩。当此绝望之刻,正是我辈奋起抵抗,以刀刃和秘法,凭鲜血和牺牲,最终诛灭妖兽,驱除黑暗。我等乃力量拥有者,智慧执掌者。我辈虽数量不多却是人类的支配者。然而我辈也曾是平凡之人,也曾在妖兽面前彷徨逃窜,软弱哭泣,也曾被迫向自然卑躬屈膝,就如寻常人类一般。然而,如今的我辈已然强大。自从伟大先知指引我等力量真谛,世间再无何物堪与我辈匹敌。真源枢纽不毁,魔网之力长存,我辈永为这世间主宰。倘若有朝一日我等堕入毁灭之境,那只能是我辈自相残杀。我等乃奥术使者,魔法一族。奇幻小说,非升级流。喜欢的读者可以加群101516518
  • 枫下的秋千之凯源玺

    枫下的秋千之凯源玺

    他们是六大家族的三大少爷,她们,是六大家族的三大千金,但没有一点小姐脾气。她们/他们因父母关系,从小就有婚约,他们也都是一厢情愿的。但是,但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误会产生了,她们走了……王俊凯:说好的永不分离呢?王源:说好的爱我到永远呢?易烊千玺:曾经的承诺,你都忘了吗?请敬请期待:枫下的秋千之凯源玺。
  • 别说没有鬼

    别说没有鬼

    一张回家的火车票,竟然诡异的变更了目的地;火车上古怪的陌生人,似乎想要警告什么;仗义疏财的旅行者,似乎在引导着去往某个地方……与世隔绝的村庄,深通地底的隧道,黑暗的尽头到底藏着些什么?若隐若现的侧脸,声嘶力竭的哭喊,身藏在暗影中的人到底是谁?等一切渐渐清晰,危险已悄然而至,这才发现,那些故事竟然是真的。你可以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过……嘘,别说没有鬼。
  • 天晴传说

    天晴传说

    五行之神,掌管五行,五行剑出,莫敢不从!主角武启天以身化炉,练就五行剑,力斩渊魔,成就五行之神,掌管天晴
  • 天际流火

    天际流火

    这里没有斗技,也没有魔法,有的只是一种叫做星耀的本源,传说这是神赋予人类的先天能力,可以是五行,可以是二律……这里信奉剑道,这里修炼纵横之术,这里是落下天际流火的星耀大陆。
  • 《江南雨》

    《江南雨》

    蒙蒙烟雨梦杭州,水乡情愁难分别。清末乱世何为爱?只叫故人道伤感。-------------《江南雨》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古典诗词精品丛书·元曲三百首》收录了三百首元曲精品诗词供文学爱好者赏析。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到元代出现了又一座丰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曲”。清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就充分肯定了元散曲在诗歌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