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年4月,在奥地利的维也纳——
哈布斯堡王朝举行了热烈而隆重的婚礼。面色红润、双唇紧闭的茜茜公主在一片欢呼声和喧闹声中乘船沿着多瑙河顺流而下,直抵维也纳。婚礼冲淡了王室与人民之间的敌意,这朵巴伐利亚含苞待放的玫瑰似乎代表着新的幸福。
但是奥地利却已经是一个衰落的国家,面对着来自德意志联盟内部的挑战的同时,国内因为多民族而引起的叛乱也非常严重,其中尤其是匈牙利地区,现在的这位皇帝在即位的早期几乎是生活在叛乱和暗杀之中,奥地利早已经是不过去的奥地利了,虽然他曾经在数百年内一直拥有神圣罗马皇帝的称号,虽然他的过去是那么的辉煌,但是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在早年匈牙利的叛乱中奥地利甚至必须仰仗俄罗斯的力量,这是一个在慢慢崩塌的巨大帝国。
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茜茜公主这朵巴伐利亚玫瑰成为了奥地利皇室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名字,虽然在这个时候茜茜不过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而我们婚礼的另一位主角——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却没有太好的心情去感受婚礼的愉快气氛。
俄罗斯对土耳其的战争使得整个欧洲的神经都绷的紧紧的,奥地利的官员都在猜测着奥地利在这次的战争中的态度,过去“三皇同盟”之一的普鲁士已经相当明确的表达了中立的意愿,但是奥地利和普鲁士不同,如果这次让俄罗斯完成对土耳其的征服,那么奥地利在巴尔干的利益势必受到威胁,而整个奥地利更加变成了在俄罗斯的包围之中,显然没有人希望看到这样的画面,但是在过去俄罗斯帮助过奥地利,约瑟夫皇帝做为唯一一个拥有奥地利决策权的人还没有下定决心开罪俄罗斯——毫无疑问,如果奥地利如果站在英法一边,那么奥地利和俄罗斯的关系一定会降低到冰点。
在上个月的27和28日,法、英两国先后对俄国宣战,英法联军已经在前往黑海的路上了,现在是奥地利必须表态的时候了,奥地利连续的接待了数位来自法国和英国的使节,其目的很简单,放弃中立,加入到英法联军一边,约瑟夫皇帝没有办法下定决心,这个时候即便是如此美丽的新皇后也无法让我们的皇帝陛下展露出笑脸。
******
其实受到英法拉拢的不止是奥地利还有其他欧洲国家,俄罗斯在长时间里是不被承认为欧洲国家的,但是这个巨无霸却有着让人侧目的力量,不少的国家都担心会重现当年法国皇帝的往事,所以参加的积极性一般都不太高,但是即便是这样,整个欧洲的重量级国家,除了西班牙置身事外,普鲁士保持中立外,其他国家都对俄罗斯表现出了一定的进攻倾向。
而这种倾向已经越来越危险,,俄罗斯虽然强大,但是也不可能同时对战几个欧洲大国,这和找死没有区别。
战争在进行着的同时,下面的外交行动也是一刻不停的进行着——为了自己的国家的利益!
1854年年底,英法同盟在外交上获得了最值得庆祝的胜利,他们成功的拉拢了奥地利,还有一个自己送上来的小弟——萨丁!这些力量集中在一起,已经足以在力量对比上对俄罗斯造成巨大的压力。
而俄罗斯沙皇在听说了奥地利倒想英法联盟的时候:尼古拉一世哀叹:“俄国皇帝中最愚蠢的是我,因为我帮助奥地利平定了匈牙利的叛乱。”
就这样,英、法和撒丁王国联军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了俄国。
******
克里米亚战争的目的是限制俄罗斯向扩张的脚步,以免他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利益,而想要对俄罗斯在欧洲的力量进行打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歼灭“俄国黑海舰队”,没有这只在欧洲地中海(黑海)中的决定性力量,等于直接使得俄罗斯失去征服土耳其的本钱,而想要消灭“俄国黑海舰队”最好的办法就是:攻占了克里木半岛上的俄国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
1854年9月14日由英国拉格兰将军和法国圣·阿尔诺将军指挥的军队,共约60000余人,在克里木登陆,并包围了塞瓦斯托波尔。奥地利负责守护多瑙河的公国。
可以说外交上的全面失败已经可以决定未来俄罗斯的命运了——
******
在中国,奕詝派出了军事观察员去观察这次战争的进程,大量来自中国的密探在这次的战争中收集着情报,奕詝每天几乎都会观看这些报告,以便为中国未来的国策进行决定。
而另外一件值得叙述的事情是来自大洋彼岸的另一个国家——美国对中国的外交照会:美国人希望中国开放属国:日本,简单的说美国人查阅了一大堆资料,似乎想要说明日本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脱离了中国的属国地位,希望中国放弃对日本的保护。
美国人现在还在修炼内功,虽然已经有了一点成就,但是其内部问题依然非常的严重,而且也其实力也远远没有达到后世说一不二的地步,所以这种要求被奕詝断然拒绝,而美国人虽然有些不高兴,但是依然不敢和刚刚在战场上击败了英国人的中国提出什么意见——现在的美国可没有这样的自信,而且对日本,中国拥有先天的优势,地理环境决定了几乎每个国家想要在日本身上获得利益就不能绕过中国,当然现在中国的海军还不够强大,美国人可可以凭借自己海上的力量优势,强行对日本进行殖民,但是着必然导致中国的愤怒,美国人在殖民日本的利益和与中国交易的利益两者之间衡量了许久有终于放弃了殖民日本的打算。
而随着中国这个宗主过一步一步的强大了起来,中国周围的属国也开始认真的履行一个属国应该尽到的义务,尤其是在这些属国的领导人们在了解到没有中国的庇护,他们可能连统治也无法维护的时候,所有的属国都显得依然的恭敬。
而奕詝也没有对这些国家客气,直接剥夺所有属国的外交权利,把一切绕过中国的外交行为看做是对中国的背叛,奕詝这种做法虽然在朝中和属国之间都引起了一些不满,但是面对着绝对的力量,这些不满是没有人敢在奕詝面前述说的——其实在林则徐和杜受田这两个老臣相继离开后,奕詝已经很久没有遇到敢于反对他政令的大臣了,奕詝也知道其实这不是一个好状态,但是君王也有难题啊!
P.S:本来还说想两更来着,但是因为一点突发状况是不要想了,匆匆写了一章,传上来,连修正的时间都没有,大家多包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