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后,包含“荥阳一战,曹操惨败”在内的三条消息如同雨后春竹般,飞速的传遍了整个天下。
第一条是,西凉大将徐荣在战后巡视了一下惨烈的战场,对身边心腹感慨道:“谓酸枣未易攻也”,便率领原本要奇袭酸枣的大军回去了。
第二条是,伐董诸侯之一的鲍信带着二万多兵马前去救援曹操,结果遭遇西凉军当头痛击,负伤而逃不说,就连自己的弟弟鲍韬也当场阵亡。
前两条消息与最后一条“荥阳一战,曹操惨败”的消息比起来,就显得有点微不足道了。大概是因为如今世道不太平,民间百姓心中期待一个英雄的出现,于是在众人以讹传讹之下,最后竟成:
“董卓无道,群雄伐之。西凉兵强,全不敢攻。惟独曹操,浑然不惧。独率本部,奔袭虎牢。荥阳遇敌,血战七天。寡不敌众,兵败汴水。一腔热血,可悲可叹!”
当这条半真半假的消息传遍民间时,谯郡曹孟德之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时大批早有报国之心,却苦无门路的天下豪杰与有识之士纷纷将目光放到了曹操身上。
更有甚者,立刻就开始四处打听曹操的最新落脚地,连出远门的包袱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得到确实的消息后,直接起程去投奔曹操,一展宏图。
荥阳之战,曹操败了,而且是败得差不多全军覆没。但从全局战略上来看,虽然受了伤,自己组建起来的军队也被打残了,可此战过后,换得的名声是无法估量的,这也为他将来一统北方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此时的曹操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现在有多出名,那日他带着剩下的二十来人渡过汴水后,在去杨州的路上和夏侯惇、曹仁所带的散兵顺利会师,结果发现自己剩余的兵马已经不足千人,于是便决定去杨州募兵。
扬州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已经从探子口中得知了曹操的事迹,虽然他两人没有出兵参加伐董联盟,可这并不代表他们站在董卓那边。对于曹操的行为,他们十分钦佩,再加上陈温和曹洪两人私交多年,陈温更是大方的直接送给曹洪二千“庐江上甲”即“丹杨兵”。而周昕也不小气,他也送给了曹操二千兵马。
目前稍微恢复了点元气的曹军,便在曹操的带领前往伐董联盟盟主袁绍所在地河内郡,虽然自己打了败战,可曹操并不甘心就此退出伐董联盟,所以他打算亲自前去找盟主袁绍,劝说其兵发洛阳。
大军开拔到了龙亢(地名),夜间众人休息时,突然喊杀声四起。营地内处处火起,就连曹操的营帐也未能幸免,兵变!而且显然是有预谋的兵变。
曹操连忙从睡梦中醒来,还不待他穿好衣甲,已经有几名叛兵手持利刃杀气腾腾的闯了进来。但不到一息的时间,在一阵银环互撞声中,几名冲进来的叛兵便纷纷倒地身亡。看着漫天飞舞的血花,曹操就知道出手者,正是自己的贴身近卫——秦琼。
虽然荥阳战败后,他们没有受到西凉军的追杀,可渡过汴水去杨州的路上并不太平。随着近几年来的战乱不断,天底下到处都是地匪路霸,一路走过来,每天零星的生死搏斗不在少数。
杀的人多了,秦琼的枪法便开始变得越来越凌厉,不再是那种练武切磋时的花枪了。后来与夏侯惇重逢,明月枪自然又到了他的手中,此时他也算是真正成为了曹操身边的近卫。
身为贴身近卫的职责,秦琼每天晚上都是保持着“衣不卸甲,枪不离手”的状态,刚外面响起第一声喊杀声后,他便睁开了双眼,凝聚起全身功力戒备着。
“爹,我先出去看看。”一口气杀完闯进来的叛兵,秦琼便直接冲出了营帐。
出来后,他才发现门口的几个卫兵早就气绝身亡的倒在地上,外面的叛兵看到他出来后,也知道进去的人出事了,纷纷面露凶色的朝他冲过来。
还好整个营地都乱成了一团,叛兵与依旧忠于曹操的士兵互相夹杂在一起,两边谁都没有使用弓箭,而是只用近战兵器互相攻击着。论起武艺来,秦琼当然不把这群叛兵放在眼里,他每用一招枪法,总能带走几条人命。
一招雨横风狂,近身的数名叛兵便被明月枪上附带的劲气击飞数丈,半空中的身体直接碎成一阵绚丽的血雨,四下飚散到周围众人的脸上,身上。
在敌人内心的恐惧还未来得及产生时,秦琼又使出了一招落红满径,数名叛兵的脖子处同时往外喷着血柱,与空中正下着的血雨相得益彰,漫天飞舞的血肉纷纷落到地上,诡异的绽放出无数血红色的花朵,如果好似“落红满径”的意境。
在他连杀数十人后,周围的叛兵中突然出现一股霸道的刀气,带着一道呼啸声,狠狠的朝他头上劈来。情急之下,秦琼临时变招,双手握着明月枪的两端,将其举到头前。“铛”的一巨声,秦琼连退三步,双腿一软坐倒在地上,不由得吐出一口血。
连忙调息自己伤势的同时,秦琼也暗自心惊道:没想到叛兵之中竟有如此高手,只怕与惇叔相比也不遑多让。这时从周围的叛兵中走出一个体格高大又稍微肥胖的提刀汉子,不用说,刚肯定就是他打伤自己的。
果然,那人走到秦琼身前不远处,也是一脸惊讶的望着秦琼,开口道:“好小子,居然能硬接我一招地煞霸刀而不死,难怪大哥在洛阳要拉拢曹阿瞒。”
地煞霸刀?大哥?洛阳?拉拢?听了这个人的话,秦琼心中好象想到了什么,可又不是很确定,于是他毫不示弱的大声喝道:“什么天煞霸刀,地煞霸刀的,要不是你这贼人偷袭,小爷早就一枪要了你的狗命。不过看你是个领头的,正好给小爷拿来扬名立万,速速报上姓名来送死,免得等下做了枉死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