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端特意从原汉部旧人中选出五十余人作为“教官”住进东村,负责教导新来的部民。
教导的内容有四点:一是明律令,让他们知道汉部允许什么,禁止什么;二是知作息,帮他们习惯汉部的劳动与生活规律;三是告赏罚,汉部每个部众都可以因自己的贡献而得到相应的酬劳,这些制度都要让新村民知道;第四是选英才,就是把新村民中的聪明隽秀者挑选出来。
过了几天,赵端又对东村的一些细节问题作了调整,然后整个东村的运作慢慢地走向正常。东村的居民都刚刚脱离俘虏之身,对人生的期望值很低,因此很容易被激励起来。
会宁女真部和汉村离得很近,东村的村民经常有机会接触契丹和奚族的俘虏。当初契丹人和奚人在军队中的地位一般都比汉人、渤海人高,现在却反了过来,而且双方的差距还不是一般的大。看着昔日同伴们那种牛马般的生活,更激起了新村民对汉部的向心力。
两个多月后,东村绝大部分人都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每个房间里都选出了一个队长,村长的名字叫郝勇,是由东村的居民自己推举出来的!
这日,赵端刚摆脱了罗灵儿的纠缠。却见杨流芳急匆匆地冲了过来,人还没进屋就大喊道:“赵兄弟......赵兄弟.......快.......快.......!”气喘吁吁地冲进屋子,抓起书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显然是口渴得紧了。
杨流芳一直都很稳重又很注重仪态,赵端自认识他开始,从没见过他如此的不顾仪态。不由得大是诧异!奇道:“什么事?”
杨流芳道:“快!快跟我去请人!”
赵端更是糊涂:“什么?什么请人?”
杨流芳激动道:“赵兄弟,我们汉村来了个大才,你快出来,与我一起去拜请大贤!”
赵端道:“杨大哥,不要急!你先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我都被你弄糊涂了!”
杨流芳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道:“是我太心急了!”当下将事情徐徐道来。
原来今日杨流芳经过村口时,看到村口一阵喧闹,有几个人好像在吵闹些什么。
杨流芳见围在那里的都是手底下的文员,心中不由得添了两分讶异。他一直重视文事,只是北鄙之地通文识字的已经不多,说到学识渊博,汉村到现在为止更是一个都没有。
当下杨流芳便走了过去。众人看到是他来了,自动地让开一条路让他过去。有人道:“杨首领,这家伙欺负人!”
杨流芳循声望去,只见面前站着一个中年人,眉目清朗,虽然衣冠多有残破,但整理得十分齐整。尽管面容憔悴,但却令人心折。杨流芳问道:“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怎么回事?”
旁边一个伶俐的人便把事情的始末说了。
原来这中年人是铁州人士,因战乱被误俘来到此地。他自称识字,杨流芳的副手胡茂便把他带回汉村本村后,考了他几个问题,又让他写了几个字,见他的字写得漂亮十分高兴,就让他留在自己身边帮忙。别人见“胡秀才”让这个中年人给他打下手,都替这个人高兴。
谁知道这个中年人听了没半点高兴的样子,反而提了些问题考起胡茂来。一开始胡茂随口应付,谁知道这中年人越问越深,由孔孟旧章考到王安石的新义,句句引经据典,没一句平白话。到最后胡茂连听都听不懂,更别说回答了,只是在那里干瞪眼。
胡茂指着那中年对杨流芳道:“杨首领,他太欺负人了!他居然说我的学问给他提鞋都不配!还说他如果来汉部,就得由他来总管一切事务,让我给他打下手!我......他......”显然刚才他被那中年人问得窘迫异常,现在又气又急,连话都说不全了。
杨流芳心道:“这中年能活活把胡茂给问倒,看来书读得不少。就是不知道能否治国!”
当下问道:“在下杨流芳,乃是汉部二首领。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那中年人看了看他,闭上了眼,没有出声。
胡茂大声道:“杨绣,你休得无礼!”
杨流芳道:“杨绣?原来还是我的本家!”接着道:“听你自己说来,你倒是有学问的了。为何却流落至此?”
杨绣嘿了一声笑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孔夫子犹有陈蔡之厄,何况我辈!”
杨流芳道:“刚才你是不是说,如果你来汉部,则一切事务都要由你来管?”
杨绣淡淡道:“若我愿意留下,居此位自然理所当然。
杨流芳道:“那你倒试着说说我部的好坏。”
杨绣道:“你们才不过二三千人,却又预先打下这八个子村的坯子,想必对将来之事,也有意料之能。可惜你们所能意料,也不过一二年、两三年,胸中却没有十年之规划,更无百年之眼光。所以你这汉村的建制,放诸一二年间,则处处高明。放诸五六年间,则颇见破绽。放诸百十年间,便显出建村者全无远见!”
当下杨流芳又问了些经义以及治国策略,杨绣都一一作了回答。言语中颇有新意。
杨流芳当下大喜,立即邀请杨绣加入汉部。杨绣却道要先见赵大首领方能作决定。
赵端听杨流芳说完后也对这杨绣大感兴趣。当下和杨流芳向杨绣的住所奔去。
到了杨绣住所,一番客套之后,赵端道:“赵端听说,杨先生说我村建制,放诸百十年间便破绽百出,不知能具体言之否。”
杨绣对赵端也极具好感,当下将汉村格局偏狭的地方一一指出。
赵端听得只点头,又问道:“今日辽、女真之势,杨先生以为如何?”
杨绣沉吟半晌,道:“大辽已经错过了扑灭女真人的最好机会,今后的国势,只怕会每况愈下。至于女真......女真人虽然野蛮,但颇有好学者,将来或能成就大业。”
赵端道:“不知先生是愿意留在汉村,还是回铁州去?若回铁州,赵端自会派人护送。”
杨绣没有回答,却问道:“听闻赵首领宅心仁厚,但为何汉部只庇护汉人?”
赵端叹道:“任何事业都没有一蹴而就的道理。汉人开化已久,文化较高,我们的想法大家都能很快接受。且我们本身就是汉人,因此比较容易互相信任。互相信任才能团结,团结才有力量!要建立一个理想的家园,必须有强大的力量才能维护。”
杨绣闻言,若有所思。
赵端接着道:“都勃极烈气度甚雄,对知书晓文之人十分看重。若先生觉得汉部太小,我可以替先生引荐,都勃极烈必然重用。”杨流芳在旁边听得大是着急,不明白赵端为什么要把人才往外推。
杨绣道:“赵相公如此说,莫非汉村就没有杨某容身之处么?”
赵端听后大喜道:“承蒙先生不弃,赵端欢迎之至!”心中却道:“古人诚不欺我,这欲擒故纵果然是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