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3800000202

第202章 天下大同(中)

诸事已毕,王横便请刘备入城交割,刘备便带了五千铁骑,留偏将守住大营,与田丰典韦等一干文武入城。

平城东门,无数人头攒动,平城,自赵国首拓代地以来,李牧,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名将,都曾在此留下过足印。再后来,在平城父老的印象中,便再也没有位比九卿的大官来过了。这次来的,是二十等爵位中位列第十九的关内侯,大汉左将军,人家还是幽州牧,一方大员,而且,他姓刘,名声向来很好。想来,刘大人来后,平城人的日子,要好过些吧?

刘备就这样一路脸上带着笑容,向四方百姓拱着手,缓缓策马入了平城。到了县府后,刘备居中而坐,王横则是亲手捧着平城一应钱粮账目,人丁户簿,轻放于案首。刘备拿起轻轻一扫,嘴角不由一扬,心中却是想,这王横,确实不错。

据刘备幕府中搜集的资料,雁门郡辖十四县,汉顺帝永和五年郡国志上记载:户三万一千八百六十二,口二十四万九千人,如今过去才五十余年,考虑到这几十年间,一直不怎么太平,小小的平城,也居然也有三万余人,刘备一下子,兴趣又上来了,他记忆向来不错,自光武中兴,定都洛阳以来,东汉国力,便再也没有超越过西汉哪怕一丁点。从东汉这百多年来,西北诸边郡的荒芜便可以看得出。若是再详细一点,从汉平帝元始二年的地理志,则可以看出,雁门郡在平帝时,户七万余,人口突破三十万,而这已经是西汉末年,天下动乱已显,王莽开始弄权的时期了,如今,过去了一百多年,而雁门人口反而急剧下降。这说明什么?定襄,云中,五原,朔方等郡,汉平帝时人口皆超过十几万,到东汉顺帝时,人口皆成了只有几万人的小郡,而朔方郡,更是凄惨,六县人口居然只有七八千人。这一切数据,足以说明,东汉光武中兴以来,国力与西汉相比,那是大大的不如了。

而王横,居然顶住边城苦寒,外族不时袭扰的环境下,还可以稳定而缓慢的让人口增长,这不得不让刘备觉得神奇。人才啊!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封建君主们向谁收税赋?王公贵族肯定是不行的,皇帝反而要给他们发工资,那么,唯一的,就只剩下平民百姓了。而平民百姓,一介草民,无有一丁点特权,在这个时发疾病,饥荒,旱涝,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的时代要安安稳稳的活下来,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刘备到了幽州,使尽种种手段,才使得如今的幽州看上去,还挺像那么一回事了,不如以前,有些地方,百十里都看不到人烟。刘备明白,他未来,要和诸侯混战,要和外族全面开战,要拓边,要开地,要修路,要建设各种设施,缺的就是大量的人口。后世的资料让他明白,三国到西晋,全中国人,只剩下了千余万,这是多么血淋淋的一个数字,最后,西晋人口少,顶不住外族入侵,于是,全面南渡,北方被蛮夷占据,而不忍背井离乡的汉人,又被茹毛饮血不知文明为何物的异族大肆屠杀。。。。。。北地,十室九空,数以百万计的汉人同胞被无辜杀戳,洛水,黄河被血染得通红,这才有了冉闵天王的杀胡令。。。。。。

刘备不缺冲锋陷阵,征战天下的猛将,典韦,关羽,张飞,赵云,太史慈,黄忠等这些人,个顶个都是绝世名将;刘备也不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谋臣,现在,田丰,简雍,孙乾,暂时也够他用了。他缺的是大量的精通内政,善于治理民生的人才。卢植,蔡邕等都老了,而田豫等又没有成长起来,刘虞留下的一班人马,阎柔偏向于军阵,鲜于兄弟有能力,却一个萝卜一个坑,也管不了多大的地方。管宁邴原二人,现在身在中枢,却也有些力不从心,数来数去,刘备治下,也就卢毓厉害点,现在为涿郡太守,把涿郡治理得好生兴旺,一派生机勃然,虽然有刘备打下的老底子在,但确实也是卢毓手段不凡。如今,这小小的平城,居然又冒出个王横来,不由得刘备不欣喜了。

当下刘备也顾不得去查看府库了,立马就问:“克定,平城地属边郡,连年战火延绵,据册上所载,你前任在平城时,丁口不过二万,自你至平城上任至今,短短不过数年,平城人口已有三万余。兵凶战险之地,人口不降反升,克定用何良策?可为我解惑乎?”

王横也未见思考,脸上浮起一个苦笑,立马就答道:“大人,非是下官有何良策,下官却也是迫不得已了!”

王横的记忆河流缓缓流淌:“当初,自从得罪阉宦,下官便被一怒之下,驱逐到这北地小城,到后发现,情况严峻得厉害。。。。。。”

原来,王横是晋阳人,少有名声,被举孝廉后入京为郎官,后来也是一时冲动附于御史之后上书弹劾宦官,于是,被发配到这平城来了。

平城其实不小,按说,作为一个要塞,它也应该挺坚固,可惜,随着平城人口的逐渐减少,中央政府又没有拨款,连年战火下,平城各处城墙,也就渐渐破败了下来。这还是平城父老知道城墙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努力修修补补之下的结果。

刚开始,王横对平城还挺向往,当年汉世宗武皇帝发汉骑十万,令卫青,霍去病分击匈奴,卫青军出定襄,霍骠姚则自平城越阴山,出击二千里,封狼居胥,禅于姑衍,临瀚海而还,打得匈奴远遁,漠南自此无王庭。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每一个汉人都值得自豪。是以,王横上任伊使,便对平城这个特殊的地方,有着莫名的情感。

谁知道,跑平城来一看,坏了。这偌大的平城,居然只有区区不到两万人,而且,还多是老弱妇孺。城防等各处也都是年久失修,护城河倒是挖得挺深挺宽的。可城头上许多地方长满了野草青苔,也没有人管。仔细找人一了解,明白了。

漠外匈奴,鲜卑,总是有事没事,喜欢越过边境线,往大汉内部骚扰一番,这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当然,这都是小部队,要是大部队的话,估计便会全面开战了。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搞得平城人心惶惶,无心生产。你想,农田啊,菜地啊,都在城外,许多农民也住在城外,我种个田,收割下粟,麦子,刚下地,那鲜卑人就来了,见东西就抢,见人就杀。人家骑马,来去如风,等平城官兵累死累活的奔到了,连烟尘都看不到了。这日子,能活吗?

于是,自东汉以来,渐渐有人不断迁离平城,有钱的有能力的,各使手段,投亲戚啦,到别的地方去做小生意啦,剩下来的,除了家中青壮战死沙场的老弱妇孺,就是故土难离,死也要死在平城的一些人了。

平城也不是没修过,只是,依靠郡县的力量,又能修补成什么样呢?平城人,除了出点小钱,再有一把子蛮力,便也一无所有了。城墙上的青苔,杂草,县吏说得好,那青苔滑不溜手的,鲜卑人攻城时,让他们自己滑下去摔死省事。

人口少,青壮少,有钱人家少,因为随时要面临战争,来往商队也挺少,一大堆的问题让王横很是纠结,不过,他最关心的不是到时如果收缴税赋,而是如何能够把这看起来很容易攻破的平城给守住。这不但关系到自己的小命,还关系着平城几万人的生死。

王横和县尉,几个掾吏合计了几天,想出了几个点子,首先城北最远五十里处,开始设置隐蔽岗哨,每五里设置一处,一直到平城,若是有夷狄来犯,立即举狼烟为号,好让平城做好防备。然后命令平城百姓,居于城外的,每个村落中,都挖掘大量地道,只要看到狼烟,立即坚壁清野,人全部落入地道,静候官兵通知。

这样一来,百姓能够得到最大的人身安全保证,而就算鲜卑人来了,也抢不走太多东西,最多搞搞破坏好了。而汉人,最不怕的就是破坏,只要有双手,勤劳善良的人们,一样可以重建家园。

而有了烽火报讯,平城的压力也大为减轻,于是,除了必要的守城士卒,其余县兵,通通解散回家,没必须一天到晚待在岗位上了,给他们放假,没老婆的去找老婆,有老婆的去造小人。然后,农忙的时候,也可以帮助家中做事。

大汉的兵役,分为正卒(负责中央政府之防卫);边疆戍守和更卒(地方劳役)。正卒是为期一年,边军的话是天下的适龄人,轮流值边三天,更卒就更好理解了,一年一月,地方青壮轮换来。那平城地处边地,应该是有边军的,只是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地方混乱,这轮值的人,也会钻空子,那些富家子弟,公侯之后,哪里会肯来这种苦寒之地受罪?于是,便出钱,一天一百钱,以好免去这戍守之苦。最早,官员收了钱,把这钱给那些贫苦人家,让他们来替代这些出钱的人来边塞戍守,这样,好歹还是有人来。到得近些年,天下乱成一锅粥,负责这事的官员,见没人管,估计这钱也就自己吞墨了,然后人也不派了。

等于平城现在,军事力量就是靠地方上的更卒。这没了正卒,又没了戍守军,平城百姓苦不堪言,都去当更卒了,谁来从事生产?可不去更值,这平城又谁来守?

同类推荐
  • 大元氏

    大元氏

    在一片氏朝林立的大陆上,大元氏经过近乎几百年的发展,终于……大元氏的最高统帅……大元氏靠什么来统御万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趋狗
  • 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位列“二十五史”之首,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终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研读《史记》,除了可以丰富史学知识之外,更主要的是可以以史为鉴,探寻社会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规律、经验和教训,寻找人生道路上的坐标。为此,本书精选了《史记》中的精华篇章,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顺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解原著。《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文字精练,语言生动,图片精美,以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考察历
  • 怪医之圣手宝典

    怪医之圣手宝典

    救治身染男性重病的皇亲贵族,将其完整的转化为女性,让他继续玩弄权势。爆发第一次病毒战争,研制让所有女人都为之抓狂的养颜制品,化解无数奇难杂症。曾经悲痛的年奇幻神秘的宝典无法预知的年代
  • 百年银川

    百年银川

    本书一部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的文化宝典,详细反映了老银川的街巷、集市、地名、民俗、民风、民居、民间典故、人文地理,书中蕴含着很多关于老银川的历史知识。
  • 武乡的红色驻地

    武乡的红色驻地

    武乡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抗日军政大学等重要机关长期驻扎于此,留下了众多革命历史文物和珍贵的革命旧址。《武乡的红色驻地》主要对全县的革命旧址进行调查和搜集整理,并对团以上机构驻扎过的旧址加以介绍,反映了武乡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对进一步研究八路军文化,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推动老区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星尘星

    星尘星

    你知不知道,夜晚的天空中,会有什么那,除了星星和月亮还会有你啊!因为我心底里的这一片夜空之中,写满了你写满了星辰。你就是我心中最亮的星尘
  • 写给青少年的世界之最全知道

    写给青少年的世界之最全知道

    这里有令人瞠目结舌的自然之最: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出现在何时?最长的河流在哪里?最深的山洞有多深?最大的沙漠是什么沙漠?海拔最高的湖是什么湖?地球上最活跃的火山在哪里?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是什么?最大的花有多大?最高的树有多高?最矮的树又有多矮?这里有无与伦比的人类成就:最早征服珠穆朗玛峰的人是谁?参加马拉松赛年龄最大的人有多大?世界上作品最多的作家是谁?最大的陵墓是哪一个?最长的城墙有多长?最早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最长的汽车有多长?最大的客机有多大?
  • 金陵物产风土志

    金陵物产风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亦有道

    梦亦有道

    凡是思想皆有所梦,凡是有梦借以苦思。。肆意的行为,无端的理由。给一切梦想垫上攀登的阶级,所以给你的梦想带上翅膀,俯瞰所有曾今走过的路!
  •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在问,这世界究竟怎么了。为什么我们生存的盛世,让我们感觉迷惘、不安和焦虑?郭宇宽带着自己先锋媒体人的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累积,给国人提供了观看当今世界的富有同理心的视角,在他笔下,所有的歧视、崇拜、误解与敌意都化作深刻的“理解”。
  • 凰歌行之平定天下

    凰歌行之平定天下

    斐泽大陆上,烽烟四起。帝王之冕降世,人类四大守护族裔顺应天命,辅佐圣主平定天下。龙主,凤主,玄武君,白虎君战场征伐,灭魔王,斗魔神,救天下黎民于水火,共抗灭世大劫,再次封印魔神。为家族所弃,四大神主中唯一的女性昭月凰,身负神秘力量,护同胞,与魔族争,与其他神族争,与天下争。后遇紫龙殿下,经历一番曲折,终成一段眷属,开创来凤国,为后世来凤国一统一天下奠定坚实基础。
  • 嗜宠

    嗜宠

    上一世,她装疯卖傻也没能避开恶人的毒手。一朝重生,灵魂易主,董家二小姐性情大变。原本痴傻的二小姐变得娇蛮跋扈,奸诈狡猾;这一世的她越发的毒,也越发的狠。这样的二小姐却深得冷面战神三王爷的宠,他宠她的阴狠,宠她的毒辣,宠她痴傻外衣下的惊天才华……而她,是否能忍受他嗜血的宠爱?且看一代宠妃如何在古代掀起血雨腥风……
  • 王的绝世宠后

    王的绝世宠后

    那一夜,她被卖入妓院烙上妓印,那一天,她被买下训练三载,那一年,她将心托付却被当作礼物送出,她是谁?“穿上衣服,你不必为我暖床!”苏寻玩味的看着她,一袭黑衣,头发轻轻一束,浓眉间带着一丝笑意,“不管你是不是我的妹妹,你首先是我的女人。”雪千夜灼热的眸子透着些许疲惫,一年多的寻找让他几乎发狂。宫闱深处,权谋计量
  • 黑暗料理

    黑暗料理

    根据第九大菜系,食堂菜系得到灵感而创作方新,一个没有好看的外貌,没有黑暗料理传承,没有做黑暗料理天赋的人,被父母寄托希望,自己也立志成为黑暗料理世界里面厨神的故事
  • 神殒上古

    神殒上古

    两千年前,繁华的原大陆,封印着诸神的神之庭院被人打开。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美好的开始,这是一个黑暗时代的来临!两个混血儿踏上寻仇之旅,将屠刀指向了高高在上的神灵。风云际会,英雄降临,乱世再现,人与神的战争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