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900000003

第3章 脏腑功能失常是痰瘀形成的病理基础 (1)

第二章 脏腑功能失常是痰瘀形成的病理基础 (1)

脏腑即五脏六腑,是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部分。由于五脏与六腑经脉互相络属构成了五脏与六腑间的表里关系,形成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阴阳表里的联络,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是以五脏为中心进行密切联络有机的配合,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以及五脏与六腑,脏腑与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皮肉筋脉彼此之间的联络并默契配合,其各自的功能活动都是在五脏功能活动正常的情况下而完成的,所以《灵枢·本脏篇》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起津液者也。”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化生和储藏精、气、血、津液,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和转化、排泄糟粕。

五脏功能正常,气血津液生化有源、运行有序,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营养有源,滋润有度。一旦人体五脏功能活动失职或某脏器的功能活动失常,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引起脏器局部和相关联的组织器官气血津液的输布发生障碍,以致痰瘀胶着成患,互为因果,造成脏腑功能失调进一步加重。传统上认为津液的代谢障碍多责之于肺、脾、肾三脏,血液的循行失序多究之心、肝、脾三脏,前已阐述津血同源、痰瘀相关,痰瘀致病不能截然分开,而是发生之后互为因果胶结加重。痰瘀所生,并非三脏以概津血失序致病,给中医脏腑学说研究的深化、痰瘀同病的思路合理发挥设置了一条“路障”,从痰瘀毒邪的发生到临床致病,应该是只要津血循行受阻,痰瘀皆可由此而生,不论津血病之先后、痰瘀形成之早晚,二者应是津停血病,或血病津阻而形成痰瘀为病,在具体辨治时不可分而论之。人体津血循行之处发病之后,都可成为痰瘀形成之所。由于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进行功能活动的,因此五脏致病造成痰瘀的发生可为痰瘀致病之首当,此将五脏致病后发生痰瘀之大要,概述于后。

一、心病致生痰瘀

心主血脉,心藏神,是指心脏具有推动和维持血液在脉管中周流不息营养周身的功能,有赖于心、血、脉三者相互联系而共同完成。血液濡养脉道,脉道得血液的灌养,舒缩光滑而通畅,保证血液在脉道中环流不休,给全身组织器官源源不断的输送营养,使其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脉以裹血,而“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可见心脏对全身的血液循环起着主导作用,也是血液循环运行的动力根源,统帅血液周流充盈而控制对脉管的调节,心脉相连,心联系脉管,是血液在心脏的动力作用下通过脉管运输全身。这种循环也叫津血循环,因为津血是同源的,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津液和调,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痈疽篇》)。这段论述把津血同源的演变关系讲得清晰透彻。

心藏神,主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心主要生理功能的结果,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以心血为物质基础的,是由心来主管的,心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统帅。《灵枢·邪客篇》:“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说明心既能接受外界事物进行反映,又能对体内脏器的功能活动起着统帅和调节作用,从而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李时珍、王昂、王清任提出“脑为元神之腑”“人的记性在脑不在心”等论述,古代医家的这些认识观点显然是很准确的。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在脑是毫无疑问的,但大脑的这种功能是建立在心脏动力功能正常、津血充盈、脉管通畅的基础上,可见血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灵枢·本神篇》说:“心藏脉,脉舍神。”大脑的精神意识思维正常、神志清晰,取决于心气充足、津血满盈、脉道通畅而滑利。

血液在脉道中循行靠心气的推动、心阳的温煦、心血(津液)的充盈、心阴的滋养方可环周不休循环全身,给全身各脏腑组织输送营养。一旦心气不足,心脏鼓动无力,不能将津血输养全身,以致津停成痰、血停成瘀,痰瘀停滞,清浊不分,心脉不通,造成少气无力,可见胸部满闷、活动加重。津血不足、脉道失充、不能滋养周身,血枯津燥、化生痰瘀可导致心悸乏力、失眠多梦、肢体麻木及失液脱津的症状。心阴不足,心脏长久失去血液的营养,临床上除了血虚痰瘀的症状外,常出现五心烦热、心悸不安、失眠多梦,使病情更为复杂,缠绵难愈。

血液质量发生变化,脂血稠浊、痰瘀互结、涩滞难行、血络受阻,脏腑组织器官营养失供,阻于心络则胸部憋闷疼痛;脑络受阻则有可能发生轻则头昏不清,头脑胀痛,眩晕时作,失眠健忘,重则发生中风,突然昏倒、口眼斜、半身不遂、舌僵不语,甚至昏迷抽搐、肢体瘫痪。人身脉管网络全身,是心血运行之通道,痰瘀血浊附于脉道之上,致使脉管失去津血的充养以致涩滞不畅,管壁失去柔和不能顺利的将血液供养全身,同样出现心脑脉络阻塞不畅而出现上述症状,可使络破血溢导致神昏偏瘫危及生命,可使血瘀痰阻心脏脉络而停搏,可阻塞肢体血络而致肢端失养溃破脱落。

心气、心阳,心血、心阴皆可导致痰瘀病的发生,四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常可出现两者同时相间而发病,如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或气阴两虚、阴阳俱虚的严重症状,出现心悸心慌,口唇青紫,咳嗽痰鸣,少气难续,或畏寒怕冷,或心悸怔忡,五心烦热等。四者之中尤以心阳为心脏动力之源,在此朱曾柏教授言中肯綮:“阳气不振,推动血液循环迟缓,而自身凝聚,痰瘀不行,《素问·六节脏象论》:’‘心为阳中之太阳’‘的确切含义,不是指六经中的太阳,而是强调必须有强大、隆盛的心阳为动力,血液(津液)才能正常运行,环周不休。

”《诸病源候论》心痛诸疾候中多次提到“心为火”;《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篇中讲到胸痹心痛时,提出了痰饮痹阻心阳,不通则痛,张仲景认为胸痹心痛之因,乃上焦阳虚,他在治疗胸痹心痛的10个方剂中,有6个方剂是通阳化痰的,他还特意将《胸痹心痛短气篇》和《胸满瘀血病篇》论述别有独见,已经认识到胸痛不仅由于瘀血还与痰饮有关,为后世医家化痰逐瘀、通阳散结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了理论根据。实际上心气充足是心阳功能正常的具体体现,心阳正常则推血运液营运周身,心阳不振推动津血循环迟缓,导致津血凝聚痰瘀,痹阻于心脉而病发心痛。在痰瘀致病的心脏病中应以温通心阳、养心益气为首务,缘于心气充足、心阳不衰,则推血载气有力,血脉通畅有利于痰瘀的消散。

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痰瘀的阻塞,也可使脑窍失灵,神智失常,“久病多瘀”“瘀血既久,亦可化为痰水”的古代医家论述,可谓痰瘀形成之要,致病之因。痰迷心窍的神智不清,嬉笑无常的癫狂,发作有时昏仆抽搐的痫证,历代医家多以化痰治之,收效甚微,采用痰瘀同治之法,疗效显著。

二、肺病致生痰瘀

肺部居于人体的上焦,故为“五脏之华盖”。肺的功能:主气、司呼吸、司宣发外合皮毛,主肃降通调水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人体通过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呼出体内之浊气,吐故纳新,使体内外气体不断得到交换,从而维持了人体清浊之气的新陈代谢,因此肺有主管呼吸运动的作用。肺主一身之气,是指整个人体上下表里之气均为肺所主,《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肺主宣发,外合皮毛,主要是脏器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络,共同防御外邪侵袭的关系。肺主宣发是指肺气推动气血津液散布全身,内而脏腑经络,外而肌肉皮毛,无处不到。肺主气司宣发的作用是在心脏气血交换的前提下,完成津血的循环输布于全身,这个过程古人解释的非常透彻,“宗气者,肺吸入自然界之清气与水谷之精气相合而成,聚于胸中,以司呼吸,而行心脉者也。”意思是指肺具有接受中焦脾胃之气输送的精微物质,通过吸清呼浊完成心肺气血交换的任务,在心气的推动下将津血输布全身。

肺主肃降和通调水道,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方面。肺主肃降,位于上焦,而有清肃下降的作用,能促进气和津血的输布,并使之下降,以保持肺的清虚状态。其间,肃和降互为前提,肺气不断布散,津液不断下降,保证肺内的清肃环境,使肺内清虚通畅,息息和降;通调水道是指津血通过三焦下归于肾,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将“浊中之清者”,复归于体内循环,将“浊中之浊者”下输膀胱,排出体外。

在病理上,肺部一旦遭受外邪的侵袭或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邪热壅肺,或内伤导致肺的气阴不足,或素有痰热,或平素肺气不足,感受结核劳瘵而发病。外邪侵袭无论风寒、风热、风燥虽其病因有寒热燥之差,引起的病理改变却是相同的,均会导致肺气失宣,咳嗽咳痰;其性质是根据痰质的稠浊、颜色的清黄来确定寒热。

温热之邪侵犯于肺,导致肺热壅盛,一则可引起发热咳喘,气急吐痰,或痰瘀交阻胸中,胸痛咳重,至于内伤导致肺的气阴不足、出现气虚无力,呼吸气短;或五心烦热,干咳少痰;或素有痰热,复为外邪所引发,化为痈脓;气血不足,感受结核,引发咳嗽咯血,低热盗汗;或引发悬饮,痰瘀停聚胸中,胸痛喘息不得平卧。从以上可以看出,生理上的心肺相连,津血气的交换,决定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无论是外感、内伤或温毒、结核病毒侵袭,均会出现肺失宣降,气道受阻,津血不布,痰瘀阻塞。此时津血循行受阻,津渗于脉外,入于气管之中,咳出体外的即视之可见、闻之有声的狭义之痰。如热壅血瘀,络破血溢,津血溢于脉外,出现咳痰咯血。实际上痰和瘀具体到肺脏的病变上,应该是在病理作用下肺络阻塞,津溢脉外则成痰,肺络阻塞溃破则成瘀,咳痰咯血,是肺病损伤程度上轻重不同的标志。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生理上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肺的宣发和肃降动态上相互配合,布散之中,又在不断的通调水道,使津液不断的清肃下降,下归于肾,经过肾的气化作用,下输膀胱,故有肺为“水上之源”、肾为“水下之源”之称。宣发与肃降的默契配合保证了津血的正常营运,水液代谢的良性循环,一旦这种关系被破坏,津液可停聚于脉外而成痰,虽言“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实为脾的“散精”功能减弱,不能输精微于心肺,或由于肺的宣降功能失常,导致器官病变阻塞,津液外渗而成痰。临床上对痰瘀的治疗,根据寒痰、热痰、燥痰以及阴伤咳血,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采用温化、清化、润化和滋阴润肺安络化痰,无论采用何种化痰方法,不忘化痰祛瘀,痰瘀同治并行不悖,活血有利于消除气管壅塞,防止津液渗出成痰,化痰有利于气道畅通,津血运行无阻。此外,根据肝火犯肺、脾虚生痰、肾虚化痰的不同证型,可分别予以调肝、健脾、益肾之法,根据辨证随症治疗,方为首当。

三、脾病致生痰瘀

脾居中焦,与胃相为表里,主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接受胃受纳腐熟的水谷精微,发挥其“散精”的功能,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说。脾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原因是与脾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脾气主升,脾升精微得以上输,胃气主降,胃降糟粕得以下行。“脾气散精”“洒陈六腑而气至,和调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医宗必读》)。这是对脾气散精生化气血功能重要性的高度概括。由于脾的生理功能与运化水谷精微如此密切,因此决定了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时,常导致水谷精微的输送发生障碍。

同类推荐
  • 针灸与养生

    针灸与养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苏轼《赤壁赋》里的名句。养生实际是人们长生梦想破灭后的一种现实补偿。看看时下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美容院,令人眼花缭乱的保健品店铺,听听周围日渐平常的减肥健身话题,你就不难发现,追求健康、健美已成为都市人的生活时尚。
  • 不孕不育门诊百问百答

    不孕不育门诊百问百答

    不孕不育症的发生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15%-20%,近些年来,我国青年人结婚以及生育年龄普遍延后,此外加上环境污染、社会因素、性传播疾病等诸多因素的不良影响,使得不孕不育症患者显著增加。本书针对不孕不育症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问题,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不孕不育的相关知识。本书所搜集的问题都是患者最关心、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本书对不孕不育症的正确认识、病因、诊断以及中医疗法、西医疗法、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预防措施均做了详尽的解说。本书内容精炼,通俗易懂,内容全面丰富,形式生动活泼,适合广大不孕不育患者及家属阅读。
  •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本书为临床治疗用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年轻临床医师,包括各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本书以较少的笔墨概述每一疾病,并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处方和警示的条目编写,简洁明了。本书的编写围绕处方用药这一主题,对发病机制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把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合二为一成诊断要点。为了方便临床医师的实际使用,本书在治疗要点之后,以处方的形式列出详尽的治疗用药选择,尤其适合于全科医师和低年资神经内科医师的临床工作需要。对目前尚无特异性有效治疗的神经内科疾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本书也一并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
  •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作者以讲座的形式,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运用中医辨象的思维模式,紧密结合临床,通过具体的临床病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一气周流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病证及相应的治疗方案。《破解中医治病秘码:临证辨象》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明快,讲解深入浅出,非常便于中医初学者入门学习,也可作为临床中医师的参考用书。
  • 带教医案实录

    带教医案实录

    伤寒有六经三阳三阴之法;温病有三焦卫气营血之辨;内伤之治,当以脏腑经络为纲,气血精分为目,自是古人心法。内伤者,伤损于内。杂病者,百千万端,自各成病。内伤之原由,多因时气杂感而起。时气杂感虽为小邪轻病,却易伏留而成内伤杂病诸端。仲景云:“大邪中表,小邪中里。”虽为小邪,入里伏留,与正搏结,或虚或损,夹杂邪气,久成内伤,迁延不治,易成积聚,病若至此,已属难治。
热门推荐
  • 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

    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

    本书综合了青年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涉及了共青团工作时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费管理等实用技术和工具,是目前唯一的一本比较全面、专业、具有共青团工作特色,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项目管理教程。视角上,从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的基本构架、管理环境、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执行、项目控制、项目结束,及项目管理工具软件等角度,全面地介绍了项目管理在共青团工作中的应用和实现技术。
  • 玄之想看胸口碎大石

    玄之想看胸口碎大石

    这是我自己的日记,也是写给自己的回忆录。但愿等老年痴呆的一天,还能够想起一点点的往事。
  • 十三生肖是条鱼

    十三生肖是条鱼

    上官老师站在讲台上,她好象要说件重要的事。她眼睛瞪着,后来就不瞪了,她的右手中指一直在桌面上那么颤。她一严肃起来老那样。“我要带队去三亚参加省里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三天,就三天……”上官老师说。“渐介同学也要去,他是数学尖子,学校的重点选手,他当然要去……”她说。群龙无首,米克想起这个词。
  • 高中三年,追两年

    高中三年,追两年

    故事的发生在一个县城的重点高中,男生顾兴和女生胡月相识在高一文科分班。一个是特别不爱交数学作业的懒学生,一个是极其负责的数学课代表,于是,故事开始了。在开始之前是顾兴的童年和少年。在开始之后可能还会有顾兴的大学时代。
  • 大道笃行

    大道笃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主角意志坚定,性格坚毅,做到了笃行,是一个真正的笃行者。
  • 半世妖娆

    半世妖娆

    校园的甜美浪漫虐恋总会有你喜欢的从前的白衣少年
  • 善良的“秃鹫”
  • 初始玄界

    初始玄界

    因为一个游戏进入到了一个世界之中,是虚拟世界?不,是一个现实的世界。百族林立,各族争霸。在各族中人族实力最弱,被各族奴役。人族为奴,未来之路该当何去何从?是拘于现实还是奋起反抗?这个世界无名,我来命名为玄界。玄界无修者?我来做玄修第一人。玄兽无名我来命名。玄药无名我来命名。无功夫秘籍我来自创………………读者群:152966979【欢迎各位书友指导评论】
  • EXO之深海少女

    EXO之深海少女

    十年前,她被父母抛弃。十年后,她惹人喜爱。面对众多美男子的追求,她将如何抉择?
  • 魔王大大

    魔王大大

    这是一个人类女孩爱上摩界魔王的故事,毫无关系的两人在一起,碰撞出了爱情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