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3000000248

第248章 赵高要来了

深秋,咸阳蓼园大执事赵信到了大梁。

武烈侯公子宝鼎一直密切注视着咸阳的动静,相关秘辛都是来自于黑衣。苍头虽然主掌紫府,统率黑冰,但黑冰台是对外秘密机构,苍头可以把其它诸侯国的消息通报武烈侯,却无法给他提供详尽的国内朝堂上的秘密。

离开咸阳之前,武烈侯曾与南山子、赵仪、赵信、宗越等人把潜伏黑衣做了重新部署,以便更好地刺探咸阳消息。近一年来,黑衣运转顺利,赵信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而宗越却把所有精力放在打造蓼园秘兵一事上。

黑衣主要潜伏在咸阳,黑冰主要对外,而蓼园秘兵则是利用巨贾们的商贸渠道在所有能触及的区域打探消息,其秘兵就是从巨贾们的身边进行挖掘,在打探收集各地消息的同时也对这些巨贾及其下属们进行严密监控。

武烈侯连夜召见赵信,听取了赵信对最近一段时间咸阳政局的变化及其背后所隐藏的一些秘密。这次武烈侯叫赵信亲自赶到大梁来,就是想知道这些内幕,从而对咸阳局势做出正确判断,保证下一步的谋划不会出现致命错误。

这一次咸阳中枢的人事调整因为楚系外戚的主动“退让”,给了宗室、关东人和老秦人在中枢占据更多位置的机会。

咸阳中枢的实际人数大约为二十人左右,左右丞相和御史大夫是三公,三公以下有大将军、国尉和护军中尉,再往下就是中央十五个府署的官长,从奉常、太仆到内史、主爵中尉总共十五个一等上卿,还有就是主掌王室事务的驷车庶长。这些文武公卿大员构成了大秦中枢。

依照大秦律,丞相掌相权,御史大夫掌监察权,国尉掌军事行政权,大将军是军队统率,治粟内史和少府卿掌王国和王室财政权,这些权力囊括了大秦的军政财三大权力系统,而大秦的大王总揆权柄,掌王权,事实上大王的主要职责就是与中枢大员制定国策,然后命令和监督中枢大员执行国策。所以中枢大员尤其是丞相、国尉和御史大夫,既是国策的制定者,又是国策的执行者,其位置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御史大夫昌文君熊炽主动请辞,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中枢人事调整。宗室是这次人事调整最大的赢家,公子腾出任御史大夫,公子成出任内史,再加上护军中尉公子宝鼎,驷车庶长公子豹,宗室大臣在二十二个中枢大员中占据四席,其中御史大夫、护军中尉和驷车庶长都是份量极重的位置,由此导致宗室在中枢中的话语权大大增加。

老秦人这次收获很大,常年镇戍西陲的陇西李异军突起,李瑶从一个边军统率一步跃升为主掌王宫警卫的卫尉卿。此事一度在咸阳成为热门话题,谁都可以估猜到这其中隐含着复杂的博弈。虽然陇西李与巴蜀隗氏是姻亲,这次又由老太后亲自提拔,但没有人把陇西李划到楚人一系。陇西李终归是本土老秦人,长期受到压制,此次能异军突起进入中枢,背后肯定有权力交易,楚系和老秦人在某些事上肯定做出了妥协。

果然,在老太后的干涉下,楚系接连让出了少府卿和主爵中尉卿这两个重要的中枢大员的位置,还把执掌一定人事权的中大夫令的位置也让了出来,而接替这三个位置的都是老秦人。虽然关东人在这次人事调整中也拿到了两个中枢位置,也是楚系让出来的,但与宗室、老秦人的收获相比,那就差了太多。

由此证实楚系不但与老秦人有交易,与宗室也有交易,而交易的内容是什么也就呼之欲出了。

楚系需要什么?王统,楚系需要控制王统。一旦楚系控制了王统,今天失去的,都将在明天拿回,而且还会有加倍的收获。

秦王和他的近侍大臣们难道会束手就缚?当然不会。

“从咸阳宫传出消息。”赵信说道,“秦王拿出了你出塞之前呈奏的变革奏章,打算改组内廷,加强内廷权力,同时改国尉为太尉,太尉与三公并列。”

宝鼎没有任何惊讶之色,反而笑了起来。他就估猜到秦王政要拿出自己出塞前的变革方案,以加强内廷权力来削弱中枢权力,继而破坏老太后与宗室、老秦人联手控制中枢决策的谋划。

改组内廷,权重内廷,以秦王政现在的威信和当前朝堂格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改国尉为太尉,提高太尉的位置,倒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太尉凌驾于上将军和护军中尉之上,有助于秦王政控制军权。

“太后的身体怎么样?”宝鼎问道。

“临行前我特意找到鬼医橘奴,具体问了一下。”赵信回道,“据鬼医的说法,太后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太后能支撑到现在已是奇迹,但说不清哪天就突然走了。鬼医说,冬春和秋冬交接之际是最为危险的时期,太后若有不测,极有可能在这两个时间段。”

宝鼎的神色顿时凝重。现在就是秋冬交接之际,而距离明年的冬春交接之际也不过只有一个冬天的时间。当然了,假如老太后能活到明年的秋冬或者更长,那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了,但宝鼎意识到必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华阳太后薨亡,咸阳宫就是秦王政说一不二了,而从历史上来看,秦王政的执政风格非常强势,执政观念非常鲜明,在他执政的中后期,他坚定地推行“君主至上、中央集权”制度,把“法治”推到了极限,实际上变成了“人治”,他一个人说了算。“君主至上、中央集权”其实说到底就是“人治”,“以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已经被君王集权破坏殆尽,这也是帝国在始皇帝死后轰然倾覆的原因之一。

宝鼎若想阻止帝国实施“中央集权”,首先就要利用现有的大秦律法阻止秦王政和他的追随者变革国策,并在此基础上把国策引向有利于本利益集团的方向,但秦王政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执政风格,他会以非常强硬的姿态修改律法,集中权柄,所以阻止秦王政的唯一办法就是在中枢中掌握更多的位置,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反对力量,同时以武力为后盾,对秦王政形成威胁,继而迫使他不得不做出让步。

目前中枢大员的构成中,以宝鼎为首的利益集团占据了大多数,但老太后一旦薨亡,楚系外戚遭到打击之后,本利益集团是否依旧能够保持对中枢的控制?在地方势力上也存在着同样的难题。在军事上,常备军的数量依旧不足,本利益集团尚无法对咸阳构成强有力的武力威胁。

宝鼎思考良久,不禁暗自叹息。中枢也罢,地方势力也罢,军队也罢,本利益集团都没有占据足够的优势,而构成本利益集团的各个派系,在秦王政强悍的威逼之下,是否还能够保持目前的默契?是否还能够联手对抗王权?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不过秦王政的“君主至上、中央集权”之策不可能一蹴而就,秦王政还需要时间控制中枢,集权策略的实施更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宝鼎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布局,而布局能否成功的关键就是统一战争。战争打赢了,那么宝鼎和本利益集团不但可以获得权力和财富,更能在此过程中一步步完成布局,从而控制中枢,阻止秦王政集权于一身。

赵信看到宝鼎陷入沉思,也就没有继续说话,不过他明显有心事,目光有些游离不安。

宝鼎注意到赵信的神情有异,于是笑着问道,“有什么事瞒着我?”

“没有没有。”赵信急忙摇手。

宝鼎略略皱眉,没有继续追问,“我叫你密切观察左丞相隗状,这么长时间以来,你可有什么发现?”

赵信迟疑稍许,正色说道,“武烈侯,以我的判断,这个隗状心机过于深沉,未来可能对蓼园不利。”

“有何凭据?”

“楚系外戚一旦被赶出咸阳,隗状会倒向谁?当然是大王,大王才能给予他想要的一切。隗状要做右丞相,甚至想做相国,独掌相权,那么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给他这一切?”

宝鼎笑而不语。赵信地位不高,远离咸阳权力中枢,他对咸阳未来政局的推测也只能到这一步。

隗状代表的是隗氏,隗氏代表的是巴蜀人的利益,而巴蜀人是楚系的一个支脉。当前已定的布局是,楚系外戚一旦遭到了秦王政猛烈的打击,不得不退出咸阳的时侯,楚系的残余力量将由隗氏继承。隗氏继承了楚系的残余力量,那么隗氏的利益也将随之改变。但是,老太后和熊氏显然对这个布局不放心,或者说对巴蜀人和隗氏没有信心,于是他们借助这次由宝鼎发起的对咸阳的“攻击”,果断实施“以退为进”之策,开始有步骤地撤出中枢,先行保存实力,并且把权力转交给宗室和老秦人。

这是老太后的布局,这个布局事实上就是进一步拓展宝鼎的实力,让秦王政和宝鼎迅速进入对峙状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老太后的布局中,楚系就是“渔翁”。

秦王政和宝鼎的矛盾一旦激化,两虎相争不下的时侯,秦王政必然求助于楚系外戚。如此一来,楚系外戚在外部宝鼎的施压和内部秦王政的妥协下,顺利控制王统,就此大局已定,楚系外戚再度复出。

楚系外戚的利益在未来,在未来的秦国大王身上。楚系外戚不会相信秦王政的承诺,因此楚系复出后,势必要维持两虎相争的局面,在秦王政和宝鼎的争斗中获取利益,为未来东山再起全面控制大秦权柄做准备。

老太后的布局偏离了本利益集团的整体布局,按照老太后的思路走下去,宝鼎根本没办法控制未来局势的走向。老太后或许被秦王政的表现欺骗了,她并不真正了解秦王政,但宝鼎了解,宝鼎知道秦王政一旦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确立了王统,赢得了楚系外戚的支持,那么他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以雷霆手段斩杀自己,彻底铲除其实施集权的阻碍。

宝鼎绝不允许这种事发生,他必须自始至终控制局势的发展,所以他一定要配合秦王政打击楚系外戚,把老太后的布局完全摧毁,然后在自己的控制下重新打造一个新楚系,把楚系的力量全部拉到蓼园,这样他的实力就更为庞大,足以操控政局了。

不过如此一来,隗氏和巴蜀人在整体布局中的力量就薄弱了,这随即成为一个变数,假如隗氏和巴蜀人由此生怨,整体倒向秦王政,那对蓼园的打击就大了。虽然现在琴氏和陇西李已经被蓼园整体利益所牵制,但隗氏如果在宝鼎尚未完成布局的时侯倒戈一击,秦王政肯定有办法拉拢琴氏和陇西李,接下来的局面就会迅速失控。

宝鼎正是因为对隗氏的担心,所以才特别关注隗氏的动静。在他的谋划中,假如隗氏真的要倒戈,那对不起,他就要先下手为强。杀死一个右丞相隗状对他而言轻而易举,但失去这么一个丞相公,对他的整体布局影响太大。

赵信看到宝鼎笑而不语,心里未免忐忑,毕竟这句话说得不合时宜,这种大事还轮不到他来做出有倾向性的判断。

“那么你有什么打算?”宝鼎问道。

赵信犹豫了片刻,一狠心,壮着胆子做了个斩杀的手势。

宝鼎还是微笑,“理由呢?”

“怀疑就是理由。”

“莫须有。”宝鼎笑了起来,“这个理由不好。”

“武烈侯的意思呢?”

“刺杀政敌是下下之策。”宝鼎笑道,“一般来说,政敌遭遇刺杀,即使不是对手杀的,别人也会认定是对手干的,所以击败政敌的最佳手段不是用阴谋刺杀,而是用阳谋光明正大地置其于死地。再说,我现在的敌人也不是隗氏,而是另有其人。”

赵信神色微凝,等待宝鼎继续说下去,谁知宝鼎转移了话题,“赵高还好吗?”

一提到赵高,赵信的眼里立即掠过一丝忧色。宝鼎敏锐地察觉到了赵信眼神的变化,立即预感到赵高出问题了。

“他还好。”赵信叹了口气,“但他辜负了武烈侯的信任,至今没有赢得大王的重视。虽然这段时间他也陆续给我传递了一些机密,但这些机密……”赵信摇摇头,一脸失望,显然这些机密的价值太低,没什么作用。

宝鼎想了一下,说道,“我现在帮不上忙。我这时候伸手的话,他可能会被直接赶出王宫。”

“他倒是希望被赶出王宫。”赵信再度叹气,“中车府令虽然算是大王的近侍,但这样一个位置,即便赢得了大王的信任,又有多大机会一展抱负,为大王所赏识?没有机会展露才学,也就没有机会立功升迁,如果十年二十年后,他还是一个中车府令,他还能帮助武烈侯做什么?”

宝鼎霍然心惊,蓦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自己竟然忽略了赵高的雄心壮志,或者说隐藏在赵高身体里的野心。历史上的赵高一辈子待在秦王政的身边,官职小,地位低,距离中枢遥不可及,但就是这么一个小人物,在始皇帝死后,翻云覆雨,瞬间颠覆了帝国,由此足以证明赵高的野心和他的才华一样惊世骇俗。

让这么一个人物韬光养晦忍辱负重,待在秦王政身边做“卧底”,显然是一种错误的选择。

自己从出塞开始到现在,屡见功勋,跟在自己后面的人全部升官加爵了,但赵高呢?赵高还是中车府令,这对一个才华出众且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来说,实在是一个打击,而追随自己建功立业对他而言更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

宝鼎苦笑,摇摇头,也叹了口气。自己被历史套牢了,孰不知历史正在自己的推动下一步步改变,赵高的命运迟早都要随之而变,他不会有机会重演沙丘之谋了,再把这样一个人物放在秦王政身边纯粹就是一种浪费。

“这是我的失误。”宝鼎说道,“我马上叫赵高来,到我身边来,给我做长史,你看如何?”

赵信狂喜,心花怒放。他一直为赵高的事焦虑不安。赵高在王宫待得很不快活,非常忧郁。王宫是什么地方?王宫里的官吏都是些什么人物?他一个隐宫出身的极度落魄的外国王族后裔在王宫里的处境可想而知,不得志也就罢了,关键是受到歧视,那才是对人最大的折磨。赵高的忧郁让赵信心痛,他曾暗示赵高,可以找武烈侯想想办法,但赵高一口拒绝了。武烈侯对他有恩,予以重托,但他没有完成,无颜以对,无法开口说去追随武烈侯。

“谢谢,谢谢武烈侯。”赵信激动地语无伦次,翻身跪下大礼拜谢。

宝鼎急忙把他拉了起来,“这件事我考虑欠妥。你应该早点告诉我的。”

“我,我实在没脸说啊。”赵信羞愧不已。

“你是公主的叔父,这层关系虽然见不得光,但事实存在,我们终究是一家人。”宝鼎拍拍赵信的胳膊,安慰道,“以后要是有事,你不好对我开口,可以委托公主。你不好说,公主还不好说吗?”

赵信连连点头答应,感激涕零。武烈侯的长史,那可是武烈侯的绝对亲信。

武烈侯的身边至今没有长史,相府、护军府都没有设长史,其最大的原因就是武烈侯目前找不到一个既有才华又值得信任而身份又非常合适进出内外府的亲信。武烈侯的内府有个最大的秘密,那就是赵仪,而赵高正好是赵仪的堂兄,仅此一点,赵高就合适做武烈侯的长史,参与蓼园的所有决策。

宝鼎想到自己即将与赵高共谋天下,不禁感叹万分。赵高,一个摧毁帝国,一个被历史所唾弃的人,将如何创造新的历史?

熊庸也回到了大梁。

熊庸在咸阳待了一个多月,觐见了老太后,拜见了大王,又在右丞相熊启府上与一些重要的熊氏宗族见面,算是正式被熊氏核心所接纳,成为熊氏下一代的中坚人物。

在老太后的亲自过问下,熊庸与南阳杨氏联姻。杨氏是熊氏的忠实盟友,在南阳、南郡都有相当实力,而杨端和更是楚系在军方的最高级别统率。这场联姻看上去很普通,不过是楚系内部的政治需要,但深知其中内幕的人却一眼看出来,这是老太后打算保住杨端和,保住楚系在军中的力量。原因无他,熊庸是武烈侯亲自挑选的楚系盟友,楚系若想在老太后归天后,继续在军中占据一席之地,那就必须赢得武烈侯的首肯。

中原要建十万常备军,这事一度在咸阳引起了各方激烈的争论,但最终大家形成了共识,各方若想在未来赢得更多的权力和财富,最便捷的也是代价最小的方式就是开疆拓土,在统一战场上取得更大的战果。

这个观点武烈侯已经不止一次在不同的场合做过精彩阐述,这次总算为咸阳所接受,而原因就是武烈侯在攻占中原后,毫不客气地向咸阳索要权力和财富,武烈侯的实力骤然暴涨。这对咸阳的刺激太大了,从秦王政到中央府署官员们都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当年穰侯魏冉和武安君白起就是这么干的,现在轮到武烈侯公子宝鼎了,其他人如果再不积极谋划未来利益,那等到武烈侯拿下所有的东方诸侯国,一切都太迟了,只有仰望武烈侯任其宰割了。

观点统一了,十万常备军的建设也就通过了,但为了争取在十万常备军中占据一席之地,以便在未来的统一战场上建立功勋,各方势力随即展开了一番激烈争抢。

熊庸与南阳杨氏联姻,不过是老太后加强军中力量的一个小小举措而已。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同类推荐
  • 重生三国之温侯亲卫统领

    重生三国之温侯亲卫统领

    我的新书《三国之北蛟龙》下面有直通车,欢迎大家前去捧场,请多多支持,十三感激不尽!————————————————————书友群:127197647。欢迎大家的加入!
  • 亘古一明帝李世民明经108章

    亘古一明帝李世民明经108章

    本书把李世民“明经”置于故事情节中,以事说经,以经串事,有骨有肉,有点有评,层层突破,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既弄清李世民“明经”的来龙去脉,又完整掌握李世民“明经”的精髓。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宽领域剖析李世民明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应有尽有,并力求涵盖其一生。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倘要论文,要顾及全人。本书在通俗化、普及化与可读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它没有“八股气”和“经院气”,能不引用史籍原文,则不引原文,而尽可能把原文译成白话文,力求雅俗共赏。
  • 三国大航海

    三国大航海

    李宗吾云,刘备厚,曹操黑,孙权又厚又黑。面对这个又厚又黑的叔叔,作为孙策的独子,孙绍表示压力很大。他隐忍,他藏拙,可是无数的牵挂让他无法独善其身,超出时代的眼界让他无法遮掩自己的光芒,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面对厚黑叔的步步紧逼,孙绍拍案而起,誓与厚黑叔战斗到底。东风吹,战鼓擂,要比厚黑谁怕谁?水密舱,螺旋浆,本来就领先世界的大汉水师如虎添翼,纵横四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明脉

    明脉

    梦回大明后,朱飞的人生也要从这里开始了,作为朱元璋第二十八代嫡系子孙,冥冥之中也注定了他的有着特殊的身份,他是明王朝的最后的命脉,明王朝的辉煌历史等着他来延续,他要以后世的眼光和思想书写一段传奇故事……
  •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文景之治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文景之治

    公元前180年7月的一天,天气炎热,长安的未央宫中笼罩着一层乌云,实际统治大汉王朝十五年之久的吕太后死了。权力政治的空白,让这个帝国的各种势力开始跃跃欲试,吕氏家族、功臣集团、刘姓诸侯王,三者之间谁将获得这个王朝的最高权力,帝国政治的走向将出现怎样一种状态?的确扑朔迷离。政变,当然在刀光血影之间上场了。古往今来,政变之后的政治,经常出现两种结果:更好或更差。而这场政变,带来的却是一个罕见的封建盛世。“周曰成康,汉云文景,美矣!”这是后世史官对于这个盛世的评价。这本书描述的就是这个盛世的前因后果。我想,应该趁机回溯一下写它的写作初衷。 ……
热门推荐
  • 武尊傲天

    武尊傲天

    洛宇寒生长在混沌大地中,从小由师父将他抚养长大,直到他成年那一天,他终于能离开这片荒芜黑暗的土地,去探索无尽的新奇世界。与此同时,师父交给他一项任务,收集地之心脉,以此提升自己的实力,他的故事由此开始……
  • 星际三国

    星际三国

    三国演义我爱看,把背景放到缥缈的星际里,我也爱看,黑黑,江波星系牙克星,新手起航了!
  • 刑警笔记

    刑警笔记

    一场普通的车祸,正常的交通事故下,隐藏着怎样的谋杀?来自地狱的死亡短信,如何才能找到笼罩整个城市的地狱猎手!
  • 我的美女大小姐

    我的美女大小姐

    回国调查父亲之死的魔王杜淳风,从飞机上跳机,被黑道大小姐所救,在都市之中经历了一翻不同与战场之上的软心酥骨的生活,美女,教师,警花,空姐……纷踏而至。
  • 龙经

    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天祥(名人传记丛书)

    文天祥(名人传记丛书)

    他本是一介书生,却在生命最后的几年,成了一个手握雄兵的统帅。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击蒙古铁骑。战败被俘后,他义正辞严,痛斥汉奸和逆臣,并誓死不愿变节,最后慷慨殉国。
  • 停琴余牍

    停琴余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幸福像花儿

    幸福像花儿

    自从爷爷去世后,蓝芷若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幸福的感觉了。可是老师却偏偏让大家以《幸福》为题目写篇作文。蓝芷若看见爸爸妈妈经常为一点小事吵嘴,非常担心他们会因此离婚。一个偶然的机会,蓝芷若被选为辩手参加“金钱是否能带来幸福”的辩论赛。在准备辩词的过程中,蓝芷若慢慢地找回了幸福的感觉。
  • 好爸爸胜过富爸爸

    好爸爸胜过富爸爸

    本书结合当前最常见的教育问题,分析爸爸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用现实的问题和教育的理论来帮助爸爸认识到教育中爸爸的重要作用;从社会关系的建立、理财意识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品德上的培养等方面来罗列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让爸爸轻轻松松掌握教育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