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3000000337

第337章 代北之地

代北军急于脱离战场,他们在呼沱水一线鏖战数年,与秦军结下了生死仇怨,在这个令人窒息的地方每吸一口气,都会让他们闻到死亡的气息。

司马尚一声令下,代北军犹如脱缰野马,向西北方向一路狂奔。

东垣位于井陉和宜安之间,这里距离战场中心位置有一百多里,但它西有井陉要塞,北有呼沱水,东南方向则是秦军主力,代北军在此扎营,实际上还是处在秦军包围之中,只不过因为空间大了,可以让代北将士呼吸到新鲜空气,不至于在恐惧和血腥中窒息。

休息一夜后,代北军的中高级军官在司马尚的带领下,赶到中军大帐拜见公子宝鼎。

这些代北将率对公子宝鼎最初的认识来自于他在代北的惊天一刺,而对他产生好感则来自于代北大地震之后宝鼎对代北灾民的无私救助,其后宝鼎不惜代价拯救河北灾民更是让他们敬佩宝鼎的“仁义”,这一次宝鼎以自身为质拯救代北军于生死之刻,此种“高义”让这些将率们不得不发自内心地感激他。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代北人如果能顺利返回代北,必当为其效命以报答今日之恩。

代北将士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家园,所以宝鼎稍加安抚之后,马上把代北局势和中土大势做了一番详细解说。用什么才能打动代北人,赢得代北人的信任?很简单,守住代北,稳定代北,让代北人过上安宁的日子,这就足够了。

目前匈奴人占据云中,占据雁门郡大部,云中和雁门两地的代北人要么转移到代郡,要么南下避难于太原。秦军一边固守城池要隘,一边坚壁清野,以避敌锋芒,保存实力,等待援军。

代北原有三万北疆军,由蒙恬和司马断统率,现这三万人马退守于代郡。不久前北疆军统率羌廆(hui)率十二万大军从中山战场秘密撤出,如今已经进入雁门,在治水和句注要塞一带阻击匈奴人。

这一次匈奴人对代北志在必得,原因无他,匈奴人要统一大漠,目前阻碍匈奴人统一大漠的只有两个敌人,一个是河西的大月氏,一个是漠东的东胡人。大月氏与秦国结盟,在河西与代北之间对河南的匈奴人形成了夹击之势,所以匈奴人若想吞并大月氏,就必须占据代北,以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匈奴人这次动用了整个左方诸王的军队,还有单于庭的主力大军,估计控弦之虏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其兵力远远超过了代北守军,所以目前羌廆虽然率十二万援军进入了代北战场,但其主力全部隐藏于句注要塞,一方面被动防御以诱敌深入,一方面耐心寻找歼敌机会。

现在的难题是,中山大战还没有结束,中山战场上的秦军主力还无法进入代北作战,缺少了这支军队,秦军在代北战场上无法形成兵力上的优势。

假如中山大战结束,秦军主力全部进入代北作战,又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咸**本没有足够的财赋支撑代北大战。

代北战场太过遥远,粮草辎重运输困难,途中消耗极大,而秦军以步军为主,能否深入云中杀到阴山脚下,完全依赖于粮草辎重的持续供应。假如没有足够的粮草辎重,那么秦军主力就无法杀到阴山脚下,如此代北战场即使有足够的军队,也只能被动防御,据险而守。

赵国是中土强国,赵武灵王变法图强,“胡服骑射”,开辟云中之地,修建长城于阴山脚下,赵国自此成为中土霸主,但它为何强而不盛,最终惨败于西秦?

赵武灵王之所以名传千古,就是因为“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以“胡服骑射”强大赵军武力,其针对的主要目标是谁?赵国最大的敌人又是谁?就是北虏,包括楼烦人、林胡人等等北虏诸种,后来更是出现了大漠霸主匈奴人。

仔细看看历史,不难发现当秦国一次次东征的时候,赵国不得不面临两线作战的窘境。代北不能放弃,但若想守住代北,就要耗费国力,就要两线作战。赵军因为“胡服骑射”抗击北虏而强大,但同时它又被北虏活活拖垮了。当然,我们不能把赵国的灭亡归结为它在代北年复一年的征战,但代北的战争的确给赵国造成了国力上的严重损耗,而这种损耗肯定是导致赵国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现在,同样的难题摆在了秦国面前。外有日益强大的匈奴人,他们已经越过了长城,时刻威胁着中土的安危;内有关东诸侯国,秦国的统一大战虽然进行的如火如荼,但距离统一之日还是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秦国不得不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

当宝鼎在分析代北战局的时候,他对这段历史的认识也就更为全面,对赵国败亡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对帝国轰然倾覆的原因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代北,这块连接大漠和中土,这块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这块充满着无数传奇故事的土地,在帝国倾覆的过程中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代北将率们在宝鼎细致而详尽的解说下,对中土大势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对北方战局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代北的战略地位及其局势有了深刻认识。同时,宝鼎的才智也让他们为之折服。

在此期间,他们知道在整个北方战局中,秦军的主战场是代北,首要对抗的敌人是匈奴人,而不是他们所认为的中山和赵燕联军,由此也就可以理解秦军为什么在中山大战尚未决出胜负之际,就调出十二万大军转战代北,也可以理解公子宝鼎为什么不惜代价甚至以自身为质招降代北军。

从秦军这一系列举动中可以看到,代北战局非常紧张,秦军宁愿放弃吞灭赵国的机会也要守住代北,仅此一点,就足以让代北将士愿意与秦军冰释前嫌,并肩作战,因为秦军要保护的是他们的家园,是他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息繁衍之地。

咸阳的财赋不足以支撑两个战场的需要,所以秦军面临艰难选择,要么当机立断放弃一个战场,其实也就是代北战场,要么马上结束中山大战,集结所有主力北上作战。宝鼎选择了第二条路,但此策若要实现,关键在于代北军,只要能把代北军从中山战场上拉出来,秦军就能以摧枯拉朽之势结束中山大战,然后再与代北军一起转战代北,这样秦军在代北战场就取得了更多的优势。

现在宝鼎做到了,他在大帐内的这番长篇大论也让代北将率们心里的顾虑有所消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方之间的矛盾,赢得了代北将率们有限度的信任。

“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你们都想日夜兼程赶回代北,但请你们也要理解我。”

宝鼎站在代北将率们面前,一边缓缓踱步,一边大声说道,“代北军现在是秦国的军队,但因为我和你们之间有约在先,代北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将来你们既是代北的地方军,又是代北的镇戍边军,同时又是北疆常备军一部。这种特殊的存在,对咸阳来始终是个威胁,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我和咸阳之间的矛盾。未来,如何在保持代北军独立性的同时又赢得咸阳的信任和支持,从而上下齐心,固守边疆,是我,也是你们,我和你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司马尚和代北将率们神情严峻,心里更是波澜翻涌。

代北军为何有今天的覆灭之祸?说到底就是因为代北和邯郸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谁也解决不了,而原因很简单,代北三郡的人口主要由楼烦、林胡等北虏诸种构成。当年他们是侵扰赵国的敌人,后来被征服,变成了赵国人,但这段历史不足百年,代北北虏诸种对赵国并没有什么归属感,在他们的心里,还是弱肉强食,强者为尊,所以他们对掌握强大武力的历任代北军政官长一般都很忠诚,而对邯郸的大王则不屑一顾、视而不见。

这一次公子宝鼎拯救代北军于生死边缘,但这仅仅是代北军摆脱死亡威胁的开始,未来他们的路非常艰险,在武力更为强大的秦人和匈奴人的“夹击”中,他们随时都有灭顶之灾。

生存是他们现在首要考虑的问题,而公子宝鼎正在试图为他们寻找一条合适的生存之路。

生存的核心问题就是肚子问题,就是要吃饱穿暖。代北北虏诸种为什么至今对赵国没有归属感,原因也很简单,赵国至今没有解决他们的“肚子问题”。诸侯国的国力毕竟有限,即便是拥有河北富裕之地的赵国,其国力可以征服代北北虏,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肚子问题”。“肚子问题”不解决,仅靠武力强行镇制,矛盾必然日积月累,必然有爆发的一天。

宝鼎由此说到了中土的统一。统一之后的中土不再有诸侯国,不再有争霸兼并,不再有年复一年的战争,如此国民可以休养生息,可以安居乐业,国力会飞速增长。国力增长了,就有余力“开发”代北,发展代北。代北北虏诸种可以从现在的以“畜牧”为生过渡到以“半畜牧半农耕”为生,由此来提高生活水平。像今日的雁门、代郡两地完全有条件大力发展“农耕”,以增加代北自身实力。

肚子问题解决了,基本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也就容易解决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代北人当前最为急迫的任务就是守住代北,把匈奴人赶出长城,从而给大秦创造统一中土的良好条件。

假如代北人在这一次代北大战中奋勇作战,击败了匈奴人,夺回了长城,那么代北人必将赢得咸阳的信任。反之,假如代北人居心叵测,试图保存实力割据自立,甚至勾结匈奴人,为匈奴人占据代北暗中出力,其结果可想而知。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秦人是否有实力击败匈奴人?

“大秦有绝对的实力击败匈奴人。”宝鼎给了代北人一个非常肯定的答案。

从大势上来说,匈奴人在大漠的东西两边都有虎视眈眈的敌人,单于庭的内部更是矛盾重重,被征服部落也是蠢蠢欲动,也就是说,在匈奴人没有统一大漠之前,匈奴人不敢与中土人决战。一旦决战,无论打赢了还是打输了,匈奴人都将付出惊人代价。这是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大漠更是如此,匈奴人的实力一旦因此而衰落,大漠上必定狼烟四起,匈奴人将就此失去统一良机。

大秦是否有决战之力?大秦也没有,大秦和匈奴人比起来,目前形势更为不堪,大秦也要避免决战。

“代北大战的最终目标就是把匈奴人赶出长城,将其驱赶到阴山以北。”

宝鼎说到这里,目光从代北将率们的脸上一一扫过,“李牧大将军曾带领你们击败过匈奴人,给了匈奴人以重创,导致匈奴人十几年不敢逼近长城。我们是不是能用同样的计策再败匈奴?显然不可能,匈奴人也会吸取教训,他们绝不会重蹈覆辙。这次匈奴人集结重兵南下攻击,但匈奴人却迟迟不愿大举侵入代北腹地,已经清楚地证实了这一点。”

“这一仗到底怎么打?在目前中土形势下,我们又如何以最小代价赢得最大战果,直至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现在都没有答案。”宝鼎用力挥动了一下手臂,“从我走进代北军开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将和你们待在一起,与你们同生共死,并肩作战,直到赢得代北大战的最后胜利。”

“这就是我的承诺。我信任你们,请你们也信任我。”

司马尚和代北将率们大为感动,轰然应诺。

有了宝鼎这句话,代北军就有了生存的保障,更重要的是,宝鼎带给了他们希望。

“代北军只有十天的修整时间。在这十天内,你们可以得到粮食武器的补充,但更重要的是,你们必须安抚自己的部下,必须让他们知道匈奴人正在入侵代北,他们要马上返回代北作战,去守护自己的家园和亲人。”

“明天,我的太傅和护军中尉两府官员将与我会合。十天后,我的虎烈军将与我会合。代北军和虎烈军由我统率,转战代北。”

宝鼎转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地图上的太行山,“这是飞狐陉,是连接代北和河北的要隘。我们将从这里翻越太行山,进入代北战场。”

司马尚面露吃惊之色,代北将率们也是惊疑不定。如果从飞狐陉返回代北,那首先就要占据中山,难道秦军有把握在十天内击败赵燕联军,消灭赵国,拿下中山?

“王翦……上将军开始攻击了?”司马尚忍不住问道。

宝鼎微笑点头,抬头看看帐外的天色,“黄昏时分,上将军就会送来好消息。不出意外的话,昨夜秦军已经全面突破呼沱水防线,明天可以攻占灵寿,三天后可以拿下中山首府顾城,第四天可以抵达鸿上塞,打开进入代北的通道。第六天,秦军选锋军必定可以杀到武遂城下,直逼燕国长城。”

帐内鸦雀无声,气氛凝重。

司马尚和代北将率知道秦军的实力,也知道王翦的厉害,更知道赵国在失去代北军之后基本上没有抵抗之力。赵国毕竟是他们的国,不论他们对这个国和这个国的君主有多少不满和怨恨,此刻听到这个消息,心情还是非常复杂。曾几何时,他们为这个国酣呼鏖战,为这个国抛头颅洒热血,尔今这个国灭了,就在他们的眼前被秦人屠杀,他们的心怎能不痛?

秦军绝不会给赵燕联军重新布防的时间。

当代北军渡河之后,当代北军向东垣方向急速行进的时候,王贲带着主力杀进了赵军防线。

赵葱判断错误,而这个错误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以为秦军绝不会放过代北军,他以为秦军要在围杀代北军的过程中付出相当代价,谁知秦军转眼就杀了过来,在他的军队刚刚进入防线,在他的军队措手不及之下,秦军以雷霆之势,排山倒海一般杀了过来。

秦军未能围杀代北军,未能报仇雪恨,他们积压在心里的仇恨无处发泄,他们冲天的怒火熊熊燃烧,在他们即将爆发的时候,王翦的剑指向了呼沱水北岸,于是,一场血腥的杀戮开始了。

没有人可以阻挡暴怒之下的秦军,赵军在呼沱水一线的堡垒顽强坚持数月之后,突然崩溃了,在秦军疯狂的攻击下瞬间崩溃。

赵军惨遭杀戮。秦军挡者披靡,摧枯拉朽一般摧毁了赵军的呼沱水防线。

赵葱誓死不退,血战而死。

一夜之间,十几万秦军便越过了呼沱水,兵分数路杀进中山。

王贲攻占灵寿。

章邯攻占曲阳。

杨端和攻占顾城。

曝布带着虎烈军飞速疾驰,抢占曲逆,切断了赵燕联军的退路。

太子丹率燕军拼死突围,最终带着数千人马逃回燕国。

赵国君臣和赵军残部被秦军包围在庆都城。当日,赵王迁投降,赵国灭。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同类推荐
  •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文景之治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文景之治

    公元前180年7月的一天,天气炎热,长安的未央宫中笼罩着一层乌云,实际统治大汉王朝十五年之久的吕太后死了。权力政治的空白,让这个帝国的各种势力开始跃跃欲试,吕氏家族、功臣集团、刘姓诸侯王,三者之间谁将获得这个王朝的最高权力,帝国政治的走向将出现怎样一种状态?的确扑朔迷离。政变,当然在刀光血影之间上场了。古往今来,政变之后的政治,经常出现两种结果:更好或更差。而这场政变,带来的却是一个罕见的封建盛世。“周曰成康,汉云文景,美矣!”这是后世史官对于这个盛世的评价。这本书描述的就是这个盛世的前因后果。我想,应该趁机回溯一下写它的写作初衷。 ……
  • 三国之还我万夫雄

    三国之还我万夫雄

    人说曹操是奸雄,刘备是枭雄,若再有一位英雄与二者争锋,岂不快哉?唯一要说明的,我的主角可是汉朝人。
  • 风起西凌

    风起西凌

    一骑红光千万里,魂兮飘渺去异乡。寒门困顿寻出路,白手起家写辉煌。实业兴邦一朝奠,教书育人百世芳。漫天功勋俱已矣,流云苍狗看夕阳。本书描写一个寒门子弟的逆袭之路,从一无所有,到异世创业,别样的人生,不乏精彩。
  • 夏初之汉骑

    夏初之汉骑

    刘睿没想到自己穿越了。唉,既来之,则安之。第一年:我决定先当个军阀,但是,咱们得先找个地方种种田第五年:什么?要老子称臣纳贡,你特么吃翔去吧第十年:老子的铁骑天下无敌。白皮猪?老子照揍不误第二十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 回到东汉末

    回到东汉末

    吕布是我丈人!孙策是我妻兄!……!我不是神话,我只是一个传说!穿越到三国的苦逼少年冯耀有一天忽然发现,他竟是袁术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袁耀!从此官运亨通,美人环侍,名将来投!蔡文姬:妾是蔡琰!愿为君吹箫!孙尚香:本姑娘手下有三百绝色娘子军!谁敢来战!吕玲绮:夫君,妾差点把您当坏人了!吕布:玲绮吾女,请伏于吾背上,待吾杀开重围,送你与袁术之子完婚!历史从这一天开始,发生了改变,统一三国何足挂齿!屠倭寇,灭匈奴,降罗马,在澳州放马,在美州扬帆……,大仲帝国的子民将傲立在全世界每一寸土地上!
热门推荐
  • 道随我

    道随我

    这是一个玄幻的世界,在这里,什么都会发生。
  • 大叔.你的驱魔少年掉了

    大叔.你的驱魔少年掉了

    黄安,一个平凡的退伍特种兵现为一司机大叔。没想到不就是上个了夜班,就碰到了百鬼回尘。真是悲哀至极,不过还好还有一个嫩嫩的驱魔少年娃。就顺手把少年郎拐回了家。却万万没想到缘尘就此掀起........辗转千事,黄安早已心陷少年郎。却不知晓得无即虚,虚即无,只挂一执念于心间。辰逸,一个天生就有阴阳眼的少年,手持五芒印。今生今世便只是为了黄安渡劫而降临。“大劫已过,你我无任何关联。”黄安怎肯?你让我爱恨两难心断死,我又怎肯放你离去。心有执念只系身于媳妇,回头无岸跪求一人为妻。愿弃仙位只要媳妇一人。叹一口满目哀求:“媳妇,回家吧。”
  • 秋水溟

    秋水溟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地分为神、仙、人、鬼、妖、魔、灵七界,时光荏苒,诸神衰落,最后一个神族在天劫时陨落,神族已不复存在,世间九宫山灵气汇聚,仙人多在此居住,且世间万物均可修行,而其心不正者堕入魔道。魔族包藏祸心,七大煞器横空出世,引世间无尽怨念,仙魔大战拉开了帷幕,天魔及天魔妃被封印。九百年后,少年无意闯入封印之地,天魔妃苏醒,自此,天下巨变,千年前的旧事引出重重谜团。
  • 我的老公是狸猫

    我的老公是狸猫

    她,现代跨国企业的千金,他是上帝的宠儿,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或许是一生太过于幸福完美,上天给她安排了一场不与常人的恋爱,一个人类与妖的爱情故事。一本唯美,虐心的爱情故事从此开启…
  • 鬼道浮生录

    鬼道浮生录

    身入鬼道,终生与鬼相伴,克己克人。何为生,何为死,浮生如梦,一切皆是寻常。一位跳脚青年,不经意间卷入了一张弥天大网,等待他的将是传奇而又艰辛的道士生涯。
  • 天才少女爱上霸道哥哥

    天才少女爱上霸道哥哥

    我叫闻人沫颜,今年我十一岁,我有一个哥哥,他叫闻人诺景。那年里,我知道了,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喜欢就是一种心情,是一种直觉。我:“哥哥哥哥哥哥!”哥哥:“嗯,哥哥在,乖,怎么了?”………………我:“哥哥我要看电影!”哥哥:“好啊,想看什么?哥哥陪你。”………………我:“哥哥,我受不了了!”哥哥:“怎么了?谁欺负你了?乖,不哭,过来哥哥抱抱。”………………我:“哥哥!哥哥!你陪我玩一会儿嘛!”哥哥:“好,想玩什么呢?”………………我:“呜……哥哥,我刚看完恐怖片,好害怕……”哥哥:“不怕不怕,都是假的啦,来,哥哥抱着你睡。”………………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天波野史

    天波野史

    这纹身不好,是曼陀罗花。有什么不好的。你是太保,你以前的身份是不是有欺诈。有。谁欺诈了你。
  • 傲世狂后

    傲世狂后

    她,是21世纪佣兵界的翘楚。因被自己信任的人出卖而坠入异世,再次睁眼,竟是...究竟是上天的嘲弄?还是命运的重生?当她变成了她,当她的陋颜褪去,露出那沉鱼落雁的娇容。当她的痴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惊才艳艳。乱世天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又是如何演绎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繁华。当繁华落幕,她该何去何从..
  • 魔王魔界传

    魔王魔界传

    在世界被迫重塑之后,神魔两族就此分隔。这里是魔族的领地,邪族的能人志士纷纷各立门派,千年之后各个门派在这片大陆上遍地开花,其中不乏一些屈指可数的王者,但是一直没有出现一个真正可以立足于这片大陆上的主宰,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