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3000000383

第383章 甘罗

宝鼎看到甘罗神色凝重,眼里没有惊喜反而露出惶悚之色,眉宇间更隐约可见几分畏怯,不由暗自叹息。

昔年吕不韦之祸对甘罗的打击太大,在他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中枢居庙堂之巅,虽然风光无限,但高处不胜寒,忧也罢,喜也罢,已完全脱离了本身能力的控制。在那种波谲云诡、激烈残酷的博弈中,生死荣辱不过是一线之间。

甘罗曾像流星一般掠过庙堂之巅,虽一瞬而逝,但个中三昧却刻骨铭心。这一刻记忆的闸门打开,酸甜苦辣百般滋味一起涌上心头,他害怕了。

甘罗是楚国下蔡人,入秦之后投入吕不韦的阵营。因为其祖甘茂与本土老秦人的仇怨,他理所当然地遭到了老秦人的排斥。当吕不韦遭到熊氏外戚的打击渐渐支撑不住的时候,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转投熊氏以求生存。在关东系看来他背主求荣,而熊氏外戚只是利用他,当他的价值被“榨干”之后,旋即被弃置。

就在他以为自己要庸碌一生的时候,上天赐给他机会,再次赐予他价值,于是他奇迹般地出任封君府的“相”,并且逐渐赢得了武烈侯的信任。几年时间过去了,他在南阳风生水起,成为蓼园一系的中坚人物,他的身上也深深地刻下了武烈侯的烙印。

当今咸阳政局风起云涌,保守势力和激进势力之间的博弈主宰了政局的发展方向。两大势力在中枢中争夺国策变革的主导权,在地方上则为抢夺控制权明争暗斗。秦王政和武烈侯做为两大势力的领军人物,站在风口浪尖上殊死搏斗。此刻甘罗进中枢,显然是双方妥协的结果,姑且不说甘罗做为武烈侯的亲信,未来在中枢中处境的艰难,就以这件事的本身来说,其背后所隐藏的东西就让人难以捉摸。

甘罗在沉思,宝鼎则在等待他的答复,两人都不说话,屋里非常寂静,气氛沉闷而凝滞。

武烈侯向秦王政妥协了什么?仅仅就是率北疆军南下参加中原决战?这是不可能的事,参加中原决战不足以构成妥协的条件,更不可能让秦王政在爵秩等级制度的变革上大踏步退让。难道武烈侯在封王封国一事上妥协了?联想到甚嚣尘上的扩建分封之议和老嬴家的整体利益,甘罗马上肯定了自己的推测。

“谁来南阳做守相?”甘罗小心翼翼地问道。

宝鼎暗自赞赏,甘罗仅凭自己一句话就推测出了背后的东西,其才智果然不凡,不过这是秘密,他和秦王政之间的秘密,他绝不会泄漏分毫。

国策变革走到今天,宝鼎因为政治理念的原因,与追随他的豪门贵族们逐渐分裂。在国策变革的方向上,他的目标是大一统,是中央集权制,与秦王政殊途同归,而豪门贵族的目标是分土地建诸侯,所以他与豪门贵族在利益诉求上有本质区别,分道扬镳是迟早的事。

他和秦王政无论怎么斗,因为两人利益诉求一致,所以总是能找到妥协的办法,而他与豪门贵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裂痕越来越大却找不到弥补的办法。

这时候,宝鼎的选择很艰难。假如与秦王政联手打击豪门贵族,宝鼎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削弱自己,最终也被秦王政所败,国策变革必然迅速走上高度的中央集权制,他所有的努力全部白费。假如与豪门贵族联手抗衡秦王政,宝鼎的实力是强大了,但他肯定控制不了这股强大的力量,国策变革必然迅速走向全面的分封,他的努力还是白费了。

所以他只能选择第三条路,赢得寒门贵族的支持,掌控军队,形成第三股势力。这股势力支持秦王政和中枢,维护王国的根本利益,维护老嬴家的最高利益,同时,这股势力在帮助秦王政遏制豪门贵族的同时,又保护豪门贵族的基本利益,保证统一之后的大秦政治格局是三足鼎立,从而确保国策变革始终行进在以“法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的道路上。

这个时代任何一个诸侯国的政治构架都是君王在上,豪门贵族把持朝政,虽然每一个诸侯国每一任君王都不拘一格降人才,朝堂上每每都能看到寒门大贤,这些寒门大贤都会做出重大举措,影响或者改变历史,但透过这些光彩夺目的绚丽光芒,再仔细看看诸侯国的政治,不难发现所有诸侯国的朝政实际上都始终控制在豪门贵族手中。

随便找几个大贤看看,吴起、商鞅、苏秦、乐毅、范睢、吕不韦,看看他们光鲜的历史功绩的背后都是什么?都是血淋淋的博弈,都是君王和中央与豪门贵族和地方对权力和财富的激烈争夺,而这些寒门大贤不过是他们博弈的工具,有价值的时候供于庙堂之上,授以权柄,没有价值的时候,则弃之如敝屣,杀之如蝼蚁。

大秦的政治架构也是如此。现在武烈侯试图让自己独立于豪门贵族之外,在秦王政和豪门贵族之间形成第三股政治势力,这能否成功?

武烈侯的部属基本上来自寒门,这些人都依附武烈侯这个大秦第一权贵而生存,而武烈侯的盟友都是豪门贵族,武烈侯的政治对手也是豪门贵族,这样一看,武烈侯就是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豪门贵族群体,简直是自寻死路。

当然了,想法总是单纯的,现实总是复杂的,仅凭武烈侯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武烈侯肯定要盟友,他所站的位置也始终是秦王政和中央的对立面,他始终是豪门贵族中的一员,他只能利用复杂的权力博弈和利益纠葛来联合所有可以利用的力量,以保持和壮大自己的实力,继而影响朝政,控制国策变革行进的方向。

大秦朝堂上是君王和豪门贵族对峙,这种对峙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大秦迅速崩溃和这种政治局面有直接关系,所以在宝鼎看来,大秦朝堂上必须有第三股政治势力,这样才能缓解和避免秦王政与豪门贵族之间的血腥厮杀。

宝鼎为此做了一番谋划,他的设想是,这第三股政治势力既是真实存在的,又是隐性的,它应该是由豪门贵族组成的庞大政治势力中的一部分,但同时它因为宗室的身份又亲近于咸阳宫。它是独立的政治势力,但它又融合于豪门贵族势力,同时又受制于咸阳宫。总而言之,它就是咸阳宫和豪门贵族势力之间的“润滑剂”,它的目标就是稳定大秦政局,即便大秦政局风暴不断,它也要竭尽全力让大秦这驾马车始终行驶在正确的道路上。

把甘罗推进中枢,把自己的亲信放在中枢,让一个寒门贵族代表自己参与中枢决策,就是武烈侯谋求建立第三股政治势力的布局之一。

“不知道。”宝鼎淡然说道。

甘罗暗自吃惊。宝鼎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证实了他的猜想,宝鼎似乎彻底放弃了分封。

甚嚣尘上的封王封国之议就是源自宝鼎,秦王政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赶赴离石与其会面,竟然迫使武烈侯妥协了。内中有什么秘密,甘罗无从揣测,但宝鼎这一妥协,对时下政局的影响非常大。

过去南阳郡是武烈侯的封地,后来封地缩小到宛城,但因为武烈侯的功勋越来越大,不出意外的话,秦王政还是要把南阳郡做为武烈侯的封国,但如今分封之议愈演愈烈,这一封实际上就是建封国。

按照修改后的大秦律法,只有王子才有资格领封国,也就是说除了秦王政的儿子,其他宗室,无论血缘亲疏,即便爵至封君,也没有资格领封国。假如秦王政在武烈侯和豪门贵族的胁迫下,不得不以南阳郡为武烈侯的封国,让武烈侯领封国,那么就违背了大秦律法。

王子领封国是大秦“分封”的一道“铁闸”,这道“铁闸”如果被摧毁,其后果可想而知,其后其他宗室重臣肯定要分封,接着功臣也要分封,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武烈侯是大秦第一权贵,是大秦风向标式的人物,他的一举一动实际上就代表着大秦政局的发展方向。现在秦王政竟然说服了他,让他彻底放弃了分封,这在甘罗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中原决战如果打赢了,武烈侯功勋盖世,秦王政怎么封赏?世袭对武烈侯这样的权贵有意义吗?所以除了封诸侯,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满足武烈侯。其他宗室重臣也是一样,像隗状、王翦、蒙武这样的文武功臣也是如此。我们统一了中土,为大秦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大王你怎么赏我?总不至于给点金银财宝,给点土地山泽,再给点世袭,就把我们打发了吧?

历史上,秦王政统一之后,对功臣的论功行赏非常刻薄,所以历史上说他薄情寡义也不是没有道理,而秦王政的“薄情寡义”不仅仅表现在赏赐之轻上,还表现在“兔死狗烹”上。历史上没有记载秦王政屠戮功臣,但从大秦的南征北伐中不难看到,王翦、王贲、杨端和、羌廆、蒙武、冯毋择、李信、辛胜这些统一战场上的大将们统统被抛弃了,反倒是蒙恬、屠睢、任嚣、赵陀这些年轻将领们独当一面。由此不难推测到朝堂上,地方上的官员们估计也是大范围的更换,这虽然不是大秦十五年后就败亡的直接原因,但肯定也是间接原因之一。

秦王政为了中央集权,不遗余力地打击豪门贵族和功臣,其造成的后果显然非常严重,动摇了大秦的根基,加速了大秦的败亡。

武烈侯就这样放弃了?这是武烈侯的真实意图还是“以退为进”的策略?南阳本是熊氏的根基之地,又近邻关中,武烈侯是不是对这个地方不满意,所以顺水推舟,把南阳和宛城的控制权还给咸阳,以此来缓和与咸阳的矛盾,然后等到中原决战后,再以武力胁迫咸阳在其他地方比如北疆或者河北划一块地盘给他做封国?

甘罗的观念就是这个时代的观念,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武烈侯浴血奋战了这么多年,最后竟然像个圣人一样高风亮节,什么赏赐也不要,甘心情愿为秦王政效命,把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力和财富拱手相让。

大秦的二十等军功爵制是一百多年前建立的,其目的是强国,是争霸,而不是统一中土,无论是秦孝公还是商鞅,当时也不敢痴心妄想统一整个中土,所以这一制度是建立在大秦当时的国力上。当时大秦国力有限,权力和财富就那么多,向普通国民和寒门贵族倾斜了,那么豪门贵族自然就要少拿一点。

随着大秦国力发展,战略上由西拓改为东征,取巴蜀,夺荆宛,进中原,占晋中,尤其是长平大战后,大秦已经看到了统一契机,这时候如果邯郸大战打赢了,大秦基本上就建立了统一的绝对优势。这时候大秦的国力很强,拥有的权力和财富也急剧膨胀,而在封赏政策上还是遵循几十年前的二十等军功爵制,制度与时代脱节,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以武安君白起为首的豪门贵族马上以武力胁迫咸阳,名义上是驱赶以范睢为首的关东人,实际上就是要控制朝政,修改国策,重新分配权力和财富,也就是说,分土地建诸侯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昭襄王和武安君的血腥厮杀重创了大秦,这是前车之鉴,但形势发展到今天,同样的历史再度上演,秦王政为了统一大业,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不得不寻求妥协之策,而修改国策,修改分配制度就是缓和矛盾的最好办法。“郡国制”在他的接受范围内,世袭制也可以重建,而分土地建诸侯却触及到了他的底线,这是绝对不能答应的事。

如果武烈侯和豪门贵族以武力胁迫咸阳,秦王政豁出去了,宁愿统一大业就此中断,也绝不妥协。

豪门贵族也吸取了教训,武烈侯和王翦两个加起来也不能和当年的武安君白起相比肩,所以豪门贵族的想法是先造势,先把中原决战打赢了,然后再推波助澜,在地方上造成割据的既成事实,接下来咸阳为了维持统一,也只有封土地建诸侯了。

离石会面的重要性就在这里。秦王政要知道武烈侯的底线,假如武烈侯坚持分土地建诸侯,那么秦王政就放弃中原决战,先把国内的事情搞定。结果出乎秦王政的意外,武烈侯竟然说他已经完成了国策变革的目标,他根本没有分土地建诸侯的想法,他要的是中土的统一,想的是未来的南北战争。没有中土的统一,拿什么去赢得南北战争?

但今日大秦,上至秦王政,下至豪门贵族,没有人重视未来的匈奴之祸,南北战争在他们看来还是一件遥不可及甚至是无需考虑的事情。秦王政关注的是统一大业,而豪门贵族关注的是分封,就是没有人去关注南北战争。

说实话,除了武烈侯这个穿越而来的先知先觉者,要在这个时代这个时刻找一个关注南北战争的人,实在是非常困难,尤其是居庙堂之高的上位者,在统一战争如火如荼的情况下,让他们把目光转移到遥远的大漠,实在是太难为人了。

甘罗不可能理解宝鼎,宝鼎也知道自己无法把个人观念强加给甘罗,他只能无奈地扮演一个“圣人”的角色,但“圣人”可以不吃不喝,而圣人的部属奴仆却期待过上更好的日子,所以甘罗考虑良久,还是忐忑不安地问了一句,“没有诸侯?”

宝鼎略略皱眉,想了片刻,郑重说道,“功臣不能为诸侯。”

甘罗苦叹,情绪更为低落。宝鼎这一决策把他自己推到了豪门贵族的对立面,其后果不堪设想,或许宝鼎就会在秦王政和豪门贵族的厮杀中粉身碎骨。不过让甘罗感到安慰的是,宝鼎能把这一真实想法告诉自己,足见他对自己的信任。这几年自己尽心尽力的侍奉白氏,一门心思地追随宝鼎,今日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可惜的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福气享受这份回报。

“你是宗室。”甘罗试探道。

“我不是王子。”

“今日的王子,明日便是宗室。”

“封国制是中央集权的过渡。”宝鼎说道,“律法已经明确规定,时机适当,必定撤藩。”

“未来是未知的。”甘罗苦笑。

“所以我们要掌控自己的命运。”

甘罗沉默良久,叹道,“这世上当真有人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

宝鼎无语,良久,挥手一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甘罗想了片刻,也笑了起来,“好,我回京。”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同类推荐
  • 较量: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较量: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1840年前那些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以战争为切入点,以以弱胜强为主线,展现了自西周至清代数千年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那些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
  • 见闻杂记

    见闻杂记

    车祸意外穿越,学习道术,创立学院。仗剑行走天下
  • 天降夫子

    天降夫子

    秦浪,一个隐匿在地球的武者,在一次厮杀中意外的穿越至另一个世界,稀里糊涂的成了夫子,做了文人士子的老师。我的目标是,调笑文人骚客,戏弄百子诸家。万花丛中过,片片皆沾身!我的口号是,只要我是你的夫子,你是我的学生,就要将无耻进行到底!这是一个“秦”兽“浪”荡的故事这是一个妙不可言的人生。顺便说一句,我胸无大志,但胸有小痔!
  • 大漠厮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大漠厮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记录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厮杀,内容包括阿莱曼之战,突尼斯战役,撒哈拉奔袭,北非补给线争夺战、克里特岛大厮拼,反击意大利等。
  • 龙朝遗传

    龙朝遗传

    看龙朝小厨师如何玩转他传奇的一生,在正邪之间游走,阴谋的背后又有怎样的隐情。一切的一切为何开始,又为什么结束?一个朝代的兴衰里又饱含了怎样九曲回肠的故事呢?一切尽在龙朝遗传。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谋妃天下

    重生之谋妃天下

    前世,她因被毁容而自惭,收敛了自己的本性,纵容丈夫纳妾添宠。只是容颜受损的她仍然占据正妃之位,终究被人视为眼中钉,最后一杯绝子汤断绝自己腹中孩儿生计。原来自己无怨无悔付出,仍然抵不过丈夫心中那朵白莲花。原来自己对二房族妹的纵容,是引狼入室,害死自己母亲。
  • 陆游在北宋

    陆游在北宋

    嘿嘿!大家都知道陆游是南宋的,不过据最近出土的一本不完全准确的史料记载:北宋也曾有个叫陆游的名人。他不但名震北宋,而且改变了当时的天下格局。至于为什么没有被载入史册,就不得而知了。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我是赝品妃

    我是赝品妃

    爹不亲,娘不疼,送进王爷府,做个冒牌妃,王爷不待见,妃子来迫害。说白了,她就是一倒楣蛋!狗血的穿越情节,一样不差的都发生在她身上。怕甚?她可是一代痞女,就算穿越到古代,做个不得宠的代嫁妃子,那也绝对不能被什么小三小四爬上头顶耀武扬威。
  • 人生的前二十年

    人生的前二十年

    90后经历了人生最重要的前20年,他们对于生活的认知,对于生命的认知,和对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和老一辈人会有怎么样的不同的观念。想知道就看看这本书吧,看看他们的成长的过程吧。
  • 洪恩灵济真君事实

    洪恩灵济真君事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奋斗的飞跃(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奋斗的飞跃(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21世纪的青少年面临着生存能力、毒品、艾滋病、创新潜能、环保意识、意志力培养、独立自主、文学修养、良好习惯、心理健康、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自我管理、安全保护等考验!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茫时,此套书为你明确前进的方向;当你陷于痛苦煎熬时,此套书为你补足勇气去战胜一切困难;当你迷失自我时,此套书将为你制定振作精神的计划。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勇敢去爱,有足够的坚强去宽容,有足够的度量去为别人的快乐而高兴,有足够的睿智去理解充溢于我们身边的爱,那么我们便可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此套书是一套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的励志精品集。每次读起,字里行间对我们的灵魂是一种很好的滋养。
  • 脉诀阐微

    脉诀阐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强阴阳师

    最强阴阳师

    我被爷爷逼着拜堂娶亲,可高贵无比、美丽万分的媳妇居然不是人。婚后第二天,我带着媳妇外出求学、生活,从此就整个人都不好了……媳妇刁蛮爱吃醋,美女厉鬼跟我死磕,冷艳班主任不待见,警花跟我是冤家,拘魂阴差总找我,阎王爷还想招我做上门女婿,阴阳道中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想要我命。可我被强行打造成半吊子的阴阳师,哪怕再弱到爆,不搞他个一路疯狂,那不是我张野花的性格!惹毛了我,遇鬼灭鬼,神挡杀神!
  • 大汉之我为汉王

    大汉之我为汉王

    刘子刚,现代小职员,抑郁寡欢,大醉后穿越至大秦,当此时,暴秦苛政,群雄崛起,逐鹿中原,顺天意,承民心,高举义旗,诛灭大秦,剔除刘邦,决战项羽,我为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