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呼延琮的灵堂就设在冀州的马军大营里,按照呼延琮生前的意思,战死在哪就把他埋在哪。呼延琮征战多年,沙场为国死,马革裹尸还,也算是鞠躬尽瘁,死得其所。
古寿在杜延熙的搀扶下,缓步走进马军大营。一路行来,城内所到之处均是披白挂素,百姓们都自发披麻戴孝的来到呼延琮的灵堂前哀悼祭奠。营中士卒俱是白衣白甲,个个一脸凄然。
冯磊、呼延赞和范廷召都是披麻戴孝,跪在呼延琮的灵柩下,呜咽不止。看到古寿进来,冯磊连忙站起来扶住他,在他耳边低声哽咽道:“你终于来了,送送二叔吧。大伯他们明天会赶过来。”
古寿点点头,步履蹒跚的来到呼延琮的灵柩边,扶着棺木向里面看去。呼延琮被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白色武士服,杜延熙还请了城里手艺最好的木匠,用枣木给呼延琮雕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头颅。
看着那个刺眼的假头颅,古寿紧紧咬住嘴唇,眼泪就不自觉的落了下来。
“二叔,你曾跟我说过,真汉子就要征战沙场,马革裹尸,您做到了。现在该我们给您报仇了,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把您的头颅带回来,让您瞑目九泉之下。”
古寿默默来到冯磊和呼延赞的身边,接过一身麻布服,戴上白布条,跪在两人的身边。这时,柴荣急匆匆的来到灵堂,走到古寿的身边,轻声说道:“小古子,你怎么起来了?伤好些了吗?”
“谢晋王关心,只要小子还有一口气,就得来送二叔一程。”
柴荣看了一眼呼延琮的灵柩,也是叹气道:“我已经上报朝廷了,父皇已经下旨,追封呼延大人为叙州刺史,禁军都虞候。而且请太师冯道亲自提了悼词,都会在明天下葬前送到。我会在明天主持完葬礼之后,赶回澶州。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回走吧。父皇对你很感兴趣,想见见你,我想在京城也有你很想要见的人吧。”
古寿坚定地摇摇头道:“晋王,我不去!我要在这杀契丹人,给二叔报仇。”
柴荣皱眉道:“经此一役,契丹人已经不敢再对我们挑衅了,父皇也已经下令,不准轻启战端,与民休息。我估计成德军短期内不会有战事了,你留在这儿有什么用?还是跟我回去吧,回去后我把你安排到禁军中。在那里才有你的用武之地。”
古寿还是摇摇头道:“多谢晋王抬爱了,可是二叔的的头颅还没抢回来,我不能走。既然国无战事,那我就自己去找契丹人报仇!”
“小古子,到时候我陪你一起去!”冯磊也在一旁附和道。
柴荣苦笑道:“你这小子,难道你还想再拒绝我一次吗?难道你不想去京城见见小玉儿吗?”
“想,不过我想小玉儿会理解我的。”
“你再好好想想吧,哎!”柴荣叹口气,摇着头走出了灵堂。
当天夜里,呼延廷就赶到了冀州,同来的还有方仁伟、周强、楚玉河等呼延琮以前的老部下。在灵堂上,众人都是心中悲苦,看过了呼延琮的遗体后,都忍不住痛哭起来。
第二天,灵堂内外挤满了人,有柴荣、杜延熙这样的朝廷命官,有呼延廷、呼延赞、古寿这样的亲人朋友,更多的是满城的百姓和全营的士卒。
柴荣在呼延琮的灵柩前宣读了皇上的圣旨和太师的悼词,情悲意切,感人肺腑。所有人都无语凝噎,潸然泪下。整个冀州城也好像因为呼延琮的死,蒙上了一层阴霾。
柴荣读完悼词后,,只闻百姓和士卒们的哭声震天,一时没人再说话。古寿环视四周,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脸色沉静的缓步走到灵柩前。
只见他先朝柴荣遥遥一礼,向在场的所有人高声道:“呼延大人一生为国征战,杀敌无数,北拒契丹,保境安民。日前却为契丹贼兵所乘,被围于石梁山。为了掩护麾下士卒撤退,他亲自殿后,不幸战死。古来征战,几人能回?呼延大人马革裹尸,死得其所。然忠臣的首级却被契丹贼兵割了去,呼延大人至死我们也不能保全他的尸身,我不甘心呐!”
古寿朝柴荣方向看了一眼,看到柴荣微微摇头,古寿心中也是一丝歉然,可还是继续说道:“我身为呼延大人的子侄,就是舍了性命,我也要去契丹,把二叔的头颅抢回来,以告慰二叔的在天之灵。所以我希望晋王能够答应我脱出军籍,成全我忠义之心。”
所有人都没想到古寿会有这样的决定,纷纷呆立当场。冯磊第一个跳出来,站到古寿的身边,瞪着通红的双目,附和道:“好,算我一个,我跟你一起去!”
呼延赞和范廷召也抿着嘴唇,默默来到古寿身边站定。杜延熙急忙劝道:“你们可不要意气用事啊,你们刚刚立了大功,怎能自己放弃前途,不顾自己性命跑去契丹呢?呼延老弟就算还在世的话,他也不会希望你们这么做的。”
古寿神色淡然的朝杜延熙拱拱手,说道:“正是因为以前都是二叔在替我们着想,事事照顾我们,所以现在该我们为他想想了。”
杜延熙神色一暗,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只是无奈的摇摇头。
古寿借着说道:“在座的诸位都是忠义之士,若是有人跟我有同样想法,有没有愿意跟我一起到契丹境内闯一闯的,我在这里先代二叔谢谢大家了!”
古寿说罢朝着众人跪倒在地,灵堂内外的百姓和士卒们忙不迭也都拜倒。人群中有士卒人高喊道:“呼延大人带我们犹如手足,冲锋陷阵总是冲在最前面。我们敬呼延大人忠义,小将军如此,岂不折煞我们了吗?”
当日跟古寿一起鏖战于胡卢河畔的石指挥在人群中高声说道:“古小将军忠义,我等愿追随小将军深入契丹,抢回呼延大人的头颅,为战死的袍泽报仇!”
“杀入契丹,报仇!”
“杀入契丹,报仇!”
一时间,士卒们群情激奋,个个视死如归。
柴荣迈步穿过人群,来到古寿面前,语重心长的说道:“小古子,你可知孤军深入敌境,可谓是九死一生!”
“契丹骑兵在我大周境内可以如入无人之境,为什么我们的马军就不可以?”
“你们此去必不会为朝廷所承认,就如同马贼流寇一般。没有兵员补充,没有辎重粮草,你怎么办?”
“以、战、养、战!”
柴荣见说服不了古寿,无奈摇头道:“我欣赏你的才智,两次向把你带在身边,可是总是事与愿违。我现在马上启程回澶州,希望你以后不要为今天的决定感到后悔才好。”
古寿朝柴荣一拜,说道:“王爷,您的知遇之恩小子终身铭记。小子本无意功名,如今国仇家恨,如芒在背。若我真的随您去了京城,那我才会后悔一辈子。”
柴荣也不再说什么,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