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200000013

第13章 中篇 人性本相同,修行在自身 (2)

第二章 人性本相同,修行在自身 (2)

身无长物:出自《世说新语》,原指极度贫穷,后也指没有特长。王恭会稽回来,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 你从东边回来,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能不能给我一条?" 王恭没有回答。王大去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 我本来以为你那里多呢,所以才要的。" 王恭回答:" 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圣人之学,常好常对

“孔子、颜子与常人的区别,没有特别的地方,只是生活常好常对而已。”

将人分为好人坏人本身就是粗糙而不恰当的,毕竟他们的区别也仅限于仁流露的多少而已,而这种流露又是偶然性极大的,如《世说新语》里的华歆,开始热心待人,转眼就想弃之不顾,好坏只在一念间,看起来不免有些翻云覆雨,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如果能够摆脱这种状况,那就成了圣人。要修炼成为圣人,对于平常人来说有两个方法:一是养成习惯的方法;一是求仁。

梁漱溟先生对“习惯”这个词向来比较排斥,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固定的程式:如谦恭是好,编曲养成谦恭的习惯,公平是好,便去养成公平的习惯。这个办法,有许多哲学家、宗教家、教育家,都有这种主张。但孔子的生活之学却不如此……一走入习惯的路子,就成为没有心的动作。如谦恭成为习惯,一则当谦恭而失掉内容,仅成形式;一则不当谦恭而他仍谦恭,便应付失当,无一不走入麻木之路也。

在这段话里,梁先生讲得非常明白,那就是习惯容易令人舍本逐末,甚至与初衷南辕北辙,因而要不得。

梁漱溟先生说:孔子、颜子与常人的区别,没有特别的地方,只是生活常好常对而已。

孔子甘居九夷不毛之地而不觉陋,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他们的生活常好常对自然不是指生活境遇了。他们所求的是心境的平和柔顺。,出发点自然也是心才好。明朝大儒王阳明将自己的学派称之为“心学”真可谓得孔子生活之道之要妙,与梁先生英雄所见略同。普通人是遇见事情,心中要较量一番——出手还是不出手?圣人则不会。他的心中江澄月明,一片纯然,毫不迟疑地就按着仁的路子去走了,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是“我欲仁斯仁至矣”。

伯夷和叔齐都是商末孤竹国的王子,最初孤竹国国君临终遗命以三子叔齐为王位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谦恭礼让,坚持要大哥伯夷即位。伯夷不受,说:“叔齐即位,是父亲的遗命,我不能违背父亲的遗愿!”于是离家出走。叔齐见大哥出走,也不当国君,打点行装追随伯夷而去,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孤竹国的大臣们只得拥立国君次子即位为君。后伯夷和叔齐两人闻周文王行善积德、礼贤下士,遂入周安身。当兄弟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周时,文王早已逝世,恰逢武王用车载着文王的灵位去讨伐商纣。兄弟二人立即抢上一步,拉住马的缰绳劝阻武王说:“你的父亲死去后不安葬,却大动干戈,能说是孝吗?身为商纣的大臣,而兴兵弑君,能说是仁吗?”武王左右的将士一听他俩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拿起长矛就刺。姜太公忙说:“他们是两位仁义之士,不能杀!”说着就把他俩搀扶开了。

周武灭商后,建立了周王朝,天下诸侯和百姓都承认周武王的天子地位,但伯夷和叔齐却以此为耻。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制止周武王这种不义之行,于是决定隐居首阳山,后不食周粟而亡。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孔子赞叹伯夷和叔齐,不放弃自己信奉的理想,不同流合污玷辱自己的信念。

伯夷叔齐被追为圣人已是众望所归。他们或许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朝不保夕,却依然能过着如梁先生所言的和乐的生活,这就是“常好常对”,终日不违心,既不违心,便是圣人也!对于为衣食奔走的凡夫俗子而言,当然不必经受首阳守节的考验,在生活的每次波澜之前如能做到“不违我心”,便是向圣人靠近了一大步。

弦外听儒音

六艺:儒家要求学生掌握“六艺”,即六个方面的学问。这六者分别是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技术)、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数(算法)。从这些课程的设置来看,儒家是很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和发展的。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我们先要了解人心本来如是,本来是人心,本来是人。一刹那,两刹那,十年百年,莫不如是。所谓功夫就是让他接连着如是,这就是不懈。一懈就间断了。”

能够守住自己的心,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大概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人的心很容易被不同的浊雾所困扰。只有圣人才能达到完全的清明之境。所以向圣人的境界靠拢,自当向圣人学习。但是学习什么呢?如果学习他们的言行举止,那不就又陷入了舍本逐末的习惯的套路了吗?就如同学武艺一样,看别人一招一式的比划只能学到外面的花架子;不知其内在的气息如何运度,只能是东施效颦。所以不如找武学秘籍更能领悟得彻底。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秘籍就是两个字:不懈。也就是学习他们的时时拂拭心之尘埃,做到心中常清常明。

梁漱溟先生说:我们先要了解人心本来如是,本来是人心,本来是人。一刹那,两刹那,十年百年,莫不如是。所谓功夫就是让他接连着如是,这就是不懈。一懈就间断了。

生活本来就是好的,像一池清水流淌,不懈的意思就是要时刻保持警惕,若有脏东西靠近,就要对水进行过滤以保持其新鲜纯净。圣人就是这样做的,而且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圣人教给他人的也是这种方法。

《论语》里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宋代的朱熹也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其意皆在反省。

自省就是学习。梁先生说: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庸》《大学》之所谓“戒惧”宋明人之所谓功夫,就是这个学……这种让人常常好,常常对,就是要求人向时常好,时常对的路上走去。学就是披沙拣金为我所用,同时淘汰污垢,纳入新的活力。很多人会质疑自省之功用,神圣的圣人之道怎么可能在一己的默念反思之间就能领悟呢?马克思理论告诉我们,质变都是从量变开始的,而每次的量变中都含有质变,只是你不曾察觉而已。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就在别人以为不可能的眼光中完成了,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不是奇迹,而是点滴的积累之功效。毛泽东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能在朝夕都能勤苦用功的人,终将成大业。

一位老人和他的小孙子住在肯塔基西部的农场。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读《圣经》。

一天,他的孙子问道:“爷爷,我试着像你一样读《圣经》,但是我不懂得《圣经》里面的意思。我好不容易理解了一点儿,可是我一合上书便又立刻忘记了。这样读《圣经》能有什么收获呢?”老人安静地将一些煤投入火炉。然后说道:“用这个装煤的篮子去河里打一篮子水回来。”

孩子照做了,可是篮子里的水在他回来之前就已经漏完了。孩子一脸不解地望着爷爷。老人看看他手里的空篮子,微笑着说:“你应该跑快一点儿。”说完让孩子再试一次。

这一次,孩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篮子里的水依然在他回来之前就漏光了。他对爷爷说道:“用篮子打水是不可能的。”说完,他去房间里拿了一个水桶。老人说:“我不是需要一桶水,而是需要一篮子水。你能行的,你只是没有尽全力。”接着,他来到屋外,看着孩子再试一次。

现在,孩子已经知道用篮子盛水是行不通的。尽管他跑得飞快,但是,当他跑到老人面前的时候,篮子里的水还是漏光了。孩子喘着气说:“爷爷,你看,这根本没用。”

“你真的认为这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吗?” 老人笑着说,“你看看这篮子。”孩子看了看篮子,发现它与先前相比的确有了变化。篮子十分干净,已经没有煤灰沾在篮子上面了。“孩子,这和你读《圣经》一样,你可能什么也没记住,但是,在你读《圣经》的时候,它依然在影响着你,净化着你的心灵。”

这位爷爷真是智者,能以如此生动地告诉幼小的孙儿人受净化的原理。其实人受自省的影响也是同一道理。谁的心不曾沾惹尘埃?凡圣之别就在于圣人能迅速地察觉到尘埃之所在,并且不遗余力地将它剔除出去;而世俗之人总以为还有其他更为重要的事情去做,从来忽略了内心的清明与否。谁都可以反省自己,但不是谁都能够每日三省,能够做到三月不违仁。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孔子只能指点修行之道,能否终成正果毕竟还是要靠本人。

弦外听儒音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东汉太傅陈蕃15岁时,曾经独处一个庭院习读诗书。一天,其父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看到院里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陈蕃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当即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这回答让薛勤暗自吃惊,知道此人虽年少却胸怀大志。感悟之余,劝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谁知竟成为勉励后学的励志名言。

同类推荐
  •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本书旨在解除每一个人内心挣扎的苦痛,还年轻人以阳光健康的心态,赠老年人以历经沧桑的从容,让整日奔波的人有一个心灵的港湾,让无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灵的庙堂。教导世人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总之,本书旨在以“通俗佛经”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禅性。
  •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独尊于西汉武帝之时。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学成为了我国的显学,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对中华文化的熔铸、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国儒学,本书编者编著了《儒学基本常识》以供广大读者朋友阅读或参考。
  • 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本书以道教体系为逻辑,以道教神仙、人物、宗派、典籍、名山、道观为点,以图文互注的编排形式叙述道教的故事,详解道教文化。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降伏其心(下册)

    降伏其心(下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热门推荐
  • 惑

    年少时,为了痴狂的偶像独自来到陌生的他国,一头扎进了五光十色的娱乐界。是是非非早就了凉薄的个性,冷眼旁观他人的名利与堕落,挣扎在那一望无际的银色海洋或浮或沉。只奢望,有一双手能够拉她离开,或上天堂,或下地狱,无怨无悔……女主并非善主,雷者勿入!一女N男,雷者勿入!隐含虐,雷者勿入!
  • 血舞苍云

    血舞苍云

    当我的最后一滴泪化为灰烬时,时间在此终结,历史重回倒转。
  • 狂情掠心

    狂情掠心

    五年前,受暗算的他强了她,丢下大额支票就甩身走人,留下的,只有那粒属于他,却被丢在女人身子里的那颗未知的生命种子,和他说爱情,那是扯淡,和他讲结婚,痴人说梦,爱情里谁比谁多爱一些,谁便注定卑微,恨的领域中谁比谁恨的深一些,谁便活的可怜,在这一场游戏中,爱情成了一个冷笑话。
  • 多变冷公主的拽拽酷校草

    多变冷公主的拽拽酷校草

    写的不是很好,这是我第一次写,还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霸气重生:逆天狂女倾天下

    霸气重生:逆天狂女倾天下

    【女强、男强、一对一、爽文】身怀五系元素,本应是此诧风云的天子娇女,最后却落了一个天才变废材,被自己的夫君亲自送上了刑场。当星辰逆转,她再一次睁开眼睛,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傀儡。这一世她发誓一定要我只为自己活,她一定要翻了这天,覆了这地。说她嚣张?切!那是她有嚣张的本钱,有一个强悍的老爹做后盾,尊介高手做侍卫,契约魔兽一抓一大把。更有强悍的妖孽男常伴左右,她就是想不嚣张都难啊!
  • 医手遮天:千面皇妃

    医手遮天:千面皇妃

    1世纪金牌医生穿越成废柴嫡女,被亲爹和未婚夫扔进瘟疫村。既然世人骗我,欺我,害我!那她就:毒他,辱他,灭他。看她除瘟疫、治难疑、整恶亲,戏王爷,医手遮天,傲世天下!
  • 罂粟王妃:王爷追妻漫漫路

    罂粟王妃:王爷追妻漫漫路

    此书停更,原因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这书写得太差写不下去了。作者会给大家开新坑的,安啦安啦~
  • 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童年的回忆总让我们难以释怀,对童年的研究在心理学上有着特殊的价值。为什么人类的童年如此与众不同?很多动物也在“童年”迅速发育。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意义吗?自我、自主、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个体自我和人类自我各是怎样的?人类自我在当前灾难不断的自然威胁面前该如何走向?不仅我们每个人生存的价值在于“当前”,所有生命个体生存的价值皆在于“当前”,这是遗传将生命延续和串联,诠释着生命存在的根本价值。
  • 真武纪

    真武纪

    新人第一次写书如果不喜请轻喷右上角叉叉召唤你
  • 没来的人请举手

    没来的人请举手

    这是一本让你恐惧又让你着迷的短篇惊悚集,当你翻开这本书,恐惧就会渗入你的每个发根,让你交出全身的颤栗,昏暗中已有无形颤抖的手高高举起,你是否已经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