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给自己一个优秀的“承诺” (2)
“也许还没完。”约翰尼告诉我,某位女子双人雪橇运动员正在征求2002年冬奥会的搭档。可是我连双人雪橇什么样子都不知道。“真的,我是认真的。”约翰尼说,“主要条件是速度和力量,你二者兼备。”
以后的两年,我作为双人雪橇运动员加倍刻苦训练。我和搭档吉尔最终得以参加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预备……出发!”全程共有15个转弯,我们完美地驶过每个弯道,平均时速高达82.3英里,最后我们打破纪录,获得金牌。
潜力,人人都拥有它,但是你可能永远不知道它藏身何处。看看我吧,我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奥运会金牌,只是以一种始料未及的方式。
感悟:
人体内的亿万细胞中,有着巨大的潜在力量。这种潜力要是能够被唤醒,就能让我们成就伟大的事业。然而大部分人好像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病人在生命垂危、呼吸困难时,在听了医师或亲友的一席热烈恳切的安慰话后,竟然会起死回生。这是因为医师或亲友的安慰唤醒了他抵抗疾病的力量。一般来说,疾病之所以置人于死地,首先是因为病人失掉了对生命的信心。
即使你是个庸庸碌碌的人,到了难以自立的地步,但是你的体内同样有着巨大的潜能,只要
能够激发其中的一小部分潜能,就可以成就伟大的、神奇的事业。人的一生不可能用完自己的全部智慧,厚重的潜力就埋藏在你灵魂最深层的地方,我们必须像树根一样,不断向泥土深处拓展,才能吸足水分。我们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工作,要养成这样的一个习惯:你工作的质与量,都要超出老板的期望。
指南:
心理高度决定事业高度。一个人若想突破事业的瓶颈,有所作为,就要首先突破心理的瓶颈,不能因为过去的一些失败或者是眼前职位的无关紧要而降低自己的标准。应该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从而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激活自己的能量
佚名
成功,通常都藏在转角的后头,除非转个弯,否则,你永远不知道成功离你到底有多近。
人生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这一生最值得栽培的人就是自己。如果你是千里马,那根要让自己跑得快一点的鞭子,99%是握在自己手中的,而方向,也是由自己操纵的。要得到成功的奖赏,就要永远都向前走一步,事实上,一次一步并不难。每一天的努力,就像在一棵粗大的橡树干上所砍的每一刀,头几回根本看不出痕迹,每一刀本身的力量似乎不大,但是累积起来,这棵大树终究会倒下。一个人只要坚持到底,就会成功。这就好比雨滴总能把大地洗净,小小蚂蚁却能够吞吃老虎一般。我们要用砖,一次一块慢慢地盖一座自己的城堡,即使是微小的动作,只要持之以恒,必能有所成就。我们要把失败、放弃、不可能、办不到、行不通、没希望以及撤退这些负面的字眼,在内心中除去。
当我们听到别人反对的声音,就会让我们更接近成功。当我们看见别人皱眉,我们就准备对未来微笑。有一位曾赢得世界冠军的大陆羽毛球选手熊国宝来台访问,记者照惯例问他:“你能赢得世界冠军,最感谢哪个教练的栽培?”木讷的他想了一下,坦诚地说:“如果真要感谢的话,我最该感谢的是自己的栽培。就是因为没有人看好我,我才有今天。”原来他入选国家代表队时,只是个绿叶的角色,虽然球已打得不错,却从来没有被视为是能为国争光的人选。他沉默寡言,年纪又比最出色的选手大了些,没有一点运动明星的样子,教练选了他,并不是要栽培他,而是要他陪着明星选手练球。有许多年,他每天练球的时间都比别人长很多,因为他是许多队友的最佳练球对象。拍子线断了,他就换上一条线,鞋子破了,补一块橡胶,球衣破了,就补块布,零下十几度的冬天,依然早上五点去晨跑练体力。有一年,他垫档入选参加世界大赛时,第一场就遇到最强劲的队手,大家都当他是去“牺牲打”的,没有人在意他会不会打赢。没想到他竟然一路赢了下去,甚至赢了教练心中最有希望夺冠的队友,得到了世界冠军,一战成名。没有伯乐,他一样证明自己是千里马。他的故事很令人感动,因为,他没有埋没自己的天才。
当学生的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篇有关千里马的文章。大意是这样的:有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本来资质很好的千里马,也可能沦为每天做苦工、在马厩里头吃劣草、病死了也没人知道的一匹普通的马。所以,大家都因此相信,一定要有伯乐出现,看出自己的潜能,并且尽力栽培,自己的天赋才能够发扬光大。于是,有很多自认为是怀才不遇的千里马,一直埋怨时运不济,为什么伯乐都没有出现,害自己埋没了天才。倘若,你认为自己是千里马,那么,你为什么不能成为自己的伯乐?其实,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暗喻的是臣子与君主的关系,以现在来说,就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人跟马也大不相同,马无法自己找到主人,而多数的成功者,却都能以一种天生敏感的嗅觉,好像蚂蚁闻到甜食的味道一样,自己走出一条成功之路来。
成功之后,有人要他们说出他最感谢的人,他才回顾来时路,把对自己有恩的,都记在心上,时时挂在嘴边。仔细检视起来,每位伯乐所扮演的都不是“一路扶持、始终相依”的角色,多半只是一个使他走向某一条路的启蒙者、一位曾经鼓励过他的恩师、一个精神支柱,甚至是一个曾经打击过他、说过重话的人。他或许曾陪伴成功的人走过一段路,但最后,终归要放手。障碍,还是要自己跨越。成功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伯乐,只是,不敢完全归功于自己。
千里马一样要不断练习,才能日行千里。而这奔驰的能量,是来自于心中源源不断的热情。我们都有看轻小事情或新事物的毛病,所以,我们更要养成夸大小事情或新事物发展潜力的习惯,要对新的机会放大胸襟与视野。奖赏总是藏在终点,并非在起点。只要你激活内心奔驰的能量,最后的奖赏终究会属于你。
感悟:
要想使水变成水蒸气,在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必须把水烧到摄氏100度的温度。水只有在沸腾后,才能变成水蒸气,产生推动力,才能开动火车。“温热”的水是不能推动任何东西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想用温热的水或半沸的水,去推动他们生命的火车,这样又怎能成功呢?大多数人的志气和才能都潜伏着,必须要外界的事物予以激发。志气一旦被激发,如果又能加以继续关注和教育,就能发扬光大,否则终将萎缩而消失。遗憾的是,许多情况下,我们认识不到自己具有的潜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首先想到的是畏惧和退缩,因而失去了许多超越自己的机会,只在原地踏步。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如果不在上面播下成功意识的良种,就会野草丛生,一片荒芜。自我暗示就是播撒什么样的种子,而积极的自我暗示,则是人体潜能的引擎。如果在你的潜意识中自己是一个成功人士,你会不断地在你内心的“荧屏”上见到一个趾高气扬、八面玲珑的自我,听到“你做得很好,但你会做得更好”这一类的鼓舞信息;然后感受到喜悦、自尊、安慰与卓越——而你在职场生活中便会“注定”成功。
指南:
想要成功的你,要每天不断地在心中念诵自励的暗示宣言,并牢记成功心法:你要有强烈的成功欲望、无坚不摧的自信心。如果你按照所教导的步骤,使精神与行动一致的话,一种神奇的宇宙力量,将会替你打开成功之门。
逼你成功
刘墉
我有个事业非常得意的朋友,他40多岁,没结婚,每天跑进跑出,比谁都忙。有一天我问他,你都在忙什么啊,又是为谁忙啊?他先愣了一下,接着笑笑,说:“我也不知道为谁忙,只觉得背着一个好大好大的包袱,每天拼命向前冲。”“你怎么不说是你自己的野心和理想,使你往前冲呢?”我不以为然地说。没错啊,我自己的野心和理想当然逼我冲。想想,一个人不被逼,又怎么可能成功?
我就是一个会逼学生的老师。学生找我学画的时候,我会建议他们买最好的工具,因为我发现当他花了一大笔令他心疼的钱之后,他们就不会轻易放弃。然后,他们愈画愈好了,得到我的夸奖,盼下次还能得到赞美,于是加倍努力。除了我逼,他们也自己逼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我班上许多在美展入选和得奖的学生,都是这样在“内外交逼”的情况下成功的。从另一个角度看,逼学生的老师,何尝没有逼自己?为了让学生每个礼拜都能见到老师的新作品,为了以身作则,我不得不画,而有了更多的成绩。“教学相长”不也是“教学相逼”吗?
写文章也是如此。不信,你去问问,哪个成功的作家没有被逼?他被两种人逼,被报社、出版社的人逼,也被他自己逼。读者逼主编,主编逼作家,作家逼自己,逼得想睡也不能睡,不想写也得写。多少惊人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如果你问金庸:“你这些武侠巨著是怎么写成的啊?”他很可能答:“报社连载逼出来的。”你再问:“如果没有报社逼,你写得出来吗?”他很可能答:“写得出,但写不了这么多。”
你或许要想,一个人没有灵魂,逼也没用。这么说,你就又错了。你看过传统的“击鼓催诗”吗?一群诗人聚会,有人出题:几言诗,咏什么题材。题目才喊出来,就开始击鼓,起初慢慢地一声一声击,愈击愈快,心愈急,愈写不出,鼓声愈连成一气。只见一个个平常潇洒风流的诗人,急得抓耳挠腮、满脸通红,一个月也写不出来,鼓声中居然写出了,这不是逼的吗?
好,或许你没见过击鼓催诗,但你总读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吧。一群文人在兰亭“流觞水”,那是一条弯弯的水流,大家沿着水边坐下,从上游送下一盏盏盛着酒的小杯子,流到谁前面,谁就得饮酒做诗。你说,那不是一种逼吗?《兰亭集序》就是在这种“逼”之下诞生的。想想《兰亭集序》是多么有名的文学作品,那书法作品又被后代多么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