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件?不会是伊犁那边打起来了吧?!养心殿东暖阁,慈禧眉头一皱,心里一惊,眼底当即隐隐闪过一道惊恐之色。不过她立马就稳住了神,先跟慈安对了个眼色,然后才扭头冲门外吩咐道:“进来回话。”
李莲英进来后,赶紧把刘清这位光绪帝现在也在保和殿参加考试的事,一五一十禀报给了两宫皇太后,禀报完后则赶紧把嘴巴闭得死死的又迅速退出了门帘外,在门帘外侍候。显然这位李大太监心里已经强烈预感到暴风雨即将来临,还是尽量不要在这什么风眼里呆着的好。
什么?皇上现在居然也在保和殿考生中参加复试?!
慈禧慈安听罢这消息后,禁不住面面相觑,眼中都是惊诧莫名的神色。
这消息虽称不上什么“重大”,但却的确够“惊悚”,大清开国以来只怕是第一次。康熙帝曾参加科考云云,毕竟只是野史传说,做不得数。
不过两位皇太后在惊诧意外完后,其各自的反应,却明显不同。
“姐姐,皇上这么做,也太胡闹了点!”慈禧脸色阴寒地道。
“是有点胡闹!”慈安话接得很快很正确,但脸上却难掩惊喜之色,“要不我们去看看?
慈禧坐在炕上没一点动身的迹象,脸色却越来越阴寒。
居然去参加科举?而且还中了贡士!小皇上这样做,意欲何为?分明是在告诉天下人他现在已经典学有成!想造反吗?!
慈禧脑子转得很快,心里略一品味就立马从中嗅出了阴谋的味道。
阴谋!这里面一定有阴谋!好一个小屁孩!好一个翁同和!好一个醇亲王!你们这是合着伙来阴谋算计我呀!
慈禧心中越想越恨,但嘴上却轻描淡写地道:“姐姐你去看吧,我就不去了,皇上现在还小,喜欢胡闹,但科举取士可是国家大事!皇上这样胡闹也太不像话了点!姐姐此去可要好生管教约束下皇上。”
慈安把慈禧的反应,看在眼里,心领神会地一笑,“那行,我去看看皇上在怎么胡闹?这皇上,是胡闹了点!是得好好管教约束下他才行,嘻嘻。。。”
说罢就兴冲冲出门而去。
胡闹?我看皇上这回还真不是什么胡闹!而是要有所为呀?有意思!倒是要去好生看看他接下来会怎么为?
慈安现在已经跟刘清同流合污,心里当然不慌,反而有点小小的期待。
慈禧坐在炕上没吱声,随手拿起一道折子捧在手心里看,但却当然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居然还兴冲冲跑过去看?难道慈安她已经。。。
慈禧蓦地眼睛一眯,心里禁不住倒吸了口凉气。
有点不妙呀!不过慈安先前的反应,也不是假的,显然她事先也不知道小皇上会参加科举。但即便如此,慈安随后的反应,还是意味着她已经跟皇上。。。
慈禧心里终于感到形势有点小严重,一种名叫众叛亲离的孤独无助感,蓦然间袭上心头。
这感觉很不好!让慈禧感到深深的痛苦与失望,一时间追悔莫及。
是呀!这段时间太忽视那小皇上了!终于让人家有机可趁。居然背着自己做出这大的事!现在该怎么办?
慈禧知道,现在自己至少表面上绝不能重视小皇上参加科举的事,否则就一定会掉进人家事先设计好的陷阱。
但是现在该怎么应对此事呢?
大约五六分钟以后,慈禧心里终于有所计较,她蓦地沉着脸冲门外厉声叫唤道:“李莲英!”
“奴才在!”门帘外李莲英赶紧躬起屁股回答了一声。
“去,把皇上那些太傅们都给我传来!”
“翁同和?也传吗?”李莲英不愧是李莲英,居然大着胆子追问了这么一句。
慈禧咬牙切齿道:“不用了!本宫以后都不想再见到这个人!”
“渣,奴才这就去办!”李莲英答罢,就赶紧出去办事。
这时候慈禧又独自坐在屋内眼中冒火地自言自语道:“真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瞎了我这双眼睛!”
刘清这天早上一出现在保和殿,当场就把大殿内众人全都给惊吓住了。因为他是穿着天子服来的,没有隐藏身份。
皇上?!皇上怎么来了?!
就在大殿内众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一个个全都目瞪口呆的时候,刘清却像没事人一样大摇大摆地径自走到了殿内那张原本属于代考者的考桌前。
“皇上!奴才给皇上请安!”
不知是谁,率先喊了声皇上,请了个安,随后大殿内所有的考生官吏顿时全都呼啦啦当场跪了下去,纷纷口呼皇上向刘清请安。有自称奴才的,也有自称臣的,还有自称学生的,各种称呼都有,很是杂乱。
刘清脸上微微一笑,等请安声渐次平息下来后,这才向大家朗朗而言道:“朕现在站在这里,既是皇上,也是考生,和众位考生一样,公平参考,大家无需惊慌,各就各位,安心答题考试。”
什么?皇上居然是来参加科考!这?怎么可能?!
刘清此言一出,绝对是语惊四座,把在场所有人全都给惊诧得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
不过在众人惊诧表情的背后,其各自的心里反应,则不大相同。
考生们得知刘清是来参加考试后,心里一个个无不对刘清这位大清小皇上暗地里大感钦佩,同时也大感自豪。
皇上现在只有十岁,但却能金榜题名参加这场考试!也太天才少年了吧?!而自己能跟皇上同考也就是皇上的同学,这又是多大的荣幸呀!
但在场考官却一个个无不诚惶诚恐,可不敢这样想。
皇上居然来参加考试?这?这可咋办?借我个胆我也不敢当皇上的考官呀!
刘清不管这些,完全不予理会,做完解释后就自顾自在考桌前坐下,展开考卷开始答题。
是呀,怎能不抓紧时间答题呢?万一把翁老师代做文章给忘记了一两段,咋办?
复试科考,考题一般是考“四书五经”中“四书”文一篇,然后是五言八韵诗一首。当日交卷。第二天派阅卷大臣评定成绩,分一,二,三等。列等者即准参加最后真正的殿试。
这考题怎么说呢?很活!相当于现代考题的填空兼阅读理解。也就是在答对填空题的基础上,再写篇读后感,把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写出来。
填空部分,当然难不倒人,难就难在读后感。话说能坐在这里参加复试者,除刘清外,只怕任何一位考生都能把“四书”给背得滚瓜烂熟,即便做不到一字不差,但却也绝不会填不上空。
可中文就是这么神奇奥妙的文字,一篇文章,尤其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文章,可以有千百种理解,千百种解释,可以启发人的千百种想象。
想象空间极大!
所以“四书”文一篇的考题,填上空容易,填个八九不离十的正确率,也不难。但是想写好读后感?写得精妙绝伦?写得精深透彻?写得花团锦簇?写得那什么很有突破性开创性令人耳目一新?却绝非易事!
而这道考题,当然也是刘清现在急于做题的最重要原因。
因为这道考题,翁老师足足写了好几千字的读后感!还是文言文!忒难记!要想一字不差背写出来?那难度还是挺高滴!
不过剩下的那道什么五言八韵诗考题,就轻松多了,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