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6200000005

第5章 知觉—认识绚丽多姿的世界 (1)

人们通过感官获得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事物整体的认识,这就是知觉。

拇指怎能遮住帝国大厦—知觉

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充满了光波和声波,但是那并不是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你看到的不是光波,而是墙上的海报;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广播中的音乐。感觉只是“演出”的开始,还需要更多的东西才能使刺激变得有意义和有趣,而最重要的是你能做出有效的反应。知觉(perception)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这些加工过程提供额外的解释,成功地为你在环境中导航。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帮助你思考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把一只手放到面前尽可能远的地方,然后把手移近面孔。当手向面孔靠近时,它在你的视野中占据的面积越来越大。这时你可能无法看到被手遮住的大楼。手是如何遮住大楼的?手变大了吗?大楼变小了吗?你的回答肯定是“当然不是”。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些感觉和知觉的差别。你的手能够遮住墙报是因为当手离面孔越来越近时,手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像越来越大。是你的知觉加工使你懂得,尽管手投射到视网膜上像在变化,但你的手和大楼的实际大小是不变的。

可以说,知觉的作用是使得感觉有意义。知觉加工从连续变化、并且经常是没有秩序的感觉输入中,提取信息

并把它们组织成稳定且有序的知觉。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三角形,它的成分是三条直线。但是,把对三条直线的感觉相加在一起,并不等于知觉到一个三角形。知觉是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我们日常看到的不是个别的光点、色调或线段。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互相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觉察(det&tion)是指发现事物的存在,而不知道它是什么。例如,我们在校园内的马路上散步,忽然发现路旁有一个闪闪发亮的东西。这时我们只是觉察到一个物体的存在,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分辨(discrimination)是把一个事物或其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其属性区别开来。确认(identification)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例如,当我们走近路旁那个闪闪发亮的东西,经过仔细观看和摆弄之后,看清它的形状是圆的,它的光亮的表面能够反映出自己面部的形象……从而把它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并断定它是一面镜子,这就是分辨和确认。在知觉过程中,人对事物的觉察、分辨和确认的阈限值是不一样的。如果说人们比较容易觉察一个物体是否存在,那么要确认这个物体就要困难得多,需要的加工时间也更长。

知觉和感觉一样,是对客观事物具体形象的直接反映,仍属于感性的认识形式。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知觉的形成有独特的作用。实践是知觉的基础,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反映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由此才能获得反映事物整体形象的知觉。一般来说,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是多方面的和零碎的,因此,人们对事物的整体反映总是要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如果对某事物没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那就不可能对该事物立即产生整体的感性形象的反映。

知觉是感觉和思维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感觉材料进行加工,为思维准备必要的条件。

下面这则寓言故事反映了狐狸的知觉,在只看到葡萄的情况下,两次对葡萄的味道做出判断。

葡萄架上,绿叶成荫,挂着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紫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上面还有一层薄薄的粉霜呢!望着这熟透了的葡萄,谁不想摘一串尝尝呢?

从早上到现在,狐狸一点儿东西还没吃呢,肚皮早饿得瘪瘪的了。它走到葡萄架下,看到这诱人的熟葡萄,口水都流出来啦!可葡萄太高了,够不着。

怎么办?对!跳起来不就行了吗?狐狸向后退了几步,憋足了劲儿,猛然跳起来。可惜,只差半尺就够着了。

再来一次!唉,越来越不行,差得更多,起码有一尺!还跳第三次?狐狸实在饿得没劲儿,跳不动了!一阵风吹来,葡萄的绿叶“沙沙”作响,飘下来一片枯叶。狐狸想:要是掉下一串葡萄来就好了!它仰着脖子,等了一阵,毫无希望,那几串葡萄挂在架上,看起来牢固得很呢!“唉—”狐狸叹了口气。忽然,它笑了起来,安慰自己说:“那葡萄是生的,又酸又涩,吃到嘴里难受死了,不呕吐才怪呢!哼,这种酸葡萄,送给我,我也不吃!”

于是,狐狸饿着肚皮,高高兴兴地走了。

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这些特性我们将在以后几节里逐个讨论。

花瓶还是人头—知觉的选择性

请看下面的这张图,你看到了什么?也许有人看到的是两个侧面的人头像,但也有人看到的是一个花瓶。

前者是因为你关注的是四周的阴影部分,看到后者因为你看的是中间白的部分。

看的是同一幅画,却既可以看成两个相对而视的人头,又可看成一个花瓶,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是心理学中的知觉选择性问题。所谓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进行知觉时,尽管同时接受很多刺激信息,我们总是把其中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作为背景。比如当看到右边的图形时,

我们更容易注意有条纹图案的波形带(即选择条纹图案波形带为知觉对象),而非白色的波形带。知觉的选择性使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将注意力集中到少数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信息上,排除次要刺激和信息的干扰,从而有效地识别事物,适应环境。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部分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的声音成为学生知觉的对象,而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在这个意义上,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过程。

与背景相比较,知觉对象形象清楚,好像突出在背景的前面,而背景则好像退到它的后面,变得模糊不清。例如,当我们注视教师板书时,黑板上的文字被我们清晰地知觉到,而黑板附近的墙壁、挂图等好像退到它的后面成为模糊的背景。

从背景中区分出知觉对象,依存于下列两个条件:一是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就越容易;反之,则越困难。二是注意的选择作用。当注意指向某个事物时,该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化为另一个对象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知觉对象便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支配注意选择性的规律,也是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出的规律。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相互转换在双歧图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如前面的图,由于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不同,看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现实生活中,引起我们知觉的事物很多,但面对同样的景物,每个人选择知觉的对象是不同的,那么,什么事物会引起我们的知觉选择呢?

一般来说,人的知觉选择与个体的需要、任务、愿望、兴趣、爱好、情绪状态相关。另外,事物本身的特点也决定着是否引起我们的知觉,信息的强度大、对比明显,就容易先知觉。如天空中有一架飞机飞过,我们总是先看到飞机,然后才注意到周围的白云和天空;又如在城市有些马路旁的灯塔、栏杆、路标等处漆上黑白相间的条纹,这样便可突出事物的对比度而引人注目。外界事物色彩鲜艳、图像醒目也容易先被注意到,在市政建设工地上通过用红灯的闪灭来向路人或过往车辆发出警告信号,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警惕;道路施工人员或清洁人员穿色彩鲜艳的衣服,以引起过往车辆的注意等,都是这个道理。在游行、集会的队伍里,引导其他人高呼口号的组织者以及队伍中的大幅醒目标语总是先被人知觉到。

知觉选择性在实际中的运用很广。在表演舞台上将光柱照射到主要演员身上,就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在学校里,教师用白色粉笔在黑板上写字,黑白两色形成极大的反差,从而引起学生注意,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但与此相反的,在军事上为了避免引起注意就必须进行伪装,即设法将目标隐蔽于背景当中。如士兵所穿的迷彩服用黄、绿、褐三色组成,图案混杂着斑点和条纹,因为这与自然环境的颜色极其相似,而不规则的图案则打乱了士兵本身的轮廓。另外,在迷彩服色彩的颜料里还掺入了某些化学物质,使其反射红外光波的能力与周围自然景物的反射能力大体相似,从而达到了良好的隐蔽目的。

B还是13—知觉的理解性

在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中,向小朋友呈现如下图的卡片。如果遮挡住字母A和C,小朋友会回答说中间是数字13;如果遮挡住数字12和14,则小朋友会回答说中间是字母B。

你可能要问,同样的字怎么既是13又是B呢?这要从知觉的理解性中找答案。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在知觉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感知到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确定意义。怎样理解面临的信息和事物,要根据个体的知识、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不同经验的人,不同兴趣的人,理解的结果都不一样。如一个专业建筑设计师和一个缺乏建筑知识的人对同一张图纸的理解就有很大的差别。在上例中,如果遮挡住A和C,在见到12、14的情况下,自然就会把中间符号理解为13,同样如果遮住12和14,就会把中间符号理解为B。

对事物的知觉需要已有经验的作用。如日本著名写生画家冈山应举画了一幅《马食草图》。一位农夫看了后,便对画家说:“这马是瞎马吧?”冈山应举感到很意外,忙说:“怎么会是瞎马呢?那眼睛不是睁着吗?”农夫说:“马在吃草时,必须把眼睛闭上,使眼睛不被草尖伤着,这马睁眼吃草,准是匹瞎马。”后来,冈山应举经过一番仔细观察,证实了农夫所讲的话。所以,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理解的速度也就越快。

有趣的点子图—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不完备刺激整合成完备而统一的整体。在知觉活动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的、互相依存的。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我们从下图中的点子图上可以看出,尽管这些点子没有用线段联结起来,但仍能看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在这里,我们的知觉系统把视野中的个别成分综合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结构。但是,点子的数量不同,它们的空间分布情况不同,我们知觉到的几何形状也不同。可见,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在知觉中,分析事物的特征及其结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人曾用对图片的感知,说明部分对整体的依赖性。实验者先给被试呈现一张图片,上面画着一个身穿运动服、正在奔跑的男子,使人一看就断定他是球场上正在锻炼的一位足球运动员。接着给被试呈现第二张画片,在那个足球运动员的前方,有一位惊慌奔逃的姑娘。这时被试断定他看到了一幅坏人追逐姑娘的画面。最后实验者拿出第三张图片,在两个奔跑的行人后面,是一头刚从动物园里逃跑出来的狮子。这时,被试才明白了画面的真正意思:运动员和年轻的姑娘为躲避狮子而拼命地奔跑。可见,离开了整体情境,离开了各部分的相互关系,部分就失去了它确定的意义。

在知觉活动中,人们对整体的知觉还可能优先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例如,我们对一辆急驶而来的汽车,最先看到的是汽车的整体,然后才是它的各种细节。又如,我们走进一间房屋,首先是对室内的陈设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才个别地审视它的一些细节。

同类推荐
  • 笑话中的心理学

    笑话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专业的心理学书籍往往布满了偏僻的专业术语,导致非心理学专业的人们被拒之门外,无法享受其中的奥妙。本书则正是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一本以笑话之名,化繁为简地讲述心理学知识的书籍。希望它可以实现的使命——有助于读者离开懵懂之门,进入自我体察与社会认知的大门——哪怕它只是提供了微小的帮助。
  • 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

    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

    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并将他们的行为引向实现组织目标的道路。管理者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即组织成员在什么状态下愿意充分展现其才能并不断地自主地挖掘内在的潜能呢?这正是《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人性、人心的分析,将管理工作和心理学有机结合,真正使每一个管理方法或技巧切合人心、实用有效,使每一位劳心者有“心”可“劳”。
  • 冷口味心理学

    冷口味心理学

    《冷口味心理学》这本书以心理学规律和理论知识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各种出彩的心理学领域中所涉及的“冷”知识。这些知识包含心理学规律、心理学依据、心理学效应、心理学现象等,同时用生活中的事例揭示了心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性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交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成功心理学、经济心理学、爱情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内容让你听上去认为觉得很冷门,那么这本书就是对这些冷”知识最好的解读。本书用简练通俗的言语和生动有趣的案例,从理论到实践,全面阐述了冷口味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之道,帮助读者掌握并运用冷口味心理学的理念和规律引导自己走向成功,实现幸福人生。
  •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热门推荐
  • 超级霸道学生

    超级霸道学生

    曾经一无是处的纨绔,修真三年后再回校园,征服娇蛮校花,戏弄美女老师,与美女总裁同居……校园霸少从此强势袭来!
  • 盗墓之瞳

    盗墓之瞳

    爷爷的失踪,念桐父亲的怪病,一切的谜团都指向柯洛倮姆----消失的乌撤古国中央大城。我们一行人,决心找到柯洛倮姆,进入鼠王墓,拿到令人永生的白色玉盘。
  • 神起东玄

    神起东玄

    大道三千,玄之又玄。位面崩毁,妖邪四起。天道无常,我心不屈。杀出一条血路,战出一片乾坤。我叫扬天,出自东南,不问前路有多艰险,只管屠魔灭邪,傲视苍穹。天道不全,我自补之。
  • exo之我只单恋你

    exo之我只单恋你

    我只是个普通人,渴了会喝水,累了会睡,痛了会放手。没有什么很大的抱负,只是想和你一起淋场雨,吃一碗饭,睡一张床,回一个家。然而你,却靠近我了解我温暖我然后离开我,这个过程已经足够让我伤心很久了。对不起,我累了,我已经傻傻的等过了。可你还是老样子啊!
  • 做女人就是要有心计(职场篇)

    做女人就是要有心计(职场篇)

    上司为什么不重用你?是觉得你能力不够?还是觉得你勤奋欠佳?耍点心机,让自己的报表做得更细致漂亮一些,或者在上司看得到的时候,多作埋头苦干状,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同事为什么要说你坏话?无非是觉得你的存在对自己构成了威胁。适当耍耍心机,偶尔示弱,让对方觉得你根本是个无公害小绵羊。待他麻痹大意之时再奋起反击。OK!又一个问题被你解决。男友责备你太热衷于工作,跟自己的时间太少?加班的时候给他打个电话,偶尔陪他浪漫一下,麻烦似乎也不那么棘手了吧?
  • 锦绣医妃之庶女不善

    锦绣医妃之庶女不善

    她是现代唐门医药圣手,穿越架空异世,既是南宫王府的庶出四小姐,人人避讳的天煞孤星。又是一路上救死扶伤口碑极好的医仙之徒,更是王府唯一一个与美貌沾不上边无德无才的女儿。人善被人欺,别以为她沉默久了,就是个好欺负的茬。伪善的姐妹,薄凉的父亲,咄咄逼人的嫡母,这帐得一个个来算。他是人人敬畏的战神王爷,传闻陌王爷貌美骁战,不近女色,却有有断袖之癖。可是,明明是断袖,她怎么就怀孕了呢?“妹妹,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抢你的心上人。”貌若天仙的大姐楚楚可怜,手却炫耀似紧紧挽着男人的手。赵晋看着眼前神色不明的少女面带歉意,“绯月,是我对不起你。可你要是真心对我,就该放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梵天问道录

    梵天问道录

    小五的信仰是:背锅我来,送死你去。梵天世界,开天成功后N年。小五来了,不求风光万丈,但求问道逍遥。修炼的世界,修炼才是王道,力量才是真理,长生才是理想,强者才是解脱。
  • 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小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扩展和变化,他们将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及社会压力等问题。
  • 仙遇传记

    仙遇传记

    年少时,村寨被强盗烧掠,与父母失散,在父母生死未卜情况下,前去投靠素未谋面的叔叔,一路逃劫避难,最终仍被仙兽门弟子捕捉上山,成为帮人挣钱的工具,处处小心谨慎之下,机缘巧合,修炼云月心法,踏入修真。因仙斗大会被器灵殿招收为杂物院弟子,而后被派入万妖岛,在万妖岛数年,身中血咒术,最终突破筑基期离开万妖岛,随后被派往上古战场,等待他的命运又会是什么呢?介于第二章翁童的出现,可能有些书友不能理解,因为翁童魔族的身份,行事难免有些乖张另类,若以常理看待的话,他又怎会莫名其妙的帮助素未谋面的林东,在林东得知翁童的真实身份后,翁童的真实习性也会逐渐暴露出来,翁童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感兴趣的书友不妨猜猜看。希望各位书友多多支持!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