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手上有一件事情正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犹豫不决的时候,自己却自告奋勇地表示想接此工作。”
而他对“小气”的人的刻画更是到位,让人叹为观止:
“请人喝酒,却一直数对方喝了几杯。”
“请别人帮忙买东西,即使花费很低,但一看到账单,仍大皱眉头。”
“天天跑去看自己和邻居的土地界址是否被移动了。”
“请人吃烤肉,却切成小小块,每次只端出一点点。”
“说要出去买食物,逛了半天却什么都没买回来。”
这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能找到的最古老的“性格论”著作了。他有关性格的各种描述在诙谐幽默中给人一种贴切、点到死穴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读书也成为当代有关心理学研究的基础。
随后卡雷努思根据希波克拉斯的“液体病理学”提出所谓的“气质说”。活泼而有阳刚之气的人血液较多,也就是“多血质”;而性情稳重、沉着缓慢者则由于黑胆汁过多,属于“黑胆汁质”;至于急躁没耐性的人则是黄胆汁过多,属于“黄胆质”。这种所谓“气血质”的学说可说是卡雷努思将希波克拉底以来古希腊医学综合整理、体系化的结果。
到了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德国医学和心理学家恩特将人的情绪反应以“强与弱”、“快与慢”等二元对应的方式,配合气质说,在前人的基础上将人的性格归于以下四类:
1多血质
轻率、活泼、好事、喜欢与人交往、面对困难不会退缩,以及不会记恨。很容易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很容易忘了约定。有面对困难的勇气,但看事情不妙,也会开溜。能够调整自己的喜怒哀乐,随时保持心理平衡与往前冲刺的状态。一旦成功或受别人赞赏,就乐不可支。
2黏液质
安静、漫不经心、散漫、邋遢、好饮食等。相对于黄胆质的人一受刺激就哇哇大叫,黏液质的人则反应非常迟钝或冷淡。不过,虽然反应及行动缓慢,这类人通常诚实且值得信任。由于个性平淡,工作缓慢,所以不太容易紧张。但反面,则有做事动作迟缓、不修边幅、喜好享乐等毛病。可以说,这类型的人多半有点利己主义倾向。
3黑胆质(抑郁质):这类型的人比较趋向于稳重、沉郁,经常只看到人生的黑暗面。他们多半避免送往迎来的交际活动,也不喜欢和外向活泼的多血质人在一起,甚至看到别人欢天喜地乐不可支时,反而会不高兴。这类人一遇到困难常常心理失去平衡,一旦心情不高兴,便久久无法恢复正常。
4黄胆质(胆汁质):对于情绪的刺激非常敏感,意志容易动摇、没有耐心、情绪忽冷忽热。这类人喜欢参加各种活动,但想法常常改变,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这类型的人不喜欢被压抑,喜怒哀乐的表现非常明显。不过,他们不像黑胆质的人容易持续某种心情,不论悲伤或愤怒都来得快去得也快。一般而言,这类型既热心也有爱心,做事情很有爆发力。
到了20世纪,“四气质说”又被德国学者克雷兹曼及美国学者提出的各种理论代替,而这一期间的“性格”学说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中根据四型判断性格的方法被普遍应用。
中国历来对性格的认识
我国对性格的认识与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性习论”,而后到了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的年代,各家各派又在“性习论”的基础上纷纷提出自己的观念,将对性格的探讨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首先是产生于商代的“性习论”。“习与性成”据说是商代早期伊尹告诫初继王位的太甲的一句话,意即一种“习”(习惯)形成的时候,一种“性”(性格)也就形成了。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随后把“性习论”加以发展,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的本性原先是“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习练,而导致了人们“习相远”,即差异很大的性格。
到了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过往学说的基础上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性染说”,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即人性完全是环境和教育的结果。
与此同时,儒家的另一位集大成者——孟子则一直坚持“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他认为人的性格天生都是善良的,并且举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为人性的“四端”,而这“四端”是人皆有之的,只要推而广之,就可发展成为仁、义、礼、智、信等善良性格。
同属儒家的荀子则提出了与孟子的“性善论”恰恰相反的“性恶论”。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情”和“欲”都是人的天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所以,“情不可免”,“欲不可去”,“情”和“欲”都是产生人们不良性格的基础。他主张用“礼乐”节制人们的“情”和“欲”。
到了汉代,集各家学说为一身的董仲舒为了迎合当时的统治者,便将性格与“天人感应”联系起来,提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天人感应论”,认为“为人者天也”。因此,人的身体结构跟天的特点相吻合:“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也与天的现象相对应:“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晴;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从这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观”出发,必然引出唯心主义心身观,对人性做出唯心主义的臆测。董仲舒明确把人的性格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这就是所谓“性三品”说。他认为“圣人之性”天生为善,不必教育;“斗筲之性”天生为恶,无法教育;“中民之性”则可善可恶,必须教育。
随后,“性恶”、“性善”、“性染”和“性品”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了明清时期。
关于性格的分类,中国很早也有了自己的分类方法,我国古书《灵枢》中就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异进行分类,并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类。
金型人面呈方形,皮肤白色,肩、腹、足都小,脚跟坚实厚大,骨轻。禀性廉洁,性情急躁,行动刚猛,办事严肃认真、果断利索、坚定不移。
木型人肤色苍白,头小面长,肩阔背直,身体弱小,忧虑,勤劳。好用心机,体力不强,多动刚猛,多忧多劳。
水型人皮肤较黑,面部不光洁,头大,清瘦,肩膀狭小,好动,走路时身子摇晃。禀性无所畏惧,不够廉洁,善于欺诈,为人不惧不卑。
火型人皮肤发红,背部肌肉宽厚,脸形尖瘦,头小,手足小,步履稳重,走路时肩背摇晃,背部肌肉丰满。性格多虑,缺少信心,态度诚朴。性急,有气魄,轻财物,但少信用。
土型人皮肤呈黄色,头大面圆,肩背丰厚,腹大,腿部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身体匀称。内心安定,助人为乐,对人忠厚。行事稳重,取信于人,静而不躁,善与人相处。
根据这个理论,不同性格的人,寿命的长短也是不同的。一般认为火型人“不寿暴死”,土型人寿长病少,这一点已为现代医学所证实。
我国另一部伟大的医书《内经》还按阴阳强弱把人分为以下五类: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
用阴阳五行说对人进行分类,虽然缺少科学依据,但还是给人们提供了区分不同类型的人的参考工具,这在当时是有一定作用的。这种分法表明,人的本质是由内部阴阳矛盾的倾向性决定的。这和近代生理学研究的兴奋和抑制关系有相同之处。
西方国家对性格的理解
在西方国家,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对性格展开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并做出了种种解释。而这些最早的研究和论断也为后来性格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早提出性格分类学说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他把人分成两类:一类人是以“逻各斯”(理智)为指南并能支配自己欲望和需要的人;另一类人则屈从于跟动物没有多少区别的愿望和需要的支配。柏拉图则用不同的灵魂占优势来解释人们的性格。在他的《理想国》中,他提到人应根据自己的性格做适合的事情,从而各司其职,如:有智慧的人应该当学者,勇敢的人应该当军人,而情欲旺盛的人可以从事手工业、做手艺人。在西方,把性格理解为就其本质而言是产生于社会的这种观念,起源于亚里士多德。他把人确定为政治的、社会的动物,认为人的性格产生于结合成群体的人们的社会情感和联系,以及由人际交往联系起来的集体生活方式。亚里士多德的这种思想,构成西方最早的性格社会心理学的核心。
一直到18、19世纪,随着人类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拉杰法尔的相面术和加尔的颅相学。这种学派认为,人的长相、脸型和性格、命运有联系。1811年,奥地利医生加尔研究了大脑皮质不同部位的机能定位,并且认为,脑的某一部分是否发达,能在颅骨的外形显示出来。因此,可以根据颅骨的外形来确定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倾向。例如,前额骨突出,就被认为是“聪明”、“精干”;额骨扁平,则被认为是“笨拙”,等等。加尔的这个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被他的学生施浦泽姆加以发展,成为一门“骨相学”。根据这种学说,一个人是忠诚老实还是虚伪奸诈,是正直坦率还是阴险毒辣,等等,只要看一个人的头骨长相就能推测出来。但是,这些学说带有很浓的唯心主义色彩,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随着科学的进步,它最终被新的学说所取代。
20世纪初,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冯特,明确提出了“个性精神源出于整体精神之中”的观点,认为个人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是由一定的集体现象中派生出来的。
在冯特以后,又有人提出“遗传决定”的学说,认为个人的性格取决于遗传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人的个性“80%决定于基因,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霍尔则鼓吹:“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他们实际上都认为,个人性格之间的差异就是遗传因素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不可能加以消除的。
而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到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至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在个性形成问题上都看到了社会的作用,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对于性格的影响,提出了性格不是遗传的结果,而是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结果的原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更是大大前进了一步,他们强调人的活动本身在改变环境中的作用,即不但环境能改变人,人也能改变环境。
到了20世纪40年代,关于遗传和环境对性格、心理的作用,曾引起国际心理学界一场激烈的论战,其结果是不了了之。这场论战中止二十多年后,又由于詹森在1969年发表关于种族的智力差异观察、强调遗传决定而重新引发。究竟是遗传决定,还是环境决定,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定论。但是性格与人的行为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性格对人的行为具有支配性,另一方面,人也可以支配自己的性格,人的性格是接受自我意识的控制和调节的。一个人,当发现自己的性格特征是好的,他便会通过自我意识来巩固、加强和完善这一性格特点;反之,当他发现自己的性格特点是不好的,有缺陷的,他便通过自我意识有目的地节制和消除它。人便是通过这两个渠道改变不好的性格和培养好的性格,来不断完善自己,进行优良而完美的性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