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1700000032

第32章 从囚徒困境中突围 (1)

第七篇 第二章 从囚徒困境中突围 (1)

为什么聪明的囚犯,无法得到最好的结果

在博弈论的所有案例和模型中,囚徒困境无疑是最著名的。1950年,数学家塔克在担任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期间,给一些心理学家作演讲时,用两个囚犯的故事,将当时专家们正研究的一类博弈论问题做了形象化的解释。从此以后,类似的博弈问题便有了一个专门的名称——“囚徒困境”。“囚徒困境”在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乃至生物学等学科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由于应用广泛,“囚徒困境”的版本很多,不断完善,现在普遍使用的“囚徒困境”大致是这样的:

甲、乙两个人一起持枪准备作案,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警方怀疑,这两个人可能还犯有其他重罪,但没有证据。于是分别进行审讯,为了分化瓦解对方,警方告诉他们,如果主动坦白,可以减轻处罚;顽抗到底,一旦同伙招供,就要受到严惩。当然,如果两人都坦白,那么所谓“主动交代”也就不那么值钱了,在这种情况下,两人还是要受到严惩,只不过比一人顽抗到底要轻一些。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作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这样就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给每种情况设定具体刑期):如果两人都不坦白,警察会以非法携带枪支罪而将二人各判刑1年;如果其中一人招供而另一人不招,坦白者作为证人将不会被起诉,另一人将会被重判15年;如果两人都招供,则两人都会因罪各判10年。

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相信他的同伙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所以A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保持沉默,那么他就是那个带着奖赏出狱的幸运者。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都坐牢。

为什么聪明的囚犯,无法得到最好的结果?两个人都招供,对两个人而言并不是集体最优的选择。无论对哪个人来说,两个人都不招供,要比两个人都招供好得多。

囚徒困境为我们探讨合作是怎样形成的,提供了形象的解说方式,产生不良结局的原因是因为囚犯二人都基于自私的角度考虑问题,最终导致合作没有产生。

囚徒困境确实揭示了自私对合作的破坏作用,但是正如“有一利必有一弊”这句话,囚徒困境给我们带来的也并不全是坏消息。

当然,在现实世界里,信任与合作很少达到如此两难的境地。谈判、人际关系、强制性的合同和其他许多因素左右了当事人的决定。但囚徒困境的确体现出了人际交往中不信任和需要相互防范背叛的一面。

囚徒困境是一些非常普遍而有趣的情形的简单抽象,可以说是理性的人类社会活动最形象的比喻。它准确地抓住了人性的不信任和需要相互防范这种真实的一面。从个体的角度来说,背叛是最好的选择,但双方背叛会导致不甚理想的结果。当你身处类似“囚徒困境”这样的同时行动的博弈中,你的最佳策略是什么?决定胜负的因素又是什么?双方的策略选择往往是有迹可循的,并形成某种“定式”,即均衡。

合作还是对抗

先看一个关于拍卖的游戏。

游戏中一张一美元纸币被当众拍卖,规则有两条:

第一条,同任何拍卖一样,钞票归价格最高者所有,新的报价必须高于上一次报价,直到规定时间内没有新的报价结束。

第二条,报出第二高价者也要付出他最后一次报价的款项,但什么都得不到。

这个游戏最后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暂且不谈,让我们看看博弈专家们是怎么博弈的吧!他们是合作还是对抗呢?

在美国召开了一次囚徒困境研讨会,与会者都是博弈论的专家。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玩一个游戏。

他们拿出一个大信封,请在场的43位专家学者拿出不限量的钱装到这个信封里。规则是:如果到最后这个信封里的钱超过250美元,大会的两位主持人将自己掏腰包,退还每人10美元。不过,如果最后信封内的钱不足250美元,就统统没收,大家拿不到一分钱。仔细想一想,如果你也在场,你会奉献多少钱呢?

让我们来简单地计算一下每个人应该要放入的数目:250÷43=5.81。如果为了防止一些小气鬼少付或不付,你也可以再多加一点。如果每人放进去6美元,应该就可以超过250美元了。等到最后退还10美元时,每人还可以净赚4美元呢!

无论怎样,这看来都是一个稳赚的买卖。

不过,这个游戏特别要求大家不准讨论,也不能偷看别人把多少钱放进信封里。

最后,等到大信封传回来的时候,两位主持人打开一数,里面的钱总共是245.59美元,比目标250美元就差那么一点点。

你有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其实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意外——要说意外的话,反倒是信封里居然还有那么多钱。

不要忘了,参加游戏的都是博弈论专家,他们每个人都是熟知囚徒困境的。他们明白每一个参与者的优势策略都是“不合作”——一分钱也不放,而能得到的结果也是大家一分不得。所以一些人不往信封里放钱,只是遵循一个优势策略。相反,如果信封里的钱超过了250美元将是一个意外,而且这些专家们也许会觉得更尴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借以安身立命的学说(博弈论)的破产。

但是毕竟信封里还有那么多钱,人并不总是像经济学假定的那样“理性”,而是各有偏好的。有些人仁爱宽厚,有些人顾及面子,有些人漫不经心——比如那个0.59美元的零头,就不大可能出自某些人的细心计算,更可能是某些人把口袋里的几个零钱随意处置造成的,还有些人尽管知道这个游戏最可能出现的结果,但还是希望试试“合作”是否会出现……

如果非要就这个游戏给这些专家下一个评语的话,恐怕我们得说:不那么处处算计的人还是很多的。这个事例说明了个人在作利益选择时,遵循的并不完全是一次性原则,这很可能是由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受到的教育决定的。再回到前面的拍卖博弈,有什么样的结论你应该有答案了,如果不信,你也可以试试。但无论如何,在一个困境中,作为个体如何作出对己有利的选择,充分利用智慧来取得共赢,这是个重要问题。

职场上的囚徒困境

企业为促使员工互相竞争,有时候会在员工之间刻意形成囚徒困境的局面,以刺激他们的表现。为了形成囚徒困境,上司宣布表现最优秀的员工会得到奖励,表现最差的员工则会被炒鱿鱼。员工接受了这场博弈,他们可能会兢兢业业。

但是,如果一个企业是以相对的标准来评估个人的表现,情况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结果很可能是他们集体偷懒,因为每个人都偷懒时,大家的表现就会不相上下。当然,所有的员工都会失去成为先进的机会,但放弃这个机会来换取安逸的工作环境也许很值得。假如有员工真的想要背叛大家而长时间工作,其他员工就可以排挤他,以惩罚这个不偷懒的背叛者。因此,只要员工在一起工作,而且彼此之间形成了重复博弈,他们就可以享受安逸。在重复博弈中,只要员工合作,而且能有效地找出并惩罚背叛者,相对标准所形成的囚徒困境自然就会瓦解。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是弗洛伊德关于美学方面的重要论著。《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以精神分析观点解释了戏剧活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揭示了压抑、幻觉、梦的形成。《作家与白日梦》(1908)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其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阐释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创作。《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指出了精神分析技术不是神秘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
  • 心理学与生活:让你受益一生的88个心理学定律

    心理学与生活:让你受益一生的88个心理学定律

    本书以人的内心为出发点,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世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年轻人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的同时,也指引人们成为职场上、朋友圈中最受欢迎、最有分量的人。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本书介绍心理学常识,教授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使每名读者都能够科学调适身心,保持心理健康,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 这才是心理学

    这才是心理学

    本人心理学生一枚,学完四年心理学课程,不得不感慨一句:万万没想到,这才是心理学。进入心理学的世界,就像钻进了旋转的万花筒。生理心理学展示了身体和心理之间的秘密;实验心理学再次确认,心理学是一门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科学;人格心理学帮我结束“不知道自己是谁”的阶段;社会心理学拓宽视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到整个社会、人类发展的历程……除此之外,本书还介绍了心理学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术生活、实习生活以及职业选择。想了解神奇的心理学,神秘的心理学学生,请赶紧翻开本书吧!
  • 笑话中的心理学

    笑话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专业的心理学书籍往往布满了偏僻的专业术语,导致非心理学专业的人们被拒之门外,无法享受其中的奥妙。本书则正是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一本以笑话之名,化繁为简地讲述心理学知识的书籍。希望它可以实现的使命——有助于读者离开懵懂之门,进入自我体察与社会认知的大门——哪怕它只是提供了微小的帮助。
热门推荐
  • 六封信:见字如面

    六封信:见字如面

    他本是富家子弟,却一夕惊变;她本是平凡女孩,却与他一世纠缠。灯火阑珊之处,是否还记得当初如花的笑靥?再次相见,当他和她在尼姑庵里对视,曾经的背叛曾经的血肉都还隐隐作痛……六封信,写尽悲欢离合,倾毕生心力,交一颗真心。
  • 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声律启蒙格言联璧(传世名著百部第32卷)

    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声律启蒙格言联璧(传世名著百部第32卷)

    《幼学琼林》别名较多,程氏所编“幼学”本名《幼学须知》,后人还称其为《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代学者邹圣脉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有人称之为《幼学故事琼林》),遂成为今天我们所见的这一面貌。全文句式整齐,通篇对偶,错落有致,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细细读之,不仅能获得百科知识,更能从中训练掌握对偶技巧,可谓事半功倍。此书篇幅不长,却得以跻身《传世名著百部》,足见其雷鸣电闪影响深远。
  • 世子缠宠,爱妃别跑!

    世子缠宠,爱妃别跑!

    她不过是个小丫头,一朝除了奴籍,摇身一变却成了堂堂的知府千金。他是尊贵的国公府世子爷,腹黑霸道,跋扈暴戾,却谁曾想他偏偏对一个小丫头上了心,只见一面,痴想三年,几近疯魔而不忘。她本没奢望一生一世一双人,可他呢,千方百计,软磨硬泡,就是想求得她歇了为他纳妾收房的心思。那好吧,其实,一生一世一双人也不错,将就着过吧。
  • 比我优雅的女人都恋爱了

    比我优雅的女人都恋爱了

    《比我优雅的女人都恋爱了》作者以她幽默的笔触,为现代女性提供了细致而绝妙的建议,告诉她们如何才能永保别致、优雅和迷人的仪态。她的教诲值得今天的每一位女士聆听和借鉴。书中内容涉及到日常的就餐、交往、谈话等诸多方面,对女性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细节问题都进行了贴心的讲解。还对女性易陷入的感情困境提出了忠告,对于任何希望永远出色得体的女性来说,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本书将会告诉你一些比单调的说教更富有价值的东西;成为优雅女人,不仅仅是为了讨好他人,更是为了取悦自己。生活将会变得情趣十足、无比享受;目标也会更容易实现;成就感与满足感将会随之而来。
  • 重生之嫡女倾颜

    重生之嫡女倾颜

    柳汐玥在翌日醒来后,终于相信了自己真的回来了。看着假惺惺的姨娘和庶姐,她很不解上辈子的自己到底是蠢到何种境界,才会将这两头饿狼当做最亲的人,最后让自己走上了不归路。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唯独对她,情有独钟。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个世界上,我只宠你一人,天塌了,我顶着!
  • 天道星途

    天道星途

    莽荒亘古,茹毛饮血。大道主宰,不忍人间疾苦,传无上神通,刻于星陨之上,落于人间。后人得知,吸日月精华,修无上宝典,练盖世神功,一时间,成不朽大帝!而就在世人点命星,借星辰光华,淬炼肉身之时,有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观星辰,演生死,夺造化,逆天命……他们称呼自己为天道者!
  • 恶女当道:腹黑殿下请小心

    恶女当道:腹黑殿下请小心

    传言,辅国将军嫡女穆倾音面如罗刹,蠢笨如猪。传言,皖都第一恶女穆倾音凶狠残暴,形如莽汉。穆倾音,南皖举国闻名的花痴恶女。琴棋书画女工妇德一窍不通,吃喝嫖赌打架斗殴倒是样样全能。王爷是什么?能吃么?不能!哪凉快哪待着去!太子是什么?能玩不?不能!长相不错送去逍遥楼!这是一场恶女与纨绔的较量,一场以天下为局的豪赌!降龙出谷,帝者为尊;万兽俯首,清定苍生!待你长发及腰,我以江山为娉,许你白首不离,一生一世一双人!
  • 感悟智慧心灵无边

    感悟智慧心灵无边

    人生,路漫漫,悠远长。任何时候,心怀一份感悟,生命就多一份智慧和丰富。所谓思君不见,日怀念,在感悟中留存一份记忆,在思念中保有一份真诚,生命的意思也就在这里慢慢延续。本套丛书是心灵感悟之文章集大成,每篇都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合作”法则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合作”法则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职业人如何融入一个团队,并有效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高效合作的方法和建议,内容包括:“一个好汉三个帮”、“入队,摆正心态”、“成也关系,败也关系”、“合作的智慧”、“合作,重在沟通”等。
  • 穿越之傲娇王妃已上线

    穿越之傲娇王妃已上线

    她,被自己最信任的人欺骗,由于机缘巧合,一朝穿越,决心造就一个不同的自己,一个非凡的自己,并且遇到了那个属于她的他。他,一个并不受宠的王爷,可是谁也没想到他还有着另一个未知的身份,在茫茫人海中他一眼就看上了她,并决定将她收入囊中。他们能碰溅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