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3200000033

第33章 如何阅读一本好书

在选择了好的和合适的图书之后,那么怎么阅读一本书呢?

①阅读书也要讲究抓住重点。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必须根据主题建立一套分析的体系,先观察一个有完整思想、段落的句子,接着就解析构成句子的单字,最后才认识字母。也就是说先找出作者强调的重点和目的,从目录中了解书的结构。找出几篇重要论点所在,再仔细阅读。可以假设自己是个侦探。要找出书里面的主题、观点等线索,必须随时保持机灵,才能很快达到目标。第一次阅读一本困难的书,最好能一口气读完,不要为了不懂的地方而停下来思考或查证。能很快读过一遍,第二次阅读时,就能了解更多,吸收更多。太早查证参考数据,对我们不仅没有帮助,而且会妨碍我们阅读。还必须能运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还可以使用手指当作指针,不仅要训练增进阅读速度,而且也是要促进更加集中精神。

②读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主动阅读。

主动阅读的简单规则——边读边提出问题,而且必须尝试着自己去回答问题。无论读任何书,都必须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与重点有关:

书的内容大体有关什么?芽

作者详细叙述的是什么?芽

这本书是真的吗?芽

这本书和你又有什么关系?芽

要能够抓住重点,指出作者一连串观点的发展,无论如何你必须把所有的观点连贯起来。

培养习惯的方法无他,只有不断地运用练习,形成阅读的习惯。习惯是第二天性,把握规则才能将其熟练运用,把握原则,加上不断地练习、运用,才能养成习惯。

③抓住重点的学习方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找出书本内容的规则。

依照作品的种类和主题加以分类。

使用最简短的文字,叙述本书的内容。

按照内容发展的前后关系及顺序,一一列出各部分的大纲。

确定作者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诠释作品内容的规则。

找出作者的关键词眼,并且完全了解这些字眼的意义。

找出重要的句子,从中掌握作者的主要命题。

找出互相关联的句子,并加以组织,以便了解作者的论点。

确定作者已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最后再断定他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进行评论之智能礼节的一般规则。

还不能充分了解作品以前,不要任意同意,反对或存疑。

不要恶意反对或驳斥。

批评作品时,必须提出批评的理由或证据。

B.批评观点的特殊准则

指证作者的无知。

指证作者传递错误的知识。

指证作者不合逻辑的观点。

指证作者分析或解释说明的不完全。

解说的书主要是传达知识,只有经过思考后抓住重点,拟出来的规则,才能一目了然。明智的行为是以知识为基础。理论的书,告诉你事情是怎么一回事。实用的书,则是教导你如何做你想做的事,及如何思考你必须做的事。理论所要表达的,是事情的真实性及事情本身的内容。而不是提出获得更好结论的建议和方法。哲学书籍所涉及的范围,都不超出人们日常的生活经验。

④必须学习以适当态度来阅读不各种不同的知识。

必须以透视的眼去读它,了解一本书,最主要的就是把握架构,把握住文章的要点。每一本值得阅读的书,都具有完整的架构,且各个部分,有系统地组织起来。愈完美的作品,其结构愈完整。必须知道构成整体的每一个部分,而这些部分之间,应该是有组织的联系。如果有一个部分不只是集合,而是复杂组合有计划、有安排的情节,你就必须试着把它们找出来。世界上的情节是很有限,故事安排的好坏,就看作者如何为相同情节的主干加上外衣。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心得,就像作者也有他自己的观点一样。

所谓“循序渐进法”,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习。

朱熹论“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法是我国宋代的大学问家朱熹概括和总结出来的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或问读书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渐进’ "。这就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提出的循序渐进法的原文。什么叫循序渐进?朱熹随后作了详尽的解释:以两本书而言,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本书而言,则“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他还要求:“未及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妄乎彼。"

那么,为什么要循序渐进呢?朱熹以生动的比喻说,“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朱熹的这个主张说明,读书要选定一个目标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书读起,读通一本然后再读另一本,读通一节然后再读另一节;而不能不分主次先后,杂乱无章地乱读一气。朱熹在《同学录》中还写道:“读书之法,谓始初一书费十分工夫,后一书费六分,又后则费四五分矣!此即所谓势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这是治学的一条规律。刚开始读书,由于自己的知识底子薄弱,必须先打好基础。打基础就得一板一眼实实在在,宁肯多花点时间,多使些力气。基础打牢了,在上面盖房子就快了。如果一味贪快,基础打得不牢靠,到头来还要返工,那就得不偿失了。

有的人读书性子急,一打开书就匆忙朝前赶。朱熹批评他们像饿汉走进饭店,见满桌大盘小碟,饥不择食,狼吞虎咽,食而不知其味。究竟怎样读书呢?朱熹的方法是:“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平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志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也就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含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他还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时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华罗庚慢工夫打基础 )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为了提高读书的效率,先用慢工夫打基础,然后再逐步加快进度,因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华罗庚刚开始自学时常犯急躁病,一个劲地加速,结果所学的知识成了“夹生饭”。这个教训使他领悟到:片面求快不符合读书的辩证法。后来,他就宁肯比在学校里学得慢些,练习做得多些,用五六年时间才学完了高中课程。看起来,高中课程学得慢了一些,但因为学得扎实,所以给后来学习大学课程带来了方便。到清华大学没多久,他就听起了研究生课程。这就是循序渐进的好处。

(周祖漠次第读书法 ) 语言学家周祖漠,他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述有《广韵校本》、《方言校笺》、《问学集》等。他读书做学问遵循着“次第读书法”,事实上就是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他说:“专攻某一门学科,也要先读有关的基础书,然后兼及其他。如从事语言研究,语言学就要先学好,要会发音,会用音标记音,这是必要的一个次第。从事文学研究的,文学史概要就是必要的一个次第。关于语言文字,就得先看《说文解字》,然后才能研究古文字。研究历史,应先从通史入手,再进行断代史研究。”周氏读书时,首先把一两部书认真读好。他认为,浮皮潦草地读书是当今通病。束之高阁不念,或者只念两篇三段,是没有什么用的。《诗经》只念《伐檀》《七月》)、《硕鼠》,那离懂《诗经》还差得远呢。为此,他在研究文学时,首先读《诗经》,然后读《楚辞》,读魏晋南北朝的五言诗。这种“次第读书法”,其实质是循序渐进,打牢基础。

循序渐进符合认识规律

直到今天,循序渐进法也是我们在学习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因为学习必须由最基本的内容开始,按照知识的结构体系和个人的接受能力,有层次,有步骤地向更高的知识层次发展。循序渐进法正好符合了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因为任何知识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感性向高级理性发展,最后形成一个严密的有顺序性的体系。同时,循序渐进法也是符合人的认知的发展规律的。人的认知是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由现象上升到本质,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具有顺序性。因此,循序渐进法是由知识的有序性和人的认知能力的层次性决定的。只有按照规律进行学习,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循序渐进法反映了“序”和“进”的统一,学习必须保持“序”和“进”的相对统一,即按照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和人的认识过程与认知能力的规律进行。

从名称上看,一般来说循序渐进法应该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方法。因为它从最基础的相关知识入手,逐步把我们带入深层次的学习境界。运用循序渐进法时也可以采用循环学习的方式,即当你对各个部分的知识有了基础性的了解后,再进行深入的学习。

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的缺点是趣味性差和学习见成效慢,特别是学习初期往往要靠毅力才能坚持下去。当然了,一旦入门真正地掌握这种方法后,这些缺点也就自然消失了。实践表明,这种学习方法一旦完成,其效果是最好的,因为你已经全面系统地掌握了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在实际应用(包括创意)中你会有一种八面逢源的感觉(这可是真正的辛苦换来的)。

将要研究的课题认真钻研,通读有关书籍,读通、读精、反复钻研、认真地思考、深入掌握直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这在阅读方法中可称之为“精读”。这种阅读法不同于普通阅读,更不是浏览、泛读。

需要注意的是:

①精读要定一个明确的方向,把自己主攻专业的著作及有关基础课程,有选择性地进行精读。十目一行,精雕细刻。

②随研究的重点课题要制订科学的读书计划。基础在先,精深随后。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见什么就研究什么。精读就是要在一个较窄的专业领域里,集中精力,精深研究,深钻细读,仔细体味,深入掌握其精义,即是精读用心的收获。

郭沫若在论读书时教导我们,不要浅尝辄止。他说:“年轻人求知欲很旺,而忍耐性不足。即以读书而论,尚未开卷时,每有吞食全牛之慨;然一遇困难,则不禁颓然而气馁。于是浅尝偷巧的习惯油然而生,在未用自己脑力去求理解之前,或先读别人的评论以自囿,或仅读一书的序言而了事。有的人更以其一知半解,从而道听途说。这是我们年轻人最易传染的一种通病。”

深钻细研打好基础

著名教育家、革命老人徐特立,读书从不贪多图快,而是注重实效,深钻细研。他认为,与其用读一本书时间马马虎虎读十本书,不如用读十本书的时间老老实实去读一本书,把这本书读得字字分明,句句通透。因此,他主张读书应当由少到多,刻苦钻研。

当年徐老曾刻苦攻读过《说文解字》。这部书系1800多年前东汉人许慎所著,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典,共收有9000多个字,字体均为篆籀古文,非常难读、难记。徐老每天只学两个到三个字,晚上睡觉时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掌心里默写白天学过的字,直到熟练了再学下一个字。《说文》部首共有540字,他每天读两字,花了1年的时间才读完。徐老43岁开始学外文,也是用这种方法。他每天学一个生词,一年就牢牢记下了365个基本词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他掌握了法文、德文和俄文。他说:“我读书的办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不切实际的贪多,既不能理解又不能记忆。要理解,必须记忆基本的东西,必须‘经常’、‘量力’才成。” 也就是说,要深钻细研,才能打好基础,也才能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煮书”、“吃书”又何妨

女作家茹志鹃是一位酷爱读书的人。她家里有一帧条幅,上面写着两个字:“煮书”。茹志鹃曾经向人解释说:“书,光看是不行的,看故事情节,等于囫囵吞枣。应该读。读,就仔细得多了。然而,读还不够,进而要‘煮’,‘煮’是何等的烂熟、透彻,不是一遍两遍可成的。”这是何等的一个深钻细研的境界啊。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爱人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穿山甲打洞式读书

杜维明是一位闻名美国的汉学家,从1967年起就在美国的一些大学教授中国思想史、哲学史。杜先生学问渊博,不仅有自己的读书观,而且有独特的读书方式。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道:“杜先生,你采用什么样的读书方式?”

他回答说:“英国学者柏林说过,做学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狐狸打洞式,接触面广;另一种是穿山甲打洞式,钻得深。这也可以用来说明读书的方式,而我采用的是穿山甲方式。”

作为一名研究理学的专家,杜维明的读书单上主要是四书五经、程朱理学。对于这些典籍,他系统地读、反复地读,手不释卷地百读不厌。就以“四书”而言,他每年都要重温一遍。他读这些书,不是一读了之,而是一头钻了进去,同时进行潜心思考,每读必有所得。这大概就是他所说的“穿山甲的读书方式”吧。杜先生认为,如果每次重读书,没有新的收获,就等于没有读。“涉深水得蛟龙”,他从书中领悟了更深的哲理。正是这种谦逊好学的态度,孜孜不倦的精神,正是这种“穿山甲的读书方式”给他的学术研究带来累累硕果。

深钻细研,是要下番苦功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他读书也很刻苦,对学的东西进行深钻细研。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

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同类推荐
  • 为什么温州人能赚钱

    为什么温州人能赚钱

    本书以成功的温州商人的案例故事,介绍了温州人特有的草根精神以及温州人的赚钱技法。
  • 给女人的心灵私房书

    给女人的心灵私房书

    本书上篇是写给女人的秘密,让女人解开困惑,滋养心灵;下篇是尽享幸福人生,让女人在了解秘密之后,享受幸福美满的生活。
  • 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由于所处环境和生活背景的不同,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然而殊途同归,目标都是一样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书收集了大量中外成功人士的例子,并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了确保你在35岁之前取得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遵照这些法则,一步一步完善自我,你就会逐渐实现你的成功之梦。希望这本书能够伴随您走向成功的殿堂。
  • 尼采的智慧

    尼采的智慧

    本书囊括了尼采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和主张,包含有很多惊世警言,如“人是应该超越的东西”、“上帝死了”等。读其书而知其人,明其义而囿其辞。我们深信本书对于帮助读者了解尼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人生哲理每日提醒

    人生哲理每日提醒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自己创造的,谁都无法避免来自于生活、工作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个人的处事方式、生活态度、工作习惯、思维方法等都可能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热门推荐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恶魔哥哥,请接招

    恶魔哥哥,请接招

    “慕先生,你还没给钱。”“我缺太太,不缺钱。”“那么很遗憾——”她吐词清晰:“我卖的和慕先生想买的商品不是一样,无法交易。”“嫁给我很委屈?”他的脸上挂着一抹危险的笑。“委屈。”她吐词清晰:“你心有所属,不但冷酷无情,私生活还不干净,嫁给你没有最委屈,只有更委屈。”本文小虐,但结局完美。
  • The Life of Charlotte Bronte

    The Life of Charlotte Bront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疯丫头的赖皮校草:大闹校园

    疯丫头的赖皮校草:大闹校园

    又拽又漂亮的疯丫头与众多帅哥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尽情期待《疯丫头的赖皮校草:大闹校园》。
  • 龙驭花都

    龙驭花都

    龙虎山上少年人王林艺成出山,却在机缘巧合之下与前来旅游的美女董事长司马嫣然相识,并且受邀成为其女儿的贴身保镖。被两位师父预言命犯桃花的王林,从此开始了他龙驭花都的入世之旅。清纯的姐妹花,可爱的小萝莉,刁蛮的女警花,美艳的班主任,百花齐绽,各领千秋,一切尽在《龙驭花都》!(新人新作,求推荐票,你们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 灵魂的美丽邂逅

    灵魂的美丽邂逅

    崔幸琪,这一个在婚后过得并不幸福的女人,在一次偶然意外的灵魂出游之后,邂逅相遇了特别的灵魂美丽爱情……只是,什么?平凡无比的黄脸婆灵魂出窍竟然还有任务?拯救‘灵困死角’的魂魄?究竟,人界、鬼界、灵界,特别的灵界世界生活,将会如何改写崔幸琪的命运呢?是喜是悲是无奈?幸琪: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都醒了,你会怎样?华文: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会去接你走……===========================================================心作对关注本作的读者朋友们致歉!最近因在修改前面的一些章节及添加章节,所以停止了后面的更新。现在已修改完毕,以后会继续更新的了。同时感谢对本作提出宝贵意见的朋友,有了你们的支持,心佳会继续加油的:)另: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制做封面。
  • 火影世界游戏系统

    火影世界游戏系统

    根据火影世界》写的火影同人
  • 风雨后的阳光

    风雨后的阳光

    本书精选了作者的部分小小说和散文,作者用最精致的语言,最幽默的文字,并且用最为调侃的笔调,来诠释生活中的苦涩和平凡。作品从平淡中彰显出雅致与独特,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
  • 并非盗墓而已

    并非盗墓而已

    张均,一个拥有很多秘密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被女友所甩,求职碰壁,本来准备卷铺盖回家。却无意间找到一个看守当铺的工作,还有不差的待遇,更遇到了美女投怀送抱,这究竟是他的幸运还是他恶梦的开始(希望点进来看的人能收藏一下,万分感谢)书已改名谢谢
  •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59岁时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美誉。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在当时社会赢得了广大的读者群,一年之内就再版三次。随后的几十年当中,它一版再版,成为继《圣经》之后出版的英语语言读物中阅读范围最广的图书之一,而且在西方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本著作像《鲁滨逊漂流记》一样产生数目如此巨大的译本和改写本。其文学影响及对人类社会的深远意义是许多其他著作所无可比拟的。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丰富的想像力,鲜明·反映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时代特征,真实地描写了离开社会28年之久的人所经历的逆境和绝望感,还有对信仰的体验和对生活无尽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