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9100000013

第13章 孙子谋略人生(12)

为什么单单想到了母亲?孙武自己也不知道。从他决定远游到现在,少说也有二十多天了,这期间,爷爷田书专门从乐安赶了回来,叔父田穰苴几乎每天都来孙武家一两趟,父亲孙凭则除了上朝以外,始终呆在家里,田盘、缪不识、姜乙卓等同窗友好也三番五次地来孙家问长问短,那个缪不识非要跟孙武一起出游不可,说是孙武吃不得苦,他要跟着照顾,也做孙武的保镖,孙武硬是拒绝了。爷爷、父亲、叔父对孙武的决定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目光和言语中饱含着欣喜和赏识,而同窗们则把他的决定看成是叱咤风云、气吞山河的壮举,对他夸耀不绝。而母亲,是唯一挂着满脸愁容、不赞一词的人。她默默地纺线织布,缝制衣裳,收拾行囊,却常常忘记了起码的礼节,有几次,叔父来了她也不打招呼,叔父走了她也不知道送送,对田盘、缪不识就更是不理不睬,一天到晚神不守舍的样子。孙武发现了母亲的反常表现,却不以为然,心想:虽说是自己的母亲,但毕竟是女人,女人是永远琢磨不透男人的抱负和志向的。孙武记得,自己走出院门的时候,发现送行的人中没有母亲,觉得很奇怪,就跑回屋与母亲告别,刚一推门,就见母亲站在门缝处,两只眼睛肿得像桃子一般。她见了孙武,立即把脸转到里边去,用手捂着嘴呜呜地大哭起来。孙武当时壮志在胸,况且院门口送行的亲友都回头向这边看着,总得像个男子汉吧,于是便说了声“母亲保重”,又匆匆给母亲磕了个头,转身跑了出来……

此刻,孙武深深地后悔了,为什么当时不好好地安慰她老人家几句?

从出生到如今,孙武从来就没意识到母亲在他生活中处于怎样的位置,与爷爷、叔父、父亲、师父、学友的相处,才是他的全部生活内容,他甚至常常忘记了母亲的存在,因为在他周边的一切人物中,只有母亲与他的志向没有任何关联。然而,在他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而离开家门的时候,母亲却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灵。

“我要回去,跟母亲说句话,哪怕不说话,看她一眼也行。”孙武被这种强烈的愿望驱动着,抬起腿便顺着山北坡往回走。

一群燕子从头顶上飞过……

孙武立即停住了脚步:秋雁南飞,春燕北归,禽鸟尚且明白自己的去向,而我——我现在回去,怎样面对爷爷、父亲、叔父和同窗的学友呢?那群燕子远去了,消失了,没有犹豫,没有彷徨,头也不回地直奔前方。那么,我方才的犹豫和彷徨,究竟是人不如禽鸟的显示,还是我自己脆弱性格的外露?

想到这里,孙武闭上了眼睛,立即就有两滴泪水涌出,他弄不清这泪水是因为对母亲的内疚,还是因为对脆弱性格的自恨。他用袖子在脸上抹了一下,似乎是在与犹豫和彷徨诀别,然后转身向南,大踏步地走下山去。

第三天,孙武就来到了离临淄最近的鲁国地界。鲁昭公算不得多么贤明的君主,但正如晏婴所说,他“好义而民戴之,好义者安,民戴者和”,因而这个国家秩序稳定,不废农耕,一片太平景象。孙武的第一个落脚点是长勺,一百六十多年前,鲁国与齐国曾在这里发生了一起着名的战役,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指挥这次战役的,齐军方面是名将鲍叔牙,鲁军方面却是出身低微的曹刿,双方布好阵势后,齐军开始击鼓,鲁庄公也要击鼓,被曹刿劝止了;等齐军三次击鼓结束的时候,曹刿才指挥鲁军发起了猛攻,结果打败了齐军。鲁庄公想要追击鲁军,曹刿又制止了,他下了战车观看齐军留下的车辙,又登上车的轼木嘹望了一阵,说:“可以追赶了!”鲁军才全面出击,追赶齐军。此战结束后,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缘故,曹刿说出了一番被后来兵家赞不绝口的话来,他说:“打仗,凭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对方衰竭而我方充盈,故能取胜。但齐国是大国,难以揣测,很可能是诈败,引诱我军深入,我观其车辙,十分凌乱;望其旌旗,东倒西歪,知道没有伏兵,才放胆追赶。”

孙武站在一座土丘上,望着眼前面积不大的平原。北方两山之间的空地,就是齐军逃逸的去路。倘若齐军考虑得周全一些,在两山北麓各设一支伏兵,那么失败的一方恐怕就是鲁军了,至少鲁军不敢放胆追击。大概当时鲍叔牙仰仗着自己兵力强盛,以为此战必胜,所以根本就没想到设伏这一着。

不过,这样的战例今后不会再出现了。那时候的作战程式,是双方摆好阵势同时击鼓而战,这在今天看来,显得太迂阔太笨拙太傻气,曹刿正是利用这种呆板的程式取胜的:齐军敲响第一通鼓的时候,鲁军方面没有做出回应,于是再敲第二通鼓,这时士气开始衰落了,鲁军仍然不予理睬;齐军无奈,又敲第三通鼓,但士气已经荡然无存了。于是,他们在“礼战”的观念中毫无价值地消耗了自己。试想一下,如果齐军敲响第一通鼓时就冲向敌阵,会是什么结果?可以说是必胜无疑的。由此看来,在长勺之战中,齐军犯了跟宋襄公同样的错误,为了顾全成列击鼓的陈规而放弃了大好战机。

田野被切割成大小不等的方块儿,麦子长得有膝盖那么高了,青绿青绿的。要不是当地的老翁指点,孙武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这里曾经是一片古战场。或许,盘旋在高空中的几只苍鹰,仍然保留着昔日的一丝容颜。

孙武下了土丘,继续行西南方向走去,三天后,来到了鲁国都城曲阜,这里是孔丘的住地,他要拜访这位早巳闻名遐迩的巨子。

曲阜城简约而肃穆,与临淄的热闹嘈杂迥然有别。这里的街道不如临淄那样宽敞,却很齐整干净;房屋不如临淄那样高大,墙体却很厚实,大幅度伸出的屋檐标示出古朴而高雅的风貌;衡门(牌坊)也不如临淄的华美精巧,但凝重简拙的风格却似乎隐含着更为深沉的意蕴。

“倘若说临淄是俗乐,那么曲阜则是雅乐了!”孙武心想。

他觉得这个比喻十分贴切,继而回想起临淄市面闹嚷嚷的场面:吹笙鼓瑟的,击筑弹琴的,斗鸡走狗的,下棋踢球的,车毂相撞,肩臂相摩。至于人的脾性,则是自我张扬,傲气十足,一个个像好斗的公鸡,风风火火,大呼小叫,横鼻竖眼,虎爪狼步,仿佛只知道有自己,不知道有别人似的。三句话投机,便顿足狂笑;稍不如意,就在大庭广众之下拳脚相向,大打出手。

再看看眼前的场面,却截然不同,来往的人并不少,也是比肩接踵的,却没有什么声响,人们好像都在无形的格子里活动着,井然有序;一个个都在忙自己的事,彼此之间却互不妨碍;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亲热的表示,却又像是埋藏着深厚的友情。

最使孙武感到异样的,是人们的礼让修养。开始,孙武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按照原来的习惯在街道中央阔步向前,不久便觉察到:几乎迎面而来的人,不论什么穿戴,都给他让路,在行人浓密处,跟他走了碰头的人甚至要后退几步让他先过去。孙武心想:真不愧是礼仪之邦,人人都是谦谦君子。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孙武也学着给别人让路了,使他惊讶的是,他每次让路,对方都深深地向他点点头,随后便报以感激的微笑。

“华夏之地的世风如果都能相曲阜一样,何必打仗呢?不打仗了,兵法又有何用?”孙武心想。

在路人殷勤的指点下,孙武很快就找到了孔家宅院。家童见他操一口齐语,便热情地将他请到客室,倒上茶。一问,很不巧,家童告诉他:“我家先生到洛邑去了。”

“去洛邑做什么?”孙武问。

“去找李耳,就是老聃,人家也叫他老子。”家童说,“听我家先生说,要向他请教周礼的学问。”

“孔先生学乐于苌弘,学礼于郯子,学琴于师襄,现在又学礼于老子,真可谓学而不倦了。”孙武说。

苌弘是东周内史大夫,精通天文、气象、历法、音律,有“智多星”之美誉;郯子是郯国的国君,以精通周礼而闻名;师襄就是九年前跟孔丘一起去齐国观看大型乐舞的鲁国音乐大师“击磬襄”。

“圣人无常师嘛,容纳百川方为海。”家童说。

孙武用钦羡的眼光看了家童一眼,心想:在孔先生府上,连家童说话都带有几分儒雅之气。

“你家先生为了追求学问的至高境界而如此不惮劳苦,真是可敬可佩!”孙武说。

“其实,在我家先生看来,追求学问是一种乐趣,无所谓劳苦。”家童道,“他用起功来常常如醉如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如此大贤大哲,可惜我未能相见哪!”孙武感慨万端。

“其实,公子跟我家先生有着共同的禀性。”家童说。

“共同的禀性?”孙武觉得有些奇怪。

“是啊,见贤思齐,就有道而正焉。”家童说,“公子不是慕我家先生之名而前来拜谒的吗?这正像我家先生慕老子之名而前去拜谒一样。”

孙武笑了,说道:“原来你想到了这一层。”

“公子可留下姓名,待我家先生回来,我好向他禀报。”家童又说。

孙武起身告辞道:“芥末人物,不留姓名也罢,倘今生有缘,或许能够晤面的。”

乌云低垂,像是无数巨大的蘑菇倒立着,密密地排列在一起。没有风,蘑菇凝结在各自的位置上,一动不动,它们似乎已经承托不住自身的重量,只要抛出一把利剑,向空中劈去,蘑菇群就会立即变成倾盆大雨,泼洒下来。

孙武站在三尺多高、刻着“有莘”两个字的石头界碑上,眼前是一片荆棘和野草,一直延伸到远方的山峦脚下,山峦模糊糊的,黑森森的,阴惨惨的,像是匍匐在地面上已经死去的灰熊。

这一幅荒芜苍凉的景象使孙武心里一阵阵打颤,他第一次体验到,有灵魂的生命如果丧失了与同类相伴的机会,那种因孤独而产生的恐怖几乎是无法忍受的。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一只虎,一只狼,也会用凄苦的叫声来寻求伴侣的,哪怕唤来的是敌手,它们也不会后悔,因为有了敌手,它们就不再孤独了。

孙武迫不及待地想喊叫一声,企图从回声中获得支持,但他刚一张开口,便立即指责自己的胆怯,终于没有喊出来。

啊,一百多年前的晋楚城濮之战就发生在这里。难道,眼下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是彼时那场血战留下的印记?

想必是的,孙武来的时候,就在山脚和荆棘丛中看到了一堆堆的人骨、马骨、生满红锈的残戟、腐烂的车辕和车轮,长久的岁月并没有完全抹掉那场战争的痕迹,百年来,战祸不断,田园荒芜,哀鸿遍野,谁有心绪和力量来打扫这片土地呢?

对于这场战争,孙武从文字记载中不知接触了多少遍,但只有今天,战争的形象画面才在他的想像中铺展出脉络明晰的线条:

周襄王十九年,楚国联合陈、蔡、郑、许等国攻打宋国,宋成公派人向晋国告急。晋国大臣狐偃献计道:曹、卫是楚国的友国,伐此二国,楚必救之,则宋国之围可解。晋文公从其计。第二年五月,晋军向卫国提出借白马河渡河伐曹,遭到卫国的拒绝。晋军便绕道由南河进军,袭占了卫国的五鹿,进而逼近敛孟,直接威胁着卫国的首都楚邱。这时齐昭公来会,与晋文公立誓为盟,壮大了晋军声威。接着,晋军进入曹境,围困其首都陶丘,激战月余,攻陷之,曹共公做了晋军的俘虏。

但晋文公的目的未能达到,楚军不但并没有救援卫、曹,反而更加猛烈地攻打宋国,宋成公再次派人前往晋国求救。晋文公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兵力不足以跟楚、陈等国联军抗衡。晋国大臣先轸建议道:先让宋国请齐、秦两国出面调停,劝楚国退兵,一面将卫、曹的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宋国,以示慰问和鼓励。如果调停成功,则楚国退兵,宋国之围可解;如果调停失败,楚国就得罪了齐、秦,这两国就会站在晋国一边。晋文公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楚国拒绝调停,果如先轸所料,齐、秦都调拨了兵马,归晋国指挥,这样一来,楚国便陷入了孤立的境地。

楚成王意识到情势的变化对楚国十分不利,便下达了退军的指令。但令尹成得臣却固执地坚持对宋、晋作战,大言声称此战必胜。楚成王派使臣劝诫成得臣道:晋君做国君以前,因宫廷斗争而被迫流浪国外十九年,备尝人间辛苦,他的遭遇博得了世人的同情,同时,他又是个有德行的人,在诸侯中威信很高,有德者不可敌,况且,楚军攻宋,已有所获,应该见好就收,适可而止。但成得臣说,此时退兵,功亏一篑,徒惹天下人嗤笑,他拒绝执行这个训令,并要求楚王增拨兵力。楚成王一方面对成得臣不满,另一方面却又抱有侥幸获胜的心理,他害怕更多的军队丧身一战场,犹豫再三,只将西广(楚王的亲兵)、东宫(太子的卫队)拨给成得臣调用。

但楚国并没有放弃和谈罢兵的机会,战前,派大夫宛春为使臣,对晋军说:只要晋国让卫、曹二君复国,楚军便撤兵以释宋之围。晋文公问于群臣,先轸说:楚军此计乃施恩于卫、曹、宋三国,倘若拒绝,三国必怨晋;倘若接受,则我方就失去了击败楚军称霸中原的良机。为今之计,不如暗自允许卫、曹复国,两国感恩于我,同时也离间了两国与楚的友好,一面扣押宛春,以激楚军之怒。晋文公从其言,让卫、曹复国,并逼迫两个国君与楚绝交,又将宛春扣押在卫国的五鹿。

成得臣见卫、曹叛楚,使臣被扣,果然暴跳如雷,立即撤出围宋之军,又将分散在各地的队伍调集起来,准备与晋军正面交锋。

晋文公命令晋军退避三舍(九十里)。原来他流浪国外的时候,在楚国受到了热情的款待,离开楚国的时候,楚成王问他,日后如果当了晋国国君,何以报答楚国,他答道:如果托楚王的福,有幸获得君位,那么晋楚治兵,在战场上相见时,我当退避三舍。现在,他要兑现自己的诺言。

于是,晋军退到了城濮以南的有莘,而楚军步步逼近,双方终于在战场上相见了。

战场的北方,排列着晋、齐、秦联军的三个方阵,上军在西,主要是齐军,晋军方面的主将是狐毛,副将是狐偃;中军居中,主帅是先轸,副帅是郤溱;下军在东,主要是秦军,晋军方面主将是栾枝,副将是胥臣。联军的总统帅是晋文公。

战场的南方,排列着楚、陈’、蔡联军的三个方阵,左军在西,主将是斗宜申,率领着申、息两地的军队;中军居中,是楚国最精锐的部队,又有西广、东宫两支强旅,由楚令尹成得臣任主帅;右军在东,陈、蔡两国的军队排在最前面,楚国的主将是斗勃。联军的总统帅是成得臣。

战斗开始了,按照事先成得臣下达的指令,战鼓一响,南军的右军的陈蔡军队立即出击,北军方面先让下军中的秦军迎战,不多时,秦军就向后撤退,而栾枝则在后面用兵车拖着树枝扬起了漫天的尘土,南军看不清前面的情况,便盲目追赶,这时,北军阵营里忽然冲出一支人马,战车的辕马全都蒙上了虎皮,南军的辕马以为遇到了真虎,顿时,惊恐的嘶鸣闻于四野,北军趁势掩杀,南军争相夺路奔逃,阵容顿时一片混乱。这一来,反而冲乱了后面斗勃的楚军。晋秦两军则发起更加凌厉的攻势,混战中,南军的蔡国将领公子印被杀,而斗勃受了箭伤,狼狈逃窜,南军右军死伤无数,尸骸狼藉……

同类推荐
  • 乔布斯传

    乔布斯传

    苹果教父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年轻人热血创业的偶像。震撼世界的新潮科技之先锋人物。
  • 中国十大谋略家

    中国十大谋略家

    本书讲述了中国古代十位谋略家的故事。包括:姜尚、范蠡、孙膑、苏秦、张仪、范雎、张良、郭嘉、刘基、范文程。
  • 保罗盖蒂的智慧

    保罗盖蒂的智慧

    1892年10月25日,在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随着一声啼哭,一个白胖胖的男婴降生了。孩子的父亲叫乔治·盖蒂,37岁,母亲叫莎拉,已经40岁。这对中年父母看着他们可爱的儿子,心中充满了幸福和喜悦。他们给孩子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叫琼·保罗·盖蒂。保罗·盖蒂这个名字后来被全世界的人称呼着,他在一生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有20年时间,他一直都是个人财产的世界首富。
  •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传奇人物,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丈夫、父亲、儿子、情人、良师、益友、犹太人、世界公民、社会良心、和平主义者、业余小提琴手、统一场理论的独行侠……总而言之,是“生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个古怪天才”。本书将通过爱因斯坦的自述和其书信,真实地反映他的生活经历、事业理想、喜怒哀乐、特立独行及其辉煌的一生。
  •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秦始皇尽管是一位暴君,但他也是统一中国的皇帝。没有他,中国的统一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理:中国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秦始皇不但是一个古代君主,也是一个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热门推荐
  • 予默

    予默

    理想与人生,爱情和生活,自由跟责任?人生的意义在哪儿?是我们探求的主题!
  • 闪婚盛宠

    闪婚盛宠

    灰姑娘遇上霸道总裁,奇迹般的闪婚,幸福来的太突然!但是,除了享受婚姻带来的权利,也要履行夫妻义务不是吗?偏偏她的男人又强壮孔武,日日夜夜不满足……
  • 重生:不愿再借过

    重生:不愿再借过

    简介么?小编目前还没什么好说的……等以后文登了一万左右字数,我就编过简介
  • 替罪丫鬟

    替罪丫鬟

    一宗杀人案件,小小丫鬟替罪入狱,是谁把罪嫁祸于无足轻重的她?岂料这仅是权力阴谋的开篇,无辜受牵连的她被迫周旋于波谲云诡之中……一个是温煦如风的将军之子,一个是骁勇善战的山寨大王,谁才是她应守候一生之人?
  • 星光蜜爱:金主Boss,请温柔

    星光蜜爱:金主Boss,请温柔

    两年前的一场悬案让她落荒而逃,如今进入娱乐圈,遇上腹黑金主,原本想要抱个金主好乘凉,没想到被金主吃干抹净渣渣都不剩。“你……别过来!”瞧见眼前正涨红着脸的小妻子,金主BOSS步步逼近……
  • 三国之纵横大汉

    三国之纵横大汉

    汉末天下大乱,刘备嫡长子刘勋才能非凡,收谋臣武将,娶娇妻美妾,步步为营,立志兴复大汉帝国。究竟能否成功?敬请期待!
  • 绝世倾城:妖娆异世

    绝世倾城:妖娆异世

    君家有女,名唤月熏,年芳十二,相貌极佳。美中不足,此人乃是“废柴”,君家之污点,天下之耻辱。出生时,天地变,百花开,凤凰鸣,天下皆说此女乃是凤凰命,奈何5岁测天赋时,令人眼镜大跌!竟是个废物!她年幼被当做棋子,只为让他乖乖就范,她回来了,她不再是废物,经过易经洗髓,她激发出了隐藏的混沌属性,但已换了一人,从此不再废物,而是天才!凤凰被欺时,众人嫌恶,好一个废物!她被人欺辱,她努力证明自己,他献出怀抱,她努力修炼来证明自己配得上他;凤凰翱翔时,众人惊叹,好一对璧人!她已有夫婿,那个霸道的男人,他和她共同绘出满天迷人的星光。倾城颜,硝烟起,血横流,凤凰翔!
  • 穿越之异世潇湘情缘

    穿越之异世潇湘情缘

    她本是来自现代的白领丽人,独立自主。看她如何在吃人不吐骨头的红楼里以柔弱纤细的林黛玉的身份活出自己的一份精彩,一改黛玉的悲凉结局。如何与自己心目中的恋人共谱一曲恋歌,成就一段美好姻缘。
  • 空魔传

    空魔传

    由于一场大爆炸引起的危机,注定会改变世界的命运。
  • TFBOYS:青栀

    TFBOYS:青栀

    本故事纯属虚构。逝去的青涩时光,你是否还记得,初恋的那种如小鹿般乱撞的怦怦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