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9100000048

第48章 “孙子兵法”精华解读(1)

始计第一

经之以五事

故经之以五事①,校之以计而索其情②: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③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④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⑤,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计篇》)

【注释】

①经:纲领。五事:指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②校:通“较”,比较。索:探求。③时制:指四季时令的更替。④曲制:指军队组织制度。官道:指各级将吏的职责区分、统辖管理等制度。主用:指军队后勤供应管理制度。⑤闻:知道、了解。

【译文】

所以,要以五个方面为纲,比较敌我双方的各种条件,以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是使民众与国君的意愿相一致,这样民众在战争中就可为国君出生入死而不怕危险。所谓“天”,是指昼夜、晴雨、冷热、四季更替。所谓“地”,是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易,作战地域的广狭、地形是否利于攻守进退。所谓“将”,是指将帅的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军纪严明。所谓“法”,是指军队组织制度、将吏管理制度与后勤供应制度。以上五个方面,将帅们没有不知道的,只有深刻了解、确实掌握,才能打胜仗,否则就不能取胜。

【解读】

用兵作战前,首先要比较敌我双方的制胜条件,这就要确定在什么范围内、用什么标准来计较胜负。如果比较的内容与标准搞错了,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导出错误的结论,制定错误的谋略,指导错误的行动,埋下失败的根子。因此,在运筹帷幄、决算庙堂之时,是否有全面准确的比较内容与比较标准,就显得非常重要。对此,孙子在进入始计篇时,首先提出了“经之以五事”的比较内容与比较标准。

孙子对比较胜负条件的“五事”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

“一曰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这里明确提出道的标准是“令民与上同意”。也就是孟子提出的“人和”。同意、同欲,才能上下同心,三军一心,为道义而战,死不旋踵。

“二曰天”。“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天时”问题。古代春秋不兴师,恐妨碍农耕;冬夏不出征,恐伤害健康,都是考虑到天时条件的制约。

“三曰地”。“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地,即地理条件,孟子谓之“地利”。用兵须讲地理条件;远者宜缓,近者宜速;险地宜用步兵,平地宜用车骑;地广宜用大兵,地狭宜用精兵;地高不宜仰攻,地下不宜处军;死地宜战,生地宜守。

“四曰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作为将帅,应该智能谋划,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敢,严能立威。曹操称此“五德”为“将德”。

“五曰法”。“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法指军事制度、治军法规、后勤管理以及调兵遣将、任人用才之术,也是影响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条件。

孙子的高明处是,他在制定决定胜负的比较内容时,不就战争讲战争,不就军事讲军事,而是全面考查军事、政治、人力、物力、天时、地利诸因素,注重综合实力的比较。临战之际,“五事”是制胜的条件;和平时期,“五事”则是治国治军的基本内容。只有平时注意“五事”的治理,才有战时突现的综合优势。而军事上的胜利,正依赖于“五事”优化产生的综合实力,正是综合国力的胜利。

此外,孙子不是将“五事”等量齐观,而是通过先后排列,表明这五种制胜因素有轻重、主次之分。孙子将“道”居于“五事”之首,与孟子强调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暗中相合。根据对“五事”的不同具备情况,可以把军队分为“仁义之师”、“节制之师”、“权诈之师”。根据将帅对“五事”的不同掌握和运用程度,又可以把军事家分为不同的等级。李靖把他们分为三等:“一曰道,二曰天地,三曰将法”。认为有道之兵,无施不宜,可威服海内。据有“天地”优势者,可以居守;占有“将法”优势者,可以进攻。历观古今兵家,他赞扬“若张良、范蠡、孙武,脱然高引,不知所往,此非知道,安能尔乎?”“若乐毅、管仲、诸葛亮,战必胜,守必固,此非察天时地利,安能尔乎?”“王猛之保秦,谢安之守晋,非任将择材,缮完自固,安能尔乎?”可见孙子“五事”不仅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准,也是考察军事家优劣的尺度。

孙子尖锐指出:“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我国历史上的重大战役胜负预测验证了“五事”要素的正确性、合理性。以着名的三国“赤壁之战”为例,公元208年时,曹操率军攻打江东,孙权召集群臣商议,群臣大都以敌众我寡,难以抵御为理由,主张归降曹操。惟独周瑜坚持抗战,并以“五事”为标准,分析了孙权必胜的根据:“曹操虽然名为汉朝丞相,实际上是汉朝的奸贼。将军以神武雄才,凭借着父兄的基业,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粮足,英雄乐业,正应当纵横天下,为汉室除暴去秽,为什么要去投降曹操呢?况且曹操引兵前来,已有多处违犯兵家的忌讳,可以说是自投死路。如今曹操北方未定,马腾、韩遂尚在关西为其后患,而曹操率众久居江南,这是一大犯忌。北方军队不熟悉水战,弃鞍马而驾舟船,与江东争锋,这是二大犯忌。目前正是隆冬盛寒,粮草短缺,这是三大犯忌。中原士兵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这是四大犯忌。有此四大犯忌,曹操虽然兵精将广,却注定要失败。这正是捉拿曹操的好机会。我愿领精兵数千,屯驻夏口,保证为将军破敌。”孙权听后大喜,立即让周瑜统兵拒敌,果然获取了以后的赤壁大捷。

孙子判别胜负的“五事”内容,不仅适用于昔日的兵战,而且能够指导今日的商战。对商场上激烈竞争双方的实力评估与胜负判别,同样离不开道、天、地、将、法这五项基本竞争力要素的考察。

商战中的“道”,是指企业奉行的基本价值观与经营理念。企业只有确立起以人为本、以义为先、服务民众、报效社会的基本价值观,才能从经营管理者到全体员工“上下同欲”,团结一心,形成企业的凝聚力。

商战中的“天”,是指市场竞争中最有利的时机。机遇是生产要素在某一时空段的最佳组合,抓住有利时机,企业发展就会事半功倍。

商战中的“地”,是指竞争环境,包括地缘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社会环境。企业借助地利,就能降低成本,拓展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商战中的“将”,是指企业领导者。企业领导者作为统领全体员工的“将领”,同样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德”,只不过这“五德”的内容必须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与现代科学管理的知识。

商战中的“法”,是指企业的组织管理、劳动管理、财务制度等。企业中各种生产要素只有通过合理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才能形成凝聚力、执行力与高效的创造力。

总而言之,现代企业只有如同军队那样“经之以五事”全面考量、营造综合的竞争能力,才能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与竞争谋略,真正掌握商战的主动权与制胜权,使自己处于“百战不殆”、长盛不衰的有利态势。

得道者昌,失道者亡

道①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计篇》)

【注释】

①道:道的本义是路,后引申为道理、规律。意为一定的道理,正如道路一样为人所共同遵循。孙子从政治规律与军事规律的角度论道,这里的“道”,指治国之道。

【译文】

所谓道,是说要使民众与国君同心同德。上下一心,民众在战争中就可以与君王一起出生入死,而不怕危险。

【解读】

“道”是前面所讲的“五事”之一,这里再提出来专门讲一讲。

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黄维,一直想不明白蒋介石的800万“飞机加坦克”的军队怎么会被“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一口一口吃掉。黄维改造出狱后,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提出要到指挥三大战役的中共首脑机关所在地西柏坡村去看一看。这位蒋介石恩宠有加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在参观完西柏坡村后,感慨唏嘘地连呼:“蒋先生当败!蒋先生当败!”

黄维在西柏坡村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中共五大书记之一刘少奇的房间里那张从老乡家借来的2尺宽、齐膝高的小桌。刘少奇就伏在这张小桌上起草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他写好《大纲》后,就去村口召开全国土改工作会议。正是这个《大纲》,这个会议,使土地改革的烈火燃遍全国,翻身得到土地的农民为了保卫自己的胜利成果,前呼后拥地跟着共产党打天下。三大战役中民工支前参战就达886万人之多。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国民党军队怎能不遭受灭顶之灾。难怪陈毅元帅要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农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黄维在西柏坡村还看到什么呢?他看到中共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指挥三大战役的指挥部,仅是面积不到30平方米的一间普通农舍。里面摆着三张大桌子,一张是作战科的,一张是情报科的,一张是资料科的。大屋子里彻夜灯火通明,来自全国各战场的电报汇集到这里,参谋们紧张地分析、研究、报告。当时很难买到标地图用的红蓝铅笔,为了节省使用,参谋们就用红毛线、蓝毛线在地图上标识敌我态势。作战室旁有个放着小石磨的小院子,毛泽东在石磨旁抽烟踱步不分日夜地草拟电报。仅指挥三大战役,毛泽东就在这里亲手写下了190封电报,指挥千军万马歼灭了154万国民党部队。更令人感动的是,在西柏坡一间大伙房里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还通过了这样五项决定:不以人名命名;不祝寿;中国同志的像不与马恩列斯并列;少拍巴掌;少敬酒。这五项决定与当时国民党四大家族的横敛民财、奢侈腐败,判若天地之别。于是人心向背、天下归属、势成定局。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就是黄维心悦诚服地喊出“蒋先生当败”的原因之所在。

古今之事不同,但古今之理相通。黄维从西柏坡之行中悟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是人不是物,是人心的向背而不是武器的利钝。那么,决定人心向背的是什么呢?孙子认为是“主孰有道”。孙子把“道”列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事”、“七计”的首位,作为制胜的第一个条件。这在孙子以前的军事论着中是没有过的,是孙子对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贡献。

如果人们要追根究底,进一步追问孙子讲的“道”究竟是什么?我们发现,后代注家们的阐释就很不相同。

宋人辑录的《孙子十家注》中,孟氏认为“道”为“权术”。孟氏曰:“故用兵之妙,以权术为道。大道废而有法,法废而有权,权废而有势,势废而有术,术废而有数。大道论替,人情讹伪,非以权术之道而取之,则不得其欲也。故其权术之道,使民上下同进趋,同爱憎,一利害。故人心归于德,得人心之力,无私之至也。故百万之众,其心如一,可以俱同死力,动而不至危亡也。”然而以权术为道,用权术收买人心,可以得一将一士之心,却不可得天下人之心;可以骗天下人心于一时,却不可归天下人心于长久。蒋介石对属于他的嫡系部队的将士就很注意用权术来收买人心。他有一个小本本,专记重要将领及其父母的生日,到时亲自赐予厚利。这一做法,也确实使一些人感激涕零,发誓为其效命。遗憾的是,蒋介石捣鬼有术,也有效,但有限,不仅无法尽收国人之心,就是连他统率的部队也搞得嫡系与杂牌对立,争斗不休,乃至火并。

其实孙子列为“五事”之首的道,指的是治国之道、得天下人心的“天地大道”。对这种治国之道,“天地大道”,荀子说得很透彻:“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扞头目而覆胸腹也。”(《议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者无敌于天下”。《黄石公三略》说:“得道者昌,失道者亡”。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战争不过是流血的政治,而政治则是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两千五百年前的孙子已猜测到了潜伏在“仁道”背后的经济利益关系。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竹简,除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外,还有五篇孙子佚文。其《吴问》篇讲孙子回答吴王的问题:“六将军分守晋国之地,孰先亡?孰固成?”孙子在回答范、中行氏先亡、智氏、韩、魏为次、晋国归赵后,分析了导致这一结果的经济原因。这就是先亡者制田狭,置士多,伍税之,公家富。“主乔(骄)臣奢,冀功数战,故曰先〔亡〕”。而“赵是(氏)制田,以百廿步为(婉),以二百卅步吻(亩),公无税焉。公家贫,其置士少,王佥臣收,以御富民,故曰固国。晋国归焉。”《吴问》篇由此得出结论,决定天下兴衰的“王者之道,口口厚爱其民者也。”这就清楚点明了,作为“五事”之首的“道”,是实实在在的王者“厚爱其民”的治国之道,是轻税薄赋、主佥臣收、公贫民富的经济之道。只有首先切实奉行这样的“道”,才能“令民与上同意”,才能万众一心地进行“有道之战”。

翻开一部中国史,我们看到谁实行主佥臣收、爱民富民的治国之道,谁就得人心、得天下;谁背离这条治国之道,实行主骄臣奢、掠民穷民的相反政策,谁就失人心,失天下。在反元起义中,朱元璋率军南渡长江,攻克太平路城后,儒生陶安献计说:“现在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攻城屠邑,互相争雄。然而他们的志向只在子女玉帛,而非为了拔乱反正,安顿民生。你现在率军渡江,只要不嗜杀戮,顺应民心,何愁天下不归你所有!”朱元璋闻言大悟,严明军纪,以保土救民为己任,广收人心,终于由弱变强,削平群雄,建立明朝。可是同历史上所有的封建王朝一样,统治者在患难中、在决定命运的战争中,尚能记住“得道者昌,失道者亡”的道理。一旦得到天下,其剥削阶级的贪婪本性便要故态复萌,变本加厉地压榨民众,使民不聊生,烽烟再起。

惟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打破了这种王朝更替的历史循环,使厚民富民的治国之道得到真正的贯彻。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不是以一个家族代替另一个家族,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是要消灭一切形式的剥削制度,让普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她使盼了千年的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她使一无所有的工人得到了工厂,她使最大多数人得到了利益,她也就得到了天下最大多数人的支持。得“大道”者大昌,中国共产党仅用二十八年的时间就赢得了一个新中国。但对胜利后的共产党来说,能否在长期执政中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仍面临着种种考验。前苏联的崩溃、东欧的剧变,已表明执政的共产党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坚持改革开放,不提高综合国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不能保持革命的成果。前车之鉴的惨痛教训,警策中国共产党人要兢兢业业,不断迈出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步伐,不断开拓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新境界。一个胸怀大志、不谋私利的执政党,如果不仅在患难之际,而且在胜利之时也牢记“得道者昌,失道者亡”的千年古训,那还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呢!

良将五德

将者,智、信、仁、勇、严①也。

(《计篇》)

【注释】

①智:智慧谋略。信:信守诺言、赏罚分明。仁:爱抚士卒、爱护民众。勇:勇敢果断。严:执法严明。

【译文】

同类推荐
  •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最终打败了西楚霸王。他就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他是如何掌握天下,又如何成为开国帝王的呢?《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就会告诉你答案。他既见利忘义又胸达大度,他既冷漠无情又惜才爱才。时势造英雄,一代草根成君王。权权谋与智慧,成王败寇后人评!
  •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

    居里是著名的女性物理学家,两度获得诺贝尔奖,与其夫共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中国名人爱情密码

    中国名人爱情密码

    本书搜集了十八对中国名人夫妻的爱情故事。这些动人心扉的爱情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经久不息。有郎才女貌,有比翼双飞,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吴祖光与新凤霞、梁思成与林徽因……有志同道合、相濡以沫,如孙中山与宋庆龄、冰心与吴文藻、钱钟书与杨绛……其最大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爱情不是肤浅的,与当今社会某些三分钟热度的素食爱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 巴尔扎克(名人传记丛书)

    巴尔扎克(名人传记丛书)

    一位半路出家的文学青年,他对文学创作的不断追求如同跋涉在沙漠中的行者对水的渴望。他的一生著述等身,但同时也债台高筑;他崇尚纯粹的文学艺术,但却受生活所迫屡次成为令自己所不耻的文佣。他通过写实风格的小说来针砭时弊,他的慧眼观察如科学实验般可信。
  • 兵家鼻祖:孙武

    兵家鼻祖:孙武

    孙武[挟三万兵,纵横天下无敌],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孙子兵法》。此书早已被广泛流传到了世界各个国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运用到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这部传奇的兵法是如何完成的,我们不妨看一看孙武的传奇人生。读《兵家鼻祖:孙武》,不但可以感受到孙武生活中的曲折、离奇,又能够被战争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紧张形势所牵掣,也能够了解到孙武、伍子胥、吴王阖间、伯韵等人物的性格、脾气,以及品质的不同。
热门推荐
  • 这个唯一

    这个唯一

    一次偶然的,意外的相遇,两个人相见。她洒脱,天真,高冷,直爽的个性,遇见了他,高贵,优秀,阳光的个性,化学反应就此展开,只为彼此而存在的那一抹阳光,只为彼此而改变的自己个性。一瞬间的感觉,朋友的激励,撮合,两个人在一起。不被世人看好的爱恋,对的人不对的时间,让这段感情暂时划下句号,那那瞬间起,那化学反应的第一次发生起,他们就已经在一起。这两对人,相识,有着不同的命运,但面对自己的那个对方,他们把这感觉,叫爱,那人,叫,这个唯一。
  • 梅落奈何

    梅落奈何

    神秘组织盘古,上古洪荒,谁创造了这个世界,谁制定了连神都不可违反的规则,而盘古三门,是守护,还是毁灭。
  • 天才狂妃:宁王的金牌宠妻

    天才狂妃:宁王的金牌宠妻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杀手组织头领,顶尖的修真者,却穿越到傻子废材身上,苏小小表示很心累。没有修炼根基?睁大你们的狗眼看看,什么叫千年难遇的奇才!随身空间在手,说走就走!你有灵宠,我有神兽!你有法器,我有神器!只不过,这半路蹦跶出来的妖孽男是谁?什么?你是我的那个丑相公?为什么长得这么妖孽?“娘子,别愣着了,我们赶紧去生猴子!”
  • 秘密来自深海

    秘密来自深海

    把你的灵魂交给我吧,我会帮助你获得你想要的一切,你愿意吗?女主李沫涵被朋友及爱人的背叛,面对魔界魔王的要求她是会接受还是拒绝,她会重新获得爱情吗?
  • 时光荏再,爱你如初

    时光荏再,爱你如初

    多年前的一个局引得她步步沦陷,就在她以为幸福快要来临的时候,真相被撕开一道口子,他毫不留情的亲手将她丢进监狱,一句“好好关照”令她脱胎换骨痛不欲生,出狱后她重获新生狼狈出逃,查明真相后,他却发了疯似的满世界找她。入狱前,她说“不管怎样我都不会离开你的。”,出狱后她对他避如蛇蝎,说道:“看啊,我跟我妈一样,都是那么肮脏不堪!”
  • 站起来

    站起来

    “人哪,不管遇到多大的坎坷,最好还是靠自己站起来,最好还是自己走路。让别人推着,让别人扶着,总有些不踏实。还是让我自己站起来吧。”本书介绍了关于唐山大地震和唐山人救援汶川地震的励志故事。
  • 琴剑双绝

    琴剑双绝

    他巧遇各路奇人,传其琴剑绝技,练成万夫不当之绝世神功!复仇杀敌经历中,邂逅各类绝色女侠,后宫佳丽三千人莺燕成群!华山论剑成就武林盟主之位!最后能否武破虚空飘然而去?
  • 机遇的把握

    机遇的把握

    本套书系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恶魔是鲁鲁修大人

    恶魔是鲁鲁修大人

    端木木,对2次元的鲁鲁修非常着迷,只要一说梦话,绝对少不了鲁鲁修的名字,是因为过度思念,还是因为……?咳咳,终于,鲁鲁修在某一天早上,出现了在她的眼前……而且,还是她的床上………………天使?恶魔!如何演绎这份萌动?一切尽在不言中!
  • 血腥聚会

    血腥聚会

    谁也不知道一封普普通通白色信封中的聚会邀请函中会存在怎样巨大的杀机?当背后诅咒的揭开,也许是终结,也许是蔓延;也许是团灭,也许是新生!欢迎就读《血腥聚会》...希望此书能够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纯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