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4800000068

第68章 老子作品欣赏(6)

用兵打仗的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敢采取攻势,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寸,而要后退一尺。”这就是说,摆阵势,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挥胳臂,像没有胳膊可举一样,迎敌人,像没有敌人可攻击一样;手执兵器,像没有拿武器一样。

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低估了敌人的力量,低估敌人的力量,就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的原则。

所以,当两军相对,力量相当时,慈悲的一方可以获胜。

(第七十二章)道家学说的灵魂

【原文】

我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①也,是以不我知②。

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注释】

①唯无知:唯无是知,即一切从客观出发的思维方法。

②不我知:并非我的个人想象或主观臆断。

【译文】

我的话很容易了解,很容易实行。天下却没有人能够知晓,没有人能够实行。

说话要有宗旨,做事要有根据。正由于人们无知,因此他们不了解我。

了解我的人稀少,以我(的主张)为准则的人难得遇到。因此,有“道”的圣人(的不被了解,恰似)外面穿着粗布衣服、怀内揣着美玉(的人一样)。

(第七十三章)我们有不懂的东西

【原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①,是以不病。

【注释】

①病病:恐怕误人害己。前“病”,担忧。后“病”,病态。

【译文】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最好;不知道却自以为自己知道,这是毛病。有“道”的圣人没有这种毛病,因为他把“不知知”当成一种毛病。正因为将毛病当成毛病,因此才不至于犯这种毛病。

(第七十四章)压迫与反抗

【原文】

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

毋狭其所居,毋压其所生。夫唯弗压,是以不厌①。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②也,自爱而不自贵③也。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唯弗压,是以不厌:只有不压迫,才不会有反抗。厌,反抗。

②自知而不自见:自我意识而不是只允许自己存在。见,同现。

③自爱而不自贵:自尊自爱而不是只尊重自己爱护自己。贵,珍重。

【译文】

如果人民不害怕(统治者的)威压,那么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

(统治者)不要逼得人民不得安居,不要压迫人民谋生的道路。统治者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会厌恶(统治者)。

因此有“道”的圣人有自知而不自我表现,能自爱而不自显高贵。所以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采取前者(自知、自爱)。

(第七十五章)万无一失是自然

【原文】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

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①。

【注释】

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网恢恢,虽然稀疏却能做到万无一失。此意思是说,人为之事即使百密终有一疏,只有天道自然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译文】

勇于敢做,就会有杀身之祸;勇于不敢做,则可以保全生命。(勇的)这两个方面,有的时候有利,有的时候有害。上天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呢?因此,圣人也难于说得明白。

自然的规律,是不争斗而善于获胜,不说话而善于回应,不须召唤而自动到来,慢慢吞吞地而善于策划。天网广大无边,虽然稀疏,却什么也不会漏失。

(第七十六章)辅以有限的司法制度

【原文】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且畏死,而为奇者①,吾②得而杀之,夫孰敢矣。

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也。夫代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注释】

①奇者:个别的不轨之徒。

②吾:我们,指遵守秩序的多数人。

【译文】

人民不害怕死,(统治者)为什么还用死刑来吓唬他们?如果使人民总是很害怕死,那么对于捣乱作恶的人,我们可以抓来杀掉,还有谁敢为非作歹?

经常有司杀者(上天、自然)主宰杀的事情。那些硬要代替上天和自然去执行杀的任务的,就好像是代替木匠去砍木头一样。代替木匠砍木头,很少有不砍伤自己的手的。

(第七十七章)走好人生,“三不一要”

【原文】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

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①也,是以不治。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②,是贤贵生③。

【注释】

①上有以为:把世界看成一个由主观意志或功名利禄主宰的世界。上,指意识形态。

②无以生为者:把精神视为生命意义所在的人。无,指精神。

③贤贵生:真正懂得珍重生命,热爱生活。

【译文】

人民陷于饥饿,是因为统治者吞吃的赋税太多,因此发生饥荒。

人民所以难于统治,是因为统治者强作妄为,因此难以统治。

人民所以不怕死,是因为统治者不惜一切代价保养自己,老百姓因此才敢冒死反抗。

只有那些不把保命养生看得过分重的人,才是比过分看重生命的人高明的。

(第七十八章)生之柔弱、死之坚强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仞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①。

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注释】

①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勘校本作“兵强则不胜,木强则烘”。高明在其《校注》中说:“《列子·黄帝》篇引老聃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我以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如同“大器晚成”一样,是贯通古今的成语。故从此说。

【译文】

人活着的时候筋骨是柔软的,死后则变得僵硬。

万物草木生长着的时候是柔脆的,死了则变得干枯坚硬的了。

所以坚强的东西是属于死亡一类的,柔弱的东西属于具有生命力一类。

因此打仗逞强就不能获胜,树木坚强就会遭受砍伐。

凡是强大的,反而处在下面的位置;凡是柔弱的,反而处在上面的位置。

(第七十九章)遏制两极分化

【原文】

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有道者乎!

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译文】

自然的法则,难道不正像弓拉开了弦一样吗?弦位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弦位低了,就把它抬起来一点,弦长有多余的,就加以减少,不足的则加以补充。

自然的规则,是减少有余的,用来补充不足的。人类社会的现实法则,就不是这样了,它是剥夺不足的,用来供奉有余的。谁能够把自己有余的财物拿来供给天下(不足的人)?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如此)。

因此有“道”的圣人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聪明才干。

(第八十章)相反相成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①。

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弗知也,而莫能行也。

故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注释】

①以其无以易之也:凭借着水流动的力量改变它们。无,指水的活泼、流动、侵蚀等特性。易,改变。

【译文】

世界上的事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是攻击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的,这是因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代替水。

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的人没有不懂这个道理的,但是没有人能够遵循它。

因此有“道”的圣人说:“承当国家的屈辱,这才能叫做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灾难,这才配做天下的君王。”(这些)正面的话听起来却像是反面的话一样。

(第八十一章)利益之德与道义之德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

是以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①,无德司彻②。

夫天道无亲③,恒与善人④。

【注释】

①有德司契:讲利益之德的人会格外讲究恩怨功过的凭证记录。司契,掌握着(恩怨功过)的凭证记录。

②无德司彻:讲道义之德的人则主张彻底消除恩恩怨怨。

③天道无亲:天道伦理讲的是情深义重。无亲,情义上相亲相爱、相濡以沫。

④恒与善人:一定与善良的人心灵相通。与,与……相通。

【译文】

调解深重的怨恨,必然会有余留的怨恨,这哪里算得上好办法呢?

因此,有“道”的圣人(根本不去与人结怨),有如拿着借债的契据存根,却并不向人索取偿还。有“德”的人就像掌握借据的人(一样宽容大度),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一样苛刻计较)。

自然的规律是没有偏爱的,总是帮助善人。

同类推荐
  • 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本书对朱元璋的政治谋略进行研究,包括出身布衣篇、霸王出世篇、建功立业篇、建立明朝篇、巩固江山篇、政体改革篇、依法治国篇、教化德治篇、反腐倡廉篇、安居乐业篇。
  • 汉武帝传

    汉武帝传

    汉武帝刘彻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是一部兼具史料性与趣味性的历史小说,用幽默的语言描述了刘彻的一生。
  • 威震东北张作霖

    威震东北张作霖

    历史上的张作霖究竟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棍,还是一个大义凛然的爱国将领?时至今日,恐怕我们都难以给出一个准确的评价!因为历史人物就是这样,很难用一两个词语就概括其一生,尤其是在那段黑暗混乱的北洋时期,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大大小小的军阀合纵连横,生在那个时代,能活下去已经不易,还能活得风生水起叱咤风云的,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笔者不敢以己之昏昏,而欲使人之昭昭,只能在史海中拾取历史的碎片,尽量还原真实的历史,至于评价,留待后人吧!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本书分为格哈德·多马克、卡罗瑟斯、利奥·西拉德等部分。
  •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的部分民间传说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包括民间历史传说、民间风物传说、民间幻想故事、民间鬼怪故事、民间动物故事、民间生活故事、民间机智故事、民间幽默故事、民间寓言故事、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倾霄月

    倾霄月

    她有着如何不为人知道的秘密,一出生就被称为怪物,双亲纷纷因她而死,阴差阳错进了青楼,却为了保卫清白,不惜自毁身体,本以为可以卑微一生,谁知却遇见了他······且看安涟如何面对困境,拯救苍生······
  • 盛宠难留:薄命皇妃

    盛宠难留:薄命皇妃

    她即将成为皇妃时,却选择了逃亡。他和她一见倾心,命运却将他二人分离。深宫中,君王的盛宠给她带来无尽的烦恼。历经千辛万苦,她和他终于重逢,本以为能白头携老、享受人间欢乐,命运却为他们撕开残酷的一幕……
  • 世界启示

    世界启示

    王之恶隐于史庶者安知战火如烟时光如梭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王之恶不知败者且知民不聊生狼烟四起罪恶由亲历者诉讼
  • 倒着过的日子

    倒着过的日子

    那么多人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眼中却只有彼此;我们用独特的方式创造出属于两个人的世界。他们相识在孤儿院,一路磕磕绊绊走向未知的未来。彼此都认定路的尽头是幸福的彼岸,却不想一场火灾......她们是好友是姐妹,她们相亲相爱,却都有着不能言语的伤痛。他们是兄弟是情敌,他们有着不同的童年,心中都藏着同一个人。一次意外的车祸.......将纠结不清的他们推向了各自不同的命运命运的大舞台不停的更换着角色,来了一个又走了一个,谁是路人谁是归人?故事的结局,谁是谁的归宿,谁是谁的最初,谁又是谁呢?
  • 仙侠之六界

    仙侠之六界

    世界,是强者的棋盘。谁,是棋盘上的棋子?浩大的仙侠领域,又有谁能够主宰?这里有玉帝、杨戬、太上老君、九天玄女、元始天尊;有如来佛祖、地藏王、观世音、十八罗汉;也有魔尊、四大魔王、十大魔兽、王族十六魔;还有妖尊神农、邪帝后羿、剑祖伏羲、圣神女娲。六界风云,明争暗斗,无数精彩传奇纷纷呈现。且看叶云飞勇往直前,逆天抗命,横扫六界,傲立顶峰。
  • 投资小窍门

    投资小窍门

    期货商品的买卖,主要是借助于保证金的交付而取得未来某一时间可实现交易的商品买卖合约,在合约到期日之前,投资者可以选择是否要实现这笔买卖,如果当时这项商品的价格高于签约时的价格,则投资人可以按合约签订的价格,将余款缴清之后,取得商品,如果当时这项商品的价格低于签约时的价格,则在权衡利益之后,投资者也可以选择放弃保证金,取消契约,而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现货。所以。期货的交易就如同预付订金的买卖商品方式一样,购买入在交付订金时只取得商品未来预先购买的权利,等到合约到期日并缴清余款之后才能取得商品的所有权。
  • 雪舞战歌

    雪舞战歌

    我贵为王室,纸醉金迷,容貌俊美,武艺绝伦。为何?独独得不到我二姐?我大闹婚礼,自我放逐,杀叛将,灭山匪,捉大盗,收四良将,拥美人入怀,人生快哉!但,为何?我心有不甘,不忘挽歌?种种因果,累累故事,难道都是一盘皇位之争的棋子么?我不甘!命在我手,我岂甘只为他人手中一颗棋子?黑水真气,玄金真气,寒冰真气,绯红真气,,,种种世家,纷至沓来:赤焰刀,艳雪剑,碎玉刀,破风箭,,,,各种神兵利器,各路英雄豪杰。我转战北疆,杀伐决断,面对西方军团,百万来袭谈笑之间。
  • 六十种曲红拂记

    六十种曲红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纪元素

    魔纪元素

    一个猎村部落的小魔王,因情出世,展开了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
  • 燧魔剑之因果

    燧魔剑之因果

    正道领袖的“天剑派”盛极而衰,传世之宝的遗失,引得天下势力纷争。五年前的妖魔乱象,谜团重重。少年离奇的失忆,平凡的身体为何蕴含传说中的力量。而引得这世间巨变的钥匙,究竟是在过去,还是未来?万事因果,皆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