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73600000009

第9章 儒家的教育思想(3)

①教育内容和目标。“孟子是以‘仁义’、‘五伦’为基础的伦理道德,以‘君子’为楷模的人格理想作为教育的标准内容”,他的教育,主体上是人伦教育、道德教育。他施教的目标是培养“明人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他心中的君子,应当是有崇高的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义轻利,舍生取义。“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滕文公上》)“明人伦”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三代的共同教育经验。人伦的具体内容是以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为核心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孟子还主张坚持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使“五伦”“仁义”深入人心。“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离娄上》),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教育就是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梁惠王上》)。之后,“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以培养‘明人伦’的士君子为目标的教育就逐步演变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②教育作用和任务。孟子深刻阐述了教育所起到的重要性和任务。

第一,“求放心”。孟子认为教育对人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告子上》)他把人的“善端”的转化,看作是自内扩充的过程:“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水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而“善端”自内扩充的关键在于教育。“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所以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人固有的善端得以保持和发扬,使失去的善端得以恢复;教育的作用,既表现为“求放心”,又表现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上》)

第二,教育使人区别于禽兽、使贤区别于不肖。“孟子认为有无先天善良本性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离娄下》)他此处所说的“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的那个“几希”之物,正是指人的善良本性。并且认为,这个“几希”之物区别了人和动物,“有,则为人;无,则为禽兽”。因此,人只有存续和扩充先天的善性,才能和禽兽相区别,那么,如何去保存和扩充呢?这就是教育的功用和任务所在。孟子还认为教育使贤与不肖相区别,“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此话中的“养”,就是教育、熏陶。

第三,教育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基石。只有建立了稳定的“社会伦常秩序”,才能“治国”,才能“平天下”。而“社会伦常秩序”的建立依赖于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各方面。“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孟子认为“人之有道也”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其二是精神需要和追求,精神需要就是要“明人伦”,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这种精神需要,即只有通过“教以人伦”,才能“明人伦”。如果只知道满足其前一种需要,而不让其后一种需要同时得到满足,“只知道衣、食、住、行,而人伦不明,就‘近于禽兽’,不能算作是‘人’”。

第四,教育是使民心得以归服的重要途径。孟子认为统一天下、笼络民心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力服人,一种是以德服人。以力服人是霸道,孟子认为不可取;以德服人是王道,孟子非常赞同。所谓以德服人,关键在于得民心,使民心归服。“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离娄下》)就是认为,单纯以善使人服输,还不能得民心,所以“未有能服人者也”;只有用善去熏陶教育人,才能得民心,服天下。得民心之法,在满足“民”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就得靠教育,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

第五,教育是实现“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

孟子认为用伦理道德去弥补社会财富分配不足,使社会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等社会动乱和不安。通过“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使广大黎民百姓懂得伦常秩序和“孝悌之义”,把养老敬老、怜孤恤寡当成一种美德,当成自身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在“强兵”方面,首先孟子提出两种策略:第一是“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第二是“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梁惠王上》)仁政可以使百姓“得耕耨以养其父母”,解除作战时得后顾之忧;对外又可发挥强大的威慑作用,使之不予抵抗。其次是教育。教育才能使壮者“修其孝悌忠信”使之在家庭侍奉父母,友爱兄弟;在社稷尊敬上级忠于朝廷。

(3)教育者及其教授方法

正如后来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因此,教育者本身的修养品德、知识水平以及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第一,由博反约、诲人不倦。教育者必须具备很高的道德修养和渊博知识,孟子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尽心下》)教育者必须有“君子之守”“教者必以正”。“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离娄下》)“教育者博学多览,融会贯通知识后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和传授大义,由博反约,精思旁通”。“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公孙丑上》)教育者应该具有诲人不倦的基本职业道德。

第二,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尽心上》)“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告子下》)“不同的学生,具体情况不同,所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去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和才能”。

第三,树立目标、坚持标准。孟子主张对学生应该严格要求,孟子说:“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告子上》)教育者一定要确立其明确的教育目标,就像射箭、工匠“规矩”一样;“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尽心上》)对学生的要求要有标准,不能降低。

第四,循循善诱、启发思维。孟子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上》)教育也一样,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要循循有序,切不可急于求成,否则会“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同时还有积极启发学生思维,要引而不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4)受教育者及其学习方法

教与学是个双向的过程,正如儒者所言“教学相长”,除了老师的教授外,受教育者自身也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欲求自得。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只要自觉摸索体会得到的知识,才能深刻掌握和灵活运用。“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尽心下》求学不能完全依靠老师,还得通过自己的一番探索和钻研,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熟练掌握。

第二,反求诸己、改过迁善。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在行动和学习上,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主体要自觉反省。对于比自己优秀的人,不能埋怨他,“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也。”(《公孙丑上》)

第三,立志持志、磨炼意志。孟子说:“仁义而已矣。……居仁由义,大王之事备矣。”(《尽心上》)一个人能以“仁义”为志,才能分辨善恶,认清当为与不当为之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离娄下》)孟子强调立志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持志”,“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尽心上》)即要求人们不管处在得意或穷困的时候,都要能坚持自己的理想。除了立志、持志外,“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一个“大丈夫”经过磨炼,应当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并且为了道义,在必要时要能“舍生取义”。

第四,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孟子说,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他举了个例子说明专心致志的重要,“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若与?曰:非然也。”(《告子上》)两个同时学习,成绩却不一样,并非由于智力缘故,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学习还必须持之以恒,切勿一暴十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上》)又以掘井为例,要求做事学习要坚持到底,“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废井也。”(《尽心上》)

总之,孟子是中国古代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孟子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素质教育也有很多借鉴之处,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三、荀子:人之初,性本恶,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

1荀子(荀况)简介

荀子(生卒年不详,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中国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他为“荀卿”。荀子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史记·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

荀子的主要政治、学术活动约在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年)至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之间。他曾几次去当时学术活动中心齐国的稷下,三为稷下学宫祭酒(负责人)。一说他是50岁始游学于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后来被逸而适楚,依春申君为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县令。春申君死后,他就定居兰陵,不再从事政治活动。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晚年隐居并从事教学和著述,最后老死于楚国。

荀子学问渊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的猛烈抨击,如清代的王先谦、民国的梁启雄等。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末期,封建社会已渐形成。荀况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维护新兴的封建制度。他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新兴的地主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统一的要求。荀况是战国末期儒家最后的一位大师。他批判地继承了孔丘以来儒家的思想传统,又批判地吸取了道、法、墨、名各家学说,成为先秦集大成的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遗留下来的著作,经后人整理成《荀子》一书,在汉代据说有300余篇,又经刘向的编订,删去重复的,定著凡20卷、32篇。其中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处世、治学、教育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2荀子的教育思想

(1)荀况关于教育作用与目的的论述

同类推荐
  •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上司骂你,同事损你?老婆气你?……不要气急上火、出口成“脏”。人吵我辩,人骂我驳,人欺我反。只要辩得“巧”,驳得“绝”。不但可以四两拨千斤,让片言解万纷,还可以凭着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本事,辩驳得对方心服口服,使人际关系更上一层楼!现在,赶快翻阅本书,把自己修炼成一个“骂人”高手吧!
  • 中华句典1

    中华句典1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
  •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向扛起民主教育的大旗,教书必须育人,培养学生做心灵的、王人,促进学生自育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管理班集体,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改变自我,超越自我。他先后在全国各地作了1100多场报告,讲了900多节公开课。马来西亚文报纸称他为:穿西装孔子,他就是魏书生。为师当学魏书生,从教当学魏书生;这是对当代名师魏书生一生忠于教育事业的赞美。
  • 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

    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

    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
热门推荐
  • 暗香:一妃难求

    暗香:一妃难求

    一朝穿越,她莫名为妃,兵临城下,她一身红衣飘飘,却是那赌注的法码。身后,是森寒冷剑,帝王一双阴郁莫测的眼,楼下,是铁马金戈,将军一双看似温柔的眼。多情的帝王,她无意成为他三千红颜之一,英俊的将军,那温柔的背后又为她织下了怎样的网?情,早已深埋,心,早已沦陷,是他,还是他,终究,将她逼上了那一条不归路,她凄然一笑,用烈火掩尽芳华……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她化身魔教圣女,掀起一场江湖纷争,最终,却落得满心伤痕,片片哀思……爱恨情仇,孰轻孰重?芳心零落,何去何从?繁华落尽,谁能与她携手一生?爱,也许只能在残忍中被释怀……且看乱世红颜,如何浴火重生,素手一挽,尽掌乾坤!
  • 平蛮录

    平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梁溪漫志

    梁溪漫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世妖妃:腹黑妖王傲娇女

    倾世妖妃:腹黑妖王傲娇女

    【此恩,我已报;此情,我已绝,你我二人,再无瓜葛】他走到她身旁,墨发在身后飘扬,红唇伟启,道:“你当真如此决绝!”她静静的立着,周围开满了彼岸花,美丽而又妖艳。她轻柔地俯下身子,折起一朵那妖异的花儿,边拨弄着花蕊,边平心静气地说道:“断了的,可以续接,”说着把花儿身上的断口与母体上的断口一合,眨眼间,已经看不见原来折断的痕迹,依旧像原来那样随风起舞。忽然,她把袖一挥,彼岸花丛顿时燃起了熊熊大火,时不时地发出簌簌的声音,像是花儿在哀嚎。眨眼间,所有的花朵化为灰烬,随风消逝。“绝了的,便再也无法重生!”【开始可能有些普通,到后面可能就有点小虐了,会努力的哟】
  • 血色婚礼

    血色婚礼

    改革开放,改变一个贫穷农村面貌,与一个人的命运!
  • 复制谜结

    复制谜结

    有爱,有恨……一段上世的姻缘,今世能否再续,合合分分,分分合合,何时才了?被全世界所唾弃和惧怕的复制人就不可以有爱吗?到底复制人是什么,他们又将经历什么?分合了五年,面临生死,他们又将如何再续今世缘,为什么他们会被发现,为什么世界政府会为了消灭他们不择手段,为什么连仙界也要插手?
  • 岁月留白,温柔如你

    岁月留白,温柔如你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岁月的流逝并不能阻止爱情的漫漫升温。就像最初的温柔,是你含笑的眉眼。回过头,我看到你那年明媚笑容的少年对我扬起大大的笑容。“好!今天我路未归在这里发誓成年以后一定会娶君采薇做妻子!”
  • 搞笑幽默滑稽故事

    搞笑幽默滑稽故事

    本书所讲的笑话都与幽默有关。所以应知道什么是幽默。“幽默”这个词不能以汉字的字义来解释,如用汉字解释,它的本意是寂静无声。随着历史的步伐,这个词的本义已无人再用了。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幽默是从英语humor一词中音译过来的,用《辞海》的定义说,是“通过影射,讽刺,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
  • 无水阁

    无水阁

    要是有的选,司徒雪一定不会选择留在无水阁。无水阁的掌柜不苟言笑,小二账房各个身怀绝技。说起来,司徒雪也不记得是被骗还是被逼,就那么留在了无水阁。突然有一天,老板破天荒地对她笑了,也许,那才是所有故事的真正开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喜怒哀乐俱是人生。唯有细水长流的布衣生活,方能唱响经久不衰的荡气回肠。
  • 超神特

    超神特

    “这个女总裁是我老婆。”“这个小萝莉是我老婆。”“这个女警花是我老婆。”“嗯,这个护士妹妹还是我老婆……”——叶锋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