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79600000032

第32章 资产阶级文化与教育(4)

在英国,进入19世纪以后,产业革命带来了文化科学知识的勃兴,功利主义成为重要原则,社会人士普遍要求大学能研究和教授新课程。加上古典大学对非国教派教师的排斥,形成建立新大学的思潮。当时许多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非国教派人士,重视科学发展的世俗学者,以及一些工业资本家中的开明人士,都有这种愿望。在此基础上,英国兴起了大学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有几所著名大学相继建立,例如,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新大学运动促进了地方大学的诞生与发展,特别是在工业繁荣、文化集中的著名城市,相继建立了许多学校。例如,里兹学院、伯明翰学院、利物浦学院等。这些学院在1900年以后,陆续发展为地方大学。这些新大学的特点是私立,招收学生无教派和性别限制乡采取寄宿和走读两种制度,并重视自然科学、数学和商业科目。新大学的学生多数是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子弟。

美国也有类似的情况。美国最早的几所高等院校都是以英国大学的模式建立的私立大学,例如哈佛大学、新泽西学院、宾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和威廉与玛丽学院等。美国独立之后,当民主派领袖们想把私立学校改造成国立大学时,遭到了这些大学和有关人士的强烈反对。最后,联邦政府实于让步,联邦最高法院也作出了有利干私立院校的裁决。

三、人道主义与教育

法国是人道主义的发祥地,加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所以,人道主义对教育的影响比英国和美国要明显得多。

人道主义的重要一条就是人生下来就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个权利在法律面前又是人人平等的。但在贫富分化十分严重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要落实这一条谈何容易。只有在建立了完整的和行之有效的国家教育体系的前提下,并以立法的形式,在一定学龄范围内,实行强制教育,这一人道主义原则一才能得以实现。

19世纪初,拿破伦为了巩固法国资产阶级的成果,建立了资产阶级中央集权的政府,在教育上也相应地实行了高度中央集权的领导体制。1801年拿破伦创立了法兰西大学作为负责管理法国所有学校的最高行政机构。该大学的首脑是总监,实际上是帝国的教育大臣。他下边还有三十名顾问,全由国王直接指派。在法兰西大学之下,全国划分为二十七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管几个省的教育行政领导工作。大学区设总长和学区评议会,还按省分设学区督学。法兰西大学和大学区的成员,以及大学和中学的教师都属于国家官员,有严格的任命制度。这种严密的中央集权制一直沿袭到现在。

拿破论政府重新把小学教育置于教会的控制之下。拿破论政府虽然允许私立中学的存在,但通过1802年法令,把中等教育绝对控制在国家手里。法国这时设置了两种类型的中学:一是国立中学,它主要由政府资助,所有学生都必须缴纳学费,是贵族式的寄宿学校,教授古典人文学科。二是市立中学,它建立在较小的行政区内,主要由地方居民提供资金,其地位不如国立中学。法令还规定成立高等学校,教授自由七艺、自然科学、神学、法学和医学等专业知识这样一套国家教育制度就基本形成。

拿破伦建立的国家教育制度为更多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但并未在法律上保证每个儿童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直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并颁布了费里教育法之后,人道主义的原则才最终落实。费里是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党人,在他任教育部长期间,于1881年和1882年相继主持制定了两个教育法令,总称费里教育法。法令规定,儿童六岁人学,初等教育为义务教育。实行初等义务教育的小学和实施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母亲学校都是免费的。鉴于富人子女历来都在家庭和中学预备班接受初等教育,法令决定承认这二者均为义务教育的形式,但必须接受国家的检查,即每年接受一次国家统一规定和主持的测验,才能得到认可。法令还重申教师任教必须获得国家颁发的证书,方为合格。法令免除了师范学校的膳宿费,并废除了教会监督公立小学和母亲学校以及教士担任教师的特权,又规定以伦理和公民课代替宗教课。从而确立了法国国民教育的三原则,即义务、免费和世俗性。

法国与英国一样,推行一套双轨性的教育体制,初等教育局限在被剥削阶级中,而中等教育则是资产阶级的特权。20世纪后,又产生了高小、技术学校和商业学校,下层群众的子弟可进入这些学校受高一级的教育,但中学仍是上层阶级的天地。从而,反映了法国教育的资产阶级性质,同时也揭示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局限性。

国家办教育,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道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英国和美国,尽管自由主义根深蒂固,但两国政府也不得不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英国于1893年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凡十一岁以下的儿童必须人学。强迫教育成为国家的专责,教育国家化的制度终于在英国形成。美国在1852年麻萨诸塞州首先颁布强制初等教育法,其他州也照它的榜样做了。到19世纪末,三十四个州都作了强迫人学的规定。南方的州接受强制教育较缓慢,直到20世纪初,他们才实行强制教育。到1918年,联邦的所有州都制定了强迫入学的法律。

四、种族主义与教育

种族主义教育在西方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因为,在独立战争之后,美国政府长期推行种族歧视政策,致使有色美国居民吃尽了苦头,尤其是黑人,他们是美国种族歧视政策的最大受害者。

在殖民统治两期,美国的黑人是作为奴隶从非洲贩运来的,他们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那里还谈得上接受教育、美国独立之后,北方诸州制订了释放奴隶的条例,若干慈善团体还为黑人儿童的教育做了一些好事。1849年中西部的俄亥俄州曾颁布法律,授权州政府为黑人儿童另行创办学校,北方诸州相继仿效。这是黑人受学校教育的开端。

然而,占全美黑人总数92%的南方诸州,白人统治者极端仇视黑人,在19世纪上半叶仍以法律形式禁止黑人读书识字。反动透顶的种植园主认为,黑人不识字便会乖乖地做奴隶,否则就难于控制了。

1863年1月1日,林肯总统发表了解放黑人的文告。获得自由的黑人求学热忱十分高涨。在新的政治形势下,南方黑人儿童开始入学受教育。但由于政府推行种族隔离政策,黑人与白人不能同校学习。这时,黑人学校也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白人学生开设印刷、航空和零售推销等职业训练课程,而黑人学校则开设砌砖、木工、汽车修理和缝纫等职业训练课程。黑人学校的经费比白人学校少得多,黑人学校教师的待遇也比白人学校教师差。尽管如此,黑人教育在广大黑人群众反种族歧视的斗争中艰难地向前发展。黑人小学和中学已普遍建立,黑人高等学校陆续兴建。1865年建立了弗士克大学,1867年建立了阿梯兰塔大学,1881年建立了塔斯基格学院。到1970年,先后建立了二百所黑人高等院校。约有一百所院校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在进步白人群众的支持下,黑人为争取教育乎等而展开了长期而艰苦的斗争,最终追使美国最高法院于1954年裁决,取消1891年确定的“隔离但平等”的原则,并规定各州必须尽快地完成自人与黑人学校的合并。尽管在推行学校合并过程中,遇到很大阻力,但黑人在争取教育平等的运动中仍取得很大成就。1970年,在进入美国名牌大学的新生中,黑人学生占10%以上,接受高等教育的黑人青年也越来越多。1973年,在南方诸州中,44%的黑人学生就读于白人学生占多数的学校。

当然,这还不能说在美国教育中种族歧视已不存在了。实际上,种族歧视在美国教育的许多方面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例如,教科书中有关黑人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和英雄人物很少提到,有的还被歪曲和丑化。直到七十年代,儿童在学校中不许讲本民族的语言,只能讲英语,否则,轻者受惩罚,重者被驱逐出学校。由此可见,种族歧视这是美国教育资产阶级性质的必然表现,是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制度不被消灭,在教育上的种族歧视就很难铲除。

五、工业主义与教育

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资本家发展工业的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通过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出来。剩余价值有两种类型,一是绝对剩余价值,即靠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来创造;二是相对剩余价值,即靠技术,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效率来创造。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阶段。资本家主要采取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工人往往每天劳动12至16小时,延长劳动时间是受工人生理机能的限制的,有一定的限度,不能无限制地延长。而改进技术,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却是没有止境的。所以,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家把提高相对剩余价值就放到首位。这也是资本家提倡科学技术的秘密所在。资本家要想发展科学技术,就必须发展教育,特别是发展技术教育。这样,工业主义就与教育建立起密切关系。

技术教育首先从英国兴起,它为英国的工业革准备了重要条件。英国资产阶级对科学技术是十分关心的。为了适应资产阶级渴望获得科学技术知识的需求,斯皮塔尔菲尔数学协会于1717年建立,曼彻斯特数学协会于1718年建立。这两个协会的办会宗旨都是为了解决有关纺织技术问题,向资本家提供资询。在18世纪中叶,在英国各地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协会,如《奖励学习协会》、《工艺促进协会》等。这些协会主要是向广大群众传播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技术和工艺的发展。

这些有识之士除了利用这些民办的协会和讲习所向群众进行启蒙教育之外,而且还以讲座的形式向工人群众讲授自然哲学和应用科学知识。例如,安德森在格拉斯哥大学向工人讲授实验哲学;尼科尔森在伦敦开设了供木匠和职工学习应用数学的夜校。科学技术在工业部门的普及,这样就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技术条件。

同类推荐
  •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 中华传统语典

    中华传统语典

    本书精选了歇后语、俗语、谚语、绕口令、对联、劝世贤言、诗赋、语典故事等内容,并根据实际需要,将每个条目按主题分成简明而系统的体例,实为妙趣横生的语言储备库。
  • 国学全知道

    国学全知道

    “国学”是个宽泛的名词,但是不论你如何分类,都会把儒家与道家列为重点。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输于任何一个民族。今天,随着国势的上升,我们自然要大力弘扬国学,向世界推介国学。成为文化大国才是真正的强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国学。一个人如果对本民族的文化都知之甚少,语焉不详,那岂不汗颜?《国学全知道》这部书,内容极其广泛,伦理道德,礼仪民俗、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无所不包,是一部提升国学修养、丰富知识储备的理想读本!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八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八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是:慈悲为本,为善心安;诸恶莫作,无恶心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洒脱,豁达心安;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释然,自在心安;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本书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阐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这个主题。书中还着重例举了一些生活中让人难以心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决之道。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识,书中还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语”、“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语今译”、“佛趣轶事”等版块内容。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感到:只要我们心中有佛,佛就与我们同在。
热门推荐
  • 焰花

    焰花

    今日微弱火点,你怎知它不可化作燎原之火?更甚,岂止燎原?
  • 逆天魔后:腹黑王爷别放手

    逆天魔后:腹黑王爷别放手

    因为一本古老的"破书”从前世的天才杀手,穿越到林耀国身世迷离的废柴四小姐刘月殊身上。阴差阳错当上了将军,还要自已拜自己为师。我的神兽战斗,绝世高手又算什么?一招秒杀!好不好。绝世神器,上古剑神,都是我的。脑袋抽筋居然喜欢上了一个本不应该喜欢的无耻之徒。“喂,你这人还是君子吗?”“本主什么时候告诉你我是君子的?”
  • 小鹿快跑:总裁宠妻无度

    小鹿快跑:总裁宠妻无度

    这是一个大灰狼遇到小白兔,扑倒小白兔,吃掉小白兔的故事~
  • 欢喜冤家:聘来俏老公

    欢喜冤家:聘来俏老公

    一张公榜,她成了名人,原因很简单,一个需要招聘老公的女人。但没想到,还真有人来应聘:相貌,不错!五官,端正!背景,纯良!bingo,一切达标!但是当她把他带回家时,一切都变了,她到底带回来的是下堂相公还是腹黑群狼啊!
  • 栖魂

    栖魂

    她是一缕魂,飘荡在现世。她不知自己生从何处,将去何方。
  • 再见,魔术师

    再见,魔术师

    suicide,国际自杀组织,擅长把杀人案件伪装成自杀,在FBI眼皮底下犯案后仍旧逍遥法外。一年后,深秋时节,在一次误打误撞的表演中,魔术师遇到了推理侦探,两个冤家路窄的职业,就此碰撞到了一起。一字一句拆穿他的魔术手法,是她的享受,也是他的痛苦。可是,当侦探与魔术师联手时,这天下,将再无罪犯。
  • 无限重生之异者为王

    无限重生之异者为王

    穿墙?透视?飞行?读心………抱歉,不需要!我除了死只会死!不过在我的主场一切皆有可能!
  • 妖警

    妖警

    当我醒来时我失忆了,一个噩梦不断困扰着我.几次死亡事件貌似都和我有关.我到底是谁,是吸血的恶魔还是会法术的异类??
  • 秋风宝剑

    秋风宝剑

    一把秋风宝剑,伴随着大清帝国命运的跌宕起伏,注定了赵念清无可奈何的一生。无法改变的出身,难以逃避的现实,看似辉煌和荣耀实则诸多无奈的孤寂人生,充满纠结和凄婉的爱情......
  • 寂

    本书收入的内容有:故国、灵镜、青山吟、玲珑篇、狂禅、逸、雪中对镜、蜃楼、魔域桃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