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业。我觉得你可以多读读马云的经历,创业很难,当年他没成功之前一样失败过,但他坚持过来了。不见得每个人都适合当老板,如果不适合,会更难更累。也许你的想法是大气魄小商人,你做点生意,而不是非要成为伟大的企业家。农村创业的天地肯定没城市里大。要么,你选择到城市里寻找更多更大的机会,要么你选择从农村包围城市,从农村那片蓝海找到你的财富。如果你暂时逃离不了,那你选择进入的行业以及你的赢利模式很重要。
关于考研。考研是提升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考研对于你走向大城市来说是一条出路。学历不同,工资的起点就不一样,在大家一样的情况下,研究生更具有晋升的机会,再就是学历有走高趋势。如果你决定了要考,那就提前做好准备,并且全力以赴去搏一把。你说你的自学能力很强,但外语是很大的拦路虎。也许这点让你显得不那么自信。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们知道自己的弱点,为这弱点而苦恼,但不甘于毁于这弱点,于是奋起自强,有了令人吃惊的成绩。
关于报考公务员。现在,考公务员是很热门的,多少人希望能通过这条道路让自己的人生旅途一帆风顺。当然,许多人选择“从政”,并非是真喜欢做官,而在于目前公务员的工作相对稳定,收入和各项待遇也较好。尤其是公务员目前还可以有分房政策,现在房价高得离谱,许多年轻人已经不敢再过问楼市。在这种情况下,公务员的工作就显得更加诱人,因此加入“考公”大军,就不足为奇了。但是,究竟自己将来是要从商还是从政,还是从事教学研究,自己要对自己有个准确的把握和规划,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你的总结很明确:“创业要推迟,考研缺乏最佳行动力,公务员似池中月。”可见,你非常清楚要什么,也明白目前各项内容缺乏的问题。但是,你思考得多、行动得不够;我们交流的目的是总结与反思然后找到方法去改变。创业我不觉得非得推迟,关键是你要用心找到模式,创业的形式和方式很多种,不见得就是得开公司。考研,你说你缺乏行动力,那就坚持,执行,落实。考公务员,池中月,如果能捞得到也不见得不可以。人生很多让人意外的是,本想在这个枝头开花,却没想到另一处叶下结出果实。因此,只要你愿意争取,哪一种选择都可以是正确的。
世间万物不是绝对的,你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就注定给予自己什么样的结果。
其实,哪种选择都含有带来成功的可能性。路,总要走走才知道。路是踏出来的,是开拓出来的,但是开拓的意义不在于路,而是为了涉足生命的荒原,追寻心中的太阳。前方道路充满着未知数,需要你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尽管路上可能铺满了荆棘,让你受伤、流血,但你总还是要走的,不走,永远没有路。
年轻,就是要勇敢一点。这,也是属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主题!
上学时当一粒健康种子,把书念好,夯实自己的专业特长;工作时当一株青翠树苗,把活干好,磨炼自己的岗位成长;结婚后当一棵参天大树,把家顾好,履行自己的生命担当;有钱时入世当儒家骄阳,把事做好,实现自己梦想闪光;没钱时出世当道家月亮,把心修好,美丽自己,悄然绽放。
最好的活法是,让自己适应这个现实,把自己融入现实中去,从中走出我们的一条路。
大千世界,道路纵横。芸芸众生,谁不行路?
路属于强者。浓云密布,闪电闯出了路;大雨滂沱,海燕的翅膀拍出了路;白浪滔滔,小船儿的双桨划出了路;沙漠浩瀚,骆驼的毅力踏出了路;冰封千里,雪橇的飞奔破出了路……
云之路,小鸡上不去,它仅满足栅栏的欢喜;海之路,池塘流不到,它只留恋僵死的平静;冬之路,柳叶垂不到,它只发出枯黄的叹息;山之路,砦窳者攀不了,他只希冀现成的安逸……
通往成功的路,绝非一条。葡萄藤织成紫色的憧憬,它的路曲折;老黄牛实践着沉默的忠诚,它的路泥泞;推土机奉送着无限的坦途,它的路坎坷;小蜜蜂酿出甜蜜的生活,它的路漫长……
人生就是这样,正是因为崎岖才更多了几分韵味,才更显得其丰富。平坦纵然快捷,但却无法与崎岖之丰富相比。人生之崎岖往往于其崎岖之中包含智慧和成熟。生活中的困难多于幸福,人生中的磨难多于享乐。人不应在困难中倒下,而要努力在困难中挺起。因为当你重新作出选择的时候,你就会拥有一种连自己都不相信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会使你战胜困难,同时使你的人生像初升的太阳一样,突破云层,升起在蔚蓝的天空中。
每当感到没有路的时候,试着走走,也许你很快就会发现,一条宽阔的康庄大道就在前方。回首往事,你会发现,原来自己走过的路,竟是这样光彩夺目,动人心扉。走过这样一条路,不后悔。
千头万绪昂头继续,好的坏的都要接收。路,就永远在脚下延伸。
我们还年轻,我们在路上,我们用年轻的生命,喊出属于自己的最强音:
生命很多事情/不只是分数而已/活出精彩每一天/把烦恼全抛在一边/散发自信的视线/我真的想飞/即使没人在乎/但说不定会有谁/为我而欢呼/让所有人都羡慕/只这样平凡走着路/我不能够满足/我会很特殊/这世界的有趣之处/就是它并不顽固/我想试试我的不同/我想找到证明/想环游世界/想永远幸福/想在最高处/把全世界征服
学会独处,哪怕发发呆
三毛说,她想有一间自己的书房,不要有窗,也不必太宽敞,只要容得下一桌一椅一台灯即可。桌上放一叠书,灯下是一个真实的人,听得见自己的心跳。
我也想要。这就是独处的美妙。
喜欢独自漫步于朝霞满天的湖畔,看水天相接处的波光粼粼,耳畔有小鸟的鸣啾,还有淙淙的水声。喜欢孑然驻足于落旭缤纷的海边,看着横无际涯的壮阔波澜,听大海的潮声。是啊,碧海潮生,忽涨忽落,给了我们多少澎湃不已的心情!在天地宇宙的旷远中,感受到了我们作为沧海一粟的渺小。
独处,没有人打扰,没有人干涉,独享这份宁静,把一切繁忙琐事全都抛开,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卸去所有的羁绊,不必掩饰,不必约束,不必警惕。
独处,是一种精神的充分自由,是一种心灵的淋漓释放。独处,可以在融洽过去与现在的默契中,看透一种本色,完成一次精神的解脱、心灵的释放、生命的体验。要是不独处,怎能体味疏影横斜的妙境,怎能参透暗香浮动的韵致?
独处,还是一种坦荡,一种沉思。也许你厌倦了尘世的浮华和喧嚣,厌倦了人与人之间的虚伪与狡诈,你可以选择独处。独处,为你开辟了一个只有自己存在的空间,单纯的风景,纯净的天地,清新的心情和沉静的思绪。
不总是有人感叹那无根的飘零、无由的躁动、诱惑的世俗吗?拥有独处,才会给漂泊的心寻到一个诗意的栖居,让浮躁的心有沉稳的归宿,把世俗的心涤洗干净让它远离红尘。
独处是一种简单而专注的情调。
作为情调,独处肯定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了盎然的情趣,陶然的沉醉,洋溢出远离繁复的轻松洒脱。那是一种完全属于自我享受的氛围,缓慢的,懒散的,在“无所事事”中悄然丰富了生命的内涵。
正像释迦牟尼独坐在菩提树下冥思数天而得涅盘,鲁迅在冷箭暗枪中独自奋然前行,终死征途一样,都是在独处的世界里大彻大悟,找到适得其所的归宿。还有人不喜欢独处,喜欢喧闹,喜欢有人吹捧,这些人永远活在生活的表层,达不到深邃的灵魂深处。这里有两个意境,一个昙花一现,一个可得生命本真。
现在生活的节奏加快,压力过大,使得我们整天疲惫不堪。工作占据了我们大部分时间,剥夺了我们读书,听音乐,郊游的权利。但是,我们不能屈服于繁琐的生活,而应该坚持自己的个性,把独处进行到底。
你可以放弃许多无所谓的应酬,因为那真的没意义。何必为了短暂的虚情假意而牺牲自己的时间?还可以放弃很多根本没有必要的烦恼和忧虑,简简单单地做自己,把自己放飞在无拘的天空。
独处其实很容易,但对一些人来说,似乎很难。他们没有决心,做不出舍弃的决定,在渴望和羡慕而不可得的痛苦中,让自己沉沦。
最大的无奈不是别人从我们这里夺走了自由,而是自己不能在现实中给自己留一份自由。前者是改变不了的,因为我们还要存活,但后者,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北宋有个隐逸诗人,和我是本家,他叫林和靖。这个人喜欢种梅养鹤,远避人世,并写得一手好诗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多么细微而丰富的境界!在昏黄的月光中,在水波微漾的小池畔,独对疏梅,忘却浮云,夜色静谧,心得永恒。
独处时,自己就是自己,或许享受,或许痛楚,总在滋润着生命。
独处中还可以静观自我。在我们独处的时候,可以沉静地和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从而避免漂浮于尘世,在冷静的剖析自我的基础上升华自己。成熟就是一步一步不断升华的过程。
独处可以是随意的,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不必刻意地去寻找这样的机会,也许你会在寻找的过程中错过一个又一个独处的契机。
独处是美丽的,就好像人生漫漫旅途中的一座心灵驿站。
将独处进行到底。即使环境不允许,哪怕周末的某个午后,靠在窗台,晒晒太阳;或者晚上躺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做,发发呆,也未尝不是一种享受。
旅游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的好朋友小七在新书《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里很精妙地阐释了“旅行”的美好与精妙。
Ajourneyisnotatrip.
It’snotavacation.
It’saprocess.ADiscovery.
It’saprocessofself—discovery.
一次discovery,便成就了旅行的乐趣。
而我,因为这些风景,这些人,这些故事,感动着,回忆着。
不管是一条街,一个路牌,一片天空,还是,一个人。
我一直期待,未知的远方,会有着怎样的际遇,以及未上演的故事。
很羡慕她。“旅游”,的确是一个很亲切的字眼!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有过旅游的经历,或近郊,或长线;或与家人,或与朋友。如今,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旅游是一种生活态度,旅游是热爱生活、展现活力的一种方式。
旅游的本质是愉悦心情,在异地获得美的享受。人在一个地方时间长了就有一个换换环境的要求,这是人的一种自然要求,就像家里的家具也要时常换换位置一样。
或许,每个生活在大都市的人,都有一份亲近自然的情节,也想拥有一份释放自己的平台,所以很多的时候,在还没有来得及该怎样走入下一步的规划的时候,其实已经身在路上了。
就像一位哲人说的,每天的行走,带来的不仅仅是行走这么简单。
旅游是一种心智同步的行走。在我们纯真而孤寂的心野,我们一直怀着五彩斑斓的梦,去心中神往的地方,就是一直不灭的梦想。
喜欢旅游可能跟我本性喜欢自由,喜欢一切真实、自然的东西有关,我喜欢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坦率,而旅游是一个与大自然完全接触的过程,它会让你脱离日常繁琐熟悉的环境和生活状态,感觉特别的随性自在。尤其是旅途中有许多未知的事物等待着我,会让我觉得很新奇,激发我探寻的欲望。
真正喜欢上旅游是从上大学的时候开始的。那时,处于青春年华的我利用在首都得地利之便以及在大学期间给一些杂志报纸写书评、专栏等类的“豆腐块”所得的报酬,经常到各地兜风,见识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并渐渐开始学着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下来。每个五一、十一黄金周和暑假,我都会选择一个城市或几个城市。从呼市蒙古包到贵州苗家寨,从山西平遥到巴蜀重庆,从杭州西湖到青岛海滨,走了一个个地方,在路上,行走着,享受着。
其实,旅游本身是一件很让人快乐开怀的事情,旅游的开发并非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舍本逐末,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原生态的升华与价值增生。很多自然的东西,还是要归于自然。为什么说旅游行业将是一个朝阳产业呢?这跟目前人们的生存状态是有密切相关的。有一个大家都可以见到的现实:城里人往郊外跑,乡下人往城里钻,似乎自己得到的都不是最好的。对于在城市混凝土与钢结构圈住的城里人,背负很多东西,在真实的自我之外还有一个假我,这样的人是很疲惫的!而乡村对城市的向往更多在于物质和奢华。其实奢华的背后,隐藏多少虚伪与清冷呢?留给那些深有感受的人去说吧!
旅游是快乐的飞翔,像一只鸟儿,只揣着自己的心,没有丝毫的牵累,自由自在地翱翔,也不知何处为家,只把自己心灵栖居的地方当作家。
即使你困顿于脚步,但你的心却已走遍了天涯,这也是旅游。旅游不必非得用脚的,那只是一种形式,一种非常狭隘的形式,而最为广阔的形式在于用心去旅游,揣着心去感悟。
在旅途中挥洒情意,感悟人生,仰而得天文之趣,俯而得地理之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魂飘海外,神游八方,与前辈同叹得失,携后辈共增见识,偕侪辈齐悟进退,是此,可得旅游之真谛。
从旅途中汲取快乐,才是真正的旅游。这种快乐,不是肤浅的感官之乐,而是打动心灵,从心灵深处荡漾开来的真乐。有谁不渴望真乐,有谁不渴望真正的心灵熨帖?
将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能收获一份绿,能收获一份惊喜,能收获一份心境。
比拥挤更可怕的是戾气
北京的地铁的拥挤是出了名的。
车门尚未完全打开,乘客已经开始向车内涌入。
“人进去,相片出来;饼干进去,面粉出来……”这些形容北京地铁拥挤的语言,出自网上一些热帖。乘客们还用调侃的方式形容八通线站点:土桥是“隐士”站、临河里是“贤士”站、梨园和果园都是“战士”站、北苑和八里桥为“勇士”站,到了管庄、双桥和传媒大学都升级为“壮士”站、高碑店则干脆成了“烈士”站,而因拥挤发生争执的双方多在四惠和四惠东站下车动手解决,则被称为“恩怨解决”站。
我每天上下班乘坐的是一号线和二号线,每天也是在拥挤和煎熬中坚持着。这是我某一天经历的场景:
一号线复兴门地铁,下车前,我的身后传来一阵争执声。
一小伙问身边一对中年夫妇:你们下不下?
答:不下。
小伙:那你们倒是往后走啊。
答:那你往前啊!
小伙:你们缺心眼吧!
中年妇女:你怎么说话呢!
小伙:你们就缺心眼!赶紧回家吧,北京不欢迎你们!
中年妇女显然嘴比较笨,还是那句话:你怎么说话呢!
小伙:赶紧回家吧!我就是北京人!
下车了,我终于忍不住回头,看了小伙一眼,一米八左右个儿,眼睛小小的,嘴唇厚厚的。就在这时,他又往车里补了一句:农民!
“北京不欢迎你们!”“农民!”听着真是很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