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34800000010

第10章

朱可夫转向费克连科,“军长同志,你是否认为可以在距战场120公里以外的地方指挥部队?”朱可夫点着头,继续说,“两个主力师团,加上一个边境守备旅团,还有相应配置的空军、炮兵部队,这是一次大的战役准备……必须在这样的战略目标下进行这场战争,也就是说,和日军打成平手、形成对峙都没有达到我们的作战目的。我们的作战目的是打怕敌人。

朱可夫一行乘坐的飞机5日凌晨从赤塔起飞,向南进入蒙古国上空,接着掉了个头向东飞去。朱可夫两年前作为军事顾问到过中国,这算第二次离开苏联进入东方的第二个国度,心里有几分兴奋,但更感到兴奋与压力交织。

飞机下黑茫茫一片,在苏联夜航不时可以看到的点点灯火也很难看到——蒙古大地上一片荒凉。

机舱中部亮着一个小灯,灯光投射在随行人员的一张张脸上,经过长途飞行的参谋们一个个酣然入梦,机舱里响着此起彼伏的酣声,还有人不断发出梦呓。

朱可夫起身,倏地将灯关上。他的动作很轻,没有惊动疲惫的随行人员。

朱可夫把头仰靠在坐椅上,想闭上眼睛睡一觉,可是毫无睡意,一个个的问题像电影在脑子里闪过。

他想到五十七特别军,这是今后对日作战的主要部队。受领任务后,他回忆了过去所听说的一些情况,也听几位随行参谋介绍,1937年9月五十七特别军所属的摩托化步兵第三十六师进驻蒙古,1938年10月五十七军全军开进蒙古。但没有这支部队指挥员的素质、战斗力的资料,参谋们也提供不了什么。

他又想到日军。两年前在中国当顾问时有所了解,日军官兵在民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熏陶下极其凶悍,不怕死,善于拼刺刀,杀人如麻。但回国后一直在西部部队工作,主要关注西部的德军,对日军近年的情况了解并不多。

打仗必须知己知彼,现在对己对彼都是一知半解。

两三个小时后,机窗外投进了一缕亮光,亮光越来越强,终于把机舱照得通亮。

朱可夫透过机窗向下俯看,地上灰蒙蒙一片,看不到一丝绿意。他以为是天未透亮所致,过了一阵后再看依然灰蒙蒙的。朱可夫忽然醒悟,蒙古是个沙漠戈壁为主、绿洲难觅的国家。

后座上的巴维尔从公文包中取出地图,凑在窗前看了看:“副司令员同志,塔木察格布拉格很快就到了。”

“哦。”朱可夫轻轻地应了一声。

随行的参谋们也都醒来了。

不大一会儿工夫,飞机开始下降了。很快,地上的一切都可以看清楚了:四周的地面大都呈黄褐色,没有多少绿意,不远处是一间灰色的小楼,那大概是机场指挥楼了,这里的春天似乎比明斯克来得更晚,或许这里从来就没有遍野葱绿的春意。

朱可夫走下舷梯,没想到五十七特别军政委尼基舍夫少将迎了上来:“副司令员同志,我代表五十七特别军前来迎接您,军长费克连科同志正在军里值班!”

“没关系的。”朱可夫打量了一下自己见到的五十七特别军的第一位同志:尼基舍夫中等身材,方脸庞,说话不急不慢,显得很老成。

朱可夫在尼基舍夫引导下钻进吉普车。参谋们坐在后面的车上。

吉普车外的塔木察格布拉格没有几间房子,有的也是泥土垒成的简易房,如果说赤塔简陋、荒凉,这里应该加上几个“更”字。

吉普行驶了十几分钟,进了一个院子,一拐弯来到一间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前。这就是五十七特别军的司令部办公楼。军长费克连科和参谋长库谢夫在楼前迎候朱可夫。

“欢迎朱可夫同志!”费克连科衣着整齐,保养得很好,面带笑容,不卑不亢,把朱可夫等人迎进办公室。

军长的办公室里窗明几净,地上铺着天蓝色的地毯,与塔木察格布拉格的大环境很不协调,很出乎朱可夫的意外。

坐定后,费克连科和库谢夫介绍了前线的近况。朱可夫边听边盯着墙上的地图,然后又把这舒适漂亮的办公室打量了一番。

尼基舍夫观察着这位国防人民委员会和总参谋部派来的钦差大员,试探着问:“朱可夫同志,您听了情况介绍后,有什么指示?”

朱可夫看了一眼这个显得稳健老成的军政委,沉吟了一会儿,说:“政委同志,我想问一下,您去过前线吗?”

“去过,连哈拉哈河东岸也去过。”尼基舍夫点了点头,瞥了军长一眼。

“这里离边境线多远?”朱可夫问。

“120公里。”身材高大的库谢夫回答。

“120公里?哦,你们对目前的形势如何研判?”朱可夫说着,想起身看看对面墙上的地图,但很快又坐下来了。

“这个……”库谢夫看了费克连科一眼,意思是请他回答。

费克连科挪动了一下身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是这样的,副司令员同志,我们对下面的情况还没有收拢上来,也还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但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没有进行研究……你们中谁到过冲突地点。”朱可夫问。

尼基舍夫小心异异地回答:“我去过。”

“我知道,我是问他们两位。”

费克连科和库谢夫都没吱声。

“这样吧,有些情况我们待会儿再谈。”朱可夫转向费克连科,“军长同志,你是否认为可以在距战场120公里以外的地方指挥部队作战?”

费克连科没想到朱可夫会提出这样尖锐的问题,但很快镇定下来:“这个……这个……当然是远了一点。”

“为什么不能靠近一点呢?”

“在发生冲突的地域我们尚未做好准备。没有铺设电话线路,没有指挥所,无法实施指挥呀!”

“没有铺设电话线路,没有指挥所?那你们准备怎么办呢?”朱可夫依然盯着费克连科。

“我们准备派人去搞木料,着手构筑指挥所。”费克连科说着,习惯性地往后拢了一下梳理得很整齐的头发。

朱可夫克制着自己:“这样吧,我建议军长立即到前边去,到那里了解情况,研究解决问题。”

出乎朱可夫预料,费克连科依然不紧不慢:“我是一军之长,必须掌握全盘的情况,再说,莫斯科随时可能来电话找我,找不到我怎么办?”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你到现在还不愿到第一线。莫斯科找不到你怎么办?你说怎么办?”朱可夫生气了,“你身为前线最高指挥官,你最重要的任务是指挥作战还是等待莫斯科的电话?”

费克连科不动声色:“这样吧,让尼基舍夫同志陪你去,有什么事我们再商量。”

朱可夫断定,费克连科与自己一起到前线也未必能起到多少作用,便不冷不热地说:“谢谢。”然后对尼基舍夫说,“政委同志,我们出发,我们一分钟也耽搁不起了!”

随同朱可夫从莫斯科来的参谋们也都起身,要求一起到一线。

朱可夫说:“巴维尔跟我一起去,你们暂时留在军部了解情况,协助工作,下一步再到一线。”

朱可夫与尼基舍夫同乘一辆吉普车上路了,随行的是两辆中吉普。

一上车尼基舍夫就问:“朱可夫同志,您上午刚到五十七军部,有些情况是可以在军部了解到的,为什么下午就到前线?”

朱可夫踅身对着坐在后排的尼基舍夫:“有些情况在军部确实可以了解到,有些却了解不到,比如战区的真切情况,是当前急需马上了解到的,而这最好是实地了解。”

尼基舍夫点了点头。

朱可夫历来很重视实地了解情况。

1924年7月,担任骑兵第七师三十九团团长的朱可夫考入列宁格勒骑兵学校学习。学习结束时,朱可夫和其他3名同学要求不乘火车而是骑马返回部队驻地明斯克。他们这样做,一是检验自己所受的训练,二是更好地了解列宁格勒至明斯克一带的情况,朱可夫认为,这一带肯定是以后对德作战的重要战场之一。960多公里的路程他们走了7天。其中一匹马跛了,他们就步行。

“当然,地型地貌可以一面走一面观察,有些情况,包括战区的情况,部队的情况还需要您来介绍。”朱可夫把话说回来。

“好的,我先介绍边境冲突的情况。”

尼基舍夫身体向前倾了倾,讲开了。他的记忆力惊人,或许是注重了解情况,每次边境冲突的来龙去脉都讲得很清楚,特别对苏蒙军作战的情况讲得很细致很生动。

尼基舍夫讲到几天前的战斗,朱可夫心底涌起一股热浪:“我们的战士很勇敢呀!”

“是的,可以说没有一个畏惧、退缩的!”

“政委同志,您把五十七特别军的情况给我作一些介绍吧。”

“好的。”尼基舍夫说着,点燃了一支烟,但他看到朱可夫没抽又摁灭了。

“没关系的,您爱抽就抽吧!要不我也抽起来。”朱可夫的话很诙谐。

尼基舍夫笑了,给朱可夫点燃了一支后,又把自己那一支重新点燃了。

五十七军原驻苏联赤塔,1938年10月开进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改称五十七特别军,特别就特别在直属于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该军的摩托化步兵第三十六师和装甲第七旅驻蒙古南面扎门乌德,第八装甲旅驻东部边境城市桑贝斯,第十一坦克旅驻温都尔汗,第一○九飞行旅分散驻乌兰巴托、塔木察格布拉格、桑贝斯等地。全军23000余人,主战坦克150余辆,装甲车300辆,飞机125架,火炮60门。

1939年5月,随着边境冲突的加剧,五十七特别军军部移住乌兰巴托以东的塔木察格布拉格。

“五十七军移驻蒙古,除了军事方面的原因外,还有其他原因吗?”朱可夫问。

“其他原因?副司令是不是指肃反问题?”尼基舍夫试探着问。

“是的。”朱可夫毫不掩饰。

“肃反……原远东军区司令员布留赫尔元帅被枪决了……”尼基舍夫呑呑吐吐、答非所问、欲言又止。

朱可夫知道苏军的肃反问题太敏感了,现阶段苏共中央的结论与广大党员的认知相去甚远,尼基舍夫肯定有顾忌,便说:“我问是否与蒙古国的肃反有关?”

“蒙古的肃反搞得也很厉害,军政部长兼人民革命军总司令杰米德都被枪决,10名骑兵师长被枪决……当然,在他们之上,还有蒙古部长会议主席耿东……五十七军派驻蒙古不会与这些没关系……当然,上面没有明确给我们布置什么,也许没到必要之时……”讲起蒙古的肃反,尼基舍夫也顾虑重重,话也讲得不利索了。

朱可夫目光向着正前方,没有吱声。

这当儿,吉普车遇到一个土坑被狠狠地巅了一下,高高地弹起后落下。

“对不起,对不起!”驾驶员忙不迭地道歉着,把车停靠在路边。

“没关系,往前开。”朱可夫没理会这事,往前走不多远又问尼基舍夫,“蒙军现在布防情况如何?”

“蒙军共有15000余人,现除乌兰巴托还有几千人担负卫戍任务外,其余的都调到东线了。”

“蒙军作战能力如何?”

“蒙军作战能力……肃反以后,蒙军师一级的领导都是少校军官担任,指挥能力、经验都不足……”

“少校军官担任师一级的领导?”朱可夫很诧异,这种情况比大清洗后的苏军还严重。

“蒙军士兵作战很勇敢。”尼基舍夫补充说,接着讲起了歼灭东八百藏骑兵联队的战斗经过。

朱可夫听着,想了想:“士兵是部队的基础,这个基础还在。”

“是的,还在。”

路况越来越差,吉普车速度越来越慢。

“不管怎么说,要搞好与蒙军的团结、协调。”朱可夫说。

“我也是这样想的。”

接着,朱可夫又把话题转回五十七特别军,尼基舍夫把军里的情况、军的战斗力、司令部以及一些指挥员和政工人员的情况都讲得清清楚楚。

朱可夫听着很满意:“政委同志,你对五十七军的情况很了解嘛!”

“作为政治委员,不了解就是失职呀!”

朱可夫脸上露出几天来少有的笑容。

“政委同志,你刚才已经给我讲了一些作战情况,您再把没讲到的都给我讲一讲。”

尼基舍夫对作战情况很了解,把每一次战斗战前双方的情况、战斗进展、战果以及苏军的功臣都讲得一清二楚。

“官兵真的太勇敢了!”朱可夫感叹地说。

“是的。他们无愧于红军战士。”尼基舍夫看到朱可夫肯定自己的汇报,声音大了,底气足了。

“无愧于红军战士,这个提法很好。”朱可夫说。

“无愧于红军战士是一些师团指挥员说的。我的想法是作为红军的一员,无论干部还是战士,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对得起党,对得起自己的祖国!”尼基舍夫说到这里,眼睛有些湿润了。

“尼基舍夫同志,看来我们有共同的想法,有共同的精神!”朱可夫显得很兴奋,这是他离开明斯克后第一次这样激动。

这一段路况要好一些了,吉普车也开得平稳多了。

“尼基舍夫同志,你对费克连科了解吗?”朱可夫问。

“对军长同志?我和他共事多年怎么不了解呢?他过去也是个敢作敢为的人。但是,大清洗后他怎么变得无所事事了?”

“大清洗后变得无所事事了……一个军长,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是这样一种态度,那我们的部队要多死多少人,多流多少血呀!”

“我跟他谈过,我说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为布尔什维克党负责,为我们的战士负责,可他……当然,也许我的话没有说到他的心上。”尼基舍夫的脸上现出愧色。

汽车驶上了草原自然路上,也就是没有经过修理的天然路上。这里和戈壁滩不一样,生长着绿草,有了生机,但空气依然燥热,明显缺水干旱。

“尼基舍夫同志,在这一带集结大部队,其中有大批的装甲部队,水源问题一定要解决。有必要立即着手建立给水部队,勘探打井。”朱可夫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沙丘说。

“是的,这是作战之前就应该解决的事情。当然,条件允许时哈拉哈河里的水我们也可以用。”

“哈拉哈河里的水?据我前几年在中国的了解,日军在作战中是什么手段都会用的。日军策划这场战争已经多年,一旦大仗打起来,日军肯定会在哈拉哈河水上做文章。”

“日军在哈拉哈河水上做文章?有这种可能。”

“据我所知,日军在中国作战,多次使用过细菌武器。”

“这可是违反国际法的。”

“法西斯国家不会跟你讲国际法,要讲国际法,它就不是法西斯国家了。”

走了没多远,朱可夫让驾驶员停车。

尼基舍夫以为有什么事,拉开了车门。

“不,不用下车。”朱可夫说,“我认为我们在这一线作战,水和武器弹药一样重要。我们的武器弹药供应不应成为软肋,我们的用水也不应成为软肋。我们完全掌控了自己的用水问题,也就少了日军打击我们的一处软肋。现在前线部队必须马上建立给水机构,正在开往前线的部队一到位就必须建立给水机构!”

“朱可夫同志,我完全理解你的意思。这事就交由我来办吧!”尼基舍夫没想到朱可夫为了再次交待此事而让停车,“如果我军在用水上发生什么问题,您就将我送上军事法庭!”

朱可夫重重地拍了一下尼基舍夫的肩膀:“我希望您不被送上军事法庭!”继而对驾驶员说,“走!”

3个多小时后,几辆吉普汽车驶进了摩托化步兵三十六师的驻地。按五十七特别军军部的通知,三十六师师长彼得罗夫少将、第十一坦克旅旅长雅柯夫列夫少将、第七装甲旅旅长列索维伊少将都赶到了这里迎候朱可夫。

一见面,朱可夫就夸赞部队前一阶段英勇作战,粉碎了日军的偷袭阴谋。

3位少将顿时觉得朱可夫坦诚待人,便没有丝毫的拘谨了。

这里比五十七特别军军部还要简陋,到会议室坐定,朱可夫就问:“彼得罗夫同志,日军有什么动向?他们的状况如何?”

“朱可夫同志,据空中侦察和情报人员提供的消息,集结在诺门罕的日军二十三师团及配属部队大有向我进攻之势,一场大战再所难免。至于日军的状况,坦率地说,士兵战斗十分顽强,上层军官因循守旧。这就造成了日军勇敢的士兵使用着陈旧的武器装备、执行着落后的战术的状况。”彼得罗夫回答。

同类推荐
  • 逆战绝地

    逆战绝地

    每一次科技之光的闪烁,带来的,或许就是全人类的灭顶之灾……在人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种种方便时,却不知道自己即将付出的代价,究竟有多大!
  • 代号“龙舌草”

    代号“龙舌草”

    1945年中美英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不投降,但天皇已知无力回天,便发出密令:对即将回国的日本官兵进行大清洗,大日本帝国需要是忠诚的卫士不是卖国者。凡是在二战期间为他国传递情报者,一律绞杀。我党在截获了日军即将绞杀所谓的“内奸”的情报后,立即着手组建了一支以代号“龙舌草”为中心的特别行动小组。谍影重重中,危机四伏,雌雄难辩,孰敌孰友?
  • 解密一九四二

    解密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日本天皇为战争处于胶作状态,其占领区内反日运动风起云涌而责难陆军。日军启用间谍娟子与神父、菊花,意图抢夺我贝叶真经《华严经》,利用宗教、文化对占领区人民进行奴化教育;并试图以此重振士气,挽回其在战场上败势。延安指出:一个民族的消亡,是从民族文化的消亡开始的;这部经书不仅仅是华夏宗教、文化的结晶,它关系到中国人民的尊严。八路军组建以萧寒为首的小分队,前往古城护经。浪子燕青毒死日军仪我诚也少将;我报务员与机枪班长寺中神秘遇害,日伪军、马匪围追堵截小分队;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华严经》真伪难辨……这一切,竟然是方丈慈青与日猷天狼针锋相对的一局棋,招招险恶、步步惊心!
  • 抗战之第一枪

    抗战之第一枪

    抗战第一人,战场销烟魂,立志天下雄,不当亡国奴。他成为了一个民族英雄,他成为了日本鬼子的狙杀的目标!他建立王牌军队,创造抗日第一军,蒋介石的将军,他成为美女心中的抗日偶像!他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训练有素,觉悟高,百姓称赞的战斗英雄军。
  • 上等间谍

    上等间谍

    这是一个穿越间谍的故事,他机智勇敢,杀伐果断,穿越后来到1937年,多次暗杀日本高层和日本特高课,打乱历史的脚步,使鬼子闻风丧胆,他说:“一切我遇到的鬼子,都将成为尸体!”
热门推荐
  • 幼科证治准绳

    幼科证治准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自在天主

    自在天主

    星辰大海是富饶的沃土我播下希望,收获丰美的资粮诸天世界是辽阔的牧场我牧养羔羊,收割众生的信仰我自天外而来我是域外天魔
  • 曾为你翻山越岭

    曾为你翻山越岭

    每个少女与少年的恋爱结果是怎样的?浪漫的童话还是残酷的命运?一切都被他们握在手中。
  • 暗夜君王

    暗夜君王

    光与暗,就像是隔著一层水光的两种世界。水光之上,是如同星海般璀璨的光明。水光之下,是如同深渊般幽邃的黑暗。在太古规则崩坏数千年後的现在,维持近千年的遁世条约被撕成了碎片,如潭水般沉寂千年的异民世界,顿时掀起了惊天的波澜。全副武装的异民武士,再次高高举起了那黑暗的旌旗,重新开始书写那黑暗的镇魂歌。就在人类社会中都处于弱势地位的陈烨,却意外的卷进了这场狂岚般的纷争,茫然的他只能握紧了手中的银枪,等待著那不可捉摸的结局。
  • 山城鬼事

    山城鬼事

    私家侦探张墨欢接到一个闹鬼的委托,本以为是雇主自己吓自己,没想到却真的有鬼。枉死回来复仇的凶杀鬼,新婚之夜自杀而死的鬼新娘,躲在暗处伺机而动的河神,还有传说中的鬼坟,这是一个百鬼夜行的故事。
  • 灵山浮尘

    灵山浮尘

    你为何求道?我要变强,我要在道家功成名就,我要好好保护她我要…………很多年后…………你为何求道?我……不知道,现在我不想求道,我只想安安静静的陪着她……大道茫茫,红尘滚滚,到头来也终是一段过眼云烟。任你道法过天,解惑天下,也抵不过造化弄人你可曾后悔?呵呵,后悔可曾有用?如果可以再来一次,我选择不去走不归路!
  • 天法典

    天法典

    一个学法律的大学生无意中穿越。穿越到达的世界是一个拥有严格法制的世界,这个世界有一本天法典,大陆上的各国都遵循着这部统一的法典。一旦有人违反法典上的规则,被权利最大的审判官审判之后,立刻就会被从天而降的锁链拉入神秘的天牢中。但凡事皆有例外,该天法典有诸多不完善之处,总有人想方设法规避其处罚。并且成功实施。加上部分审判官心术不正,造成世界秩序在严格法典的的控制下依旧混乱的局面。主角在穿越时学了一部分的现代先进法律,但也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况,最好运的算是手里留着一本刑法,而且刑法可以与该天法典对抗,且看他如何用法律做武器在异域来保护自己。
  • 护花圣手

    护花圣手

    吴东被老爷子从山村里赶下来,到新港市历练。因为没法生计,他利用一身从老爷子身上继承的医术,当江湖术士,还跑到新港医院里面拉客人,遭到了所有医务人员的鄙夷。医生程刚驱赶吴东离开,还出言不逊,却被吴东给一口道出了他身上得的病……
  • 20几岁不学应酬,30几岁只能发愁

    20几岁不学应酬,30几岁只能发愁

    应酬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但学校里没教,20几岁的年轻人进入社会才知道它在生活里必不可少。有多少人,因为不懂应酬而栽了不少跟头、碰了不少钉子、吃了不少哑巴亏?本书从形象力、说话之道、心计、人脉、送礼、饭局等10个方面全方位立体化介绍了应酬“潜规则”,用大量案例解读应酬的方法、技巧、秘诀,让每一个年轻人看清、看透、游刃有余!
  • 接纳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

    接纳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

    本书将犹太人的教子智慧与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相结合,告诉你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家庭教育法,让你的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聪明、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