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8700000012

第12章 作品论(4)

一、一般说来,现实型文学作品,多以典型环境及其作用下的典型人物的塑造作为自己的创作方法。所谓典型,就是既不离开生活的原生形态,又比生活本身更集中、凝练的那种人物和场景,是那种把一般性、普遍性结合在了个别性、特殊性之中,通过鲜明的个性,反映社会生活某些本质方面的文学形象。从这个角度讲,典型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创作方法,也是一种文学思维方法,这种文学思维方法以对生活真实的摹仿为特征,在摹仿的基础上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概括。对于典型人物,恩格斯的要求是“鲜明的个性”和“共性”的统一,每一个典型,必须同时都是“这一个”,是特定的单个个人。典型形象自然要比生活实际的情形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有普遍性,但是,它同时又必须是充分地保持了自己的个性的,生动的,血肉丰满的,性格鲜明的,无此,典型就不会有魅力。每一个典型人物都是对一类人物的共性的概括,但是,这种概括不是抽象思维的抽象概括,而是形象思维的形象概括,因此典型人物的第一个要求是形象生动、个性鲜明;进而,我们还要说,人物的典型性不在于人物的外表的一般化,也比在于人物行为的平庸化,而在于这个人物他在精神气质上、状态上具有普遍意义,唐·吉诃德的长相是非常独特的,他的行为(战风车)也是独特的,但是,他那种不合时宜的骑士精神状态却是有代表性的。这是典型人物问题。但是,对于现实型文学来说,单单有典型人物还是不够的,还要再现典型环境,恩格斯在《致玛·哈克纳斯》一信中对此作了这样的论述:“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它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

在《城市姑娘》里,工人阶级是以消极群众的形象出现的,他们不能自助,甚至没有表现出(作出)任何企图自助的努力。想使这样的工人阶级摆脱其贫困而麻木的处境的一切企图都来自外面,来自上面。如果这是对1800年或1810年,即圣西门和罗伯特·欧文的时代的正确描写,那末,在1887年,在一个有幸参加了战斗无产阶级的大部分斗争差不多五十年之久的人看来,这就不可能是正确的了。工人阶级对他们四周的压迫环境所进行的叛逆的反抗,他们为恢复自己做人的地位所作的剧烈的努力——半自觉的,都属于历史,因而也应当在现实主义领域内占有自己的地位。”恩格斯的意思是,典型不仅是指典型人物,还包含典型人物的成长环境——典型环境。上面我们讲解的是典型作为创作方法的特征,总的来说,不管人们对典型提出了什么样的概括、综合、共性的要求,典型的创造总是紧密地贴紧生活原形,在生活原生态的层面上进行的。即使典型所描绘的不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人物,也是生活中按照逻辑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和人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卷,第453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卷,第462页。]

二、一般说来,表现型文学不大注重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创造。表现型文学着重的是奇异的想象,它可能把人物写的非常奇特,这样的人物放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可能并没有什么典型性,相反它仅仅是奇思异想的产物;表现型文学可能更重视异样的氛围,而不大重视仿真性的典型环境的营造,有时候表现型文学可能侧重于描写人生存其中的自然环境——大自然;表现型文学对人物的行动的描绘可能也是如此,它大多不愿意把自己限制在现实生活的可能性的逻辑里,而是任凭自己的想象去天马行空,专门写离奇的情节、曲折的故事。总之表现型文学家是按照理想的、想象的、情绪的要求来进行创作的,因而它们在文学形象的塑造方面表现出的特征和现实型创作表现出典型性特征就不一样了,它重视的是幻象。什么是幻象呢?幻象是文学形象的一种,是作者通过想象,在超越生活原生态形象的基础上创造的着重于传达作者的情感、意念、理念的文学形象。

幻象型文学形象和典型型文学形象不同,它是作家把强烈的主体性关注在外部形象之中而创造出来的具有强烈主观性的艺术形象,比较而言,典型型艺术形象中作家主体性是收到生活原生态的制约的,典型重视的是生活的真实逻辑,重视的是对生活真实的仿真性,而幻象重视的情感逻辑,重视的是想象的理想性。换角度言之,幻象是表现型文学家进行文学创作时比较钟爱的一种文学创作的方法,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学创作思维方法,这种方法以超越生活真实,按照心灵要求在想象中创造符合情感逻辑的艺术形象为特征。幻象型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是夸张,它一般都是对生活原形的某些特征的极端化、夸张化,如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伽西莫多,他的丑陋和善良都是被夸张了的,在生活中难以找到这样的人物。徐志摩的一句诗最有代表性:感情是我的指南,冲动是我的风!这可以看作是表现型文学创作的理论指南,表现型创作是以情感为中心的,而且这情感是以激情的面目出现的,这类作品多抒个人情感,使人读后,得社会的同情、安慰和烦闷,如郭沫若《光海》一诗,“死期到了,身外的一切,身内的一切!一切的一切!请了!请了!”

“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的我要爆了!”这样的语言完全是激情的产物;表现型作品还钟情于浪漫爱,甚至把爱看得高于一切,如中国现代作家胡怀琛《第一次的恋爱》和吴江冷的《半小时的痴》均以调侃的口吻讲述理性主义者突然间一见钟情地陷入对女子的痴迷之中“情感之潮的涌发冲垮了理智的脆弱之坝”,嘲讽了理性主义的虚弱,肯定了情感的伟大,对此冯沅君的《旅行》中的一段话很能够说明:“可是我们又觉得很骄傲,我们不客气地以全车中最尊贵的人自命。他们那些人不尽是举止粗野,毫不文雅,其中也有很阔气的,而他们所以仆仆风尘的目的是要完成他们名利的使命,我们的目的却是要完成爱的使命。”在这里男女主人公是靠了爱的神圣感和使命感而把“我们”和“他们”区别开来的,爱使人高贵,使人骄傲,拥有爱就拥有人的一切尊严,它是使人之为人的东西。这种对于爱的宣告是冯沅君笔下的两个因爱而“旅行”的主人公的,它又是冯沅君本人的,进而也是表现型作家共同的精神质素。

上升到文学表现层面的幻象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理学上的幻象,文学表现的幻象是作家情感外化,显现于人物形象和环境上的结果,是生命力的象征、独特的人生意味的表现,是作家高昂的主体精神的张扬,它紧紧地结合着自然、社会中原有的生活原形,在这些原形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幻想,使其上升到艺术形象的高度。

三、如果说现实型、表现型文学创作分别注重典型和幻象的创造,那么隐喻型文学创作则注重意象的创造。意象是意和象的统一,这里所谓的意是指作家依靠敏锐的洞察力和艺术直觉从生活中获得的关于社会、人生的抽象观念,而象则是作家观念的外化,是自然之象或者心灵之象,意象则是二者的微妙结合。意象有不同的层次,对此中国唐代诗人王昌龄有非常好的论述,在他看来,第一重境界是作者描写自然景物时达到了“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构成这一境界的是达到了形似的物象,王昌龄例举了一首诗,这首诗只是达到了第一重境界:

明月下天山,天河横戍楼,白云千万里,沧江朝汐流。

浦沙望如雪,松风听似秋,不觉烟霞曙,花鸟乱芳洲。

第二重境界是指作家“神之于新,处身于境”,物象得到了情感的灌注,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此时我们可以称之为情象。如唐代诗人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是借了“新娘成婚第二日待要上堂拜见舅姑,心中忐忑不安”的物象,表达朱庆余自己面对即将参加的考试的不安之情。

第三重境界我们才可真正称之为意象,这时候作家灌注于象之中的已经不仅仅是情感,或者说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性的情感,而是一种理念,达到了对自然、人生综合观察,上升到某种理性认识的思想,这个时候象成了理念的感性显现,这种理念和物象的高度自恰的融合就叫意象。例如奥地利著名作家卡夫卡的小说《城堡》,一个城堡就是一个意象,它深刻地揭示了人只能不断等待和追寻,却永不能到达目的地的悲剧性人生处境,具有形而上的生命意味,它让我们看到地上的人无论怎么找也不可能找到终极的目标的人生困境。

五、小说、散文、诗歌

从文学类型学角度来说,现实型文学倾向于叙事,表现型文学倾向于抒情,而隐喻型文学则倾向于写意。理性型作家对现实的观察,比较起来更细致、更客观,倾向于如实地描摹这个世界,因而叙述对于他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了,这个时候可能他会更多地选择小说这种文学体式;情感型表现型作家倾向于直抒胸臆,这个时候,抒情对于他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文学手段,因此,外部看,他可能倾向于用诗歌的形式来直接表现自己的情思;而隐喻型作家则更钟爱写意,钟爱对某种富于暗示意味的意象的把握和描摹,在创作上他有可能会倾向于选择散文这种体式。

当然,我在上面所说的这种对应关系只是理论上的,实际的情形往往要复杂得多;作家的类型并不和作品的类型一一对应,从作家的认知类型来说,的确可以有理性型、情感型、隐喻型等的划分,从作品的表现类型来说,也的确有现实型、表现型、隐喻型的划分,作家的类型和作品的类型有某种直观上的联系(这在上文我们已经作了分析);但是,具体到作品的体裁上,不同认知类型的作家和不同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散文)之间的联系便要松散得多,这种联系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有多个层面,一是多数作家的认知类型是复合型的,也即兼有理性、感情、隐喻等多种特点,我们说一个人的认知类型是理性型的,多数时候只是意味着这个人的认知特点中理性占据主导地位,二是理性型的作家也可能写出不同体裁的作品,如鲁迅,他是个理性型的作家,但是他有《在酒楼上》等一系列现实型的小说,也有《复仇》等一系列表现型散文,甚至他还有一系列诗歌作品。

现在,我们来分别研究一下小说、散文、诗歌三种文学体裁。为什么选择这三种来研究呢?有些体裁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但是现在已经消失了,如史诗、神话等等;有些虽然还存在,但是已经式微,如戏曲、歌剧、话剧等等,戏剧在人类没有电子传媒的时代,是文学艺术的主流体裁,那个时候人类还没有发明声光传播手段,因此真人的现场演出成为艺术的主要传播图景,但是,随着声光媒体的不断发展,这种以真人、现场等为特征的文学体裁就变得不是那么必要了,渐渐的它们的地位让位给了新的体裁,如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从发展的角度而言,影视文学、网络文学则是前瞻性的文学体裁,因此,本书对影视文学和网络文学将专章另论;还有一些,如童话、寓言、故事、快板书等等,这些在文学地图上居于边缘,须用儿童文学、民间文学等特殊的理论范式来关注。根据当前文学发展的现状,我们认为小说、散文、诗歌是当前文学创作的三种基本体裁。

一、小说。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塑造人物的艺术。比较传统的看法,小说必须有二个要素,一是性格,二命运,二者缺一不可。性格就是人,这是小说的目的,而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人,因此性格一定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显现出来的,它是环境的结果,由在要求程度上改造着环境,性格和环境的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便表现为命运,命运是性格的形成史也是性格的实现史。

描写性格就要塑造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要求,从高的方面说主要有两条,一人物必须是个性化的“这一个”,二人物必须在精神形态上有一定代表性,也即人物不能是盲目的“这一个”,而是有一定代表性的“这一个”。

展示命运就要描写情节,情节指的是故事的发展变化,也即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安排的技巧很多:1、悬念,这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技巧, 2、波澜,这是控制情节发展的技巧,在故事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设置一定的波澜,使故事的发展有波澜起伏的效果,而不是平铺直叙的,3、急转,给故事一个让读者意象不到的结局,世界急转直下,4、悲剧结局、喜剧效果,悲剧性结局具有感人致深的力量,喜剧效果则使人在笑中获得思索,所以悲剧结局和戏剧效果常常被用来加强情节的力度。

结构是作者安排场景变换、人物命运、细节铺衬、抒情写意的方式、方法。结构和情节有相似之处,情节性小说结构和情节的交待是一致的,但是,结构并仅仅要安排情节的,还要安排场景、人物、细节以及写意等等,因此结构要考虑的范围要比情节广。小说可以没有情节,但是绝对不能没有结构。结构安排的技巧也很多:1、倒叙、插叙、顺序的交替,这是使叙述有变化、有韵味的技巧,2、节奏,控制叙述快慢频率,使叙述有张有弛,通过场景的转换、复现等控制叙述的发展,等等,这些都是作家在结构中常用的技巧,3、心理描写、肖像描写、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的交替、糅合,这是使小说在结构上显得丰满、匀称的必要前提,4、抒情、议论等虚写的安排,情节交待等实写的安排,二者结合的虚实相生相合的技巧,等等。

同类推荐
  • 我们这代人

    我们这代人

    人生就像站台,我们不记得自己走了多少路,但我们记得自己曾经经历的那些人和事,它们就像根扎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不会被岁月所磨灭。当涌动的记忆成为文字,更能触动我们的回忆,本书旨在纪念“我们这代人”曾经的经历,无论是痛苦,还是欢乐,无论是失还是得,无论是值还是不值,它们都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本书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是由高为编写,《书缘与人缘》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鹤坪印象》《谁的悲哀》《不可小觑的旧版书》《伪书盛行谁之过》《传记只读前半部》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澈悟的思与诗:李叔同的文艺创作及文艺思想研究

    澈悟的思与诗:李叔同的文艺创作及文艺思想研究

    “思”既是精神世界心路历程的艰难求索,亦是心性外化关照之灵动;“诗”是对艺术、社会、人生的感性体验,也是个体内心深处所思的言说。本书集笔者多年研究所得,以李叔同出家之前创作的诗、文、歌曲等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细读分析过程中,注意阐释艺术形式诸多方面的客观品质,尽力呈现其作品本体所特有的“思性”与“诗性”的特殊意义和透明内涵。
  •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本丛书是太原市老作家协会组织多位老作家编撰的合集或个人选集。该书稿作者均为太原市文艺创作园地的优秀作家,此合集选自他们近年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太原市文艺创作繁荣的新局面。本书作者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并发表过多部作品,本书有气势,旗帜鲜明,充满激情,有揭示生活真理的“机智”。语言有文采,却不做作。
热门推荐
  • 嫁入豪门:老婆我错了

    嫁入豪门:老婆我错了

    ———————————————————家族联姻,夏微寒娶纪玉卿,舍弃了肖婷婷。之后遇见杜小若,深深爱上她的美丽善良。不料,他深爱着的女人,却杀了他的情人,故此痛恨。而她为了留住他,竟然在他的酒杯里落药……“杜小若,你真狠!”他怒。他们的第一次,居然是被女人下药。他强了她!自古至今,下这类花药,貌似都是男人主动吧?她反了天了。她被他逼得生不如死……“夏微寒,虎毒不食子,我求求你,别动我的孩子,那是你的亲骨肉……我不要无痛流……还我孩子——”——她曾经爱过这样一个男人,不在乎他有家庭他有妻,不在乎他拥有多少个女人,不在乎他对她有多无情,她只要,一个健康的孩子来延续生命的意义。这一生,这一生,她也只有这一段情,融着血与泪,带到坟墓里,化成冷冷的灰。
  • 逆天奇缘

    逆天奇缘

    没有工作、意志消沉、和女友分手,可这样一个屌丝男居然是意海星失落的皇子?从此胡灵雨开始了自己的得意人生!用计谋,夺意海星皇位号令天下;用武力,打遍星海高手无人能敌;用魅力,迷倒御姐萝莉收尽美女!胡灵雨得意,可他不知道,当初害他流浪地球的人再次准备对他下手了……
  • 间谍课系列(全集)

    间谍课系列(全集)

    间谍是一份孤独的职业,但他们总是在创造历史。英美不断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杀手刺杀政要后往往无意逃匿而是高喊“真主至大”,然后当场自毙。警察发现,这些杀手有个共同点:他们的电脑里都有宣扬仇恨的布道视频。难道这个视频里的蒙面“传教士”就是幕后主使?他到底是谁?他在哪里?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美国一个秘密机构立即将“传教士”列入《暗杀名单》,这份机要文件上的人相当于被华盛顿判了死刑,美国可以不通过司法程序就终结他。一名CIA的高官正寻找着值得信赖的猎手,此时,一个精通阿拉伯语的海军陆战队军官出现了……是该有一场全球猎杀了。
  • 帝王欢:重生极品狂后

    帝王欢:重生极品狂后

    前一世,她低调容忍,只为苟存于世,却无奈遭人嫉恨,胎死腹中。这一生,重新为人,她要为子报仇,独占君宠,要所有曾欺她伤她害她的人都死无葬身之地!只是前世那负心之人,这一生可否还能再携手并进?
  • 杨夫人是怎样练成的

    杨夫人是怎样练成的

    那年初夏,你闯入我的生活,从那时起,似乎一切都早已命中注定,我知道,也许我们根本没有结果,但我做了,终是不会后悔,杨洋,我愿与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许只能远远看着你,但那又怎样?一个人好两个人都会笑,谢谢你的存在,让我感觉连呼吸都是甜的。杨洋,此生有你,我愿足矣
  • 江雨

    江雨

    正义与死神的较量,亲爸与养父的抉择,养父抢了亲爸的女儿,到底谁正谁邪?替父母报仇,仇人是老婆的亲爸;替老婆报仇,仇人却是女儿的养母;替母亲报仇,仇人却是自己的姑姑;替老爹报仇,仇人却是女儿的亲爸……爱情与仇恨的较量……
  • 网王之迹部景柔

    网王之迹部景柔

    这是我的第二部网王文,是关于某个腹黑少年的,请大家捧场哈
  • 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贤

    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代名2神棍

    代名2神棍

    每个人都想拥有一根神奇的魔法棒,每个人都想拥有哆啦A梦的四维口袋,每个人都想拥有超能力。拯救世界,还是啪啪啪。。。。。手持大棍,立威于天地之间,藐视群雄,谁能匹敌。
  • 造化仙古

    造化仙古

    一名失足跌落山崖的少年,一缕机缘巧合的修仙机缘让少年走进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大千世界。苍茫星域,浩瀚征途诸天万界,百族争霸!少年见到的,是一条波澜壮阔的求仙之路。亘古的仙途上,有妖怪,有邪魔,更有逆天而行纵死无悔的修仙者。